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面对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凶手,沙俄方面同样不知道,从那里着手调查。找不到任何人证物证,他们甚至连对方到底是谁都不知道,又如何实施报复呢?
半月之后,刘兴华终于带领特战队,抵达此次冬季作战的终点站哈尔滨。在这里,刘兴华将带领特战队员,玩一出令沙俄人胆战心惊的特种作战。
如今被沙俄人掌控的哈尔滨,真正成为沙俄管理东三省,最为重要的中转站。在这里驻扎的部队数量,也可谓黑省最多,基驻军指挥部自然被安排在这里。
这样一座四通八达的城市,想要做到严查每个入城的人,几乎没太可能。而做为客商云集的城市,来往这座城市的陌生客,依然比想象当中的多。
尽管当年庆祺,还有刘兴华都在这里与沙俄人战斗过。可随着沙俄开始陆续驻军这座城,这座城市居住的沙俄移民,也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增长着。
甚至为了区分沙俄移民跟清国百姓的管理,如今哈城真正核心繁华的区域,都住着这些迁居而来的沙俄移民。不少带有沙俄特色的建筑,也很快在这座城市林立而起。
看着这些后世,被喻为冰城的特色建筑,刘兴华却感受不到一丝欣赏的味道。在他看来,这些建筑如同他们的主人一样,同样在入侵着这座城市跟这个国家。
明明是清国人的土地,可这里却成了城中清国百姓的禁区。通过核心地带的街道上,到处标示着禁止清国人入内的标志。一支支荷枪实弹的巡逻队,保证着这块地区的安全。
为了让特战队员。好好的休息一下,也好好的了解一下这座城市。刘兴华让队员两人一组。开始在这座城市好好的转了一圈,尽可能的了解这座城市的方向座标建筑物。
在城里休息两天。刘兴华同样通过驻哈尔滨情报站,拿到了比较详细的沙俄驻军地图。还有沙俄设在哈城的驻军指挥部,以及哈城一些替沙俄卖命官员的资料。
对刘兴华而言,这次在哈城的行动,将是一场跟沙俄人斗智斗勇的战斗。同时,也将是特战队显示其与众不同战斗的一次实战。
这些以欺压本国百姓,讨好沙俄的清廷官员,为沙俄统治黑省可谓尽心尽力。仗着有沙俄驻军替他们撑腰,便无视本国百姓的性命。以异常严苛的方式替沙俄人管理全城。
将这些走狗官员的资料,全部分放给特战队员。刘兴华很严肃的道:“我们到哈城的第一战,便拿这些人开刀。拿着这些资料,一天之内解决他们。
任务完成之后,到安全点集合。记住,非倒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许你们在闹市中开枪。我们要做的,就是悄无声息解决掉他们,让其它清廷官员知道。替沙俄当走狗的下场。”
四人一组,两人执行任务,两人负责侧应支援。在刘兴华看来,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已经休息好的特战队员。很快根据情报处提供的情报,着手各自的行动计划。
在他们研究暗杀计划的时候,刘兴华只充当观察员。他清楚。特战队往后的行动,更多还是要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他不可能。永远给他们当保姆式的队长。
这次来哈城的路上,刘兴华已经带着他们。进行过无数在特战队员看来凶险,却异常安全的暗杀。只要计划得当,在这种大城中,想抓出有心躲藏起来的特战队员,几乎没可能。
如今哈城除了生活几万沙俄移民外,还生活着十多万清国百姓。想从这么多百姓当中,找出所谓的凶手,根本就没可能。毕竟,如今这个年代,可没遍布全城的摄像头。
在队员们开始研究行动计划时,刘兴华却命令情报站的人员,开始准备传单。刘兴华要做的,就是在行动结束之后,将这些传单发到哈城的大街小巷。
为了让更多百姓知道,在黑省还有人在继续战斗,刘兴华给特战队安了个‘漠北锄奸队’。这样的名字,能让沙俄人知道,这些事情是谁干的。
同样,也能让更多生活在哈城的百姓,将漠北还没陷落的事情,告诉更多的东三省百姓。等到雪季结束,他与沙俄的大战再启,相信就会引起各方关注了。
老是窝在漠北那里,虽然安全却不是刘兴华想要的。而明年的战事开启,刘兴华会正式打起安民军的旗号,开始给自己营造声盛,让清廷跟各国知道他的存在。
非常清楚再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围绕着东三省的利益,沙俄跟刘兴华依旧仇恨的小鬼子,又会在这里上演一场狗咬狗的战事。只要那时他在,必将成为两方争相拉拢的力量。
尽管刘兴华不想看到,脚下这块土地,沦为两国交战的战场。可他同样清楚,以安民师一师之力,根本做不到应对两国联手打击。
所以增加实力,提高安民师东北的声誉,也是必须着手进行的事情。而明年的战事,刘兴华要做的,就是将安民师的防区,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一倍。
地盘大了,自然需要更多兵员跟百姓。而这些兵员跟百姓从何而来呢?就是他希望,以无数胜利号召,那些不甘沦为沙俄统治对象的清国人加入安民师的旗帜下。
第八十二章暗杀与抢劫
中午时分,伴随着阳光普照哈城,再懒散的人都开始出门,享受着冬季难得的阳光沐浴。无论官绅还是百姓,也都喜欢走到阳光下,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在哈城曾经的巡抚衙门里,被沙俄任命为民政官的几位官员。跟以往一样,处理完所谓的公务,便开始找地方准备吃饭消遣。下午来不来衙门,便要看有没有事情。
这些在哈城,也算很有名气的民政官,似乎也清楚他们很遭了恨。出门的时候,大多都有四五个剽悍的黑衣汉子,腰插短枪或长枪护卫左右,保证他们出行的安全。
跟以往一样,狐假虎威的护卫,开始驱赶着路面上的行人。那怕他们知道,这些人没什么威胁,却还是喜欢吓唬这些百姓,觉得看着百姓仓皇失措的样子就高兴。
做为他们的主子,这个时候却无视手下怒骂呵斥百姓的举动。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些普通百姓根本没资格被他们看重,而这些护卫则是他们希望器重的人。
尽管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可他们都清楚。如果将来有天,他们沦落到孤身一人之时,只怕那些恨不得扒他们皮的百姓,会让他们觉得痛快死去都是奢侈。
这也意味着,他们出门的时候,必须有人保护。吃饭的地方。大多也是老地方。除了沙俄人跟他们一类人,其它陌生人他们都不会轻易接触。生怕被人给处决了。
只是走多夜路,总有碰鬼的一天。在这些替沙俄卖命的官员。开始出门那一刻,便意识着他们的生命,都将在今天被画上句号。
尽管刘兴华要求行动小组,尽量少用枪。可并非说不能用枪,类似消音手枪跟狙击枪,还是准许行动小组使用。这意味着,只要这些人出现,他们便必死无疑。
做为哈城的民政官员,他们只需要听命于沙俄人行事。至于以往也要听命的朝廷。此刻这些被任命的民政官员,根本就不加理会。似乎知道,朝廷已经管不到东北了。
在看上去人流拥挤的街道上,这些被护卫贴身保护的官员,享受着路旁百姓的敬畏眼神。显得有些趾高气昂,前往他们经常消遣的茶馆或饭馆。
这种在以前,走过无数次都安全的街道,今天却潜伏着无数的杀机。伴随这些护卫开始,驱赶靠近他们的百姓。防止有人。对他们保护的官员造成伤害。
看似没什么两样的街道两侧,突然一右一右冲出两个头戴防寒帽的年青人。在这些人高马大的护卫,还没来的及做出反应前,一手持枪一手持刀。迅速收割着护卫的性命。
仿佛就在一瞬间,先前被护卫保护在中间的官员,已经捂着被割破的喉咙。望着两个消失在人群中的闪电杀手。就连两旁的百姓,也被这场巨变给吓懵了。
直到片刻之后。原本热闹的街道上,才突然响起尖叫声道:“杀人了!”
不想沾惹是非的百姓。也迅速的往街道两头跑去,形成的人潮,仿佛将这位还奄奄一息的官员,给抛弃在这条原本热闹的街道上。
等到巡逻的沙俄士兵,看到百姓仓皇失措的样子,也知道出了事情。赶到事发点,就只能看到,已然失去生命的诸多护卫,还有至死都没闭上眼的官员。
可想从这么拥挤的人流中,寻找出刺杀这些民政官员的凶手,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这些沙俄巡逻官兵并不清楚,这只是今天杀戮的开始。
在闹市的刺杀开始之后,许多被哈城百姓痛恨,替沙俄管理民政事务的官绅。都被不明身份的人,在光天化日下暗杀。而凶手,从始至终都不知道是什么人。
有些被刺杀的官员,开始还谈笑风生的走在路上,突然一颗脑袋便爆裂开来。以至保护他们的护卫,望着被保护的官员死亡,还不知道凶手到底是如何实施刺杀的。
还有些进入茶楼饭馆的官员,在他们自认安全的雅座,被人无声息刺杀于房间之内。保护他们的护卫,同样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死的。
总之,伴随一个个官员的意外死亡,驻守哈城的沙俄指挥官,也意识到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刺杀。针对的刺杀对象,就是这些替沙俄用心办事的民政官员。
相比沙俄指挥官愤怒之余,开始头疼没了这些官员,如何管理若大一个哈城之时。全城的百姓,对于这些早就盼他们死的官员被杀,可以说压抑不住的兴奋。
一些偏僻的角落,低矮的民房里,无数百姓兴高采烈的说道:“那帮天杀的,终于遭报应了。真不知,是那路英雄好汉,替我们杀了这些贪官啊!”
如果不是怕惹恼沙俄人,今天这样的喜事,足以让百姓在街上庆贺一番。而完成任务的特战分队,也陆续清除痕迹,通过事先选定的路线依次返回安全点复命。
看到特战队员,对于今天的行动,都能做到迅速出手迅速离开。刘兴华也清楚,让他们充当杀手,想必这些特战队员,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了。
等到最后一支队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