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需求自然可以相谈甚欢;我也乘机和他东拉西扯打听了一堆西面各国;诸多势力的风土人情之类的现状;才敲定下初步的意向。
“罗氏藩;乃至整个婆罗洲藩的潜在需求和市场?”
我对着凑在在身边;饶有趣味等待点收的谜样生物道
“你还真敢说啊……他就这么被坑进来了么”
“不过就算是一锤子买卖;也要做些准备的。”
安排好以防万一的人手和布置之后;我终于见到河流上用镜光反射回来的信号
不管这位孔特里诺亚是用了如何的手段;将货物送进广府外围的。沿着河流而上的小船;还是如期带来了我们所需要的部分物品。
翻开写着瓷器轻放字样的木箱;拨开上层的样子货;露出下面裹着防刮损稻草的沉重金属制品;寒光闪闪的色泽;让人看起来心中大定。
皮编索子捆好的扁尖矛头一百六十只;投掷用的细矛头三百五十只;锥头短矛八十只;单头斧六十只、单尖锤四十只。
西夏产的制式强弩二十六具;连弩十具;配给长短矢一千一百只;铁臂弓三十件;木箭四百只;兵箭六十只;口弦拉杆另送;
天竺铁的薄刃弯刀五十五件;仿唐式的厚背长刀十五件;其他杂色长短刀八十六件;……以及相应配备的磨刀的砺石、药油;搽布、皮套;鞘具;挂架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堆
最后赠送西州特产的飞火雷三个;算是额外的添头和样品。
虽然看起来全是旧货翻新的;不过都保养的不错;还有薄薄的油脂覆盖。
我随便抽出一件;用手指轻轻弹击金属的刃面;声音沉闷而清明;说明锻造火候和功夫好;金属本身相当均质密实;不是那种外表光鲜的样子货。
林林总总的最后统计下来;算了我三千二百缗钱;其中枪矛头和刀剑;只占了一小部分;真正地大头是那些弩弓;平均下来一具就要四、五十缗;那是寻常人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与我在北地见过的那些制品略微不同;这些明显带有西国风格的装备;关键部位都是有铁件加强的;显示出某种精细工艺上的优势;
比如在弓臂里是用上好的角木夹着铁片作为胎骨;还用防磨损的皮革包裹好;握在手中略沉;拉起来却相当有力量感。
每具弩弓还细心准备了一条备用的弦;弦线也是特殊材质绞成复合股;轻弹起来可以持续嗡嗡响上一段时间;而强弩和连弩;都有专门用来上弦的棘轮和拉杆;连弩另有备用的十发和五发的箭匣。
木箭是坚挺的白支硬木;而不是南方最常见的竹条;配有带倒勾的狭锋箭和菱形箭两种;兵箭则是锥头的破甲重箭;还带有螺旋凹刻的放血槽。
用这批弩机试了试手;连久在军伍的韩良臣;也不免要赞叹不已;因为据说这是些装备;虽然旧了点;但确实真正的好东西。只是上面代表工匠;产地、批次的编号;被用特殊手段搓掉了
这也让我对于孔特里诺亚背后的势力;更加感兴趣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提供这类明显带有军队烙印的装备……
交割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孔特里诺亚不想要当地开具的凭票或是飞钱;而是希望得到贵金属或是宝钱的现金支付。
不过这种状况;我多少预料到了;挥了挥手;伯符拿出盒子;里面是十二枚自制的八两赤金饼;放在他面前;
肥孔侧了侧头;身边一名肤色发黑的昆仑奴;用斧头劈成两半;露出表里如一的成色;这才满意的收起来。
然后他想了想;有些肉痛的从怀里掏出一捆布卷;递到我面前;然后被伯符代为接了过来。
“这是追随我多年的一件幸运物……”
随着伯符的动作;抖开的绸布包裹的;赫然是一只镀铜的单筒望远镜
“作为生意伙伴的良好开端和见证……”
肥孔满脸诚恳的道
“希望留给您做个纪念好了……”
“好说……”
我伯符手中接过这只望眼镜;掂在手中颇为沉重;比起我之前手工凑合的那个货色;要强的多;有伸缩拉杆和微调视距的螺旋槽;还有固定的小支架;更像是一件工艺品。
虽然同样是二手货;有些脱漆、磨损和划迹;但是对我来说;还是颇有价值和意义的。
最后他撑着重新装满的小船;以及一小箱金银;心满意足的回去。
这次交易可以说十分粗糙;并且可说是缺乏信任感;以至于需要双方可以做主的人;亲自带队到场;相互交涉和监督;才能完成交易过程。
比如手持弓箭;躲在树林里;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的风卷旗诸人;或是呆在孔特里诺亚的船舱里;始终没有露面的人;都代表着某种现实主义和谨慎。
毕竟;在这个纷乱而繁杂的时代;能够轻易赴予的信任;已经是一件相当珍贵而奢侈的事情。但是我们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然后就像得到有趣玩具一般;运走大多数兵器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私人工坊;用各种工具;将三枚小香瓜大小的飞火雷;小心翼翼的给拆借开来;。
所谓飞火雷的原理;看起来十分巧妙;充分利用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准和成熟材料;
比如类似后世拉炮的发火管;是用蜡封的瓷粉引线;可以通过钝性的延迟;直接引燃一个精火药做的起爆芯;然后把装载弹体里的粘稠物;通过内爆的力量;和弹体碎片一起溅射成一片燃烧的扇面;
弹体也是瓷土烧制特殊容器;只是没有上釉而已;里面装着大约半升的浓稠液体;用来燃烧的药油也是精炼过的混合物;悬浮这某种类似明胶的颗粒;估计在炸裂开来后;还有继续粘附燃烧的二次杀伤效应。
这种设计;对我来说颇有借鉴意义。虽然对于火枪弹药来说未免太繁琐了;但如果是大炮呢?或者其他爆炸物?
我迫不及待的叫来抱头蹲;将我灵光一现的想法;给口述成只言片语记录下来。
“编号213火炮引信的改进方向和定向地雷的可行性分析……”
正在自顾自的的说着;突然门外有人通报。
“海兵队和陈夫人那里有新消息……”
刚刚从外面回来;汗流浃背的风卷旗;低声对我汇报道
“昨日夜里;叛军已经从东面击破了石门的防线;”
“当地大约六千的团练和守捉兵溃灭;前往支援的左武卫和天宁军一部;已经败退下来”
“官府正在白田区和大通区重组战线;力图重新收复……”
“叛党正在当地大掠……只怕会裹挟更多人口和财货”
“此外;花尾、扶胥、猎德、大水、瑞石等东南各区;亦有叛党袭扰的消
“距离最近的右城;已经一日数惊;大量市民百姓;纷纷避往老城和下城
“有传闻说;朝廷要从老城和上城调兵;去围都这只叛军……”
“其中也包括了;暂住在我们左城的海兵队……”
“怕要提前做好准备措施了……”
“那就提前把兵器分发下去;”
我断然道。
“不要担心损坏或者受伤;让大伙儿尽快熟悉使用……”
“食水的囤积不要担心;我们已经建立好几个贮藏点……”
“事有不对;就各自出走;然后在这些贮藏点汇合……”
对于在这场叛乱中可能受到的影响;我们已经准备了多套方案;
比如在失态饿坏到不可收拾的情况下;可以退往海边;登上宇文家的船只;咱避风头;或是
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暂时放弃这些布置;带着重要人员;退到陈夫人所在梅山行馆;结团自保。
起码在宗藩院的聆询会召开之前;她是不会希望我有什么闪失的。
…
第九十一章 营训
………………………………
第九十二章 厚积
第二天我就收到一个好消息;我们在路上招募的两团人;从海路;已经安然抵达广府了;与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在沿途收罗的大批物资。
在这个过程中;前脚夫头子钱水宁;发挥了颇为重要的作用;用的他的经验老道和小心谨慎;很好的完成了这个协助带队跟进的任务。
虽然到了广府后;这些人以各种理由;自发散去了一小半;剩下的人也因为叛军威胁的消息;人心浮动的;连夜偷跑了不少。
但是剩下的两百多号人;还是被带入了我的产业;暂时安顿下来;或者说被派人内外监管起来了;
当然了;他们大多数人的忠诚和可靠性;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但是目前我只能靠强制力来维持和保证座本人头再说。
但是不管怎么来说;这批人力资源;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补充;虽然还要分一部分;给那只谜样生物。
按照我的规划;这些已经到手的人;优先挑选出有技艺和专长;或是职业经验的;分为生活和生产两大类;
然后打散分遣到我名下的各项营生和物业里去;有对口的直接做为新来的帮工、店员;安插进去;不对口的先在物业里;做个洒扫看门的仆人、杂役什么的。日后再做打算;然后由本行的老人进行帮带和监管;算是初步安置下来
这批半路找来的人;职业和特长相当的杂驳;既有木工、五金工、瓦匠;皮匠、郎中、药师;乐工、驿传、厨子这样大众化的职业;也有酿酒酱醋的师头;阉割人畜的刀匠、仵作、巫占这样偏门或是生僻的职业。
所以安置起来;颇费了些功夫。在带队过程中;崔屠子、燕九儿这些人也有了一批手下;虽然他们未必是最合适的人选;也缺乏经验什么的;但是我手上可用的人;也就这么点;只能先将就着让他们慢慢磨合;然后再视情况作调整。
相比之下剩下的人就简单的多了。
剩下主要是身体相对精壮的人;则编成几个辅助队;去为训练营的外围和港口;提供各种搬运输送之类;后勤性质的劳役。
能够保障衣食住宿和劳动报酬的待遇;并且不让他们有空闲下来;就基本能够避免和压制各种胡思乱想的串联和异动;然后从个人心里和日常惯性上;将他们慢慢的转化过来;
这也是我在这个时空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点心得。
当然共同的特点;都是被我威逼利诱连哄带骗签下相关文契;或是卖断前程的。
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