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1123章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123章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雾弹?,没关系,我一排弹幕过去清场;伪装色,没关系,我一片弹幕过去甄别;穴地遁逃?,没关系,丢几枚爆弹和火油弹进去;能爬墙会跳屋顶?,没关系,喇叭铳和大喷子伺候;躲进屋子里藏起来了,没关系,上散射小炮,轰他个筛子开花。
………………………………

第1135章 浪奔9

    依旧算昨天的

    于是,陈渊得到进入大都督府,被罗帅拨亢破格接见问话的资格,虽然只是例行的询问和勉励上几句,也注意让他喜不自禁喜不盛禁心潮澎湃而聊以自得上好些日子了,甚至激动的要马上写信给家里,将这个消息告知对自己寄予厚望的鹏举哥哥了;

    而与他一起同样获得这个面见机会的,还有在街头擒获了贼人的巡官副手伍定远,不过他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出来,而是被安排去了其他部门报道了;

    据说是他的机缘到了,大都督府颇为看中他这一首家传的擒拿手艺,而调入身边给了个亲直班头的身份,然后充为教习之职,平日就负责教授军中的斥候游哨乃至巡军捕役,或又是防阁等护卫人员,在贴近身和短兵相接时的擒拿捕获技艺。,

    籍着这波搜捕的风潮,

    扶桑东国平氏的副使,也籍此再次前来求见;自然对我而言既然见过了其中一方,那也不妨见上一见另一方,用对立双方的条件和诉求,好好做一番对比才是;顺带也把扶桑过来的其他几家势力一起给见了。

    不过,这位官拜宫内省御料使,名为大伴佑造的西国副使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则与之前南朝的那位又有许多不同的,显得更加务实和直白的多。

    比如他明确表明了现今的扶桑之地,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上,如今北朝和西国诸侯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上风和大势,既要对南边的伪朝及其逆党,一鼓而下而彻底统一扶桑之地;

    同时将献表臣藩于大梁朝廷,自此在源氏栋梁赖成公的辅佐下,由正溯朝的端明大王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因此,希望同为大梁治下的淮镇能够审时度势的,及时站在胜利者的一边,而继续与扶桑之地保持长久的亲善关系与友好往来。

    而作为相应的代价和诚意,扶桑北朝已经取缔和镇压了国中一切与博罗会有关的事物,并且严惩了一批曾经与博罗会过往甚密的朝臣和诸侯云云。

    为此,他们比如希望淮镇能够解除对扶桑西海岸,到新罗和安东沿海的海上封锁与搜检活动,恢复与中土及周边的的海贸与其他通商活动。

    此外还有一个郑重其事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引进淮镇所擅长的火器,为此,他们可以用攻灭南朝和打下西国之后,用九州太宰府的诸多港口和矿产的经营权,来作为补偿和抵充。

    似乎是因为自觉上风的心理优势,而在具体权益的出让和交换上,也更加保守和吝啬的多了。

    而具体奉献出来的礼物价值,也比南朝方面要略低一些,不过种类更加繁多了,比如牛角、皮货、看起来在数量上都比较大而已。这不由让人有些想吐槽,又不知如何吐槽起来。

    可以说相比前面那位使者阿部晴良的条件,更多是所求颇多却口惠而实不至的多,对此我也只能在呵呵之余,回之以颜色而毫不客气打发出去。

    至于那几家九州太宰府地方的势力代表,则诉求和目的要简单的多,也就是想着各自领下进一步与淮镇打好关系,获得商业流通与贸易活动方面的便利;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经济方面加深联系的需求和诉请。

    再者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淮地输入的传统兵器和其他军事物资,以加强自身的实力;对此我的指示是,可以用当地特产的铁料和盛产的硫磺等特产来折价支付。

    扶桑之地的地质运动比较频繁,处于火山地震多发带,带来诸多灾害的同时也造就了当地多种矿藏,比如品相和纯度较高的扶桑铁,还有产量很高的高品质硫磺结晶。

    虽然淮镇已经在南九州的外海小半岛上,占据了一个稳定的开采点,但是这类资源的屯积从长远上看总是多多益善的。

    只有黑岛家的请求比较特别,依旧是人口贩卖和武力输出的生意,只是规模进一步的扩大了许多,此外希望能够在淮镇治下的势力范围内,购买土地和置业以求更多的发展;这个请求就让人有些意味深长了。

    然而,据我所知黑岛家近两年向中土转移了不少产业和人手,从岭外到夷州藩和新罗藩都有;这次的安东开发事业当中也不例外,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风声和动向了。

    要知道,扶桑之地的内乱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南北朝廷之间虽然屡次有所“大战”和拉锯往复的推进过程,却总是没能形成决定性的优势和结果。

    难道这一家以贩售战争资源为事业的家族,也不再看好南朝阵营了么。

    自从扶桑女主内附引入大唐宗室血脉之后,随着日本国变成了扶桑藩,而带来了大批各色营造宫室和城建的大唐工匠及其技术;这片土地上才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从地促狭小而孤立于市井民居的城寨时代,逐步过渡到了仿效中土一样,拥有土石城墙包围下的城邑时代。

    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后果,本来就是土地多山而河川错杂,将列岛之地分割城无数支离破碎的,大小山谷和平原地带的扶桑之地,因为这些筑城技术和关垒遍布,也变得更加艰险难攻了;而相对破碎的地形,也让某方势力能够生聚起足够的力量来,打破这一连串的藩篱和阻碍。

    再加上扶桑之地开化的很晚,自大化改新之后数百年间,并没有能够行成足够大一统的观念和认知,而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核心地区域外,依旧是用赐予官职和头衔的羁縻手段,来维持那些地方势力的有限臣服;

    事实上日本称国之后的朝廷影响力,长期也主要仅限于本州主岛的大部地区;而在其他地方,仍然停留在原始氏族、奴隶社会的部落群体依旧比比皆是。

    直到后来唐人分藩的诸侯,相继移镇到了当地,才通过一系列的征伐和捕奴行动,逐步镇压和驯化、收服和归化了这些土族势力,由此效法唐土制度在原始与蛮荒当中,建立起一个各浓重唐人色彩的城邑和聚落来。

    由此,也世世代代形成了舶来的唐人诸侯和移民后裔,海归的归化倭人和本土野生的土人,还有扶桑朝廷治下相对进入封建社会的,所谓士民百姓或者称之为国人众;这三大群体错杂在一起构成了,如今扶桑之地南北对立而东西国相争的基础。

    这显然是一张牵扯不清理还乱的大网,交织在扶桑藩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乱当中,难道现在真的到了已经要决出结果的时候么、

    不过,对于扶桑之地的处置和对策,暂时还没有必要马上做出决定的迫切需要;与相对邻近的新罗藩和安东之地不同,

    正所谓渡海去插手这么一个海外大藩的内战,实在是兹事体大;我需要更多的消息渠道和分析手段,并且同样需要谜样生物她们,以及我留在淮地的看守班子和幕僚团体的会商和意见。

    等到安东境内最后一批军队调动,与各处分藩、小姓诸侯和豪族的移封工作基本完成,并且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我举办了过盛大的城下校阅之后,就该渡海回归淮镇本土了。
………………………………

第1136章 浪奔10

    辽东城外,

    “这才是人主之器啊。”

    “这才是王师的气象和格局啊……”

    看着鱼逦离开的大军,以及毫不见凌乱和狼藉的,送别和围观的人群当中,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相继感叹道。

    至少在淮军入驻的这段时间之内,上下令行禁止而军纪严明,与地方居民堪称秋毫无发,更兼买卖公平而与民亲善,虽然不乏叨扰和纷繁之处,切身受其好处者亦是不计其数;相比之下,罗藩之前的几个临时或是暂时当家人,都显得晦暗无光了。

    “此乃上古存亡续灭的恩德啊。”

    另一些人则在感叹着。

    “罗氏再兴可期了……”

    “至少他还是姓罗的啊,” ……

    徐州彭城,罗氏新园林当中,

    已经换上一身较为轻薄春裳罗裙的谜样生物,正习惯性轻轻咬着笔头,憋着眉毛正在沉思着。时不时发出一个新的指令,或是直接否决了某项批文,或者干脆打回原处再审核。

    根据她一向坚信的口头禅:正所谓是人心会变,时事会变,环境会变,但是一个维护良好的制度和运转的惯性,却不是那么容易给改变的。

    一左一右坐在她下首的,则是负责财计账簿的崔绾婷,和负责文案档牍的紫式部,

    还有身后正板着小脸一本正经的,负责审阅各种转门报表和事项预算的罗璐璐,

    每隔一段时间的外间公事房和签押厅,就不停得有各种装在小推车上的文书图表账目送进来,然后经过流水一般的循环处理之后,再被用手推车给送到文秘处的各组书办和记室手中,眷写和备案;

    其中一份就地抄录入架阁库存档,一份转送回到公事房和签押厅,印制成具体的公文或是相应的指示,再转到各处对口的部门中去。

    突然间这种严谨和静谧的气氛就被打破了,

    “这各没良心的家伙,总算要回来了……”

    只见谜样生物趴在桌子上,做身体被掏空状的叹息道

    “这段时间,真是累死老娘了……”

    这一下,正在一字一句的教授见习小女仆们唱曲于和声的苏苏;轻轻推动婴儿车哼着歌儿的小妇人湄湄,

    就算是在庭院里逗着大熊猫包子玩耍,或又是追逐这长毛灰斑猫咪薛定谔,几个年纪小的女孩儿,都不禁竖起了耳朵,眼巴巴的向她这里看了过来。

    “凡人的智慧……”

    她忍不住嘀咕了几声。

    “都是一群可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