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皇帝,哥罩你 >

第152章

皇帝,哥罩你-第152章

小说: 皇帝,哥罩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掷手,沉住气,到攻击范围了再出手。手稳一点,别他妈没点着就扔,我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话虽这么说,执火把的手还是微微颤抖。要不是先前与辽人的那一仗,面对这么多尸体早就崩溃了。但做为主将,稳定军心比什么都重要,再紧张也不能表现出。尼马,哥还是低估这些叛军了,应该多备些火炮的。
  火炮的冷却时间还是个大问题,而且越打所需的冷却时间越久,攻击的间隙也越久。如果有八门火炮换着打,形势绝对会轻松许多。只是要将火炮神不知鬼不觉的拉进宫来有些难度,为了将它们搬进宫来,他可是化了大心思。
  思量间,残余的叛军已经冲上来了,人人都清楚这是拼死一搏,双方都是背水一战。喊杀声响成一片,顺着那些铺满尸体与鲜血的台阶如同飞蛾投火一般向上涌来。
  “轰……轰……轰……”
  四门火炮有节奏地依次开火,硕大的铁球在人群中蹦蹦跳跳,砸到就毙命、擦着就伤。人挤人、人撞人,铁弹象犁地一般翻了一路。但叛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还是一点一点向上逼近,顾沅已经豁出去了,亲自拔刀跟在队伍后面督战。
  人就怕不要命,面对这么拼命的叛军,徐诚忻也大感头痛,就算一比十的死他也耗不过他们。看看天色,又看看双方的阵形,回头对着太监们说:“有血性的都过来,让他们知道你们都是男人!”
  城北,封丘门,一名士兵正坐在跺口休息,皇宫方向不时传来的轰鸣让他不时回头远眺。昨晚他所在的小队刚刚换下李文汉的位置,紧闭城门,这是上锋交给他们的任务。
  突然一阵沉闷的轰响隐隐震动着地面,他疑惑地四下张望一番,最后确定声音是从城外传来的。慢慢站起身,回头一看,吓得大叫起来:“骑兵,骑兵来了!”
  刚叫几下,抬头猛见李文汉执刀就在眼前,微微一怔间便觉脑门一痛晕倒在地。
  “打开城门!”
  城下早就被王怀充一伙控制,绞链转动,吊桥放下,城门打开。陈友直与吕大通带着八千骑兵没有一丝停顿,冒着浓浓的白气从城门一穿而过,直扑皇宫方向。
  “吕将军,你带三千人肃清街道、拿下润王府,我带余部去皇宫救驾。”进城后,骑兵立即分成两路,各自行动。
  早起市民刚一出门就感觉到京城的气氛不对,最热闹的马步街上几千骑兵一路狂奔。再看这些骑兵全副武装、杀气腾腾,那些商家一看立马重新关门躲进屋内,只从门缝中向外偷偷观望。
  陈友直考虑得也周到,派出一批士兵替代更夫,一路警示平民不要出门,以免受到灾殃。天色虽已大亮,街道上却是空无一人,整个京城都陷入惶恐之中。
  从寂静无声的宣德门进入皇宫,大庆门前城堆的尸体让陈友直忐忑不安。一进大庆门,便听到里面惊天的厮杀喊叫,远远看到叛军正玩命得向上猛攻。还好,大庆殿还算坚挺,来得正是时候。
  铁卫营的骑兵已经一天一夜没睡觉,一天一夜奔袭四百余里,要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般禁军还真吃不消这样的回马枪。
  事实上,铁卫营的外调已经是哲宗的最后一步棋。前面一系列的动作无非就是一个目的:逼你动手,诱你动手。
  但是,赵颜非常沉得住气,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将皇帝的亲军铁卫营调出京城,从而打消赵颜的最后一点顾虑。这一步棋比较凶险,徐诚忻他们三人也商量了好久,尽量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
  铁卫营第一天行军二百里,安下营寨后只休息了一个时辰便开始往回赶。行至不到一半路程时,京城来的斥候便来告急。陈友直立即让骑兵轻装,与吕大通一起率先直奔京城。
  北门有李文汉开门接应,之所以相信李文汉是因为他可以秘密关押李列半年之久,足以说明他不是赵颜的人。为防万一,徐诚忻又调来铁卫营的步兵校尉王怀充与其一起拿下北门。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成功的了,陈友直赶到大庆殿,正是顾沅发起总攻之时。
  “清除叛党,保护圣上,杀!”
  陈友直一声令下,铁卫营顿时蜂拥而上。
  仅拼最后一口气的叛军回头一看,霎时斗志全无。顾沅长叹一声,扔下手中钢刀,自古成王败寇,他也无话可说,怪只怪自己太轻敌了,功亏一篑啊。
  这次取皇宫他带来五千人,一仗打下来加上伤员满打满算只剩下一千多人。本来要是没有铁卫营的出现他也是有把握拿下大庆殿的,他实在是想不通铁卫营为什么会出现得这么及时。随着叛军弃械投降,颜王的叛乱也宣告失败。
  吕大通的骑兵已经将润王府围个水泄不通,一群王府的死士困兽犹斗,在大厅与铁卫营对峙。铁卫营一排火枪扫过去,他们武功再高也只如麻雀一般被击落在地。不多时,前厅、前院被清扫一空。
  吕大通带着人马横冲直撞,一路来到内厅,推开大门,只见厅内只坐着枢密使曾布一人。
  曾布的开国功臣美梦已经彻底破灭,他所效忠的主子也离他而去,只扔下他一人面对勤王之师。
  “叛首赵颜何在?”
  曾布抬头怔怔地看了一眼,那眼神好似盲人一般,目光散乱,面上毫无血色。他嚅了嚅嘴,仍是一言不发,缓缓地低下头颅开始发呆。
  吕大通一挥手,命道:“搜!”
  几百人立即行动起来,一间一间查找,翻箱倒柜的钱财倒是找到不少,赵颜父子却不见了踪影。
  不可能啊,吕大通奇怪了,这些天王府的前后门都有人盯着。赵颜有没有出府那是看得清清楚楚,问王府的下人们,也都说没看到他们出去。
  “再搜,掘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挖出来!”
  这次,士兵们搜得更仔细了,连抽屉、米缸都不放过。半个时辰后,还是毫无结果。不会是翻墙出去了吧,吕大通连忙将消息送进皇宫,并下令京城的八门紧闭。只要他们没出汴京城,就有办法将他们给挖出来。
  第167章 兄弟豪情 '本章字数:3252 最新更新时间:2014…11…24 07:00:00。0'
  哲宗站在大庆殿门口,俯视着眼前的一片狼籍,心中有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这些禁军可都是朝廷化银子养着的精锐啊,背叛自己的是皇叔,是父皇的兄弟。祸起萧墙,骨肉相残,这是谁之过?难道这把椅子真的有那么诱人吗,他的心中不由泛起一丝厌倦。
  他九岁登基,十七岁亲政。自坐上这把龙椅,给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无奈与忍耐。以前是高太后压着他,让他无法施展抱负。但现在他发现没有了高太后,这股压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加重了些。
  前阵子的辽人入侵、国军空虚、江南赈灾、倭寇扰边、官吏贪腐,现在的润王叛乱又迫地眉睫。他每天有处理的奏折成堆成捆,无一不让他殚精竭虑、忧思难断。要不是有他的父亲给他做的榜样,需要担起这份责任,他宁愿当个悠闲的王爷,逍遥度日。
  “陛下,叛首赵颜不在府中,现在下落不明。”章惇轻声禀告。
  哲宗怔了怔,沉思片刻叹了口气,道:“将这些尸体尽快安葬,叛军的处理……押后再说。润王,他经此一役朕料他再无法掀起风浪,且随他去吧。”
  章惇眉头微皱,提醒道:“陛下,叛首若不伏法,恐难以服众。臣以为应布告天下缉拿之,有敢藏匿者,祸诛九族。”
  “润王乃是朕之皇叔,实不忍……”
  “陛下,”章惇毫不退让,劝道:“陛下宽厚仁慈本是对的,但为君者须恩威并举。陛下想,阶下这么多叛军因何而死?依臣愚见乃是陛下之威不足之故,使他们心存侥幸,挺而走险。若陛下布仁政时不忘铁律法,天下之民必感陛下之德亦畏陛下之威,则大治有望了。这些人也不必死了,所以……请陛下三思!”
  “照你这么说,这些人是因为朕的缘故才会死?”哲宗不悦道。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陛下亲政不久,威仪尚未昭示天下。今日之事已至此,何不借机彰示陛下之决心,以树陛下之威。”
  哲宗有些无话可说,回头看了看一地的尸体,疲倦地说:“古人果然说得没错,为帝王者,寡人也。朕累了,想去休息一会儿。”说完转身缓缓走去。
  章惇紧追不舍,追问道:“陛下,叛首之事如何处置?”
  “就按你说的办。”
  “陛下圣明!”
  再说徐诚忻,经过这一晚已经累得跟狗样了。人虽累但精神很好,铁卫营又立了大功,他这支嫡系部队的地位又上了一个档次。这次兄弟们难得聚首,大家想念得紧,就先把他们几个拉回家聊几句再说。
  至于处理这次叛乱的善后事宜,那是由章惇他们一帮文臣接手了。京城的布防治安暂时全部交给了开封府伊苏颂和赤县知县事简由,抄家的抄家、拿人的拿人、安民的安民,忙得不亦乐乎。查出与润王有染的官员足有八十多人,够得上勾决的也在二十几人,将择日行刑。
  京城查完了,还在顺藤摸瓜查下面地州县,一时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一时之间,告老的、称病的折子接连不断,不管与润王有没有关系的,为求自保,纷纷急流勇退。章惇他们这才发现动静搞太大了,才慢慢收手,人心总算是稳下来了。章惇的威信也借此大大的上升了一级,当然这是后话了。
  徐诚忻则全不管这些,一来这种事他不拿手;二来他做为一名武将这些事本不属于他管。经略使只是个临时位置,而且有专门的职权范围。
  现在又是敏感时期,别的先不管,平叛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让铁卫营立即撤出京城,老老实实地去营地呆着。京城的防备自然交给了苏颂与简由,然后陈桥的兵马、京城的禁军已经奉命回师。
  铁卫营虽然回去了,但军中的几个主要将领都留下来,在徐诚忻家中喝酒聊天。赵舒也是刚刚知道润王谋反的事,大为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