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连基本弹道推算都不懂,那些武器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可他同样清楚,这年头百姓吃饭都吃不上,读书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那怕葛依乎,是村子少有到过外面闯荡的年青人。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真正认识的字,只怕也就百来个。这种情况,在猎户村并不少见。
聘请一个老夫子,一来教村里的孩子读书,二来便是教即将加入部队的新兵识字。这也算是,刘兴华为村民谋福利的同时,又兼职部队的文化培训需要。
原本他也可以教新兵们读书识字,可经过一番考虑后,刘兴华觉得还是将这种事情分摊出去。毕竟,他只有一个人,不可能事事兼顾的到。
懂得合理分配任务,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团队能力。这也是刘兴华,在筹划未来布局的时候,慢慢领悟的一个道理。毕竟,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是有限的。
堪察完地形,跟莫拉乎又确认了一遍计划安排。第二天一早,莫拉乎便骑马带着秦林跟几个中年人,再次进入略显生意萧条的漠河城。
直接在前次喝酒的酒馆,邀请漠河城各家商铺的掌柜。将列好需要采购的东西,告知了这些商铺掌柜。这样大手笔的采购,顿时令商人们欣喜若狂。
这段时间,猎户村莫拉乎在漠河的名声,可谓盖过了任何人。现在听到猎户村,要购买这么多东西,而且全部付现银,商人们自然热烈欢迎。
清楚猎户村开春后,会有大动作的商人,也很了解这生意,肯定不是最后一桩。面对莫拉乎提出购买的东西,商人们也很适时的,给出了不少优惠。
总之,商人重利不假,却也懂得因时而宜。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他们都清楚。此刻卖莫拉乎一点人情,未来才有可能将生意长久做下去。
搞定这些采购物资,莫拉乎又马不停蹄,亲自带人拜访几个,漠河有名的工匠师傅。希望他们召集人手,尽早到猎户村那边开工。
甚至为了让这些工匠卖力,莫拉乎很大方的,提前给这些工匠师傅预支了工钱。看到莫拉乎如此豪气,这些工匠师傅表示,一定尽快带人到猎户村开工。
当莫拉乎在漠河,又掀起一阵风云之时,待在村里的刘兴华。却带着葛依乎还有老季等人,开始在村里张罗安排人手的事情。
等陆续得知消息赶来入伙的年青人抵达,还有那些工匠施工队进入,猎户村肯定会变得热闹起来。可为了安全起见,必要的准备跟安排,都需要提前布置妥当。
在修建兵营的同时,刘兴华对猎户村的防御工事,也进行了一番修建。甚至有几户距离村口的百姓,他也希望对方能搬到村后来居住。
等那些工匠抵达,刘兴华会出钱给他们修建新房。将村头那块,全部给空出来。而他未来的新房,还有临时的指挥部,则会设立在移空的村前。
对于刘兴华的这种安排,居住在村口的几户村民,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拆了他们的老房子,重新给他们建新房子,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呢!
而且这几次的危机都证明,住在村口最容易受到威胁。现在把家安到村后,相对也安全了许多。加上刘兴华,将在村口设立指挥部,那村后更加安全许多。
总之,第一次召开村民大会的刘兴华,将对村子的规划说完后,每个村民都觉得异常高兴。尤其是建学堂请先生的福利,更令有孩子的村民欣喜若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这个时代也可谓深入人心。可普通的百姓,想送自家孩子去上学,单单这笔读书的费用,就不是他们所能承担的。
加上猎户村地处偏僻,也没什么老夫子愿意过来。可若是刘兴华花钱,高价聘请个老夫子过来。相信为了钱,一些老夫子也愿意过来开堂授课的。
伴随着猎户村全村总动员,一些跟猎户村有亲戚的漠河百姓,也知道了这么件,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羡慕之余,不少年青人也想着,是不是去搭伙碰碰运气。
面对前来询问情况的村民,刘兴华很适时的道:“如果你们有亲戚家的孩子,想加入队伍的话,我自然热烈欢迎。新兵期间衣食住行全包,每月还发一两银子军饷。
若是三月之后,他们能通过考核,每月军饷提升到二两银子。往后要是他们能立功,奖励同样丰富。但有一点必须讲明,入了我的伙,往后便只能听我的命令。
要是他们犯了军规,将来别怪军法无情就行。总之,想出人头地,便必须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我的队伍,不招懒汉跟闲人,作奸犯科更是大忌。
只要他们能遵守队伍的纪律,以前也没什么劣迹,我都可以招收他们进队伍,发枪发粮发饷。这些话,可以让你亲戚带回去,告诉他们村子里的人。
等过段时间,我的队伍开张,我欢迎他们过来参观。愿意加入的,到时我们再详谈一下队伍的规矩。受不了这份罪的,那还是别进我的队伍为好。”
队伍初建,相应的规章制度,刘兴华也没制定完善。毕竟,眼前真正视为队伍中一员的,也就猎户村的十一个年青人。
这换在前世,也就一个加强班的兵力。离刘兴华组建一个加强连的人数,可谓差了一大截。此时此刻,刘兴华能做的,便是一步步完善队伍的人员组建跟制度完善。
百废待兴,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刘兴华也真正明白,想拉支队伍其实并不容易。想拉起一支,真正令他满意的队伍,只怕更需要耐心等待啊!
当刘兴华立杆子招兵买马的消息传开,不少得知消息的附近村庄青壮,都开始抱着过来看看的心理,一睹猎户村的变化。
结果看过之后,不少年青人都有加入其中的冲动。不为别的,就为猎户村谁来,都能感知到的巨大变化,还有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只要心有抱负的年青人,都能看出猎户村的勃勃生机。这种与外面天寒地冻,截然不同的情景,让他们看看都觉得热血沸腾啊!
第六十章新兵实弹射击
随着莫拉乎采购的物资,还有聘请的工匠陆续进驻猎户村。这个以往僻静的小村,却变得分外热闹起来,每天车流不息,来往此地的百姓同样络绎不绝。
修建兵营跟山口堡垒的事情,全部交给莫拉乎负责。刘兴华全权接手,训练第一批手下的工作。开始以猎户村子弟,还有王二小这些崇拜者为根基,组建了第一个新兵排。
按照刘兴华的选兵原则,这些年青人都血气方刚,希望将来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最重要的,他们觉得跟着刘兴华,也能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尽管兵营那边的房舍跟操场,并没修建完成。可随着王小二他们,得到父母的同意,开始打着行李住进猎户村,刘兴华手下的兵员也堪堪够组建一个新兵排。
正好迁居的村民,都入住新建好的房子,他们空出来的房子,便成为临时的兵营。每户村民家中,安排十一个新兵入住,开饭训练都跟部队一样。
这些血气方刚的年青人,看到刘兴华宣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便觉得能列出这些规矩的人,都不是什么普通人。这规章制度,可谓条条都令他们觉得新鲜。
换上刘兴华特意请人,在城里定制的棉衣棉裤。这些年青人,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兵的意义。每天听号起床,听号吃饭,听号就寝,渐渐对号声也敏感起来。
明白这个年代,前世一些军营的规矩不适合使用。刘兴华便化繁为简,以相对简单,却比巡防营规矩更严的制度,要求这些主动加入的年青人。
清楚这些年青人都信奉强者,刘兴华在新兵排建立当天,便给他们表演了一番枪术射击。无论是固定还是移动的目标,刘兴华都枪枪命中目标。
这手令年青人震撼的枪术表演结束,刘兴华面色严肃的道:“你们都是自愿加入我队伍的人,你们也是我刘兴华手下第一批兵。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教会你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兵。你们所在做到的事情,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服从,服从我制定的规矩,服从我安排的训练。
三个月之后,我会对你们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合格者,才有机会真正在未来,跟我并肩作战。要想让我满意,你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有了这样一番恩威并行的表演,刘兴华将早中晚的训练安排,都制定的比较严密。让这些年青人,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停不下来的滋味。
早上天刚蒙蒙亮,刘兴华便会吹号,将他们从被窝中惊醒。带着他们,踏着晨光跟雪花,在村外的空地上,来回跑上个一两公里。
回来之后,吃过早饭歇息一段时间,便是相对轻松却枯燥的队例训练。吃过午饭,下午的训练,便是枪械保养跟基础射击训练。
吃过晚饭后,也不能躺进被窝,而是在房间进行体能训练。从始至终,刘兴华即充当训练员,又充当陪练员。让这些年青人,叫苦不止之余也心生佩服。
短短半个月下来,猎户村的百姓便惊讶的发现。不论是葛依乎他们,还是跟着王小二加入的漠河城年青人,都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走路的样子变了,说话的口气也变了。当他们集合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兵样比巡防营都要强上许多。而这一切,都是半个月便发生的改变。
一些有心加入的年青人,在得知下一批人选,要等这个新兵排训练一月之后再开始。多少都心有期待,希望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让葛依乎他们也心生欢喜,觉得不枉他们这段时间,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最终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身体跟气质,都在发生着变化。
同样觉得欣喜的,还有负责关注工地进度的莫拉乎。虽然刘兴华很多练兵的方法,他以前都从未见过,却清楚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肯定是一支精兵。
每天看着刘兴华,从早忙到晚,葛依乎他们也很感动。在得知,这种训练对他们真的受益非浅后,他们也渐渐自觉的,按照制定的规矩来办事。
对于这些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