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188章

显耀大唐-第188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太子兄长之言深合小弟之意,小弟现在便随着兄长前往父皇宫中,为那十八万将士请命,哪怕是父皇要杀了小弟的头,小弟也绝不会改变主意。”李贤满脸的豪迈悲壮,看起来真的像是要赴死一般,这幅神情连李贤看了都有些自愧不如。

“七弟果然是一个豪迈仁义之士,为兄自愧不如,嘿嘿,说句实话,头些日子七弟闯入宫中拯救弟妹,母后不仅不予以怪罪,反而下旨处置了亲信武三思和丘神绩,为兄还以为是母后对七弟青眼有加,想要加以培养,心中多有芥蒂,如今想来,七弟光风霁月,哪有这般龌龊事?都是为兄心胸不够广阔所致,哈哈,待得李相之事一了,为兄定当置酒席为七弟致歉。”李贤倒也确实敢作敢当,竟然能够直接说出自己胸中龌龊的想法,看来是为了能够与李显没有芥蒂,这一次也是舍出了老脸。

李显却是摇手说道:“兄长这话就有些言重了,你我本是手足兄弟,遇事自然要同气连枝,共同进退,此次要是摆酒,也只能是庆功酒,如何能说致歉二字?至于兄长有些想法,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小弟想来,母后之所以如此,也不外乎教训教训武三思这厮,令其学聪明点,同时还想着离间你我兄弟,可是她哪里知道?你我兄弟岂是外人能够离间得了的?”

“哈哈,说得好!七弟,李相,这一次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那十八万将士,我们携手合作,拼了!”李贤伸出了手掌,郑重地说道。

“拼了!为了那十八万将士,这一次一定竭尽全力!”李显和李贤共同击掌,正色说道。

而李贤与此同时则默默的说道:“为了我这太子之位的稳定,拼他娘的!”

李敬玄也伸出了手,与二人分别击掌,心中默默喊道:“为了保住我的地位,拼他娘的!”

第210章这是要逼宫?

李显等人说干就干,立刻前去高宗宫中为李敬玄求情,本来依李贤的意思,这一次一定要把双方所有的亲信全都召集到一起,联合向高宗施压,迫使高宗答应,然而李显却劝告他,人多了未必能管用,反而有可能会引起高宗反感,更何况时间一长了未免打草惊蛇,如果让武后得知了消息,估计就算是把朝中所有物品以上的官员都搬来,也未必能够迫使武后改变主意。

所以,感觉有理的李贤没有再坚持下去,而只是邀请了几位宰相,一起前往高宗的宫中请命。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李敬玄却没有去,李显在这时候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突然中风”,无法成行,并且让其子李思冲代写奏章,以示不能出战之意。

一行众人很快便来到了高宗的宫中,当这一行人来到殿外的时候,守门的内侍一见是好几个宰相联合太子、周王一道“杀”了过来,早已吓得一张面色苍白,立刻进去向高宗作了通报。

高宗听说来了这么多人,也是心中一惊,可是群臣都来了,自己作为君主,怎么能不接见呢?所以只好心情复杂的下令他们进来。

当高宗见到李义琰、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这四个宰相和李贤、李显兄弟全都到来,心中也颇犯憷,于是打了个哈哈道:“李爱卿、戴爱卿、张爱卿、郝爱卿、贤儿、显儿,你们都来了,呵呵,坐坐,来人啊,赐坐。”

高宗自然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事,可是一上来却并不给他们机会,拉着两个儿子和四个宰相东家长李家短的说了起来,就想着过上一段时间推托自己累了,然后就让他们离开。

可是却没想到他刚刚闲聊了几句,就见太子李贤突然开口打断道:“父皇,其实儿臣与四位宰相及七弟来此,是为了一件要事,还请父皇恩准。”

李贤一边说,一边竟然大礼参拜起来。

而伴随着李贤,四位宰相和李显也都紧随其后,对着高宗行起了大礼。

“你们,你们这是在做甚?怎么突然间行起了这样大礼?”高宗见状不由得有些慌乱,连连说道。

 

''

却听得李贤立刻说道:“父皇,儿臣等此次向父皇所求者,乃是李相前去抵抗吐蕃一事,父皇有所不知,李相不通军事,若是由他率兵前往,耽误了自身倒也没什么,但那十八万将士何其无辜?这可是十八万忠勇的大唐热血男儿,他们平时为国家缴纳租调,战时为了天下安危而奋勇作战,舍生忘死,如若赶上一位通晓军事、百战百胜之名将军神的话,还能为国立功,即便是牺牲性命也算是值了,但若遇到像李相那般不通军事之将,所面对的不仅是败局,便是性命亦难保障,父皇乃圣明天子,心中有四海之仁,儿臣相信定然不忍那十八万将士因为将领不明而无辜丧命,因此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免去李相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等军职,另选名将前往,如此则那十八万将士幸甚,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说完之后,李贤再次对高宗顿首行礼,砰砰砰的叩头不止。

看着李贤这么一番表演,李显不由得暗暗冷笑,李贤这厮之所以如此自告奋勇,自然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好名声,同时也是为了得到父皇的称赞,不过这些对于李显真的不重要,在李显的心中,只要能够保全这十八万将士,李贤愿意怎么嘚瑟就怎么嘚瑟吧,更何况,这么表演也是有危险的,因为首当其冲的也肯定会招致敌对方最多的恨意。

高宗闻言则是点了点头,随之轻轻叹息了一声,暗暗苦笑道:“李敬玄不通军事,此事朕又何尝不知?可是媚娘说得好啊,李敬玄这厮久掌诠选,有多少官员出自其门下?他还与赵郡李氏联宗,除此之外更三次与山东士族联姻,这样庞大的势力如何令人放心?贤儿你休看这厮现在就像是丧家之犬一般,可是一旦给他机会了,定将威胁皇权,为父现在已经垂垂老矣,能有几年活头?可是一旦你做了皇帝,这厮绝对是一个权臣,为父想尽办法,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机会对付这李敬玄,可是你却不懂为父用心,为那厮求情,唉,为父真不知道你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可是不管如何,今日你都提出那十八万将士了,如若为父熟视无睹,那可就会被认为是暴君了,这个罪名为父委实的不敢承担,嘿嘿,你这可是把为父逼到了死胡同。”

略略想了想,高宗便看到了一旁默不作声的李显,又问道:“显儿是如何看的?”

只听得李显躬身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太子如此仁义,实乃社稷之幸,如若十八万将士因为太子这一番话而活命,太子仁德之名定当传遍朝野,这可是比一切都更有价值的财富啊。”

李显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李贤这么做的话,一定会获得巨大声望,而相对于这些名望,李敬玄的威胁又算得了什么?甚至十八万将士的性命都算不了什么。

高宗自然听得出李显的话中之意,他联想起近来武后越来越强势,太子根本不能相制,朝堂几乎陷入一面倒的局势,这让他越来越有一种无力感,如今李显这么一说,自觉是太子崛起的一个契机,不过他再一想,这其中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便决定将这个难题交给太子,考验一下其能力,所以,高宗的眼前顿时一亮,对李贤赞叹道:“吾儿能够心怀仁德,为那十八万将士请命,的确是难能可贵,然而朕之旨意已然下达,想要收回成命实在是有违礼制,为之奈何?吾儿可否为朕定计?”

就在这时,却听得一道冷哼声音传来:“说甚心怀仁德?分明是假仁假义,企图为自己赚取名声,却丝毫不顾及你父皇的声誉,哼,旨意一下,如同泼出去之水,如何能够收回?你这分明是居心叵测,以损害你父皇之声誉为自己赚取声望,更有甚者,也是为了留住李敬玄,为你结党谋利吧?”

那道声音冰冷高亢,在场之人一听,就知道是武后来了,尽皆心中一惊,有的甚至哀叹,看来这一次是没有希望了。

高宗在听了武后之言,面色也是一遍,竟然蓦然阴沉了起来。

“这,这,我这可恨的母后,你为何恰恰在这时来了?”李贤见武后到来,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自己的目的,不由得心中有些慌乱,顿时抱怨了起来。

而一旁的李显看到李贤这幅神情,心中却是有些鄙夷,这厮有心没胆,见到武后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般,实在有些指望不上,如果再等一下的话,估计这十八万将士的性命便再也挽不回来了,看来在关键时期,还必须由自己出手。

想到这里,李显立刻挺身而出,朗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对此不敢苟同,太子兄长一心为了国家社稷,心怀仁德,为那十八万将士请命,并非是损害父皇声望,而提升自己声望,而实在是义之所在,不得不尔,更何况,太子这样做,才真正是为了维护父皇声誉,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是能够取胜,尚有无数将士死伤,更何况是打败之后?李相不懂军事,与一代名将噶尔钦陵作战,儿敢料定必败无疑,而这必败之仗,十八万将士十能存一否?十八万将士死伤溃散,不仅父皇识人之明受到质疑,更会激发噶尔钦陵之野心,同时边疆战事糜烂,又需要填进去多少人命方能弥补?因此,儿臣愿追随太子,向父皇母后谏阻,希望父皇母后收回成命,免去李相军职,另行任命有统兵经验之名将前去作战,如此一来,真的是那十八万将士之幸,社稷之幸,更是天下之幸!”

李显说完之后,郝处俊也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天后,微臣也认为周王所言没错,太子殿下为十八万将士请命,乃是内心仁德的真正表现,乃是为了我大唐千秋大业,更是为了维护陛下之英明,李敬玄不谙军事,如何有资格领兵?微臣以领兵出征高句丽之经验判断,这一次若是让李敬玄领兵,我军必败无疑,周王方才那句话说的很好,一将功成万骨枯,胜仗亦会有不少伤亡,更何况是必败之仗?十八万将士之性命,万万不能儿戏,还请陛下准臣等所请,剥夺敬玄之军职。”

郝处俊说完之后,李贤、戴至德、张文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