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莫斯科-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崔可夫只简单地介绍了古拉格是怎么回事,没有提到里面的从事强制劳动的人员的成分,但我心里却格外清楚,被囚禁在集中营里的人中,除了少数的政治犯,剩下大多数是因为无故旷工,偷窃。或开**玩笑而被逮捕并被关进去的。
我连忙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过他的话题说道:“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从古拉格集中营出来的,都是以刑事犯为主的危险分子。”
舒米洛夫轻轻地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就是你说的意思。上级的考虑还是有道理,要是把他们都打散编进各连队,有可能会成为部队里的不安定因素。”
对于老毛子这种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我有时真无法理解,于是我不解地问道:“既然他们不是安定因素,那为什么还有把他们派到我们的部队里来呢?”
舒米洛夫站直身体。挥舞着拳头,义正严词地说道:“在我们的祖国面临死生存亡的时候,内务部的领导出于人道的考虑,决定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用鲜血来洗刷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舒米洛夫的这番话让我似懂非懂,此刻他在我的眼中的形象,不像是集团军的司令员,反而更像战争爆发初期的那些不近人情的政工人员。
等舒米洛夫说完,崔可夫又旧事重提,问道:“奥夏宁娜。你已经知道古拉格集中营是怎么回事,可是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安置这批来自集中营的人员。”他说话用词很谨慎,在听到这批来自古拉格的囚徒时,他使用的是人员而不是刑事犯这个单词,听他这么说,我心里明白他对这些人是抱有同情之心的。
对于这批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的人,既要防范他们又要把他们用到最危险的地段,怎么安置他们,还真令人头痛啊。我再度摘下钢盔,用手理着头发,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么办呢?总不能给他们每人发一支步枪,让他们朝着敌人的阵地冲锋吧……”
个主意真是太妙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舒米洛夫已经拍案叫绝,连声说道:“奥夏宁娜中校的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把这些囚犯组织起来,每人发一支枪,让他们朝着敌人的阵地冲锋。”
是这些人大多数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一旦遇到敌人的拦阻射击,我敢说他们绝对多数的人,都是丢下武器调头就跑。”崔可夫马上向舒米洛夫指出这个计划里的不足之处。
舒米洛夫背着手在屋里走了两个来回,突然兴奋地说:“有了,在进攻队列的后面加上机枪摆上督战队。一旦他们后退,督战队就用机枪毫不留情地对他们进行扫射。我们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进攻是死,撤退也是死。与其耻辱地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倒不如迎着敌人的子弹勇敢地冲上去,那样还有一线生机,还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崔可夫说什么,我没听太清楚,我想起了在柳班附近,由日军敢死队组织的那次损失惨重的进攻,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敢死队也伤亡殆尽。接着又想到了《兵临城下》里,那群刚穿上军装不久的新兵们,端着没有子弹的步枪,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阵地,在进攻受挫后撤时,全部惨死在自己人枪口下的场景。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抬手抽了自己一个耳光,暗骂自己:好的建议不提,偏偏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要是这种打法在方面军部队里推广的话,那么就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为我的这个建议而枉死。
我这里的动静惊动了崔可夫和舒米洛夫,两人奇怪地问我:“奥夏宁娜,你打自己耳光做什么?”
我连忙戴上钢盔,用手揉了揉被打的脸颊,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回答说:“我在打蚊子,刚才有只蚊子停在我的脸上。”
舒米洛夫哦了一声,又饶有兴趣地问崔可夫:“崔可夫同志,您说,我刚才的提议怎么样?是不是应该我们所商量的内容整理一下,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
崔可夫低头想了一下,也点头赞同了舒米洛夫的意见:“司令员同志,我同意您的提议,就这样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吧。”
听到他们在三言两语中就把这么重大的事情决定下来了,我的心都在流血,我刚才就只是那么一说,没想到一下就引起舒米洛夫的兴趣。不过两位司令员已经决定的事情。不是我所能阻止的。所以我只能站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上报新的方案。
舒米洛夫听到话筒里传来叶廖缅科将军低沉的声音时,有些兴奋地说:“您好,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我是第64集团军的司令员舒米洛夫。”
叶廖缅科听到他自报家门,只是淡淡地说:“哦,是舒米洛夫同志啊。这么晚了给我打电话,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这样的,安德烈。伊万诺维奇。我和崔可夫同志刚想出一个办法,以安置那些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的囚徒们。”
么办法,说来听听。”叶廖缅科依旧不冷不热地说道。
他们每人发一支步枪,然后命令他们向敌人的阵地进行冲锋。当然,我们也考虑到这些人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真的到了战场上,一打起来很有可能出现调头往回跑的情况,所以我们打算在进攻队伍的后方,架上机枪和部署督战队,假如他们调头往回跑的。就用机枪扫射,把胆小鬼们都消灭掉。逼着他们继续向德国人的阵地冲锋。”
闹,简直是胡闹。”叶廖缅科听到这里,怒气冲冲地说:“你以为在他们的后面架上机枪,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向德国人进攻吗?要是他们在战场上,向德国人集体投降,我们又该怎么办?别以为你布置的那几挺机枪就能起到决定战斗的胜败,要是德国人接纳了他们的投降,完全可以派出装甲部队来保护他们。”
叶廖缅科的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舒米洛夫劈傻了。他此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在失态了片刻之后,强压住震惊,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又尽力保持了淡定的姿态,勉强地笑了一笑,想说什么,却还是又咽了回去。
听到他这里没有声音,叶廖缅科又大声地说:“舒米洛夫同志,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是对的,方面军司令员同志。”舒米洛夫艰难地说完了这句话以后,放下了电话。接着他对站在旁边的崔可夫说道:“崔可夫同志,我们的提议又被方面军司令员同志否决了。”
崔可夫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否决就否决吧,我们集团军最近上报的各类方案,被他们所否决的还少吗。我们还是继续讨论一下该如何安置这些人吧。”
听到那个灭绝人性的方案被否决了,我不禁松了口气,连忙上前一步,报告说:“两位司令员同志,我有个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说。”
舒米洛夫无力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气无力地说道:“奥夏宁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就尽管说吧。”
令员同志,您刚才说,方面军司令部不允许将这些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的人,直接分配到现有的部队里去,只能另外组织一支队伍,是这样吗?”我心中想的一个问题,终于借这个机会问出了口。
我的问题一出口,舒米洛夫和崔可夫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点头,异口同声地说:“是的,方面军司令部是这样要求的。”
崔可夫听我这么问,饶有兴趣地问:“奥夏宁娜,你这么问,是有什么想法吗?”
我笑了笑,回答说:“想法倒是有一个,好不好还不知道。既然上级让我们把这两万人分配到现有的部队里去,那么我们就把他们编组成运输队。”
崔可夫听完,轻笑一声,反问道:“两万人都变成运输队,那么这支运输队的规模是不是太大了点?”
啊,两万人的运输队,管理起来也不方便。”舒米洛夫马上附和道。
等两人说完,我才接着说:“我的意思是,这只运输队,只是名义上的。我们把他们分配给各师后,没有战事时,就让他们运输物资;一旦有战斗发生,就给他们配发武器,让他们参与战斗。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既没有违背上级的命令,又给各师补充了兵员。不知道两位司令员同志,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个提议不错,我同意。”首先表示同意的又是崔可夫。
而舒米洛夫考虑了半天,又迟疑地说:“崔可夫同志,您看。需要把这个方案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吗?”
听他这么说的时候。我的心不禁悬了起来。又要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没准就像刚才的提案一样,直接就给你否决了。幸好崔可夫及时地制止了他:“奥夏宁娜的这个提议,在实施以前,我们还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不能随便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免得又被否决。”说到这里,崔可夫转换了话题。问道,“那批新兵什么时候能到?”
舒米洛夫抬手看了看表,回答说:“他们的先头部队应该已经到了,我让带队那些指挥员到了以后,先去第208师的师部,我会派人去见他们的。”
我亲自去看看吧。”崔可夫是雷厉风行的性格,说走就走,他冲我一摆头,说道,“奥夏宁娜中校。跟我一起去。”
虽然负责集团军司令部安全的是第208师的部队,但他们的师部。却在离指挥部五六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庄里。
我们这次又是一辆车四个人,临上车前,我还特意提醒崔可夫:“司令员同志,天黑了,怕路上不安全,您看,我们是不是多带点人一起去?”我担心的不是德国人,而是那即将来到的两万囚徒,要是他们哗变的话,就算赤手空拳也能把我们全部干掉。
没想到崔可夫又是一摆手,信心十足地说道:“不用,人多目标大反而不安全。况且我们去的是第208师的师指挥部,在我们自己的地盘上,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到达第208师师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