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28章

大宋王侯-第28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赵匡胤住进了北汉皇宫,叶尘没有即刻便被封赏,想来是与契丹之战彻底平定,回到开封之后再进行封赏。

  北汉国库、皇宫和权贵大臣中金银财宝被宋军收缴不少,足以弥补此次大宋近四个月北伐之战用度。但因为四个月被宋军围困,数十万民众坐吃空山,没有补充,晋阳城中粮草并不多,甚至维持晋阳城内原住民接下来生活都有些艰难,而盐更是急缺,一看修建城墙的晋阳城百姓那蜡黄无光的面容便知道,他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过盐了。

  所以,叶尘带着罗耀顺回到盐场,继续负责制盐。

  实事上,叶尘知道接下来宋军与契丹大军之间还会有数场恶战,但他如今已经立下了不世之功,并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去过多参与。继续负责制盐,正是如他所愿。

  郭无为反倒是当天便如愿以偿,被赵匡胤封以从四品的观文殿学士,如之前安排,给赵普当副手,负责修建晋阳城墙和安抚北汉百姓。因为郭无为一心想将太平教的势力引入大宋,所以对于赵匡胤所安排之事,甚为上心,可谓是尽心尽力。

  实事上,郭无为此人还是很有才能的,否则也不会高居北汉首辅宰相,把持北汉朝政多年。这几日,他利用自己熟悉北汉情况,给赵匡胤献上好几条快速让北汉百姓归心的计谋,都被赵匡胤采纳,渐渐被赵匡胤青睐。

  赵普、曹彬等人有心打压郭无为,但在契丹大敌当前,急需原北汉民众归心大宋的当口,他们却做不了什么事情。而郭无为本身对他们也有防范,做事谨慎,不留任何把柄。

  实事上,赵普心中清楚,赵匡胤之所以如此青睐郭无为,除了依靠其尽快让原北汉平定之外,主要还是赵匡胤想利用太平教的势力,来对付大宋内部那一股一直让他甚为忌惮的神秘势力。而这也是赵普不敢全力对付郭无为的主要原因。

  郭无为依然住在自已原本府邸中,刚吃过晚饭,家中便来了一位北方客人。

  来人是他的一位师弟,带来了北方太平掌教张无梦的密信。

  看过密信中的内容,郭无为大吃一惊,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久久才平息下来。

  “师尊要是知道叶尘随意出手,便以制盐之术解决了宋军危机,然后弹指间便破了晋阳城,不知会作何感想,他老人家恐怕会更加相信自已的判断。”郭无为喃喃自语,神色复杂。

  沉思半响之后,郭无为写了一份密函,将最近发生在叶尘身上的事情,以及自己如今在大宋内身份地位都详细进行了汇报。

  等师弟带着他的回信离开之后,郭无为略一沉思,便换了夜行衣,神不知鬼不觉的出了晋阳城,向叶尘所在盐场疾驰而去。

  漫天星空之下,圆月当空,虽是夜晚,但天地间却很明亮。

  依然是盐场边小山上,叶尘和罗耀顺二人身前却多了一块平石,上面摆着酒菜。二人吃喝聊天,好不悠闲快活。

  “兄弟,你那恩师,到底什么人啊?兄弟你已是不凡,制盐秘法就不说了,竟然能够预测到晋阳城墙倒塌,如此本领,轻而易举便立下了不世之功。你跟我说说,你恩师的事呗!”

  叶尘心中叹了口气,说了一个谎言,就需用无数个谎言来圆谎。也罢,今天就把这谎言说到底,做个了结,且这谎话越是玄乎,越是高深莫测,便越容易不被人揭穿。

  “打从我记事起,我便是在恩师怀中长大,说是师徒,其实与父子无异,家师常说,我的出现是一个异数,是一个奇迹,我是本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家世是一个修道者,但又不同于当世的道士。在我的记忆中他的容貌从未变过,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人生如江湖中的飘萍,有缘相聚,缘尽则散,不必看重生生死死,就当是一场旅程,我和他都是途中旅人,看不同的风景,品尝不同的人生,现在到了分手的时刻,有缘或者还能相遇。这句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紧接着家师便离世故去,尸体也被我埋在了深山之中。所以,他说有缘或者还能相遇,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人都离世又何来相遇之说?”叶尘一幅缅怀之色,幽幽说道。

  二人都没有注意到身后山坡之下,一块巨石后面,有一个如鬼魅一般的黑影,当这黑影听到叶尘所说话语之后,脸色急剧变化和身体也不由巨震。

   “你师傅不会是神仙吧?”罗耀顺猜测道。

  “这个………或许是吧!谁知道呢!”叶尘随口说道。

  罗耀顺看出叶尘不想多说此事,便不再纠缠此事,而是开始对叶尘劝酒。

  两人自认识以来,这些天一见如故,喝了不少场酒,但每次到最后罗耀顺都先醉醺醺的倒下,结果叶尘除了脸色微红之外,好似个没事人似的。

  此事让罗耀顺大为不服和不爽,对喝酒一事上却是越战越勇,越败越勇。一有机会,便要和叶尘拼酒,结果自然又是历史重演。

  山坡下巨石后面,郭无为潜藏了一个时辰,直到叶尘背扶着醉醺醺的罗耀顺下了小山,回了营帐中之后,他才心情激荡,大感此行非虚的悄悄离去。

  ………

  ………

  这三日大宋派出大量斥候,大军休整的同时,整军备战,已经做好了与契丹大军大战的准备。

  第四日,赵匡胤得到军机情报,契丹南院宰相耶律沙,翼王耶律敌烈帅大将耶律蛙哥、耶律德里、令稳都敏、祥稳已赶赴通天河。

  驻守通天河,阻拦契丹东路大军的乃是宋将潘美,副将乃是郭进,这二名骁将战阵经验十分丰富,特别是潘美,乃是大宋仅次于曹彬的名将。

  说起来,潘美根本不是在后世评书中《杨家将》里所描绘,是凭借裙带关系做了太师,专门陷害杨家将的大宋第一奸臣潘仁美,实是大宋开国数一数二的名将,他灭荆湖,灭后蜀乃至原本历史中后来灭南汉,灭南唐,灭北汉,这些灭国大战役中,他都是一路主将。

  潘美机警多智,能征善战,在原本历史中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杨家将差多少。

  契丹南院宰相耶律沙本也是一员战场骁将,但是对上早有准备的潘美,依然吃了不小的败仗。

  耶律沙得到消息,晋阳城墙倒塌,所以便想以最快的速度杀到晋阳,趁着晋阳城墙还没有修好,将晋阳夺回来。

  当然,契丹若是将宋军击败,赶出原北汉地界,自然不可能再重新扶持恢复北汉国,北汉地界当然是直接归于契丹。

  契丹建立辽国,辖地内有不少汉人,这些年也大肆提拔重用了一些汉人,官制、文化等都向汉人学习,顺便也逐渐让汉人拥有了一些与契丹人平等的权力,从而得到了不少辖地内汉人的拥护。

  但多年以来习惯,依然让契丹人善于骑射野战,不喜、不善于攻城。所以一听到晋阳城墙倒塌,还没有修好,契丹大军顿时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大好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契丹南院宰相耶律沙带着大军,匆匆赶到通天河。

  PS:苦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三十一章  契丹皇后


  辽军先锋部队派出探马斥候已先行过河,四下搜索不见埋伏,遂向河这边大军发出讯号。耶律沙一心想赶在晋阳城墙修好之前杀到晋阳,又想要抢在南院大王、北院大王之前立下头功,一见对岸没有埋伏,还道宋军并不曾在这处要道上安排阻挡契丹铁骑的人马,大喜之下不待后军赶到,立即下令过河,且身先士卒,与冀王耶律敌烈冲在前头。

  不想他的大军刚刚半渡,就听到山谷中一声巨响,余音袅袅尚未散去,便听河谷上游传来奔牛狂嗥的声音,一个比两匹马迭起来还要高的巨浪裹着泥沙碎石和横冲直撞的排木咆哮而来,把契丹人马一截两半。

  已经过河的耶律沙和耶律敌烈目瞪口呆,率领中军正在渡河的辽将耶律德里被一根排木连人带马打的粉碎,耶律沙的儿子耶律蛙哥也做了一只通天河里的死青蛙,无数正在渡河的契丹兵被冲的不知去向。

  待押后阵的令稳都敏、祥稳两员大将率军赶到,只能勒马站在河岸上,眼睁睁看着河对岸的南院宰相和冀王被潘美、郭进两个杀神各率一路兵马自左右杀到,先是一阵密不透风的排箭,射杀无数勇士,然后便亮出刀枪,开始了一面倒的大屠杀………

      通天河一战,潘美、郭进大获全胜,杀敌八千余,契丹南院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授首,令稳都敏、详稳唐率军与潘美、郭进隔河对峙,不敢妄进。

  战报送到正准备主动带兵支援的赵匡胤手中,后者大喜,立即通报全军,传令嘉奖,又将前线送回的契丹人头颅挑在高杆之上,提升军队士气。

  同时,依然按照这几日和诸将商议的战略计划,主动迎向契丹大军。务必使战场尽量远离晋阳城。

  另外,因为最近战事很顺,可谓是喜事连连,赵匡胤意气飞扬,甚至想着若是西北插云岭一线也能予敌重创,说不定连番挫败之不,契丹新皇帝便受百官攻讦,契丹诸部生出异心,那时契丹内部不能齐心,甚至自顾不暇,不但将契丹大军赶回北方,说不定还能趁机重创削弱契丹大军,为下一步夺取燕云十六州,打下准备。

  有了这个想法,赵匡胤便立即传令,命李继勋带领三万禁军,程世雄带领两万折家蕃军,一起支援抵挡契丹西路大军的插云岭何继筠所部。

  李继勋和程世雄赶到插云岭时,正是赶上契丹南院大王、北院大王联袂而来,强攻插云岭。三路大军汇合,宋军善守,而契丹铁骑在此雄岭上施展不开,无用武之地,结果被李继勋、何继筠、程世雄三员虎将带大军杀的大败,一场激战,生擒契丹武州刺史王彦符,斩首三千余,获战马六百匹,并俘虏契丹族兵五百六十余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