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268章

显耀大唐-第268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小家伙,就不要这么胡猜乱想了”,武后淡淡一笑,对着武三思说道:“本宫倒是没有想到,你这些日子倒是大有长进,本宫听说,你倒是娶了一个花朵一般的媳妇儿,乃是京兆韦氏的出身,又听说你这媳妇儿为人精明贤惠,外柔内刚,倒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儿,莫非你方才这么一番,乃是你媳妇儿教的?”

“这个,嘿嘿,一切都逃不过姑母的眼睛”,武三思嘿嘿一笑,然后坦然交代道:“不瞒姑母,这的确是侄儿跟我家娘子合计的,我那娘子既长得美,又智计非凡,可谓是侄儿的女诸葛,其实当年,她差点成为姑母的儿媳,只是可惜,太子没有这样的福分,现在她成了侄儿的媳妇儿,不仅仅能够帮助侄儿,还能对姑母有所臂助。”

虽然如此,但是武三思的眼中却是带着一丝仇恨,因为他深深的明白,他的这个娘子曾经受到李显的羞辱,他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娘子,也一定要夺取李显应有的位置,等到自己上位的那一天,一定会让李显那厮跪在自己夫妻的面前,狠狠的羞辱于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9章金法敏之死

李尽忠和大祚荣的叛乱被平定了的消息也同样被传到了新罗,这时候的新罗早已经没有了之前醉巅峰时期的那种狂傲,自从倭国的水军撤离,大唐的水上补给交通线被打通之后,这个国家的好日子就结束了,开始受到唐军的反击。

好在唐朝的大军两面受敌,既要进攻新罗的土地,还要防御大祚荣所率领的联军的进攻,所以并不能全力以赴,所以新罗的日子还勉强能够支撑下去。

可是没想到过了些日子,新罗王金法敏便听到了李显统率大军出征北方的消息,当时便有部将提出来,要金法敏小心一些,因为李显可不是一般人,此人生平大小数百站,从未有过一败,乃是大唐真正的战神,这样的人出征北方,说不准真能对北方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会扭转战局。

然而金法敏却对这样的言论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他并不相信李显作为一个处在承平时代的大唐太子真的会有什么作战能力,往昔那些所谓的战绩肯定是大唐人向他脸上贴金,所以才会被吹嘘的如此传神,像这样的年轻人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上,一定会像之前那个叫做武懿宗的贵族那般,对自己人血腥残忍,对敌军却是望风而逃。

所以,金法敏认为这个大唐太子虽有二十万大军,可是恐怕在当真遇到契丹的大军后,连半个月都挡不住对方,甚至他还推测待得李显灰溜溜的还朝之后,大唐天后武媚一定不会放过他的,绝对会乘机对李显进行打压,甚至还有可能会废掉李显的太子地位,而李显也必然不会就这么屈服,所以双方的内争乃是势之必然,而这样自然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大业”。

可是没想到过了没多长时间就听到了李尽忠大败的消息,这让金法敏的心中顿时变得有些着急起来,因为契丹的战败意味着他之前的估计是错误的,这个大唐太子的确不俗,竟然能够将李尽忠打得大败并且俘虏,这将有很大的可能对他的这次联盟造成威胁。

随后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先后死去更让金法敏心中震撼,因为他自忖以契丹的战力,就连他的新罗倾国之力也很难与之相抗,如今这么强大的契丹被灭,意味着他们的联盟失去了一支制衡大唐的力量。

“好在我还有大祚荣的盟军力量,相信以大祚荣的武艺和韬略,定然能够抵挡住李显的进攻,只可惜这样一来,恐怕我军将会面临薛仁贵大军更多的压力,不过相信只要再等上几个月,等到大海人皇子打败倭王、统一倭国之后,我们就会再多一支盟军,到时候倭国水军重新断开唐人的海上交通补给线,到时候最起码在熊津州都督府的这一支力量会被我军占领,之后我军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倭国合作,共同出兵对付薛仁贵,统一三韩之地的梦想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实现的。”

金法敏的目光中充满着自信,认为自己这一次的判断一定会正确,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那大祚荣虽然年轻,可却也表现出了雄才大略的一面,无论是武艺还是谋略,就算是李尽忠和孙万荣这两个家伙加起来,都未必会是此人的对手,这样一来,在这人的统率之下,李显哪有那么容易会取得胜利?就算是真的会败,估计至少也能够坚持半年以上,而只要到了那时候,估计倭国的战争早就会结束了,自己统一了三韩地区,再加上倭国的相助,相信到那时,就算是大唐有五十万大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吧?

可是令他震惊的是,时间过了还没有半个月,他就听到了一则消息:“禀告大王,大事不好了,联军,联军战败了,大祚荣盟主在战败的途中突然被两名近侍刺杀,那两个近侍的武艺也极为不凡,虽然比大祚荣略差一些,却也只是一线之差,再加上猝然袭击,大祚荣不备,所以,所以,大祚荣被当场斩掉了头颅,含恨身死……”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金法敏顿时大惊失色,然后问道:“联军的情况如何了?虽然大祚荣死去,然则如若在联军之中再选出一名领袖,合力对抗唐贼,也不是没有希望,最起码如果顽强死守的话,也一定能够坚持个一年半载,而只要能够坚持半年,我们就能有希望……”

金法敏如同时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喃喃的说道。

可是没想到那名负责传讯的探子苦笑着说道:“在斩杀大祚荣的同时,唐军便对溃散的联军将士进行追杀,这一路追杀下去,就有三万余人被杀,后来当那些联军将士赶到粟末部的大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大营早被唐军占领,这些将士们看到他们的家眷被控制住,全都选择了投降,后来这些人又奉命征讨联军各部,现在大祚荣的所有联军全都投靠了大唐……”

“这,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金法敏闻言,顿时感到胸中如同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了一般,猛的喷出了一大口鲜血,然后整个人一阵头脑发晕,竟倒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将金法敏扶起,片刻之后,金法敏在紧急抢救之下缓缓醒了过来,然而整个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意气风发,虚弱而缓慢的说道:“这究竟是为何?真是天不佑我新罗!李显,李显,我好恨……”

在这之后,金法敏就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整日里长吁短叹,忧虑不已,竟然因此而生了一场大病,不出一个月便含恨死去,据说在临死之前,金法敏口中还兀自喃喃的说道:“李显,李显,我好恨……”

金法敏死后,被追谥为文武王,由其子金政明继承王位。

“诸位,虽然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先后战败,然则我相信,我新罗得自上天庇佑,经过了无数风浪,这一次一定也可以安然无恙,我等只需坚持半载,定然会迎来一股强有力的臂助!诸位将士,列位臣工,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度过我新罗最为难的时期!”

新任的新罗王金政明犹然没有丧失信心,看起来反而有些疯狂,对着三军将士大声喝道。

第340章国之柱石

对于李显这一次迅速平叛产生的影响,李显并没有怎么关注,他命部将刘幽求、张威、刘斐等人统率数万骑兵前去支援薛仁贵,又命张德玉将截获的契丹、粟末诸部的粮草运送到薛仁贵军中,同时又给薛仁贵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情况,同时再给郭元振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后,便率领剩余的近十万人马返回洛阳。

其实李显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与薛仁贵合作,将新即位的金政明也一道收拾了再返回洛阳,然而李显一方面考虑到朝廷空虚,自己长期不在的话也不好,尤其是高宗病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他作为人子,自然要在病床前尽孝,更何况他那位弟弟李旦如今也被武后从前线紧急调回,这其中当然也有让李旦床前尽孝的意图,但是自然也有其他的深意。

而对于武后的意图,李显自然也很清楚,所以他才要紧急返回,一方面是要堵住他人之口,另一方面也是要阻止武后的图谋。

由于李显心中急躁,也由于将士们获得大胜,士气高涨,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显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就赶到了洛阳。

为了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这一次李显是高调入城,他早就派人通知朝廷,将自己返回洛阳的时间提前告知。

这样一来,迎接李显的队伍自然是人山人海,许多百姓都是自发的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

“呵呵,这一次太子殿下大破契丹和粟末部,以雷霆之势平定了北方叛乱,彰我大唐雄威,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敢于贼子的嚣张气焰,实在是大快人心。”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令人不禁想起了太宗文皇帝,这可是我大唐之福啊,这么多年了,我们忍受契丹等北疆各部的诸多侵凌,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为我大唐百姓出了这一口气。”

“没错,太子殿下在面对李尽灭那厮时说的话非常对,为何契丹人能够杀我大唐将士百姓,而我大唐人却杀不得那些契丹俘虏?他们契丹人是人,我大唐人便不是人了吗?若是放任杀害我大唐军士百姓的凶手而不管,我大唐再强盛又有何用?嘿嘿,像太子殿下这般回护我大唐百姓的,可实在不多见。”

“呵呵,这也正是我大唐太子的英明之处,自从有了太子殿下这一次,相信日后我大唐的百姓,尤其是我等这些商人,即便是到了海外,也绝不敢有人会受欺辱了,这对于我等来说,可是多么一大笔的恩惠?”

……

无数人怀着崇敬的神情,向着远处眺望,并且不断地对李显进行着各种赞誉,夸赞李显立下不世之功,回护百姓之意,而对于李显坑杀契丹俘虏之事,却没有一人表示反对。

这,就是民心民意,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谁对他们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