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484章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84章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胡马儿也很不争气的;看见他们的旗帜之后;就像是惊弓之鸟一般聚拢起来;仅仅稍作接触和受挫;就逃得远远去了;根本不像是某种诱敌和疑兵的手段。

  这还是那些年年的边塞大患;穷凶恶级肆虐无算的胡马子么;陈渊不由陷入了某种深深体制思的状态中。

  而在另一端;

  “前面就是承县境内的要冲;前兰陵镇的所在了;”

  骑在马上的辅军第四大队的都尉;有些客气对着鹏举兄道的道。

  作为主战营的部将;在阶级上自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势。而辅军大队的前程和提拔;就是被选入主战营的资序;因此倒是自然都会尽量与协同作战的将官;各种打好关系。

  只是;这位的情形似乎有些特殊而已。

  “若无意外的话……”

  “我们日后就要在这里建垒立寨……”

  “长驻歇息上好一阵……”

  对此;鹏举只能在心中微微苦笑着;做出某种淡然点头应承的姿态来。

  对于他这种半路并入军中的野路子;能够被军帅大人格外看中;而直接辍拔进主战营团的资序;既是某种激励和运气;亦是某种压力和鞭策;

  特别是对于他这个;被打散了熟悉的旧部;而去重新面对一群颇为陌生;却又资格颇老部下;的新任二营四团的部将团官来说;就更像是一种考验和磨砺了。

  也不知道多少人在看他的笑话;更不知道那些梁山的旧属;是如何羡慕和向往他的际遇;起码从登封起兵争阮路以来;他就不是那种会向现实轻易认输的人。

  而他们这次专门发兵前来;却是为了兖州境内的煤矿而打前哨;兼作某种武力侦查和摸底。

  如今;在青州境内直接军管之下;就有十数万人口;分作若于各大营;再加上梁山陆续迁徙过来的人口;虽然住所和饮食还可以勉强凑合;但是维持整个冬季取暖的燃料;就有些不敷所用了。

  而如果光靠出动人力;砍伐野外的树木和拆除城里的建筑来维持;未免就有些泽鱼而竭了。

  因此;从未雨绸缪的长久计打算;就只能是对于自古出产石炭;的兖州境内着手想法子了;虽然直接烧煤的烟气甚大;但是相比得上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所谓概率;总好过被冻死冻伤的后果。

  而对我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无疑是来自黑白老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描述;那与煤矿相关而铁路沿线;繁盛起来的大量产业集群。

  最起码根据我的依锨忆里;山东半岛好歹可是后世全国文明的煤产区之一。

  而位于兖州煤田带;在后世可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而且煤质为低磷、低硫、低灰份、高发热值的优质气煤和炼焦配煤;亦可作为锅炉的动力煤。

  因此;具体到当地石炭开采的渊源;甚至都可以上溯到战国七雄时的齐国;就连铸铁业十分发达的赵国邯郸;亦是需要东这里输入的。

  此外;在兖州西北部的任城;也就是后世济宁市的附近;亦有一个特大的铁矿群;虽然也不是什么直接开采的露天矿;而是需要掘穴挖取的中浅层矿场。

  好在这个时代;已经有比较原始的深隧开采和木架支撑技术;再加上相对低廉的人力劳役。

  因此从唐武德年间开始;兖州境内就设有专门的盐铁官和钱监;以管理着铁冶十三;有铜冶十八、铜坑四;以及铜矿伴生的锡提炼;因此;可以定期为朝廷提供足够数量的铜钱铸造。

  如今虽然是乱世;但是作为本地藩镇——青徐镇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各种矿治的规模和产量;比起前朝来只能说是有增无减;只是因为这几年的大灾和大饥荒;外加战火绵连的缘故;绝大多数都被荒废了。

  如今这只北地人为主要成分的特遣战团前来;就是为了控制和掌握;位于微山湖东岸的承县和藤县一带的几个中小矿山。

  相比于那些被胡马子荼毒烧掠成;一片白地或是瓦砾的村镇城邑;位于沂州交界的这几处比较偏僻的采煤矿场;却是保持的相对完好;只有有些日久失修的老化情景。

  显然他们对于这些不能吃又不值钱的矿山矿石;基本毫无兴趣;因此;

  待到他们这些前哨营地建立起来;并成功在胡马儿的袭扰中站稳脚跟后;大队的俘虏和民夫组成的挖掘队;就会马上跟进抵达这里;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基本生产和输送资源。

  而在河南之地;杨可世仍旧在收复失地;一个接一个人的将那些城邑;重新占领下来。

  他们一路穿过许州、汝州、豫州;几入无人之境;事实上这只军马就是在无人之境中孤独的穿行着。

  因此他们的占领;就只是在空荡荡的城池和关塞上;重新插上北朝的旗帜;然后在被躲藏的残余民众给收罗出来;发给武器权做日常的维持而已。

  而在行路的野外;

  只有零星游荡的胡马儿;却根本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往往见到如此大队的人马之后;就跑得远远不见了。

  仍由他们充满象征性的;接管了一座又一座被肆虐过后;满地残败的城邑。因为冬日的煎熬;大多数活跃的胡马子;以及成建制的塞外诸侯军队;都自发奔向了相对空虚;也更加温暖富饶的淮河以南地区。

  只可惜;刚刚收复的都亟道四塞关要的洛都朝堂;也无心顾及其他了。

  因此杨可世一路南下;一直走到了淮水之畔;才在那些盘踞桥头的不明武装;探头探脑的窥视下;大队折转向西

  当这些盘踞桥头的敌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却未想当夜就骤生惊变;这些北军在夜幕的掩映下突然去而复还;一鼓作气强袭攻破了驻留桥头的营寨;到处放火和砍杀起来

  顿时将那些纷乱炸营的敌军;给慌不择路的驱赶到淮水脆弱的冰面上;然后再此起彼伏破裂的脆响声中;绝望的沉进冰冷的河水里。

  而照亮这些沉浮挣扎在破碎冰面和河水之中身影的;则是淮水浮桥被放火焚烧时的明亮火光;

  对岸的后援;得到消息火速沿桥杀将过来;却已经晚了一步;只见这些高举火把汇聚成长龙的后援兵马;在摧折的浮桥剧烈晃动之间;不得不争相跳下了冻结的冰面。

  然后随着剧烈晃动的火把一起;骤然熄灭后沉入淮水的黑暗汹涌之中。

  数日之间;从新息到下蔡;四座浮桥皆被这只孤军夺还;又当即毁坏掉。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渐变15

  青州益都城;入主当地之后的第一次例行军议兼战情通报;正在召开。

  如今先后加入的生熟新旧面孔;各种甲胄服色军饰;帏帽圆盔璞头;璎子雉尾羽毛缠绶等;济济一堂也有将近**十号人了。

  当值虞侯姚仲平正在在场列席的众人;做战局和治下态势的沙盘演示。

  “经过前些阶段各部将士的戳力奋战;”

  “我部已然成功剿灭了位于沂州、齐州一线”

  “绝大多数胡马游骑和态度不明的地方武装;”

  “另外收降和编遣地方土壕、坞堡、山寨的土团、义勇;乡兵、义从等名目;大小二十六股……”

  “自此两州全境皆为本军所有;共有十一县治又六)镇;其他市镇村邑;尚未统计出来……”

  “粗计各城编管下有三万一千四百余户;八万六千五百十一口;不过仍旧是妇孺居多……”

  听到这里;我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这种所谓的全境控制;只是某种点对点的城池和要点的驻军存在而已;在当地的影响和执行力;最多只到城郊附近的不远处村镇而已。

  但这个结果;已经让我颇为满意了。要知道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一支转战流离努力求活的孤军;如今权已经坐拥数州;名分与实质上都实至名归的一方守臣。其中的人生际遇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此外;我军在当地还获得了莱芜监、尾山冶、云山冶等七处矿冶;铸造之所……”

  姚平仲的声音继续道。

  “外加上青州本地;及已占有的淄密各州;配下矿治;工场

  “只是需待人手和物料的投入修缮;才能有所产出……”

  “因为本军掌握的人力和资源重量有限;按照经略府的规划;”

  “目前方略首要;当以采掘石炭为先;以备军民取暖取暖兵日常生计所需……”

  “铁山并治所次之;是为兵甲修缮所需物料、备件;拟从各地编管大营中;抽掉人手前往修缮经营”

  “铜锡矿治又次之;可待开春时;就地募人前往……”

  “然后方才是沿海的盐业;即供民用;亦可发售取利;不过具体项目要排到来年初夏才有闲余了……”

  “根据后续的布置;目前本军的战线已然重新推进到……兖州和徐州境内”

  “当前前正在独山湖到微山湖沿线的任城、鲁桥镇、利国监、吕梁城、汴塘镇一带;就地巩固城围。”

  “此外徐州治所的彭城要冲;依旧在本军的掌握之中……并未遇敌来夺。”

  “是否继续维持现状;或是追加防备……还有待定夺。”

  总而言之;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外部虽然所患;但不足以影响我们按部就帮的总体趋势;还有一些则属于军中的人事安排和变化。

  目前在御营右军的麾下;七个半的主战营;第一、二、四的番号;与益都城内的数个直属团队一起;还是作为战备机动力量;而驻留在青州境内的节点要冲。

  而重建和补充过的第三营;则被驻留在了淄州州治的淄川城;第五营驻留在了沂州州治的临沂城;第六营派驻在了齐州的州治历城;第七营驻留在了海州州治的驹山城;作为前线的援应力量和外围缓冲。

  而建立时间最短;火器装备尚不满编的第八营;则被安排在了相对安全的密州待机整顿;以看好青州以东的大后方。

  同样的;战斗力比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第一、三、四、五的四支满编齐装的辅军大队;各自配属了一个主战团;若于个散兵团后;被安排在微山湖前沿;充作就地守备和预警力量。

  此外;位于藤县还有重编和补充后行营护军;约五个营四千余人;外加的穆隆的标兵团营);张宪的车团和赵良嗣的猎骑营;三个机动力较强的火器军序作为支援力量。由崔邦弼为前路兵马都知;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