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五代枭雄 >

第181章

五代枭雄-第181章

小说: 五代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姑娘这是哪里话,我杨琏可不是势利的小人。”杨琏淡淡一笑。

    “若是如此,杨公子回到金陵之后,这可是你我第一次见面。”周娥皇说道,摇摇头,眼睛似乎会说话一般,语气也有些幽幽。

    杨琏一愣,心想周娥皇这话,怎么有些不对劲?当下便道:“回来之后,事情太多,便耽搁了。”

    “真的?”周娥皇问道。

    “自然是真的,我难道会骗你不成?”杨琏说道。

    周娥皇一时变得开心起来,脸上两个浅浅的酒窝也露了出来,笑道:“算你有心。”顿了顿,又道:“其实妾身也听说了,你发生了一些事情。如今看你没事,妾身也就放心了。”

    杨琏哈哈一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容易死,这辈子,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周娥皇抿着嘴一笑,道:“包括娶公主?”

    杨琏一愕,道:“这个自然不算,男儿自当逐鹿中原,实现一番事业。”

    周娥皇笑道:“杨公子果然是有大志向的人,妾身佩服。”

    杨琏与她聊了片刻,见时间不早,便道:“周姑娘,明日未时,我将东西送到你的府上。至于今日,我还要去齐王府上,有要事与齐王相商。”

    “可是与怀柔公主的婚事?”周娥皇问道,垂了下头。

    “不是。”杨琏其实也拿捏不准,但想来应该不是这事,便否认了。

    周娥皇微微躬身,道:“那就不打扰杨公子了。”

    “周姑娘小心,这金陵城还是有不少坏人的。”杨琏哈哈一笑,翻身上马,朝着齐王府赶去。

    周娥皇站在那里,定定地看着杨琏消失的背影,幽幽叹息了一声。不过短短一年多,杨琏就成为了二品大官,他的前途,在何方呢?

    齐王府,李景遂正在不安地走着,今日召见杨琏,是有天大的事情要与杨琏商量,李景遂隐隐觉得,如果此事做不好,恐怕会影响国本。他出于对杨琏的信任,自然第一时间,便想起了杨琏。

    杨琏进来,看见齐王正在发呆,便道:“杨琏见过齐王。”

    “不必多礼!”李景遂说着,摆摆手,又道:“杨琏,你过来。”

    杨琏走上前去,只见在案几上,摆着一张地图,是大唐的地图。

    “今年入夏以来,我与陛下就十分担忧,生恐长江涨水,祸及两岸,就在昨夜,多处告险、洪州、江州、乃至于庐州、鄂州等地,江水水势不断上涨,各地纷纷求援。依你之见,该怎么办?“李景遂说道。

    杨琏认真想了想,其实在后世,长江水患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夏季,长江上游的冰川融化,带来了大量的水,而同时,也正是长江一线暴雨的时节,因此容易涨水。其实长江与黄河相比,情况要好很多,因为长江一线,有很多湖泊,洞庭湖、彭蠡湖(鄱阳湖),乃至于巢湖、丹阳湖等湖泊有极大的蓄洪能力,虽说发生水灾,但相对情形较好。

    杨琏印象中,黄河的泛滥才更为可怕。虽说大唐与黄河并不交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海、楚两州地处淮河流域,而历史上黄河曾经夺淮入海,造成灾民无数,凡是洪水流过的地方,带来了大量的黄泥沙,土地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杨琏想了想,道:“齐王,历来抗洪,无非是加固堤坝,或是分流疏导,需要长期的建设,如今长江水势来势汹汹,绝非一时能解决的。我倒是认为,此时最需要做的,一是令各州各县,疏导百姓,赶往高出避难,同时多备粮食、帐篷,药物需要大量囤积,另外同样多备石灰,洪水过后,必定是饿殍遍野,石灰可以消毒,避免瘟疫散播开来。“

    “其二,朝中派钦差大臣巡视各方,加强督导,以免各地官员有抗洪不力或是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第三,派人去吴越国大量收购粮食一来是以备不时之需,二来,吴越国同样靠近长江,若是太湖水涨,苏州、湖州、秀州一带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钱塘江或许也会发水,如果真是这样,吴越国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若是吴越国的两家上涨,对于大唐来说,可是好事一件。”

    杨琏说着的时候,齐王李景遂在认真地听着,直到杨琏说完,这才点点头,道:“这些建议,都是可以考虑的。至于向吴越国收购粮食,倒是一个好想法,明日本王就召集金陵城中的商贾,立刻着手办理此事。”

    “齐王英明。不过,与担心长江相比,我更担心海、楚两州的情况。”杨琏摇摇头说道。

    “为什么?“齐王李景遂很是不解,海楚两州虽然是重镇,但前几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齐王,这两年来,中原战乱频仍,无论是黄河还是大运河都年久失修,而今,大汉内部,矛盾重重,前些日子,我得到消息,刘知远已经病逝,太子刘承祐继位。我与那刘承祐有些交情,知道此人的脾气,恐怕这一两年来,黄河一带的堤坝已经年久失修,若是黄河泛滥,恐怕会酿成大祸啊!”杨琏说道。


第七十八章 谋取


    杨琏这话让齐王李景遂一头雾水,想了想,还是不明白,道:“杨琏,你这是什么意思?黄河若是发生水患,与我大唐何干?难道拿洪水会从汉国冲到大唐来不成!?”

    杨琏微微一笑,走到地图边上,指着黄河一带,道:“齐王请看,这里是大汉的郑州,也就是荥阳,地处黄河与运河的交界之处,同时也是黄河两岸重要的据点之一。黄河若是发生水患,此地很容易决堤。”

    杨琏说着,他印象里依稀记得,后世为了阻止日本人南下,便是决堤花园口,而这花园口,便是在郑州。那一次决堤,黄河水冲过淮河,造成了千里的黄泛区。而运河,提供了这样的一条渠道。只是这时,杨琏不可能将后世的情况说出来。

    “若是郑州发生水患,黄河水便会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抵达徐州一带,并从唐河、浍河等河流注入淮河,若是如此,淮河同样会发大水。”杨琏说道。

    齐王认真地考虑了半响,道:“刘彦贞经营海楚两州多年,想必早有准备,当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杨琏摇摇头,对于刘彦贞,杨琏对他好感不多,便道:“刘刺史虽然是打仗好手,但恕杨琏直言,刘刺史不善理政,这一次北行,前后两次经过海楚两州,我所见到的,是海楚两州百姓的凄苦,不少百姓买儿卖女,只为了能继续活下去。不管如何,作为一方父母官,刘彦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嗯!”李景遂点点头,杨琏这话有理,当然另一方面是处于对杨琏的信任。

    “那么,你有什么好建议?”李景遂又问道。

    杨琏微微一笑,朝着李弘冀拱拱手,露出了真实面目,道:“齐王,海楚两州与汉国接壤,同时又是开榷互市的重要地段,必须要心腹之人镇守才是。我听说那刘彦贞已经提出压迫告老还乡,不如让他返回京师,胡乱给个官职。至于空下来的刺史之位,杨琏愿意去填补。”

    “这”杨琏如此说,倒让李景遂犹豫了,杨琏是他重要的臂膀,他自然希望杨琏留在他的身边,帮他处理事情。

    “齐王,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海楚两州离金陵并不远,若是扬帆,顺风顺水,也不过两日路程,齐王但有需要,杨琏必定第一时间赶来。其实我想要在外,也是为齐王考虑。”杨琏笑道。

    “这话从何说起?”李景遂奇怪地问道。

    杨琏神色有些凝重,道:“齐王,如今燕王虽然被赶出京师,但实际上,陛下让他镇守润州,却有莫大的好处。一来,朝廷仍然有孙晟与齐王势同水火,二来,润州地处大唐东都、西京之要冲,若是快马加鞭,一路急赶,抵达金陵也不过一日一夜的路程。那燕王若是掌握了润州大权,暗中积蓄实力,一旦时机成熟,他挥师攻打金陵,那是将要如何应对?”

    李景遂吓了一跳,脸色一变,道:“燕王当不至于如此吧!”

    “齐王,只有手中有粮,遇见灾荒才不怕。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但齐王恐怕也不敢说,以燕王睚眦必报的性格,若是掌握了兵权,不见得不会发难吧。齐王,可曾记得那秦王李世民?”杨琏说道。

    秦王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杀了了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进而掌握了朝政,逼迫李渊让位给他,这一段故事饱读诗书的李景遂怎会不知?想那秦王李世民便是掌握了兵权,这才逐渐有了野心。如今燕王虽然不如李世民那般厉害,但如果掌握了润州兵权,要学李世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齐王,莫要忘记了,燕王在京城里,还有朱令赟、周弘祚等人为后援。若是真的发难,他可有内应。”杨琏又道。

    李景遂双手撑在案几上,死死地盯着地图,大汗淋漓,这样的结果,似乎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李弘冀真的走到这一步,齐王李景遂很清楚他的后果是什么。他可以不要帝位,可以不要钱财,更可以不要自己的性命,但有一样,绝对不能失去,那就是他的女儿,怀柔公主。李景遂绝对不允许女儿受到任何人的伤害。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自己出了事,怀柔必定也会被暗害。

    这样的结果,李景遂不愿意看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李景遂问道:“若真的有那么一天,你该留在京师才是。”

    “齐王,我若留在京师,根本毫无兵权,若是李弘冀杀来,我拿什么去对抗他?不过若是掌握了海楚两州的兵权,一旦李弘冀有任何异动,我便立刻提兵南下,救援金陵只要齐王能撑上五六日,我就能击退李弘冀。”杨琏说道。

    李景遂眯着眼睛想了半响,这才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与皇兄提一提。”

    “齐王,李弘冀那边自然不用再提,你就说海楚两州,是北疆重镇,需要心腹镇守。”杨琏提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