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皇帝,哥罩你 >

第16章

皇帝,哥罩你-第16章

小说: 皇帝,哥罩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店独有的。我这儿虽说店小地偏,却是注重诚信做买卖的。客官若是嫌贵不要了,我们无话可说,若是说我们欺客诈客,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她越说越伤心,讲到后来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了。
  徐诚忻没想到自己一句话若得她如此大的反应,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了。说起来也难怪他不知,古人向来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本来就低,官家对他们的限制管理也是极严,行事岂有不小心冀冀的。除非不想好的,或者干脆有强大的靠山,做生意无不紧守诚信二字,欺客宰客那是要吃官司的。
  那老头毕竟性子稳重圆滑些,赶紧过来打圆场,干笑几声说:“呵呵,小女性子直劣,叫客官见笑了。”又转头劝她说:“这位官人也只是开了个玩笑,秀儿不可再恼了,还不快向客人陪罪。”
  徐诚忻赶紧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错在我不在她,要道歉也是我向她道歉。”说完果真向她做起揖来,但这种行礼方法他还没练到家,动作僵硬滑稽,倒把小姑娘逗乐了。这下她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也赶紧回礼。
  徐诚忻见她不再生气,便岔天话题说:“梅花绣印是什么?”
  秀儿抖开袍子,指着胸口的那朵梅花说:“这朵梅花是我用极细的黄色丝线一针一针绣成,粗看是朵四瓣梅花,细看却是四个字,若无几个时辰是不能成的。”
  徐诚忻仔细一看,果然那四个花瓣是由“寻梅见喜”四个字组成。远看这梅花却是栩栩如生,如在水面飘浮,随风而动,近看也是难寻针脚,竟如印在上面一样。这种手艺哪是现代机器绣花可比的,徐诚忻连连称赞,直夸得秀儿脸红不止。
  “这么好的手艺,贵店的生意应该不差啊,怎么会这么冷清呢?”徐诚忻开始虚心请教起来。
  老头看看左右无事,叹了口气干脆坐下来跟他聊起来。
  原来,这韩老头一家三口本在邻近小县开个布庄谋生,经过全家人努力奋斗倒也小有所成。特别是女儿韩秀儿天性喜爱针线,没事就自己琢磨,手艺更是青出于蓝。在那个小县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积下一些钱财。
  不想,韩老头的老伴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小城的大夫水平有限,药吃了不少,却不再起色。韩老头对老伴也是不离不弃,一咬牙,干脆一家人迁至杭州,一边寻医一边重新经营布庄。这初来乍道的,小小布庄岂能那么容易立足的。
  加上老伴的医药开支,化钱如流水,没多久积蓄便捉襟见肘,布庄更是难以为继了。好在前段时间老伴总算是咽气而去了,他们父女俩才有精力重新打理这家店。
  但是这杭州城里大布庄多如牛毛,不仅地段好,排场大,而且客源也很稳,他们想要再插上一脚哪有那么容易。虽说洒好不怕巷子深,但也要假以时日,传以口碑,慢慢才能见效。
  徐诚忻想了想,说:“想要衣服卖得又好又快,我倒有一法,不知老伯可想试试?”
  第18章:广告策划 '本章字数:2696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11 10:23:51。0'
  徐诚忻好歹也是做过销售的,为了提高业绩也看过一些书参加过几次培训。商业社会里的套路都是无数牛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无不精之又精,百炼成钢的。随便使几招出来那也必是前无古人,匪夷所思的。
  韩老头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紧说:“小兄弟有什么注意,不防说来听听,如能见效,重谢不敢说,利是钱却是少不了的。”
  徐诚忻也是想试试他的那一套在这里倒底行得行不通,至于分红他倒也不在乎。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问道:“老伯,一样东西想卖得好,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这个……无非是价廉物美而已。”
  徐诚忻站起身,学着培训班的老师一样开始侃侃而谈:“营销四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四样到位了,你这东西再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了。我看你的衣服就产品和价格来说已经算是过关了,而渠道则需要慢慢培养建造,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这三样,我们短时间内还不必或者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的。唯独促销,却大有文章可做,所以我们可以从这里下手,做一次产品的促销活动……”
  一下子听到这么多新名词,韩老头一时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个……这个,你说什么,促销……”
  秀儿毕竟年轻,倒听进去不少,但也只是一知半解,不由问道:“公子能讲得细些吗,秀儿听得不是很明白。”
  徐诚忻重新组织了一下,问道:“如果你是一名想买衣服的顾客,会怎样选衣服呢?”
  “自然是选价钱好的手艺好的店了。”
  “除此之外呢?”
  “再就是熟悉的、就近方便的。”
  “还有吗?”
  “还有……名声好的,人人都喜欢的。”
  “那你觉得你店里的衣服做工还行吗?”
  秀儿自信满满的说:“虽不敢说巧夺天工,却也算得上精致巧妙了。”
  “价钱呢?”
  “价钱公道。”
  “那为什么没人来买呢?”
  “还不是因为……”秀儿突然似有所悟,惊道:“莫非我们缺的就是公子所说的渠道……”
  徐诚忻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态说:“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打开渠道呢?”
  秀儿迟疑的问:“难道正是公子所说的促销?”
  徐诚忻点点头说:“打开渠道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是个长期的工作。但目前的状况下,得下一记猛药,做一次促销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这促销之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是毫无头绪,还望公子教我。”
  徐诚忻想了想,这个时代没有广播电视高音喇叭,请些明星美女来走秀也是不可能的,看来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了。
  “这里可有印刷厂?”
  “公子说的可是印书馆?”韩老头回道:“这是有的,我倒也知道几家。”
  “那就行,我们只需将衣服的好处一一写明,再出个稍稍便宜的价格,最重要的是把店名、地址写上。印上几千份单子,雇人把它们散发出去岂不是最直接的方法?”
  秀儿双眼一亮,说道:“这个法儿虽说有些自夸之嫌,却能立即为众人所知,如此简单,怎么以前从没想到过昵!”
  韩老头倒是个实干家,一想这注意不错,立马找来纸笔行动起来。注意既然是徐诚忻想出来的,这广告词自然也要请教他了。他也不推辞,好歹也是从小听着广告长大的人,各类精辟的词语手到摛来,让执笔抄录的秀儿敬佩不已:公子真好文采啊……
  但是这里毕竟是古代,汉人又是个讲究谦逊的民族,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招摇。他只将衣服的各处亮点以罗列事实的口吻,一条条讲出来,后面又加上一点设想,,让人觉得穿了这衣服实仍人生一大享受云云。
  稿子写完后,秀儿又别出心裁的在上面画了一朵小小的梅花,这四朵花瓣却换成了“韩氏衣坊”几个字。这一点让徐诚忻大为赞赏,这小姑娘不仅懂得突出亮点,还有品牌意识。
  随后,几个人又仔细推敲讨论了一回,最终定了下来。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件产品的广告策划案就这样完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都交给老韩去办了。徐诚忻也不知道现在的印刷技术怎么样了,活字印刷是肯定已经发明了,效率倒是不必担心,只是质量不知行不行。于是嘱咐他一定要印刷清楚,特别是那朵梅花,要让人看得清上面的字,宁可贵一点也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不上流品。
  还有,这传单不能发一天算了,也不能天天发,最好隔天一次。这样不至于让他们忘记,也不至于厌烦,一段时间过后,自然会有成效。老韩拍着胸脯说放心吧,倒把自己当成徐诚忻的职员一样。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事情虽做了,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好的成果,不如回去静候结果吧。
  想到这,他取出五两银子,往台子上一放,拎起衣服就要走。秀儿一看,赶紧一把拦住说:“公子帮了我们,我怎么还能收你银子。区区袍子,不成敬意,还望公子笑纳,银子我是绝计不敢再收的。”
  徐诚忻不好意思的说:“秀儿你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空口白话,这注意成不成也难说,怎么能白收你东西。”
  秀儿说:“公子言重了,不管这注意成与不成,也是公子诚心相助,耗费时间不说,也让你受累,我若再赚你银两,实在是于心有愧。”
  他想不到宋朝的商人这么厚道,实在是有点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人了。既然如此,他也懒得推辞,说了声“谢谢”就收了银子。又说:“我看秀儿你心灵手巧,思路敏捷,做生意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秀儿脸上一红,说:“公子过奖了,秀儿愚笨,还期望公子能得空来教教我呢。”
  徐诚忻哈哈一笑,说:“没问题,我家离这儿也不远,就在前面右拐,走几步就到了。随时欢迎你来玩啊,咱们也好互相学习学习,呵呵~”
  秀儿脸上又是一红,一时不知道怎么回话才好。
  徐诚忻见她又脸红,莫明其妙的摸了摸后脑勺,赶紧说了声“拜拜”,就一摇三晃的走了。他也不想想,让一个姑娘家主动到他家里来找他聊天,是一件多么离经叛道的事情。
  出了布坊,寻思着这里离家也近,不如先回去换了衣服再说。刚到家门口,忽听到后面一片马蹄声起,一人在马上叫他“徐兄弟”。
  回头一看,不是冯虎还有谁。只见他一身青衣短刀,骑的正是徐诚忻送他的那匹棕马。
  徐诚忻很是开心,笑道:“冯大哥今天有空吗,我让王进请你来可是有些日子了。”
  “唉!身在繁笼不由己啊。走,听说西湖边有一洒楼不错,咱哥俩去喝几杯。”几天不见,冯虎说话渐有文采啊。
  “稍等,我去换身衣服就来。”
  推门进院,喊了几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