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327章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27章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县的消息。

  这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步军对于骑兵的某种尴尬和无力感了;我发现我的部队居然追之莫及;只能望之兴叹之余;派出游哨小队;隔着河岸尾随而行;以判断和追踪其真正目的地所在。

  事实上;在有足够纵横腾挪驰骋空间的情况下;步军想要成功的围追堵截骑兵;乃至打出成建制的歼灭战;就是一种奢望。

  相反骑兵有足够马力;就可以在情况不利的局面下;脱离接触拉开距离和纵深;重新寻找战机和调整方略。

  所谓人家不想跟你玩;你就没得玩。如果不惜代价也要跟上去的话;两条腿未必机动的过四条腿;却很容易在长途行军的疲累中;给人以有机可乘。

  但是被骑兵盯上的步军;就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厚实的城墙或是简单营寨;都可以提供些许保障;但想要在野战中击败骑兵;往往就需要依靠严整而无畏伤亡的列阵;来对拼消耗把对方缠昨是拖垮;然后才有致胜的可能性。

  就如后世被吹上天的铁血大宋;大多数时间;也只能消极应战或是夺在城墙后面的些许安全感;来打肿脸充胖子鼓吹所谓有宋一代;在自家门口的战争胜率比较高。

  然后装傻闭口不谈;究竟消灭多少敌国有生力量;又损失了多少牛羊人口财帛。

  至于“敌可往;我亦可往”开疆拓土式的汉唐雄风;那也是靠大量骑兵投入来实现。无论是卫霍封居狼胥的深入匈奴;或是苏定方迂回突厥王庭的斩首战术;都不乏其例。

  从毫州城缴获兵杖旗帜看;以及俘虏的供述看;我们终于可以确定对方的身份;这是支打着“黄梁骑”旗号的马军;光是马队至少有七千之数。

  却是来自洛都方面;拱卫都亟道被称为八门锁钥的防要部队之一;从属于两河通衢的重镇汴州(今河南开封)的镇兵资序;却是西军东进时;少数驻留在当地的老牌部队渊源;也可以看作是洛都方面的预备队之序。

  当年就算是洛都之变;也没有动用过这支部队;不想却以偏师的身份;出现在这里;要知道他们是靠人马分装后;坐平板式漕运纲船从涡水上过来的。

  在此之前;一些捉生兵已经先行一步潜度而来;对云林军在沿岸的观察警哨进行灭除;因此成功的在没有惊动当地守军的情况下;先头一千人和坐骑;连夜登岸完成初步集结;并在刚发白的天明时分;对着鹿邑守军;发起强攻。

  随着黄粱骑军成功占据毫州西部;还有数量相仿的若于地方部队构成的步军;作为黄粱骑从属的后援和续力;正在沿着已经占领的鹿邑、真源陆续进入毫州。

  这意味着什么;我这里将成为新的战场热点么。或者说;北朝已经忍不住动用预备队;而先一步出牌了么。

  要知道;

  所谓的战争动员体系;并不是那么好发动的;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跃而就的。涉及的人口和资源越多;规模越大就越是需要旷日持久的前期准备。

  我家为了出征;各种人员调配和物资生产、征集就花了将近大半年的功夫;还不包括之前那些日常整备和训

  而南朝大梁为了北伐;可以说是在多年前就开始有计划的吹风和推动;慢慢调整相关军工产能和相关供应结构;虽然其中几度被各种变数打断过;但是也借着镇压清远军变的需要;多少完成了由西向东的兵马和资源上的重点倾注

  因此一朝誓师;便是水到渠成的万钧齐发;数路并进。

  相比之下;北朝才是仓促应战的那个;除了镇压南方藩镇的部署之外;他们的大半军力;都是从东北向的进攻序列里;紧急抽调回来的。

  因此按照我的幕僚小组;对于大局有限分析和猜测;起码洛都在前期的战局上;有一个相对后继乏力的虚弱期;所拥军队那是损耗一分就少一分;因此只能玩重要节点的层层抵抗;来消耗南军的锐气和优势。

  但是一旦被他们熬过这个虚弱期;徐徐回升的主场优势和内线作战的便利;就会随着越来越多动员和调集行动的完成;而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

  正是所谓的胜机在手而只争朝夕;拉一群民夫上过战丑马上变成精兵的终究是小说家美好景愿。

  至于那些yy小说里;各种做豪爽霸气状;说你要战我就战的主角;随随便便的扯淡一番;马上就能拉出一只大军;克服交通和通讯上的物质限制;天上直接掉下来成千上万;训练有素装备齐全士兵的动员效率;那只能用创世神它亲儿子;各种言出法随的大许愿术来形容了。

 …

第三百一十章 淮北纷纷三

  “重挫敌部;迫其无功而退……”

  已经移到了淮水北岸徐州境内的前沿军行司中;有人按耐不住城府;喊出声来。

  “数万河东军已然败退而走了?……”

  当然;作为当值帅臣的第一反应是;难不成有人敢于谎报军情;却又觉得谬然不已;这个战报也编的太匪夷所思了把;起码也要苦战之后勉力得脱才是正理。骤然弄出这么一个大捷出来;且叫人怎得善后和圆话缓颊啊。

  因此;他的第二个反应是;有人想设局落坑;让自己跳进去而有些警惕起来;用某种不善的目光;瞪着自己派去的亲信手下。

  “回使君的话……”

  回来的人自然没有想到这么多;继续恭声汇报道

  “标下假寄刘雄武的军中;特地前去小庄阵前查探……”

  “可谓是尸骸累累;堆如山积;旗帜甲仗遗弃无算……”

  “一时掩埋、搬运不及;而曝弃……”

  “所获正将以上的将旗;亦有十数面;不似作伪手段……”

  “当地夫役驱使于军前而无戚色;亦是未见杀良冒功的迹象……”

  在得到部属的进一步确认后;这位使君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换上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作为值守帅臣;他自有一番更高层次的情报来源和在前沿掌握的侦刺力量。

  这只南下的河东军;可不是什么滥竽充数;良莠不齐的藩镇兵;也不是江南那些守臣名头吓人;水分颇大的虚应番号。而是北朝备边的防戍军;用来弹压和攻伐那些北外诸侯的百战常备之师。

  因此虽然在装备略有逊色;但事关边防要害;在主要编成基本是实打实的;因此不像内地的军镇守臣那么浮滥;没有什么水分和噱头;须得真才实于的本事。

  而领军的亦是北朝的边军宿将;以沉稳持重著称的九原镇抚韩泰;麾下所辖功勋赫赫的“墙循”“胡彪”“飞雄”三大都;更是堪称一时劲旅。早年追随麾下;大败过坚昆都督府的黠戛斯各部;亦是平定过中受降城的回鹘之乱;更是在响水川的煤城之战;打的塞外诸侯四姓联军;几乎家家戴孝;户户挂白。

  但不想却在毫州内地;被明显处于劣势的新军左厢给打退了;且不论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至少可能开天窗的战线危机;是被大为缓解了;连带身为值守帅臣所需担待的无形之责;也大大削减了。

  因此;剩下的就是如何;更进一步善后和补救的手段和举措了。

  根据军行司的近况和部属;大量兵马已经完成对徐州的合围;正当攻略的紧要关头;而水师的海兵队已经攻取密州大部;正在配合登陆的左右骁卫军;攻打沂州的首府临沂;以巩固和截断徐州的后方。因此在短时之内;前沿军行司能够抽调出来的机动力量;相当有限。

  能够做到现今这个位置;他自然并不是那种只会一条道走到黑的死心眼;更不是那种用自己的地位前程和整体的大局观为代价;偏执的去构陷某支部队;而轻重是非不分的丧心病狂之辈。

  既然能够有所转机和意外惊喜;作为直接连带的责任于系人士;于公必须给于相应的激励和奖赏;于私乃亦要所表示来换取某种默契和认同;以彻底撇清身上的于系和手尾。

  他毕竟只是受人所托而未能成事;又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也没有落下什么把柄;那也不妨稍稍示好和施恩;动用他职分下的权利和资源;来笼络这么一只有着不错战斗力和表现;可能更进一步派上用场的。

  他很快就下来了决断。

  这一次前沿军行司的反应效率;简直快的出人意料;我这里关于最新军情呈报前脚才送走;后脚相应宣令的武官;就在一众骑兵的扈从下;风尘仆仆的飞驰而至。

  似乎是因为当心在西面战线上开天窗的缘故;作为前沿军行司的支援和补救措施;也是颇为不遗余力的。

  因此;我这个仅限永城、马浦、鹿塘三地的小都监;屁股还没坐热半个月;就被火速抬升为总揽毫州全境;九县十一城的大都监——权毫州都监。

  当然了;实绩我能够支派和影响的;也就是涡河东岸的这几个县而已;另一方面;现今毫州境内的配下;已经没有可以和我比肩的军额了;。

  我的军衔和本官的升迁;须得后方的大本营才能决定;但是军前的职事和权设;却还在前沿军行司的职分内。这也算是某种善意和示好么。

  当然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帅司在兵员人手上;固然还是扣紧巴巴的;除了刘延庆的右厢和困守谯县等我去救援的江川军残部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补益了。

  但是在物资上就给的格外慷慨了;犒赏的银绢酒食数十大车;猪羊牛马;还有至少武装半个军;五六个营的甲械钱粮;随着一纸文书;也将分批抵运。

  这也是大梁在军前一贯默许的权宜制度。所谓军情火急之下;没法像后方一般正常休整补兵;那就不管你就地征募;还是肆意抓丁;或者留用俘获;只消你先把人马先给凑齐;战线给我巩固起来再说

  只是;这也是在军资配属上;相对财大气粗的南朝;才会于的出来的应急手段;若是北朝或是那些藩镇;估计各种乱入民家;随便找群丁壮;发根削尖的木杆;就敢驱使上战场拼命;驱使为炮灰。

  这也是中原江淮之地的那些藩镇;虽然征战多年;但是大多数战事烈度有限的缘故;在正面战事中拼命的;主要是来源广泛而补充方便的炮灰;真正善战的核心部队;损失相对有限。

  因此那些大小军头不管打到什么程度;只要有一批核心底子在;事后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