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想再看几眼这位自小就颇得宠爱的幼妹,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安抚话语而已。毕竟除了昔日同母所出的一点亲情渊源和格外的补偿心态之外,以她下嫁为契机和突破口,将代表着国朝在北地的一连串全新布局。
只有国朝方面对其表现出足够大的荣宠和恩遇,才能在最小波澜和异论的情况下,将那位已经走得有些过远的罗藩子给拉回来,名正言顺归还广府的就任枢密院的职事。
因此,早早就安排在她身边亲近和体己人等,关于一些在后宅基本的立场和立身之道,巩固地位和自存手段,耳提面醒的暗示还是少不了的;
而在一众名为陪嫁而形同滕妾的女子当中,专门精挑细选出来负责固宠和争取权益的对象,也需要进一步的耳提面醒和敲打一二。而那些私底下负有秘密使命的人选,也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还有各种擅长经营产业和服侍手段的人手,也要为渗透和加入对方的家族产业而事先布局;
因为这位罗藩子的崛起和在东海道各藩所行成的利益牵扯,所谓西婆罗洲占据大半抚远州境内营生的罗藩,也成为了这些海洲岛藩诸侯们的某种风向标了。
而相对于被抽调走了大量驻屯军和水师的威慑,而普遍阴奉阳违或是私下抵制朝廷号令,乃至暗中支持在天南别立******的叛党,而西海道的诸侯大藩;东海道各洲的治下可谓是一贯忠君守法的典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在之前加捐重税的国策和后来的一系列动乱当中,对造成这一切的朝廷毫无怨望,并且继续就此任劳任怨或是不计代价的长久支持下去。
所以,通过这场婚事表示幕府对于年轻杰出重臣的亲厚之心,也是对于东海道出身背景的外藩诸侯们,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安抚和表态。
因为挟此国族公室与外藩联姻之势,还可以名正言顺的要求诸多海外藩家的当主或是继承人,前来观礼和朝见,不然,很容易就被视为对国朝和幕府的不敬和失礼,乃至作为东海道诸侯某种旗帜和风向标的罗藩,结下莫名其妙的仇怨和由头。
然后,这些东海道岛藩诸侯们终究不能是一团和气,又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领地和势力影响范围,国朝居中又有更多纵横帷幄的空间余地,进行分化瓦解和宣扬中枢权威的手段。
不过,作为昔日威霖八荒而号令寰宇海内的国朝而言,需要更多的依赖这种权谋手段,来维持的朝廷权威与统治力,就不免堕出些许积重渐深的沉暮之气了,
想到这里,仍旧坐在大舆上的大相国就不由在心中,生出些许的一样的感怀和情绪,然后又将思绪重新回到现实当中。
话说回来,相对对方所具有的血统和潜在家系,这个罗藩的身份却又是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只是可惜了他无论再怎么有所成就,也只是个见不得光也入不了内册的私生子;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私生子关系,才没有什么避嫌和忌讳,而得以比别人走得更远,现在看起来这个选择和决定,实在有些不知道对错与否。
这时,负责清道和前驱的奏名官,也开始喊出抵达的目的地。
“大府驾临……”
“传北苑诸宫司觐见……” ……
而与此同时,
作为众多陪嫁当中的一员,脸色苍白眼神不豫的前任澄海公女雯婷君,则在冷冷看着这一切原本是属于她为主角的纷繁事务。
仅仅是一夜之间,她就从千恩万宠于一身的公室嫡女,变成了失去一切而几乎无法翻身的叛臣罪眷。也让她在大起大落激烈变乱当中,从不喑世事的宠儿娇女而迅速成熟起来,
更别说那些曾经追捧在她身边公卿世家、名门子弟、学士清望,一下子就燕流云散的争相弃之而去了,连私底下一点点慰留和安抚的言语和行迹都没有;
那些附庸在她家名下的各色人等也是视如大祸临头的天倾一般,嫌恶无比的纷纷划清界限;或是干脆出首出来揭举种种,就连她自己也也要触目惊心的所谓罪名和恶迹
更别说那些亲善有加的同宗叔伯兄弟们,居中往来之时所对她露出的种种丑恶嘴脸,如果不是她动用了自己最后一点资源,通过某位宫内省大宦的把柄,求得将自己塞进这只陪嫁的队伍,以己身为父兄赎罪的缘由。
只怕连这个曾经让人垂涎动心的身子,也难以囫囵保全了;要知道,在这些高贵尊崇的门第当中,什么样的丑恶事情是没有发生过的
她因此也无比怨恨着那位有足够野心,却缺少眼力和担待的同母嫡亲兄长;就是因为他一己之私的缘故,径直将曾经宗藩东海各域的澄海公室这一族上千口,给直接拉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后又怀恨那些裹挟自己父亲的叛党,让澄海公室一族试图自救和挽回的努力,就此化为了梦幻泡影。
于是,作为历朝历代十恶不赦的首逆大罪,又是作为幕府枝干的国族之起倡乱,这一支嫡系的三代以内近亲男性全部枭首示众,女性不分老幼充入宫掖为奴;
而其余尚在五服之内的亲缘,则是几刻流徙外海三千里,也许终其一生就只能老死病亡在巴彦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之类,与世隔绝的某个孤岛荒林流徙地当中。
只有那些除了五服的远房旁系的族人,才得以用身家之资来为自己进行不同程度的赎免,以避开被京兆尹、宗正寺和御史台所组成的内三司,过堂审判的最终命运。
只有在曾经拥有过又骤然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种种的宝贵和珍惜;所以,她必须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
………………………………
第1146章 潮新10
河西道东部,平凉城,
正好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河陇关中数道交汇的大三角中心位置。
所下地域横跨陇山(关山),东邻关内咸阳地界,西连甘州的定西、白银等重镇,南接关内道的枢纽风翔府的陈仓县(今宝鸡),北与静边军(今宁夏固原)、安定军(甘肃庆阳)毗邻。
当地名为灵寿宫的行宫内苑,最为宏伟气派的金平大殿里,已经是人声鼎沸而宴乐满堂了,又在各种银烛华灯的照耀下,在幽黯夜空中绽放出璀璨的光华来了。
毕竟,昔日被称为乾元三代中兴天子之首的唐肃宗,就是在这里登基成制的;又生聚四面八荒勤王兵马,面对陷没两京而席卷大半天下的“安史之乱”叛党,而吹响了正统朝廷的反攻号角,而最终完成了对天宝年以后,骤然跌入底谷的李唐王朝再兴之路。
因此,为了纪念折断被批西幸的岁月和以示不忘从龙之故的原因,后来重修了肃宗在平凉城所暂居开朝的临时行在,而又在历代相继巡幸游猎西北的大唐天子,及其扈从的不断修缮与增扩之下;最终变成一个占地颇为广阔,而宫苑齐全的西北行宫建筑群落。
然后经历了乙未之乱的一连串变乱和弃置之后,又因为其齐备的宫室殿宇格局,成为西进东进浪潮当中,被称为北唐世宗、承光天子的李****,在入主中原之前纵横帷幄,所落脚时间最长的所在。
只是在这位承光帝之后,随着朝政权柄重新沦为权臣所据,而与西军藩镇的关系逐渐疏离和分化,这座西北行宫也和大唐全盛的中兴时代在地方上所留下其他宫苑建筑一样,重新荒废离弃于蔓生的野草当中。
而现在,这座占地依旧宏伟,却不免失之陈旧斑驳年久失修的行宫别苑,随着终于随着外来势力的介入,又再次焕发出某种全新的生机和气象来。
如今,这里也是被称为大宁朝或又是西宁朝廷的驻烨所在,而在这场大型的夜宴之上,亦是一众西军强力人士,所云云汇聚和酬功论赏之所。
而居于最靠内里的首座之上的这位新鲜出炉当代唐皇、大宁天子李失活本人,倒是苗正根红的北唐宗室,问题是从血脉渊源上已经距离北唐朝廷的主干嫡支相去甚远了,祖上属于被变相发配到西北地去看守别宫的宗室子弟兼倒霉蛋;
流传至今已经相当的落魄,属于旁系中的旁系,也就是每代人能够在宗谱里勉强留个名而已的程度。而在李失活身上,则更是饱尝了颠沛流离而家人离散的患难之苦
因此,此刻哪怕披着黑底玄红金绣十二章的冕服,看起来形容消瘦而皮肤粗糙,头发暗淡,有点未老先衰味道的他,倒是心态格外的平常和放得开;
故而丝毫不顾礼仪和体统的据案大快朵颐,刀著并用取用这面前送上来的各种珍馐酒食当中,或是偶尔伸出沾满油脂的手指,对着左近姿色尚可的宫人毛手毛脚的揩油;而对身边和面前发生的其他事情,基本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态度。
作为这次大宴的真正召集人,总摄天下军国事加九锡礼的新进宋王赵熙,也在举着一只盛满血色葡萄酒的犀角玛瑙杯,志得意满的打量着庭下赴宴的文武群臣和地方实力派们
按照亲疏远近的三六九等资序,距离他最近的无疑是赵氏一族赖以起家的世臣,家将部曲文臣属僚等基本盘和诸多附庸势力、各种时代有所亲熟或是倾向赵氏的,地方将门与豪族关系人等;
然后是被赵氏用武力和权势手段,所收服和羁縻在手下的北塞诸侯和漠西各部藩族,归化人首领。
经过数百年间的演化和影响,他们虽然还是保留了相当程度上的额游牧旧俗,但是多数能够说上一口,口音或浅或重的唐话和基本文书书写了;只是残留这外域特征的异样发色和深削口鼻,多少和他们身上所批的锦带华服,而有所格格不入的味道。
而在他们积极而热切的内圈以外,看起来心态上比较谨慎和平稳,矜持和中允多的,则是那些距离中原稍远一些的朔方道、九原道、陇右道等延边地区的方镇大员们;
积极响应了赵氏的号召与初步站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