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规矩的某人不得好死。
一路七拐八弯,他也搞不清穿过了几座回廊、跨了几道门,好不容易来到一间非常宽敞的书房。
“在这儿等着。”老太监扔下一句话竟顾自己走了。
徐诚忻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不禁有些郁闷了:尼马,又要哥等,怎么跟皇帝约会见个面咋就这么难呢?
刚才走了半天,一路上又是跪又是站多少有些累了,干脆坐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坐了一会又觉得口渴了,桌子上倒有茶点,但那是给皇帝准备的,肯定不能喝。
坐了一会儿感觉特无聊,又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参观。里面除了摆满书的架子,就是挂在墙上的书画,他看着也不太懂。桌子一罐紫金香炉正点着檀香,边上是一副挂满狼豪的笔架。另一边摆有一壶香茶、几盘糕点。
那些糕点做得很精致,徐诚忻腹中有些饥饿,看着直流口水。想了想反正这些小事不见得有人关心,终于忍不住从里面抽出一块来塞进嘴里大嚼起来。
他正吃着,忽听门口有人进来,赶紧擦擦嘴巴停止咀嚼。回头一看,来人竟是一身便服的杜骞。
徐诚忻暗暗松了口气,好奇地问道:“小杜,原来你在宫里当差,怪不得这么快让陛下想起我来了。”
杜骞笑嘻嘻地看着他,说:“你在偷吃东西?”
“别讲得这么难听,陛下请我来作客,我吃点也是应该的嘛。你看这么好的东西,他一个人怎么吃得下,放着也是浪费是不。”
“说得也是,”杜骞点点头,说:“那我也吃一块。”说完伸手就抓。
“等等,”徐诚忻赶紧拦住,教训道:“你也太不讲究技巧了,哪有这么明目张胆偷吃的,你等着,看我帮你拿一块。”
说完就小心冀冀地从盘子的中间抽出一块,又将盘子里的糕点仔细的摆放整齐,看上去果然象没动过一样。
杜骞看了哈哈大笑,说道:“这一招我小时候常用,想不到徐大哥也会啊。”
徐诚忻将糕点递给他,笑道:“我也是好久没用过了,手法都已经生疏了。”
杜骞接过来咬了一口,说:“其实这些糕点就是陛下用来招待客人的,我们都可以拿来吃。”说罢随手取了一盘递给徐诚忻,徐诚忻一听也就不客气了,便你一块我一块吃起来。味道真是不错,顺手揣了两块在怀里,回头让晚晴也尝尝。
“徐大哥,你那图纸画带来了没有?”
徐诚忻擦了擦手,从怀中取出递给他,说:“早画完了,等你来取,现在你告诉了陛下,他便叫我带来了。”
杜骞忙接过仔细看起来,有不懂的地方又一一问清,最后沉思片刻说:“要是将这些火铳装备到军队中,你看是否可行?”
徐诚忻想了想说:“那要看工匠们能造到什么程度了,这东西虽说杀伤力不错,但装起弹药来实在有些麻烦。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上,心理素质差的很容易因为害怕而倒不进火药。”
“是啊,这东西以前也在战场上用过,不过它是必须用手点燃火绳发射的。而你画的却可以直接用火石击打砧片引火,节约了不少时间。可装火药、装铁珠、压实这几个步骤终究还是免不了的,速度太慢,根本无法抵抗辽人有骑兵。”
“也没有那么悲观,可以先让师傅们做一批出来试试,技术总是要逐步改进的。虽说麻烦一点,但我们可以从它的射程上作文章,如果能把杀伤距离增加到二百多步,应该比弓箭更有优势。”
“哦?为什么呢?”
“第一它杀伤力强,而且一旦发射,对方很难躲避。第二、弹药携带方便,只要做好火药的防潮,弹药量远非弓箭可比。第三关于发射间隙的问题,可以通过三段式射击来弥补。”
接着他又将三段式射击的方法解释了一遍,所谓三段式射击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火枪手分成三排,第一排打完退到后面装火药;第二排射完后再退到后面,此时第一排已经在压火药与铁弹了;等第三排打完,第一排就可以再次发射。如此循环,就可以做到持续的输出,对方的骑兵就不容易靠近了。
说穿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方法,但也是经过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生命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杜骞一想果然好用,兴奋不已,又详细询问一些问题。二个人一时聊得兴奋,干脆一人搬了一张凳子坐在桌子旁,边画边聊。
俩人正聊得起劲,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小黄门,跪在地上说:“启奏陛下,太后请陛下去庆寿殿叙话。”
徐诚忻吓了一跳,急忙左右看了一通,发现除了他们俩根本没有其他人。又见那小黄门正对着杜骞跪着,猛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但一时又适应不过来,只呆呆地看着杜骞。
当然,杜骞这名字只是他临时杜撰的,他的真名自然便是赵煦--宋哲宗赵煦。
赵煦有些无奈地点点头,对那小太监说:“知道了。”转头又看了看徐诚忻,说道:“象你这样肯说真话、不着痕迹的人实在是少,我也是珍惜这样的性情才没有告诉你真相。”
徐诚忻还真没想到皇帝也可以这么平易近人的,多少有些难以置信。按理说,他应该马上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但是这几天他与“小杜”混得很熟,根本没把他当外人,再加上刚才一刺激,完全忘了这回事。
“你……你是皇帝?”徐诚忻瞪大眼睛问道:“那……那我刚才……还有前几天的行为算不算欺君?”
赵煦大笑道:“当然算了,不过我免了你的罪不就完了。”
徐诚忻松了口气,突然想到还没行礼,赶紧走过去要跪。赵煦一把将他拉住,叹了口气说:“我就怕你们这样,我在皇宫里天天被人跪来跪去,却没有一个肯与我说说真心话的。前几天在你家里是我玩得最开心的日子,如今你这一跪又要与他们一样了。”
徐诚忻是个性情中人,暗想:这皇帝果然是孤家寡人,连个朋友也难交到。看他这情形估计从小就没人陪他聊天、玩耍,真是个没童年的苦孩子……
“既然陛下不想让我跪,那我就不跪了。”徐诚忻笑了笑说:“陛下要是喜欢,欢迎以后天天来我家玩,咱们还去打架、打扑克。”
赵煦脸上一喜,打趣道:“这么说,你还是愿意罩着我喽?”
“那是自然。别说打架,只要哥……只要我能办得了的,都交于我便是。”徐诚忻拍拍胸脯道。
“好。”赵煦一拍巴掌道:“走吧。”
“去哪?”
“你刚才不是听到了,太后让我过去呢。我估摸着她又要教训我一遍了,我带着你便可让她少说两句。”
徐诚忻暗暗苦笑:跟皇帝讲义气是不是太傻了,才正式认识第一天就拿我当盾牌使。
没办法,徐诚忻只得与几个太监一起跟在赵煦后面向庆寿殿走去。从这里去庆寿殿至少要走十多分钟,幸好这次是与皇帝一起走,一路畅通的就过去了。
在太后那里,徐诚忻不敢托大,老老实实地与太监宫女一起杵在堂下。
太后与哲宗聊了几句,果然开始教训起来:“皇儿的年龄也不小了,怎么行事还这般莽撞,走得好好的便会摔跤?须知皇帝的威仪是很要紧的,你惹总是这般毛毛燥燥,下边的大臣奴才如何能服你。”
“是。”
“我听说那天当值的小太监已经处罚过了?说起来,这事儿也怪不得人家,只须略加训斥就行了。那些首领太监怕你、谄你才会从重处罚,但你不能心里没底,处事公了才能服人心啊!”见他点头称是,顿了顿又问:“摔去的地方可还疼,太医是怎么说的?”
“早就没事了,太医也看过了。”
徐诚忻听了一会,暗暗好笑,看来哲宗是骗着太后溜出宫去的。这太后真是把哲宗当小孩子一样在管教,哎,都已经17岁了。史书上果然说得没错,这么多年来哲宗被压抑得够苦的。
“堂下那个就是徐诚忻吧,你还真把他给找来了。”当着外人的面高太后也不想讲太多,端起茶杯问道:“刚才你们在聊什么呢?”
哲宗一听,松了口气,赶紧说:“正是徐诚忻,他刚刚献上了一份军械图纸。朕看了果然有些意思,正寻思着要给北疆的兵士们装备起来。”
高太后听了将茶杯一放,语重心长地说:“北疆的事早已稳定,那辽人得了我们赐予的岁币岂会再来惹事?金人又是附属于辽人,自顾不暇;土番、西夏国力不济,从不敢窥觎我大宋。皇儿应该集中精力好好治理国内,如先皇英宗一般再创一个清平盛世才对。”
第62章:当官了 '本章字数:294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11 07:00:00。0'
听了高太后的话,徐诚忻心里很是不爽,心想:这老娘们不仅一点忧患意识都没有,还自欺欺人。明明被迫送辽人岁币委屈求全,硬说什么“赐予”,也不想想那辽人的欲望岂是填得满的?自己的家门口不管住,你治世能力再高又有什么用!
还好哲宗不是个保守的皇帝,嘴上虽应着,但仍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太后说得的确有理,只是前段日子杜子骞快马送来急件。据说去年辽人大雪成灾,牛羊马匹损失达三成。如今北疆附近兵马调动非常频繁,恐有不轨企图,我也是心忧边民,防患于未然。”
高太后听了微微一怔,说道:“前日兵部倒说过此事,言辽人兵马虽有动作,却如往年相差无几,属正常布防。我看杜子骞也是立功心切,言过其实了。”停了停又说:“也罢,其父杜道忠也算得上一代名将,对朝廷又是忠心耿耿。你就安排子骞一些正经的差事,别让他跑来跑去,心思不稳。”
哲宗喜道:“朕也是这个意思,如今既然太后也这样想,那我就放心了。恰巧他与徐诚忻是好友,难得他们志趣相投,我就寻思着让他们训练一支亲军。一来试试那新式武器的效果,二来也让他们有个历练,将来保护朕、保护大宋,方能取用。”
高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