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指挥的能打出去;也能收回来的;都可以堪称是将才了。
在这个过程中;扶沟镇中的守军;似乎把我们的战斗;当作了某种公然示威或是诱饵式的陷阱;一片死寂的从头到尾旁观到底;就是没有丝毫出来战斗或是援护的举动。
当然;他们真耐不住要出来;我也不无对策和准备;那些密密麻麻的城壕;固然暂且阻却了我的攻打布阵;但也妨碍了他们的出击路线;在此之前;我有足够的时间用火铳和炮子;让他们尝尝只能被动挨打的滋味。
“可以了……”
我终于下达了结束战斗的命令;随着摇动的旗帜和长短不一的鼓号声;战场的两翼开始收缩;用刺刀长矛将那些敌人。压迫到一个方向上去。
然后他们不出意外的哗然崩溃了;纷纷转身逃亡着;
然后在奔逃人群推挤下;自愿或者不自愿的跳进那些壕沟里;许多人发出一阵阵的惨叫之后;就再没能爬上来;但随后更多的人踩过他们的尸体;出现在了壕沟的另一边;却再次惨叫了起来;纷纷滚到在地上;却是壕沟边上也被插了竹签之类的小陷阱;而剩下的人;则跨过这些倒霉鬼;继续越过和推倒那些耸立的拒马尖桩;然后又冲进另一条壕沟。
如此跌宕起伏的周而复始之下;这些败兵冲到城寨之下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随后纷纷倒在城头射下的箭雨之中;但是我想要的部分效果已经达到了;他们几乎用尸体;给我们铺出几条不规则的路线来
唐代李复有诗云:“人负六斗兼蓑笠;米供两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给二升;六斗才可供十日。”如果没有足够肉菜提供的油水;重体力里劳作之下;光吃粮食根本不耐饿的。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倭兵;一天也就只有六个烤土豆或是红薯的份额。
黑岛仁一行;终于吃上了足够的麦饭和饼;还穿上了半新不旧的镶皮甲;总算像模像样的出不统一了装备。黑岛仁还得到了一件战利品中的半身锁甲;一只棒槌般的三眼铳;作为他高人一等的身份标识。
以及;一个全新的汉名“赵信”;虽然他第一次被称呼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胯下有些凉飕飕的;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来自上官的青眼相待;
虽然使用很多人的命换来的;但是他手底下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很满足。毕竟在扶桑本土;虽然社会生产力进步了;但是由此暴涨的人口;再加上上位者的横征暴敛;让底层小民的生活状态;并没有没有因此得到多少的改善。
正所谓人命贱如土;到了冬天照样要遗弃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或是抽签选出年长者作为山伏;以保证其他人度过饥荒;因为饥饿和疾病夭折的孩童不知凡几;待到好容易活到成年;为了几袋杂粮;出海做苦力或是充当炮灰;反而是他们给家庭减轻负担的常见选择。
因为他们没足够的臂力和耐久;来使用较长较重的兵器;于是轻便的厚脊刺剑和宽短刀;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至于原本用来防身的打刀镰具什么的;都丢去回炉了。
因为这东西看起来锋利;但也只能欺负下无甲的农兵;根本砍不动南北朝征战中;普遍配备的甲衣。
像南朝普及和配备最多的是;用铁料拔丝卷制的锁子甲;而北朝普遍装备的是最常见的环片甲;甚至是各种土团兵;义勇装备的复式皮甲;无论那个都不是他们这种简陋武器可以轻易砍开的;
虽然日本刀在前朝就是鼎鼎有名的特产;以锋锐犀利著称;但是那多是名家或是大匠精工出来的限量版;并不是他们这些社会底层的苦逼贱籍;可以装备的起。
因此这些倭兵在战斗中;很多人自备的刀具还没砍几下就卷了刃;所获得大多数战果;都是被刀尖从甲叶的缝隙中刺进去给捅死的。
“诸君……”
黑岛仁;突然站了起来;用并不算熟练的官话道
“轮到我们上阵了……”
…
第三百三十章 猛进二
扶沟镇(今河南省周口市附近);地处豫东平原;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于西汉高帝ll年(公元前196年)始置县;
在这个藩镇争据的时代;则属于许州治下一个典型的军城;城中主要聚居着许昌军的数千户军眷或是相关人等。
因此;在某种保卫乡祉和守护眷属的情结下;本地守军抵抗意志和决心;都不是先前那些普通百姓居多的州县;可以比拟的。
也是新军左厢这一路过来;遇到最激烈的抵抗。城中妇女老弱都不用征发;就主动上了城头协助守军。
冲上来了;居然冲上来了;赵信或者说黑岛仁;抹了把糊在眼睛上的血垢;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左右;虽然随他出阵的这些倭兵;已经死伤过半。
一群嗷嗷乱叫的部下越过他的身边;一头撞进通往下层的甬道后;短租的呼喝怒吼之后;声音突然戛然而止了;只剩下最后几个人被各种金属尖刃的闪光;给惊慌失措的重新逼了出来;然后冲背后;被刺倒砍杀在阶梯上。
“宇波智……”
然后在黑岛仁的示意下;一名头扎钵卷的矮个子倭兵;站了出来嗨声重重点了下头;以一种决然之态迎上前去。
虽然;他同时被甬道里伸出来;好几只配合利落的矛尖所刺穿;但是怀中捆扎着一个点燃的火雷弹却没掉;而是在他的奋起向前的余力下;像个血葫芦一般的撞进人堆里;然后轰的一声震响;从甬道中炸出一片血肉横飞的气浪来
然后通往城墙下的甬道;暂时肃清了;就算还有晕头转向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的想要重新站起来列队;却已经无力抵挡黑岛仁他们的进攻;不是被迎面捅穿了肚子;就是绕道背后割了喉。
然后像是破麻袋一般的从阶梯上拖着血线滚落下去。
听着城寨上上;此起彼伏的爆鸣声;我也是有些哑然;没想到倭人还可以这么用。
这就是倭兵独有的战斗方式;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是危机的时候;都会推举一些一次性消耗的死士出来;用来杀开血路或是诱走敌人;被称为人力柱的存在。
然而遇到火器化的军队之后;就催生出新的用途和战术。
比如在僵持的战斗节点;用猪突进攻去投放人肉炸弹;只可惜手工装制的火雷弹;整体威力还小了点。随便夹杂几个;就足以打破守军的防阵;令他们措手不及的奇兵之效?
这时候;
城下掩护射击的火力横线;也已经逐渐转移和集中到门口的位置;那里成了最后争夺的焦点;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扭打抱团的人或是尸体;从上面击坠下来;然后迅速淹没在汹涌而上的人潮之中。
仅仅几个呼吸之后;就剩下不分彼此;混合在一起的血肉尘泥。
或许就在我抬首凝望的这一片刻;就有数百上千人的性命;就这么化为乌有;但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也就是数字而已;只是有些数字比较重要;有些数字属于消耗品而已。
架在高耸车台上的转轮炮;在没有了弓箭手的威胁之后;也逐渐抵近城墙投入了战斗;随着异于平常的乒乒乓乓声响起;成片成片的烟尘和血花;在城头上交替绽放开来;将那些密集的聚集在城门楼口上;严阵以待的守军;打的各种喊爹叫娘呜呼哀哉。
而我部则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顿时将有哀兵成城之志的守军气势;给压了过去一头。
只是这种热闹并没能持续多久;突然这种火力宣泄的节奏;出现了些许中断;一具车台上喷的一声;冒起了一股烟火;还有零件散落下来。
随后我得到炮团校尉杜疏朗的报告;却是一具转轮炮因为射的太急过热;当场炸膛了;飞溅的火药和碎片;当场直接打死打伤了数名操作手;另外几组转轮炮;也因为零件的发热膨胀;而出现了故障。
但前面的火力压制;总算把这个先手和优势已经拿下了;虽然有些后力不济;但是已经无伤大雅;不影响战局走势了;跳荡队已经在城头上巩固了好几个突破点;一些艺高人胆大的铳手;也夹杂其中沿着带轮长梯;攀上了城垛;开始对着城墙内里;放射起来。
随着来自城墙内部;沉闷的一声震响;一些明显属于人类的肢体碎块;从那些墙洞里喷射出来;显然是预备的火药包;发挥了作用。
然后我就看到原本挡住门道的闸板徐徐升起;让那些簇拥在门楼之下的士兵;就像是积蓄已久的洪水;突然得到了一个宣泄处;欢天喜地的涌了进去。
“辅军第七大队已成功登城;夺下门楼了”
随即我就得到如下的消息。
“当叙先手之功”
我毫不犹豫的道
“第七大队优先补员及自选装备器械……”
“凡先登人等;可在总体的战利品中;自取一份……”
在前呼后拥下;穿过门洞和略小的瓮城之后;我看着在阴晴不定的天光下尘烟四起;各种喊杀声却渐渐远去的城区;不由吁了一口气;这座许州要镇;颇为坚固的军城;现在已经是我的了。
“禀告将主……”
突然一名飞身落马的号兵高声道
“城中残敌并部分城民;正在向西门外突走……第一营还请示下”
“交代风卷旗;给他们放开一条路子……”
我对着他吩咐道
“不要逼得太紧……只需尾随歼击;将大部留下便好”
我也不欲在有生力量的歼灭目标之外;横生枝节徒费力气多做杀伤;因此;在围城之初;就故意在西门外;给他们放出一条围三缺一的出口;好让城中的军民;能够有一条跑出去的路径;来瓦解他们死守到底的斗志。
现在总算发挥了用处;更何况;我还要靠他们;把真真假假的消息散播出去呢。
据有了这个战略要点之后;我总算可以暂时停下进军的脚步;下令原地休整三日;让将士们一直绷紧的那根弦和积累的疲劳紧张;稍稍松弛一下。
相比之前那些州县的残破;作为都亟道外围许州的镇要;这里被经营的不错;各种设施也颇为齐备;特别是长期作为军城;除了基本的物资器械储备之外;还有各种军用匠做工坊的存在。
甚至还有隶属与北朝军器监的一所甲弩坊和大批半成品、物料;隶属于医官署的一个军医所和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