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他们回国,是接受帝国嘉奖的。可眼下。他们全部失去了消息,甚至不少将领已经猜到,那种他们不愿相信,却必须承认的最坏结果,全军覆没了。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西伯利亚军区的诸多将领,都一致同意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围剿这支占领漠河跟塔河的民间武装。可他们知道,今年怕是没机会了。
原因很简单,尽管漠河、塔河两地尚未下雪。西伯利亚军区管辖的地方,大多都开始大雪纷飞。这种情况下,集结大军攻打漠河,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
等到刘兴华带领瑗珲迁移而来的百姓,进入塔河新一旅的防区,沙俄方面还没做出结论。到底是派兵继续攻击,还是将战事留到明年雪融时继续。
直到沙俄方面,考虑到此刻国际环境,身为近邻的岛国还有其它国家,都在严重抗议他们霸占东北的行径。沙俄皇帝觉得,还是先将到手的东三省稳定下来为妙。
有了帝国皇帝的指示,西伯利亚军区总司令陆军上将阿列克夫,很快下达了最新指示。这个冬天,他不希望看到有一粒粮食,进入安民师所占领的地区。
同时命令,黑省的沙俄驻军,在进出塔河及漠河方向的交通要道隘口派驻重兵,严禁任何人进出。这条命令下达之后,意识着刘兴华所预料的情况最终还是发生了。
在对呼玛还有瑗珲的检查中,沙俄军官汇报了,城中所有物资连棉被之类的东西,都被安民师的官兵给拿走。这给沙俄一个信号,安民师已经出现物资短缺。
根据阿列克夫,翻阅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综合各个占领区反馈回来的信息,占领漠河跟塔河两地的民间武装,部队规格应该接近一个师万人左右。
而战争爆发之后,这支民间武装陆续迁走,居住在整个大兴安岭地区的清国百姓。甚至连一些居住在沙俄境内的百姓,也全部迁移到其统战区。
这就意味着,这些迁移进去的百姓,还有这支上万人的部队。在漠北的冬季,一应物资都需要那们神秘的民间武装首领提供。
如果物资供应不足,先不说那些退进漠北的清军残余部队,会不会继续替他卖命。这么多迁移过去的百姓,便会因为欠缺物资,对其统治产生不满。
或许用不了等明年大雪消融时节,这几个月的时间,便足以让这支民间武装为物资而自相残杀。而阿列克夫要做的,就是坚决不放走一个,生活在那两个区域的清国人。
这种残忍的围困手段,一经颁布之后,西伯利亚军区的各位将领。似乎看到,等明年他们的大军进入两地,看的都是饥寒交迫,瘦骨如柴的清国人跟累累的白骨。
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这些统兵将领非常清楚,这块地方的冬天多么难熬。没有食物,根本渡不过这个冬季。每年这个地区,因为饥寒交迫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一般而言,在这个地区生活的人,大多都会采取抱团而居的方式。原因便是,在冬季可以彼此有个照应。如果一家一户住一个地方,他们根本就渡不过漫长且寒冷的冬天。
随着阿列克夫的命令下达,西伯利亚军区再次派出将近三万人的部队,全面布防于进出塔河及漠河的同边地区,赶在大雪降临前修建防御工事。
这种大动作,自然逃不过安民师情报部门的监测。对于老毛子打的算盘,除了刘兴华跟莫拉乎,还有安民师后勤部长季山河上校不担心,凤翔等人却非常担心。
进行例行高级军官会议上,凤翔就主动提及此事说道:“师长,老毛子在我们根据地外大量修筑工事,摆明想将我们困死在这里。难道,我们真的坐以待毙吗?”
在凤翔看来,针对老毛子如此恶毒的手段,安民师就应该主动出击,打破这种残忍的封锁。甚至可以派一支部队,搅乱整个黑省甚至东北的平静。
面对风翔跟依兴阿等人的担心,刘兴华笑着道:“季部长,有关物资储备的事情,麻烦你跟几位参谋长说一下吧!相信他们听完你的话,应该就不会这样担心了。”
做为安民师管理后勤的大管家,季山河现在在家的时候,也舍不得脱掉身上的军装。而安民师很多官兵,甚至根据地的百姓都知道,这位瘸腿的上校,掌管安民师的后勤保障。
听到刘兴华的示意,季山河很平静的道:“有关物资储备,在战争爆发前,师长就想到过这种困局。提前在各百姓安置点,还有各处基地,修建了秘密的物资仓库。
根据后勤部目前的统计,我们存放在这些基地的粮食,足够根据地的百姓跟部队,消耗三年之久。至于食盐之类的必须品,根据地盐库存储的食盐,足够用上十年。
为了保证根据地的百姓,安全渡过这个寒冬,后勤部已经储备了大量棉被跟棉衣裤。待到大雪来临时,便会下放到各部队,将其免费提供给根据的百姓御寒。
如果说老毛子,以为这样便能困死我们,那他们只怕打错主意了。我相信,在师长的带领下,今年这个冬天,会是根据地百姓过的最舒坦的冬天。”
季山河略显傲气的话说出,凤翔三人完全被震惊了。此时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白。为何根据地外面,老毛子修建围困工事干的热火朝天,刘兴华却如此安静的坐在这里。
有如此充足的物资储备,那还怕老毛子围困吗?
等到季山河大概说了一下根据地物资的储备情况,刘兴华笑着道:“想用断绝物资的方式,困死我们,只怕老毛子打错了主意。他们不是喜欢修建工事,那便让他们修。
等到明年我们实施反攻的时候,这些工事便会变成他们的噩梦。他们的工事修到那里,我的部队便会打到那里。将那些工事,变成他们进攻路上的拦路虎。”
此话一出,凤翔等人几乎可以想象。真变成那样的话,只怕沙俄人会真正明白,什么叫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的道理!不过,他们很喜欢让这种想象变成现实!(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特战队员选拔
当沙俄采取修筑堡垒跟据点,将进出塔河漠河的通道全部堵死。禁止任何人员,进出这些交通要道。同时在统治区,下达粮食、食盐都实施军管的严厉措施。
任何商人,敢向不明身份的出售这两种物资,都将处于罚没财产,严重直接抄家的残酷统治手段。让在这些统治区的粮盐商人,纷纷抛售物资寻谋出路。
伴随这条严苛的法令下达,不少听过漠北有帮英雄,杀了无数老毛子的黑省百姓,也深深的替安民师捏把汗,觉得这些英雄,这下处境真的麻烦了。
事实上,当沙俄的部队陆续进行布防,担心安民师会杀出来的他们,却白担心了。他们日夜坚守的军事重地,根本没看到从那个方向过来的一兵一卒。
就在驻防的部队,开始派遣小股侦察部队,希望抵进侦察安民师的情况时。这些侦察部队,大多都有去无回。这说明,安民师对于外面进来的人,同样实施了严格的盘查。
那怕派遣一些百姓化装进入,同样音讯全无。这种情况,让驻防的沙俄部队非常清楚,看来安民师是摆明,要跟他们耗到底。
没有上级的命令,陆续驻防的沙俄部队,也不敢轻启战事。奇恰戈夫这些人,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让不少驻防于此的沙俄军官,同样对那块蛮荒之地充满畏惧。
一直在期待大雪降临的沙俄驻防部队,还有同样期待大雪降临的安民师。终于得到大兴安岭地区,入冬的第一场大雪。而这场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才停。
看着以往翠绿的森林。都披上一层洁白的外衣。各移民点的广播,很快响起播音员的声音道:“瑞雪兆丰年,今年的首场雪,便下的如此之大,看来明年又是个丰年。
首先播报安民军刘军长下达的第一条指示,所有生活在根据地有困难的百姓,都可到居住的村长那里。登记所需要的物资。但大家必须记住,要实话实说。
刘军长清楚,今年是大家进入根据地过的第一个冬天。希望大家放宽心,安民军会为大家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还有其它御寒的物资。
从明天开始,刘军长会下令我们的子弟兵。开始派发棉衣棉裤以及棉被。粮食在冬季。也实施限额发放,保证大家能吃饱穿暖,安全的渡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已经习惯起来听广播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忍不住感叹道:“唉,刘军长真是活菩萨啊!又给粮食,又给衣服,我们这个冬天。终于不用担心挨饿受冻了。”
随着这条在移民点被广而告之的通知下达,驻守在塔河阵地的部队。也陆续担负起运送物资的部队。开始将储存在军方仓库的物资,运送给防区附近的百姓。
看到这些部队官兵,真的带来他们急需的各种物资,这些百姓才真正明白,什么才叫军民鱼水情,什么才叫人民子弟兵。这些安民师的官兵,真比他们的子弟更可爱啊!
原本有些担心的移动民,随着大量的过冬物资发放,开始真正放心下来。甚至通过这件事情,让根据地的百姓,真正明白刘兴华是值得信任跟跟随的统治者。
很多在这片区域,渡过无数个寒冬的老人,拿着士兵送给他们的棉衣棉裤,感动的差点下跪。这样的情景,让安民师的官兵,同样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面对根据地随着物资发放,迅速稳定下来的局势。刘兴华命令,所有安民师的部队。除了驻守防御阵地的部队,其余部队展开冬季训练。
除了下雪的天气,将训练改为室内文化训练之外,其余阳光充足的天气,必须保证部队训练正常进行。同时安排部队,进行室外搞严寒的训练。
通过这种极端天气,磨炼部队官兵的意志,锻炼部队官兵的体质。同时用这段时间,将部队的军心士气进一步的凝集提升,为明年的大战提前做准备。
所以,在根据地的老百姓,每天坐在家里享受雪后的阳光之时。根据地的部队,却每天过的幸苦而充实。看着这些幸苦训练的官兵,根据地的百姓即心疼又欣慰。
心疼的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