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627章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627章

小说: 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之前再现身。

这种已经远离军政事务,远离权力核心的人,各方的探子也不会去调查,如此一来,恐怕其它各方势力之主都不知道他还活着,那民间传闻其已死去多年,倒也正常。

李严和陈到听其突然大笑,不明所以,皆是有些发怔。

好一会儿后,王旭才收起笑容。轻声说:“料想那李傕、郭汜当年放出谣言,乃是为了以凶威震慑反抗之人。可事实上,我岳父及其家人都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王司徒还活着?”李严瞬间瞪大了眼睛。

陈到心思活络,随之笑道:“如此一来,那岂非更容易说服王凌了。”

“嗯!”王旭点头,沉凝片刻后,已是回头对着典韦说:“典韦,你速派人回禀襄阳,告知沮授详情,让他安排人护送王允赶来司隶,要快!”

“诺!”典韦应命。

“还有,通知沮授迅速调派官员,准备接手扶风、冯翊、京兆、弘农四郡,若潼关破,将是我军在司隶真正站住脚跟的最好机会!”王旭补充道。

典韦先行返回了长安城内,派人传信去了。

王旭随后亲自去见了王晨,以亲人待之,并将王允一家侥幸未死的事情也尽数相告。

得知尚有至亲在世,令王晨非常激动,当场泪流满面,并保证一定亲自奔赴潼关,说服王凌。

李严和陈到做的这件事,真可谓是扭转局势的一笔,但也让之前定下的计划全盘打乱。

陈到引兵投降,意味着北方的威胁尽除,如果再取得潼关,那么钟繇费尽心机的部署,必然破灭。

一番紧急商议之后,当天夜里,张辽便率领一万白虎军团士兵和两千逍遥津死士,匆匆奔赴武关。

次日清晨,王旭也自率一万近卫铁骑随之出发,紧跟着东进武关,随行的不仅有典韦、颜良、徐盛三将,还有刚刚投效的李严和陈到。

不过,跟随他们投效的曹军将士没能随行,仍然驻扎长安,暂归徐庶节制,两人只各带百余骑士作为护卫。

因为不急着赶路,只以常规行军速度前进,所以三日之后,他们才经过郑县县城,距离潼关仍有一百多里。

这一晚,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王旭在帐内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老是记挂着家里的娇妻美妾。

“哎!还是出去走走吧!”

王旭无奈起身,披上厚厚的毛皮战袍,离开了营帐。

外面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积雪,走在上面总会发出“啪嚓!啪嚓!”的声音,巡逻执勤的士卒,一列又一列,在军营里四处走动,见到他总会驻足行礼,然后再度远去。

营内各处的火台因为寒风的吹拂,晃动得厉害,若不是里面有着油脂,恐怕早已熄灭。

王旭双手慢慢揉搓,鼻端呼出浓浓的白雾,在军营中四处游荡。

不知不觉,竟然行至陈到歇息的小营帐旁边,眼见其帐内还有烛火闪动,沉凝片刻,不由面带微笑地走了过去。

可刚到帐外,却听到里面除了陈到,似乎还有另外一人,此刻正在轻声谈论。

其中一人道:“陈将军既然已经投效荆州,何故还忧愁满面,如此岂不令人生疑?”

“哎!”陈到的叹息传来:“常言忠臣不事二主,可我如今却已违背初衷,心中时常不安,怎来笑颜!”

那人回说:“将军此言差异,当今天下,君择臣,臣以择君,将军对那刘备忠心耿耿,却为其所弃,如今得蒙王将军器重,乃是幸事,不该这般愁眉不展,若长久下去,为王将军所知,恐又生事端,那岂非真的背上不忠之名?”

“可当初刘备弃我,亦是受曹操所逼,关、张二人跟随他日子更久,择我亦是无奈!”陈到出声辩驳,显然是心中那个坎还没有理顺,心情很矛盾。(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无可奈何

王旭静静站在帐外,没有急着打扰,屏息细听。

随着陈到的回答,另外一人很快便又接道:“陈将军,难道你真的看不出刘备为何选择弃你?”

“不会是那样,刘皇叔仁义无双,胸怀坦荡,怎会是我等猜想那般!”陈到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已是先为其开脱,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个心理安慰。

那人随之出声,措辞极为严厉:“陈将军,此乃自欺欺人,请恕属下直言,刘备真若那般坦荡,何须委屈在曹公把持的朝廷之中,其只需辞官而去,交出本部那少许兵马,将军等人难道还有不跟随之理,天下哪儿去不得?”

“哎!”陈到叹口气,没有说话。

那人又接道:“不怕陈将军生气,其实当今天下诸侯中,属下最不喜刘备,其委屈在朝中,不外乎两点,一则放不下官职,放不下名爵,因为若无这些,他将来难以自抬身份,用以服众。”

“二则放不下手中仅有的那点兵,因为他不是个肯屈居人下的人,没了这些,当今天下已很难寻到立足之地。”

“属下承认,一个好的主公就该有想法,就该去争名爵,去争实力,没有名爵和实力,如何扫平天下,如何给予将士们功业和富足,只有那样才是英主,才值得跟随。”

“可要争便明着争,陛下年幼,无力掌控天下,各方诸侯相争,就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争。袁绍据河北。孙坚在江东。王将军雄霸荆益,韩遂、马腾虎踞凉州,皆是一时豪杰,不论成败,丈夫在世,不过一死,总不留骂名。”

“可刘玄德,明明就有着权倾天下之心。却非要一副谦让虚伪,无心天下的模样,每每以陛下,以百姓为借口,令人不齿。好似陈将军调到司隶一事,其明明就是自己放不下,却在辞行时还找借口,言是不好抗命,为曹公所逼。”

“可实则,若其真有说的那般重义。那般巨伟,只需辞掉官职。交出手中那点部曲,一起离开便是,何须找这么多说辞?依属下看来,他刘备如今这般,不外乎是想得到册封,统个一郡或一州之地,好有个地方兴兵再起罢了。”

“说得不错!”王旭再也忍不住了,迈步走进帐内,大声称赞。

“主公!”

“王将军!”

陈到与那人惊呼一声,随即匆忙起身参见。

“无需多礼!”王旭大手一挥,看向那个陌生的将领,脸上露出些许笑容:“阁下目光远大,观事透彻,谈吐不凡,不知如何称呼!”

“末将贾逵,河东襄陵人,本为襄陵小吏,陈将军刚到司隶之时,曾前去河东招兵,承蒙其看重,得以招入军中为将,此次也随陈将军一同投效王将军。”贾逵快速回道。

王旭闻言,惊愕的好半天回不过神来,心中可是乐开了花。

河东贾逵?那个史上深得曹操、曹丕父子器重,忠贞刚烈,文武双全,统镇豫州抵挡东吴的贾逵?最近可真是鸿运天降,居然招降一个,还附送一个,招一送一,这可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将才啊!

没等其来得及说话,见他面色愕然的陈到,已是急急出言介绍:“主公,贾梁道乃是末将的副将,此次与我一同率领万余兵士投效,能文能武,颇为不凡,可担当大任。”

“嗯!”王旭回过神来,当即点点头,笑道:“既得叔至如此大力举荐,以后你便同入我将军府麾下为臣吧!”

贾逵哪里还听不懂,拱手改口道:“多谢主公提拔!”

“我很喜欢你今日的言论,今后好好努力,多立战功!”王旭拍着他的肩膀说。

“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望!”贾逵朗声应答。

“嗯!都先坐下吧!”

王旭笑笑,随之寻到旁边落座,不再多说贾逵,反而将目光投向面色有些尴尬的陈到,温言说:“叔至,刚才寻营,碰巧听到尔等谈论之事……”

“主公!”陈到急急出口,意欲解释:“末将并非心意不明,只是故主曾待我甚厚,所以……”

“诶,不用解释!”王旭挥手打断,直直地望着他:“我相信你的为人!”

“主公……”陈到满脸愧色。

王旭望着他,淡然地说:“叔至,对于你的故主,我不好多说什么,也不好在你面前评价,但我却可以坦诚地对你说,至少我本人自起兵以来,不为帝室,就为荡平天下,建不世之伟业,还百姓太平盛世,随我南征北战的弟兄臣属亦是如此。若叔至与我等同心,那便为此尽心竭力,即便粉身碎骨,也不枉这男儿之身。”

“主公!”陈到服了,跪倒于地,涕泪横流。

这一夜,王旭在陈到的帐内,与二人聊到很晚,倾心相交,更将心目中强兵兴国的宏伟蓝图徐徐说出,让二人听得双目放光,热血沸腾,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

次日清晨,大军再度起行,赶路一天,终于抵达华阴县城,并在此城内驻防,而早前出发的张辽,早已在东方几十里外的潼关城下安营扎寨,与曹军对峙。

随后,王晨在典韦的护卫下,奔赴潼关大营,准备劝说其弟,潼关守将王凌投降。

王旭并没有跟着过去,只是在华阴县静静等着,心里充满期待。

半日后,一匹快马奔回华阴,带来了潼关的消息。

“什么?王凌拒绝?”王旭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李严更是不敢相信,厉声质问传信兵士。“你可曾有半句虚言?”

那兵士不敢隐瞒,匆忙道:“回禀将军,属下句句实言。那王晨在关外苦心说服。可王凌虽然曾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以大丈夫怎可言降为由,拒降。”

“这……”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有些不知该如何办了。

颜良性子急,当下沉声喝道:“主公,既然其不降,不如成全其志愿,调集大军来攻,末将愿率部登城夺关!”

“不急!此事还有余地!”王旭迅速冷静下来。眉头紧皱,很快又望向报讯的兵士:“你说王凌曾犹豫过?”

“确实曾犹豫,王晨骂其罔顾亲人,并与仇人共事的时候,他曾很久都没说话!”那兵士说着,想了想,又接道:“此后关上还一度内讧过,似乎是两员副将与王凌之间产生了争执。”

“噢?”王旭来了兴趣,急问:“副将为谁可知?”

“听王晨所言,似乎叫卞喜和孔秀!”那兵士回说。

“嗯!”王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