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456章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456章

小说: 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还没痊愈的管亥都出战了,养了这么久伤,他已经快被憋坏了,执意要求出战,王旭问过医官,得知其没有大碍,便点头同意。

南郑东城是一直以来的唯一攻打方向,但今日,因为全军齐上,为了让张鲁军士难以集中,北城和南城也是要进行强攻,当然他们的目的主要是牵制敌军那残存的兵力,让东城墙的突破更快。

密密麻麻的大军,就好像成群的蚂蚁散布在南郑城外,杀气冲天而起,浓烈的战场氛围压得人窒息。但实际上这已经比第一次攻打南郑时好太多了,荆州前后已经损失几万人,肯定影响很大,不过南郑张鲁守军更惨,城头的兵士明眼就能看到很稀疏。

王旭身在密密麻麻的大军最前沿,火红战袍飞扬,赤红的火龙枪紧握手中,镶金龙虎铠在晨光中耀眼夺目。

东城墙上的张鲁一眼便看到,正欲痛骂,却是陡然愣住,原来是杨昂缓缓策马前行。

不一会儿,在汉中文武惊愕的目光中,杨昂已将昨夜王旭所教说了出来,城头张鲁的文臣武将明显骚动,个个交头接耳,也不知在议论着什么。

张鲁尽管早就明白外面的鬼卒信徒已经靠不住,但却从不想让守城将士知道,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期待,现在杨昂出现,将这些东西说出来,无异于将最后一丝战意给消去。除了愿誓死陪同张鲁的直属士卒和疯狂信徒外,个个面如枯槁,没有任何生气。

张鲁的直属士卒其实就是他的信徒转化而来,所以才能那么顽强。他们已经因为信仰,而将保卫张鲁看做是成仙得道的功德,这群人已经不是人了,只是张鲁的战争工具。

杨昂倒是挺能说,将王旭提点的话进行美化,说得城头不少兵士蠢蠢欲动,巴不得投降,甚至隐约看到城头有将军当场砍杀人,显然是军心浮动,再强行镇压。

而一切也不出王旭所料,没一会儿,当南郑文武的注意力,都被杨昂吸引住的时候,那一直待在张鲁身边的杨松已经悄无声息地溜了。

杨昂一直注意着他,当然知道,当即加快了语速,痛斥张鲁,让张鲁怒火冲天,无暇去关注身边发生的情况。

直到张鲁气极,想起可以杀杨昂家人泄愤的时候,他才想起杨松,大喊其名。

可这时,杨松已经走了很长时间,惊怒交加的张鲁气急败坏,当即吩咐亲卫去捉拿,并扬言也要斩了杨松全家。

他的亲卫离去没多久,恐怕还在城墙附近打听杨松去向,北城门却陡然传来“咚……咚……咚……”的战鼓声响,而且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激昂,随之而来的是震天喊杀声,战鼓齐鸣,震耳欲聋。

“北城门攻破了,荆州打进来了!”

“荆州军从北城门打进来了!”

“荆州军进城了!”

城墙上的军士接连响起疯狂嘶吼,吼声从北城门方向沿着防守的士卒,从城头挨着传过来,片刻便传到东城墙上。张鲁面色苍白,嘴唇颤抖,喋喋自语:“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一会儿就冲进来了!”

好在他脑子不笨,联系前后一想,已是什么都明白。“是杨松,是杨松,北城门是他族人在驻守!”

说完,已是怒急攻心,大声诅咒:“杨松,你背主投敌,不得好死!”随后双眼一黑,险些晕倒。

王旭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早就知会过负责北城和南城攻打的赵云和张辽等将,若是有人开城门或敌军城头有变,立刻进攻。

果不其然,是北城门最先打开,赵云一马当先,率众疯狂涌入。

此等时机岂容错过,王旭火龙枪高举,直接越众而出,奔驰中狂声大喊:“全军冲锋!”

ps:二更补到了!

第四百七十章戏弄杨松

“大风起兮鼓声扬,兵戈利兮溅血光!沙尘漫兮争前望,立功名兮千古殇!”

王旭站在高高的城头上,左手按剑而立,战袍迎风飞舞,霸气凛然,作为一个征服者俯视着南郑这座城池。只是入目的尸体和残破的城池,却让他心有所感,轻轻吟唱出这四句诗歌。

“好诗!好诗!”郭嘉刚登上城墙寻王旭,却陡然听到这样一首即兴之作,不由出言赞美。

“嗯?”王旭从意境中回过神来,回头一看,见是郭嘉,不由笑道:“奉孝也进城了!”

郭嘉儒雅一笑,却是急问道:“主公,刚才的诗歌可有名字?此诗歌应情应景,寓意深刻,实乃佳作!当与攻破南郑之事同记录在案,为后人赞诵。”

“诶!”王旭顿时摆手,他那点墨水他自己可清楚。“奉孝可别将这说出去,不过是随性之作,难登大雅之堂,若是惹来后人耻笑反而不美。”

郭嘉霎时摇头,笑道:“主公为何妄自菲薄,此诗乃是佳句!大风起兮鼓声扬,让属下顿觉之前夏风呼啸,我荆州战鼓齐天的景象。”

“兵戈利兮溅血光!这是好一般激战啊,完全形容出我荆州大军浴血奋战,兵戈挥舞,血光片片的惨烈厮杀!”

“而这沙尘漫兮争前望,可不正是我荆州军士吗?个个期望奋勇争先,大军过处尘土漫天。”

“至于这第四句嘛,最是让属下有感!立功名兮千古殇!我等丈夫浴血沙场,奋勇争先可不就为那功名二字?可真正留下来的。又有几许人也?遍地残肢断臂。残破的城墙和血腥战争。带来的便是那短暂绚丽,为国而亡的悲壮,此诗正好道尽我等心声。”

王旭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只是重重一叹,盯着城外暗红到发黑的土坡默然不语,那全是鲜血侵染形成的。

过了好久,才淡淡地开口说:“那就叫《忆南郑将士歌》吧!纪念这场南郑攻防战中阵亡的将士们!”

“好!属下回去便为主公抄录!”郭嘉微微一笑,这才将话题转回正事上来。“主公。属下此来有事询问,这南郑已克,张鲁被生擒,该如何处置是好?”

“杀了!”王旭没有任何迟疑。

“那其兄弟子侄如何处置?”郭嘉又问道。

王旭皱眉思虑片刻,毅然反问:“参与进这场战争的,有几人?”

郭嘉拱手一礼,恭敬回道:“有五人在汉中任职,包括其二弟张卫,字公则。三弟张愧,自公仁。四弟张徵。字季仁,唯独其妹张玉兰一心修道。没有参与其中。”

“此外,其十五、六岁的长子张富、次子张广也在军中为将。三子张盛一心修道,没有参与。四子张溢则年岁太小,也没有参与,还有一襁褓中的幼女名张琪瑛。”

“嗯……”王旭轻轻点头。

那个张玉兰,王旭有些印象,记得上辈子去龙虎山游览,仙都睡美这一景观传闻便是张玉兰的化身。

踌躇良久,他才淡然道:“这样吧,凡是参与汉中军政的,都杀了,张鲁的一切财产充公!张玉兰等人则给些盘缠,任其去留,若是愿意留下,则如普通百姓对待,该分地分地,任其自食其力。”

“诺!”郭嘉没有多说,应命而去。

接下来几天,王旭对南郑进行了一次大清理,但凡不愿归降者一律杀,人头遍地。

阎圃、杨柏、杨任、昌奇等人先后归降,阎圃才能很不错,王旭令其举家迁往豫章郡,做了赖恭帐下掾吏。

杨任为校尉,与杨昂一起留任荆州主力军中,同样举家迁往襄阳。杨松二弟杨柏,也就是杨昂的哥哥,则与昌奇带着直系家人调往南阳,归于文聘帐下。

原汉中文武凡被重用者,尽皆分开,举家搬离汉中!

数日间,汉中全境平定,安稳下来。

王旭随即任命裨将军魏延为汉中太守,领兵三万,并提拔阳平关一役大展身手的霍笃为中郎将,与中郎将鲍隆为魏延副将,协助魏延镇守汉中。

自此,加上前后准备,历时近达半年之久的汉中攻防宣告结束,王旭通令全军收拾行装,决定班师回襄阳。

临行前一天,王旭带着杨凤来到了襄阳东城下,陪着杨凤向荆州阵亡的老兄弟们忏悔上香,杨凤当场泪流满面。

傍晚时分,一行人正欲回府,可刚踏进城门,那一直没有处理的杨松却是匆匆寻来。

这杨松长得倒是仪表堂堂,眉清目秀,颌下一缕短须,颇有智者卖相。远远看到王旭,已是热情地高声呼喊:“王将军!王将军!”

王旭早就看到他了,看其急切的模样,心中已是有些明了,嘴角微微拉出那招牌式的弧线。

这杨松自问帮了荆州军不小的忙,眼见两个弟弟杨昂、杨柏都被启用,只有他丝毫没有点兆头,当然心急。

况且,王旭最初承诺有功者厚赏,在他看来,他打开城门,引荆州军进城绝对是大功一件,赏赐怎么也不会少才对。可眼看着王旭都要班师回襄阳了,他却是什么都没得到。

王旭见其走近,已是装疯卖傻地打招呼:“噢!是杨功曹啊,如此急行,不知何往?”

这杨松之前在汉中时一直任掌管官员任命的功曹掾,所以便有了这样一个称呼。

杨松先是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这才抬起头来陪笑道:“实不相瞒,正是寻将军而来!”

“哦?寻我?”王旭故作迷惑,奇道:“不知杨功曹有何事?”

“这……”这话问得杨松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总不能直接说想求个官当吧。本来还指望王旭自己先想起来!

王旭心中暗笑。见其久久不说话。接口道:“喔!若是杨功曹无事,那本将军就先回府了!”

“有事!有事!”杨松急了,这明天一早王旭便要回襄阳,他可再没机会。

他脸皮可着实够厚,脑袋转得也快,灵机一动,已是讪笑道:“将军,杨松最近无事可做。身体实在有些绵软,不知将军可有那苦力活,杨松愿效犬马之劳。”

他话虽这么说,可实际上是在点醒王旭,说白了就是求封赏,什么苦力活都只是说辞而已。

王旭哪能不明白他心里那点小九九,可比起装傻充愣,他还怕过谁来,既然你藏着掖着,那就都装不知道呗!

当下猛然一拍额头。笑道:“哎呀,还真忘了给杨功曹安排事务。你瞧我这记性,这些天实在太忙了!”

杨松闻言,心中大喜,暗道:你总算想起来了。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