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着还有何意思?”
“小妹,琳儿,汝,汝是如何寻到此处的?”女子见到小女孩不由得惊喜不已,连忙将小女孩抱起来,含泪问道。
“便是这位小相公持着阿姐随身之香囊来接琳儿的,琳儿彼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幸亏小相公及时赶到,否则琳儿再也见不到阿姐了。阿姐,这位小相公是好人,当初将马让给我姐妹,后来又救得琳儿一条性命,阿姐不如就听小相公一句劝,放弃报仇吧。”
哪知道女子闻言,倏然变色,冷冷说道:“哼,汝这丫头知道个甚?这厮乃是那老妖妇之亲子,自然要与其沆瀣一气,这厮如今对我等如此,不过是要套出我等余党,至于劝我等放弃复仇,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当初母亲是如何惨死,汝莫非遗忘乎?若真是如此,阿姐宁可杀了汝这无情无义之辈。”
说完之后便挥掌向那琳儿拍去,可当手掌真的到了女孩面前时,毕竟心中不忍,幽幽叹息了一声,然后对李显说道:“汝亦不必枉费心机了,吾是不会放弃报仇的,不过吾亦不会舍弃小妹,待得其长成之后,吾定会再度入宫,行刺那毒妇。吾与汝虽有仇恨,然则可以看得出,足下是至诚君子,吾带着小妹甚不方便,便委托于足下帮忙照顾,后会有期。”
说完之后,此女竟再度欲离去。
却没想到李显拍了拍手,她便再度被窗外之人所阻住。
“阁下数度阻我离去,究是何意?”那女子转身望着李显,怒气冲冲的问道。
“嘿嘿,汝竟然问我是何意,汝将令妹交予我照顾,自己却去另寻机会刺杀我母,汝用脑子好好想想,这天下焉有是理?汝之母是母,吾之母岂不是母哉?”李显针锋相对的望着对方,淡淡说道。
却没想到那女子瞬间便像疯了一般,大声叫道:“汝那母亲亦配叫母亲?此人罔顾信义,杀死昔日姐妹,后来又亲手掐死亲生女儿,以此诬陷王皇后,此等妇人之恶毒远甚于一般男子,如何配称母亲?在其眼中,只有权力最亲最近,此恶妇为了权力可以利用任何人,牺牲任何人,汝现在为保护此人可以不顾性命,可是将来有一天,汝若对其权力造成威胁,这恶女人照样会将汝下手除掉,绝不留半点情面。”
没想到李显闻言却是淡然笑道:“此事某心中自然有数,却是不用足下提点,不过不管如何,此人毕竟是我生母,舐犊之情仍在,某不能眼睁睁看其惨死。更何况,我母一死,当今圣上定然改立皇后,如此一来,我这地位可还能保住?唯恐故太子李忠、杞王李上金便是某之榜样。再者说了,我母焉有汝所说之恶毒?汝之所言尽是道听途说,他人为打击报复而编造的留言而已,又如何可凭信?”
那女子闻言却是狂笑不已,过了一会才悲愤地说道:“此事如何能是流言?某便是此恶妇昔日姐妹之后,我母身死,便是拜其这位昔日好姐妹所赐,吾用吾亲身经历向足下作证,不知足下信否?”
“嗯?昔日好姐妹?我怎不知我母尚有一位被害的昔日好姐妹?不知这位好姐妹究是何人?我可曾听说过?”李显其实已经信了对方之言,但却要乘机令那女子说出背后的身份,这才装作明知故问的样子,从对方口中套话。
那女子虽然聪慧,却如何懂得这种奸猾手段?还以为李显是明知故问,便嘿嘿冷笑道:“既然汝装糊涂,那本姑娘便打开天窗说亮话,将一切与尔讲清楚,看汝还有何颜面为那恶妇辩护。”
那女子略略思考了片刻,便返身坐在榻上,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家母原名陈硕贞,本只是一名良家女子,却遭受好强酷吏迫害,最终无奈走上一条反叛之路。”
“陈硕贞?汝说令堂乃是陈硕贞,文佳皇帝?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李显闻言不由得惊讶不已,连忙失声问道。
“没想到足下不仅听说过陈硕贞这个名字,还知晓文佳皇帝的名号,不错,我母便是陈硕贞,吾乃文佳皇帝长女,名叫童仙豆,我小妹乃是文佳皇帝次女,名叫童仙琳,这下足下知晓吾母女与汝母之恩怨了吧?”
“原来如此,不过我倒还是不明白一事,我母如何与令堂结为姐妹了?令堂遇难,当是与官军围剿有关,为何又说是受我母所害?”李显对其中的隐情还是有些不明白,不由得开口问道。
却听得童仙豆说道:“此事足下又如何得知?吾便为汝细细说来吧。当初那恶妇被选为太宗朝之才人,却不曾想在太宗病重之时竟然与当朝天子勾搭在一起。哼,此人生性放荡,实在是无耻之尤,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太宗本来就对此人极为反感,后来宫中又流传‘唐三代后,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流言,厌恶此女,便于驾崩前下令让宫中没有子嗣之后妃出家为尼。于是这恶妇便被安排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彼时此女昔日荣光全无,沦落为一介普通的比丘尼,却因美貌而遭受几个流氓无赖调戏。那恶妇正哭喊无助之际,同在感业寺出家的我母仗义相助,将匪徒赶跑,那恶妇感激我母,又指望我母日后予以保护,这才提出与我母结为姐妹。”
“竟有此事?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缘分,不过事情也太凑巧了吧?如若我没记错,令堂当初起事乃是在婺州,与长安何止千里?为何令堂偏偏在此处出家?”李显一上来就听出了里面的问题,不由奇怪地问道。
“嘿嘿,足下以为我会如此无聊,编造如此一段荒谬之事蒙骗世人耶?唉,若说是有缘,那也是一段孽缘,若非是这一场相识,我母或许便不会败亡。”
童仙豆说完之后,轻轻一叹,又说道:“我母在十五岁之时得艺人传授,授予武艺和兵法,并对我母说道,唐三代之后,江山易主,我母虽是女身,却有天子相,令我母早做准备,以便在必要时刻举事,顺应天心民意。”
“又是这句流言,嘿嘿,也不知道这句流言到底有何魔力?竟然连陈硕贞这等人都深信不疑,其实想来,这种流言本身并不能起多大的波澜,不过一和有心人的野心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当初隋朝灭亡,固然和杨广暴虐有关,可是谁敢否认那‘得天下者十八子’的流言所产生的冲击力呢?”李显听了童仙豆之言,虽然没有说话,却从此对那编造和散播流言的人产生了抵触和警惕的心理,连他都没有想到,这对他来说将是怎样宝贵的一笔财富。
第35章李显的承诺
“其实我母一开始并未将那人之言当做一回事,虽然习得武艺,却是本分为人,却不料当地官吏横征暴敛,多行不法,致令百姓民不聊生,那一年正好是灾荒之年,官府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继续加征赋税,百姓饿殍遍野,十不存一,我母见百姓遭殃,不顾自身安危,连夜潜入一位豪强主之家,打开粮仓,分给百姓,却不料那位豪强之家护卫甚多,将我母擒住之后,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后来还多亏得当地百姓搭救,方才无事,不过自此之后,我母却想起了当初那位异人之言,决定反抗朝廷暴政,令百姓过上幸福快活的日子。”
童仙豆丝毫不理睬一旁沉默不语的李显,好像是自言自语一般的继续说下去:“之后我母便决定寻找那异人,向其请教起事的相关事宜。而那人当初告知我母,若是有朝一日想通了,便去长安寻他,所以我母方才到了长安,之后又在长安见到了其舅父,一位木材商人,我母这位舅父平素里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同时也对官府横行不法表示不满,如今见了我母之后,见我母武艺高强,韬略出众,心中十分高兴,便建议我母到感业寺出家修行,以此为掩护,做好起事之准备,同时因为感业寺乃皇家寺院,其中比丘尼尽皆先代妃嫔,可以利用其不满情绪,从中联络各方豪杰,以成就好事,我母便是在此时遇到武氏这无耻恶妇。”
之后童仙豆又是对武后一番谩骂,直到再无新意可说了,这才又接着说道:“我母对那恶妇推心置腹,将起事之事如实相告,并且约定,待得我母起事之时,定将此事相告于彼,并请那恶妇主持京城内线之事,将来一旦起事成功,将和那恶妇平分天下。两年之后,我母起事,依约将此事通报于彼,并请恶妇主持京中内线,却不料那恶妇此时已然得了皇帝宠幸,又生了长子李弘,便想着立功做皇后,竟然将我母京中内线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杀害,致令我母大事不成,同时又向我母写信,假装密谋起事,却乘机将我母抓捕并残忍杀害,可怜我母对其如此信任,以姐妹视之,结果竟然折在这恶妇手中,此仇不报,我童仙豆枉为人女。”
岂料李显听了对方的话,竟无一点的安慰,甚至连附和都没有一声,只是冷笑道:“呵呵,说句实话,足下亦不用动气,其实此事我母没错,错就错在令堂一厢情愿,将如此大事当做儿戏,不仅身死,反而连累了数万将士和一州军民。”
“汝在说甚?”童仙豆闻言不由得柳眉倒竖,立刻站起身来,指着李显怒道:“事到如今,汝竟然还在袒护那恶妇,也对,不管如何,那恶妇毕竟是汝之生母,汝母子情深,袒护亦在情理之中,怪只怪吾错认了好人。汝若想要动手擒我立功,现在亦不算迟,只是希望汝念在与我相识一场,放了我这小妹。”
“嘿嘿,吾若真的想要擒汝立功,汝焉能站在此处侃侃而谈?吾并非是要袒护家母,实是令堂虑事不周,有轻易相信他人,方有此次灾厄,如今汝不去反省,竟然还在此处怨天尤人,实非智者之为。须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令堂为贼,家母为官,二者本身便是敌对,又有何诚信道义可言?汝可读过史书?当初宋襄公与楚国遭遇弘水,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然而宋襄公拘泥礼法,失去多次战机,最终败落,无人赞颂其德,反而尽皆耻笑不已,令堂之行为与当初之宋襄公又有何异哉?”
李显不管一脸惊容的童仙豆,然后叹了一口气,郑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