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成狭私危巫映殴潜既ィ抢铮瞽Z这时已经放下了心,杨琏的表现令他很是满意,在帝国需要他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而且足够忠诚,这样的人,难寻啊,而他偏偏有这么一个,所以李璟很是开心。
高泽进来,禀告说周司徒求见。
一想起周宗,李璟便想起那日的事情来,心中便有些不悦。但周宗必定是重臣,李璟还是决定接见他。周宗进来之后,施礼,李璟赐他坐下。两人寒暄了一阵,说起了最近的天气问题。
一君一臣很是和谐地聊了半响,说起了大唐的局势,最近马希萼频频派人来大唐联系,最近一次的意思,便是想向大唐请兵,消灭其弟马希广,夺取楚国国君的位置,其实楚国内乱,对大唐有好处,李璟很是在意,不过,由于大唐这几年动兵也很厉害,粮食损耗极大,所以李璟还在犹豫中。
周宗外放多年,在边境呆过,对楚国有一些了解,马氏一门在楚国其实并不团结,早在去年,马希萼就曾经带兵攻打潭州,结果被马希广击败,但是马希广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派兵继续追击,而是认为马希萼是他的哥哥,因此放过了他。
然而马希萼贼心不死,还曾派人联络中原,希望汉国能派兵支援,但是汉国新建,百废待兴,根本不可能南下,失望之余,马希萼这才派人来南唐,有借兵的打算。
周宗给了个建议,可以假装许诺借兵攻打潭州,甚至可以陈兵边境,当然了,为了不引起马希广的注意力,可是说去剿匪,同时,也坚定了马希萼的决心。若是马希萼攻打潭州,楚国必然陷入内乱,等到马氏兄弟筋疲力尽,大唐便可趁机出兵,拿下广阔的楚地,掌握长江上游,为日后攻取南平、南汉做准备。
李璟深以为然,这个建议符合大唐的利益,而且似乎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李璟很是欢喜,两人又聊了片刻,周宗突然问起了杨琏的婚事来。周宗自然是有深意,但李璟却以为他是在关心,便把杨琏决定先北上处理军政的事情说了。
周宗听了,捋着胡须,半响才道:“陛下,杨节度与怀柔公主的事情可要尽快呀。”
李暻有些不明白周宗为什么这么说,毕竟怀柔公主年纪还不算大,再等两年也是可以的,沉吟间,周宗又开口了。
“陛下,怀柔公主的事情虽说是皇家的事情,但微臣听说,那杨琏似乎还有未过门的妻子?”
这件事说起来是李暻的心头病,杨琏什么都好,就是太固执,而且有的事情他根本不让步,即使是面对皇权也很是坚决,当初决意要娶未过门的曾忆龄,还说什么坚决不当陈世美,陈世美是何许人也,李暻饱读诗书,想了很久也没弄明白陈世美是谁。
杨琏坚持,偏偏怀柔公主对他一往情深,心疼侄女的李暻只得答应,但皇家的公主,岂能做妾?再说了曾忆龄不过是烟花女子,怎能压怀柔公主一头?
不过杨琏至今没有正式娶曾忆龄,这让李暻有了几分安慰,至于符金盏,李暻还以为她不过是个侍女,根本没有上心。
见天子沉默,脸上却带着郁闷,周宗忍不住心中偷笑,道:“陛下,这男人三妻四妾最是正常,既然杨琏没有迎娶公主,不妨先把那女子嫁给杨琏——当然了,是以小妾的身份。杨琏受此等大恩,日后对怀柔公主必然会倍加珍惜,也不会出去勾三搭四。”
李暻一竖眉,喝道:“他敢?!”话虽然是如此说,李暻却陷入了沉思,那曾忆龄本来就是杨琏的未婚妻,看杨琏的模样,日后必然是要娶她的,所以,也就意味着,怀柔公主要与那个女子分享同一个男人。
当然了,这年头男人三妻四妾很是正常,但怀柔公主的身份特殊,就注定了杨琏不能多娶女子,如果,答应给杨琏和曾忆龄赐婚,那么既成全了杨琏,又能让他心怀感激,显示出天子的大度,以后必然不会沾花惹草——尽管以李暻对杨琏的了解,他并不是这样的人。那个被他赎身的曾忆龄依旧是处子之身,就足以证明了。
李暻负手踱步了半响,终于点点头,笑道:“这个主意好!”
周宗也笑了,道:“陛下英明。”
“不过这事情不要急,等他回到了楚州,朕再下旨,把曾忆龄赐给他。”李暻说道。他的算盘打的很清楚,就算杨琏在楚州举办酒席,影响力也会差很多,等到娶怀柔公主的时候,李暻再好好操办,这个差别就出来了,也让杨琏明白,谁才是他正儿八经的妻子。
周宗目的达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从这方面绝了杨琏对周娥皇的非分之想,女儿就能安安心心嫁给六皇子,他周宗也就成了皇亲国戚。
杨琏回到家中,叫来了王虎、赵鹏等人,让他们准备行李,两日后北上楚州,众人听命,纷纷散去。
符金盏有些奇怪,陛下已经准备让杨琏迎娶怀柔公主,为何又要北上?
杨琏解释了一番,符金盏这才明白其中缘由,只是她觉得,北上与汉国各地节度使平定群盗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如果刘承祐有这个想法,上一次就成了,哪里用得了等到现在?
但保卫海楚两州,这是大事,符金盏支持杨琏尽快北上,只有牢牢掌握了兵权,在乱世中才有说话权,才能保卫家小。
杨府很快忙碌起来,杨琏还让李雄心采购了一批茶叶,准备带去楚州销售,这又是一笔财富。
杨琏准备的差不多,花了点时间进宫,告诉天子北上的时间。
李暻颇为满意杨琏的速度,夸奖了一番之后,告诉他已经下了文书,让大唐各地的船坞,派出最好的船匠,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金陵。所有船匠聚齐之后,再统一送到海州。
杨琏谢过天子,两人又聊了片刻,李暻告诉他,今年的盐可要准时交付,不然李暻就要收回楚州的盐场。
杨琏点头,如今楚州还是盐榷煮盐,耗时太久。他本来想要改进作业方式,但他在楚州的时日太忙,还没有来得及整合盐场,李暻的提醒让他反应过来,如今天气转暖,正是煮盐的大好时机,回到楚州,就要大批量造盐了。
杨琏离去之后。李暻叫过了高泽,低声叮嘱了一番,这才离开。
杨琏在皇城里转了一圈,与潘承佑、刘彦贞等人打了招呼,今日在杨府设宴,与众人喝酒。接到邀请的人都点头答应,表示一定准时赴宴。
杨琏满意的离开了皇城,今日邀请的人有文有武,他打算把这些人通过各种形势团结到自己的身边,尤其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有了他们的帮助,杨琏才能走的更远,掌握更多的权利,至于文臣,则会在舆论上给予帮助。
如今的他,实力还不够,所以先要打好基础,以后才能为杨琏所用。
10/21 0:08:53|25800330
第七十六章 荷包、上吊
两日后,杨琏站在码头,看着忙碌的众人,微微颔首。
天子已经正式下达了命令,封查文徽为彰武节度使,辖福州、建州、剑州三地,对于查文徽而言,比以前多掌管了福州,实际权利更大了。
李暻之所以把这三个州归属在彰武节度使下,是想把这三个州的人力物力充分利用起来,福州百废待兴,这就需要建州、剑州的支援,若是还各自为政,就很难充分利用起来。彰武节度使建立,查文徽会把府治设在福州,这样一来,其他两州的资源都会朝着福州倾斜,查文徽擅长政务,福州在他的治理下必然很快恢复过来。
章氏兄弟也得到重用,烧死鲍修让,以及叛徒潘森的功劳,杨琏全部给了他们,两人都因此功劳升为彰武军的都指挥。考虑到两人年纪尚轻,位列都指挥已经是不小的官员,以后升迁还有大把机会。
至于来晚了的陈诲,则改任福州刺史,协助查文徽处理福州军政。
如此一来,剑州刺史的位置空了下来,李暻还在考虑让谁继任,不过李暻的想法,是优先任用章氏子弟,这样福州与剑州密不可分,守住福州的希望便多了几分。
实际上李暻是多想了,胡庆被擒,胡进思心乱如麻,他顶住压力,打算赎回来幼子,偏偏杨琏进言,不给他回复,先吊着。李暻采纳了杨琏的建议,与吴越国两股势力都保持着联系,但又谁也不答应,令吴越国一干人等很是郁闷。
杨琏回到金陵之后的几件事情顺利完成,实力看起来没有增强,但与查文徽,以及蒲城的章氏有了一定联系,有了人脉,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且杨琏还得到了数百名船匠,日后在郁洲修建码头,造船,兴建水师,这都是一大笔财富。
杨琏等民夫把东西都搬上了船,正要上船,高泽骑着快马来了,连声大叫着杨琏的名字。
“高公公。”杨琏笑着走了上去。
高泽一脸笑意,到了杨琏身边,低声道:“杨节度就要返回海楚二州,陛下令老奴来送杨节度,有些话想要给杨节度说。”
杨琏听了,后退一步正要施礼,高泽阻止了他,笑道:“杨节度如此大礼,老奴可不敢。”
杨琏直起腰板,正色道:“高公公请说。”
高泽点头,低声道:“杨节度,这是陛下口谕,只可你一人知道。”见杨琏点头,又道:“陛下的意思,如果有机会,夺取汉国的山东,将来恢复中原,便可两面夹击。”
杨琏点头,这件事情他曾经给李暻说过,此刻旧事重提,必然有所不同,他在静待下文。
“陛下还说,杨节度去过汉国,一定认识一些人,若是有机会,把他们策反,日后收复中原,也容易的多。”高泽又道。
杨琏有些迟疑,道:“陛下说的,就是这事?”
高泽肯定地点点头,旋即又道:“不过老奴私下有几句话想要提醒杨节度,有的事情可要想开些。”
杨琏有些不明白,高泽指了指天上飞过的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