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莫斯科-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色铁青的基里洛夫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道:“可耻的叛徒,居然还敢和我们讨价还价。要是以我看,我们应该马上派出夜袭部队,去把他们统统都消灭掉,把他们所有的亲朋好友全部送到西伯利亚,去干一辈子的苦役。”
基里洛夫的态度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且应该还是当前大多数人的看法,不然的话,萨夫琴科在讲述他和卡尔波夫见面经过时,表情就不会这么严肃了。
我没有接基里洛夫的话头,而是又继续问阿赫罗梅耶夫:“参谋长同志,对卡尔波夫上尉的这四个条件,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阿赫罗梅耶夫先瞅了基里洛夫一眼,随后谨慎地说道:“从彼得洛夫将军给我们的电报上来看,这个卡尔波夫以前还立过战果,假如不是被德军俘虏的话,没准他如今还能在战场上立下更多的汗马功劳。我个人认为,对于这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我们还是应该努力争取。用师长的话来说,卡尔波夫的部队如果能加入我军,等于就是在加强我军的同时,削弱了敌人,同时对敌人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阿赫罗梅耶夫的话,让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他很明白我心里究竟是怎么个想法,并在言语中直接地支持了我的观点。等他说完,我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说道:“政委、参谋长,对于卡尔波夫上尉提出的这四个条件,我个人是同意的。但在做最终决定前,还是是上报给集团军司令部,让司令员和军事委员同志先来做个判断。”
合适吗?”基里洛夫被我的话吓坏了,他习惯性地先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屋里都是自己人,这才对于我这种把矛盾上交的做法,心有顾忌地问:“斯大林同志曾当众宣布过,我们根本没有战俘,只有祖国的叛徒。如今您居然要把叛徒提出的四个条件向上级报告,难道不怕惹祸上身吗?没准司令员和军事委员同志听到这四个条件,也会被气得暴跳如雷的。”
我摆了摆手,委婉地说:“政委同志,您多虑了。策反东方营的计划,我已经上报给了司令部,并得到了司令员和军事委员的同意,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我想上级领导的心里估计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况且卡尔波夫上尉提出的四个条件,我个人认为,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不是我的权力有限的话,我都可以作主答应下来。”
鞠躬感谢书友&螃蟹*、汪金火童鞋投两票支持!感谢书友&童鞋的投票支持!感谢书友茜茜fwj童鞋的打赏!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接应行动(上)
我在给崔可夫打电话以前,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于是把手从电话机上移开,试探地问萨夫琴科:“萨夫琴科同志,东方营里有德军的士兵监察组吗?”
萨夫琴科点点头,肯定地回答说:“有的,据卡尔波夫上尉说,营地里有五名德军士兵组成的士兵监察组。”
听到他的回答,我心里忽然变得没底了,不由紧张地追问道:“你们进营地的事情,没有被德国人发现吧?”
萨夫琴科想了想,用不确定的口吻说:“我想应该没有发现吧!”
底有还是没有?萨夫琴科同志,我不想听你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我想知道准确的答案。”基里洛夫用严肃的口吻对萨夫琴科说道:“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这次所实施的策反行动的成败。”
基里洛夫的话说得很重,萨夫琴科紧皱着眉头,开始努力思考起来。过了许久,他依旧是用迟疑不决的语气报告说:“师长、政委,有没有被德国人发现这一点,我真的无法确定。不过据卡尔波夫上尉说,德国人为了确保炮兵阵地的安全,一天到晚都和几门重型榴弹炮待在一起,很少去别的地方。而我们会面的营帐,在营地的入口附近,离德国人所待的炮兵阵地有好几百米远。”
基里洛夫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好心地劝说我:“奥夏宁娜同志,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慎重,在没有搞清我们和卡尔波夫上尉的私下接触。是否被德国人发觉之前。我觉得暂时不向司令部报告。同时正在进行的策反工作也暂时停止。”
凭心而论,基里洛夫的这个提议,是最稳妥的做法。要是我们这里前脚向司令部进行了汇报,卡尔波夫后脚就被德国人拿下,我们白费功夫不说,还会让上级领导的颜面尽失。基于这种考虑,我不禁犹豫了起来。
基里洛夫见我没有在急着要给崔可夫打电话,便趁热打铁地说:“奥夏宁娜同志。我知道您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不过您想过没有,就算我们答应了卡尔波夫的请求,并将他们接应了出来,不过是多了一支战斗力弱的部队,而德国人不过是少了一支无关轻重的叛军,对整个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委同志,可不能这么说。”对于基里洛夫的观点,我及时地进行了反驳。我努力回想后世时所了解的那些历史知识。为他分析起当前的形势:“政委同志,您可不能小看东方营这股势力啊。据我所知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惨败后,对战俘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德军指挥官在希特勒的默许西安,开始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战俘里挑选人手,组建所谓的‘东方军团’。到目前为止,德军已经组建了包括11个营的‘亚美尼亚军团’、14个营的‘阿塞拜疆军团’、14个营的‘格鲁吉亚军团’、5个营由阿塞拜疆人、车臣人等组成的‘高加索穆斯林军团’、34个营的‘土耳其斯坦军团’和8个营的‘伏尔加鞑靼军团’。今年8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后,德国在这个卡尔梅克蒙古人聚居区大肆进行反苏宣传,成功地招募了3000名受他们欺骗的卡尔梅克蒙古人。”
我说出的一连串数据,不光基里洛夫,就连阿赫罗梅耶夫、萨夫琴科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阵,基里洛夫才谨慎地问道:“奥夏宁娜同志,您说的这些数据,准确吗?”
我使劲地点点头,肯定地说:“是的,我所说的只是九月初的信息,没准现在德军又组建了新的东方营,也说不定。”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忽然下定了决心,觉得还是把卡尔波夫的条件报告给崔可夫,至于如何处置还是由他们来决定。但首先要做的,还是要说服面前已经有些动摇的基里洛夫,“政委同志,其实德国人对这些东方军团的官兵始终不放心,担心他们会在作战时反戈一击,所以把这些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散安插到德军的各个部队里去,并派遣了士兵监察组,以达到控制的目的。策反一旦成功,就可以起到瓦解东方军团的目的。假如我们放弃了对他们的争取,就有可能让他们坚定为德国人效力的信心,这样一来,我们就在无形中将他们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去了。”
我的这番话,让基里洛夫犹如醍醐灌顶,他听完以后,从座位上站起来,态度坚决地对我说:“奥夏宁娜同志,您说的对,不管我门卡尔波夫的接触有没有被德国人发现,都应该立即向上汇报。这样吧,我亲自给崔可夫打电话。”说完,他伸手就去抓桌上的电话。
我伸手按住了他搭在话筒上的手,冲他摇摇头说:“政委同志,我不光是师里的军事主官,也是这次策反行动的倡导者,不管怎么说,向上级报告这件事情,就应该由我来做。就算上级怪罪下来,将我撤职查办,师里有您和阿赫罗梅耶夫,我也能放心。”说完,我轻轻地拨开他的手,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
当听到崔可夫的声音后,我向他详细地报告了和卡尔波夫之间的接触,以及对方提出了四个条件,说完后,我又补充一句:“司令员同志,情况就是这样的。我个人认为卡尔波夫所提出的四个条件,我们完全可以接受。”
崔可夫听完我的话以后,出人意料地没有说话。在沉默了许久后,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其余的条件我都可以达到,可必须要保证眷属的安全这条,就不是我能随便作主的了。你也知道。根据最高统帅部所颁布的命令。对逃兵和被俘人员的家属。几乎都采取流放的方式。更麻烦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卡尔波夫手下的官兵,都是什么地方人叫什么名字,怎么帮他们查找亲人的下落?”
听崔可夫的话说得很委婉,于是我也迟疑着向他建议:“要不下次联系时,我让卡尔波夫先把这个条件去掉,换一个我们能接受的新条件?”
条件?!”崔可夫听我这么说,顿时又来了兴趣。他好奇地问道:“奥夏宁娜,你认为让他换个条件的话,他会提什么样的新条件?”
我努力地想了想,回答崔可夫:“假如让我提条件的话,我会提出在部队反正后,把我们调往其它作战区域,避免直接与其它的东方营部队交战。”
崔可夫嗯了一声,随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觉得如果让他重新提条件的话,倒真有可能提你所说的这个条件。虽说各个东方营的指挥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下面的士兵之间却是盘根错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是让他们调转枪口和自己的同乡或者朋友作战的话。部队可能会发生内讧。”
令员同志,既然您在原则上已经同意了对方的三个条件。”我见崔可夫没有发火的迹象,连忙趁热打铁地问道:“您看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再派人去进行第二次联系?”
急,这件事情暂时不急。”崔可夫不置可否地说道:“目前我暂时还无法给你准确的答复,我需要向上级请示一下,等有了结果,我再通知你。”
我放下电话后,阿赫罗梅耶夫就迫不及待地问:“师长同志,司令员怎么说,同意对方的条件了吗?”
令员说了,这件事情暂缓,等他向上级请示后再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