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42章

锦绣大明-第42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句话,惹得几名船员都忍不住叫起好来,他们的干劲不觉又足了几分。这些船员都是杭州人,此番出来已有两个来月,再加上时近年关,自然更是想念家人。

  但这叫嚷声传到二层船舱,却惹得里面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连连皱眉。他本就心中有事,再加上有些晕船就更难受了,现在又听到这烦人的叫嚷声,自然会有所反应了。

  在他身旁的几人见他皱眉,也都哼了一声,便有人从座位上起身欲出去教训那些船员。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第一个开口道:“百户,还是我去和他们说吧。”见他自告奋勇,其他人便又坐了回去。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从武昌城出发往杭州去的杨震、唐枫等锦衣卫了。因为他们人数占了船上乘客的一半有余,而且一个个看着都很不好惹,即使人家不知他们身份,也还是将这艘船最好的位置让给了他们。

  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叫他们感到舒心畅意。想到自己立下功劳却被如此对待,想到千户翟渠的遭遇,自唐枫以下都满怀着心事,船舱里的情绪更显压抑。

  杨震处在这么群人中间,也觉得很不是滋味。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已与兄长分别,就无须太过挂怀,现在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水上旅程。

  但因为唐枫他们并没有出舱观景的意思,杨震这个新人也只能陪着。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个机会,他如何还能放过呢?

  唐枫看了他一眼,似是看穿了他的意图,便也笑了下:“你去吧,顺便注意下四周。我总担心这趟行程会不太平。”

  上船之前,有人来报胡霖的亲卫黄朝旭等将要报复,这事也如根尖刺般扎在众人心头,是他们难以开怀的原因之一。只是从码头沿着长江河道走了几日,现在都进入运河了,也不见有什么变故,不少兄弟都已把这事放下,不想唐枫居然又提了出来。

  杨震答应一声,便走出了有些憋闷的船舱。虽然他明白要时刻提防可能存在的威胁,但此刻只想在外面透透气,欣赏一下运河沿途的风景。

  那船老大一直都在关注着上面那些客人的情况,见有人突然出来,就赶紧凑了过来:“客倌不知有何吩咐?”

  “蒋老板,你叫那些兄弟都说话轻着些,上面那些爷脾气都不太好,别招惹了他们。”杨震便提醒着说道。

  “抱歉抱歉,以后一定注意!”蒋老大忙点头称是。当日码头上的情形他也是瞧着的,知道这些客人确实势力不小,而且现在就有十多人呢,岂是他这个跑船的苦哈哈敢得罪的。

  “如此最好不过了。对了蒋老大,你是惯在这运河上走的,能不能讲讲这运河的事啊?”杨震看着船前后左右平静的水面,觉得除了比后世污染后的河道要干净些,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就想找个“导游”来问问。

  “呃……这个小人还真说不出什么事儿来。咱每日里就只知道看好了船别出事,将客人安安稳稳地送到。至于这运河有啥掌故,又有什么可说的,咱这些跑船的就不知道了……”蒋老大很有些为难地说道。

  他说的也是实情,在别人看来是风景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却是工作场所,那是再美也欣赏不出来的。杨震一想也觉得他话在理,就不再强求。这时,一旁传来一把有些苍老的声音:“无上太乙天尊!施主若想听这运河之事,老道倒是可以解说一二的。”

  杨震闻言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藏青道袍,须发皆已雪白,但依然满面红光的老道士正在那冲着自己稽首施礼。在老道旁边,还跟了个同样打扮的小道士,这时候正带着有趣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杨震。

  杨震的目光落到小道士身上,心里就是一动。他虽然也穿着道袍,挽着道髻,却怎么看都不像个出家人。倒不是他长相太凶,而是太俊俏了,一张脸白白嫩嫩倒也罢了,这五官也精致得像是画上去的一般,叫人要暗叹一声可惜,怎么这么标致的人物都做了道士了。

  这两个道士并非是汉口码头上的船。这个时代的长途客船就像是后世的公交车,每到一个码头都会停靠,让到地的客人下船,再接上新的客人。像杨震他们这样要坐船行几千里的客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杨震并没有在汉口码头见过他们。

  那小道士见杨震一双眼睛在自己身上乱瞟,脸竟微微一红,哼了一声,便转过了身去,却是有些恼了。只是他忘了一点,可是他先有些唐突地打量人家的哪。

  见对方如此模样,杨震心里已有了判断,这个“小道士”该是个易钗而弁的女子才是。这些只在他一转念间就已过去,杨震便顺着那道人的话道:“如此就麻烦道长了。”

  “好说好说。”老道呵呵一笑,就与杨震并肩站在船舷边上,指着运河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这道人确实知识渊博,对运河也极其了解,竟从隋朝开挖运河开始讲,一直讲到前元时将运河挖到北京,将运河的整段历史都道了出来。然后他又细讲起大明朝漕运和运河的关系,讲沿岸百姓和蒋老大那样的船夫是如何靠着这条河道谋生的。

  末了,老道叹道:“都说我朝有什么龙脉在凤阳,但在老道看来,这条运河才是我大明朝真正的龙脉哪。每日里,有价值数百万两银子的粮食、丝绸布匹从这条运河里通过,每日里又有数以百万的沿河百姓靠此为生,此河对我大明来说,实在不比北边边防为轻哪。”

  杨震听了他这一番话后,也有相同的看法。即便老道话中有些不妥处,他也选择性地忽略了,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晚辈受教了。”

  “哎,不过是一些浅薄的看法而已,当不得施主如此谬赞。”老道说着,突然看向杨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来:“其实若论见识,施主当不在老道之下。而要说际遇之奇,施主在我大明怕也找不到第二个相似者吧?”

  “唔?道长此言何意?”杨震被他这么一看一说,心头竟是狂跳不止,似乎自己最大的秘密都已被他一眼看穿。

  老道看着他,用只有他们三人能够听清的声音说道:“两世为人,此乃天意。逆天改命,只在于你!”

  这一下,饶是杨震再镇定,也被他说得脸色大变,手不自觉地按到了腰间的那口短刀之上。他这一举动看在小道士眼里,本来笑吟吟听着话的她脸色也变了,手更探向了怀里。

  与此同时,骤变突起,在客船拐过一道小山包时,前方突然响起了一阵呼哨声,随即三条小船前后一线如脱缰的野马般从前方飞快冲来,每条船上都站着三名身着劲装的大汉……

  PS:全新一卷,全新的故事已然开始,求各位的支持!!!!


第四十七章    突袭(上)


  运河虽然水面开阔,极便于行船,但也总有些地理不便之处,容易出现撞船、触礁等事故来。比如以前这个弯口,就因转得急了些无法看清楚前方情况,容易与对面来船相撞。

  要是平常时候,蒋老大作为在运河上讨了半辈子生活的老船人自然会有所警惕,转弯之前就会让人减慢船速,尽量给对面让出道来。可今日却因时近年关,运河上都没几条船,再加上人人归乡情切,便有些大意了。直到看到那三条小船如飞而至,他才急急喊了一声:“小心,转舵!”

  但还是晚了,第一条小船已在客船将转未转时就重重地撞在了它的船头侧面。这一下力量好大,站在船头上的蒋老大应声一个趔趄就头下脚上的摔下船去。其他船员倒还好,虽然有摔倒的,却只是成滚地葫芦。还有那运气好的及时抱住了身边的桅杆等物,稳住了身形。

  他们刚想去船头看看蒋老大的情况,又是接连两声“砰砰”的撞击之声,却是后面的两条小船居然也没有转向或是减缓船速,就步前面同类的后尘,也一头撞在了客船之上。

  这两下力道更沉,竟把原来就想转过弯来的客船给撞得打了个横,彻底横在了运河水面之上。而那些船员更是倒霉,刚一起身,脚步还没有站稳,这下就横七竖八地甩向了后面,重重撞在船舷等硬处,连连呼痛。

  与他们的叫嚷声一致的,是船舱里客人们喊成一片的惊叫与呼痛之声。舱里那些客人根本不知外面的情况,自然就更无一点防备,一撞之下自然有些受惊和损伤。

  但论起来最危险的还是站在船舷旁的这三位。杨震本就因为老道的话而心中巨震,即便眼尖看到了来船也不及回到里面。这一撞在另一侧,船身便朝着杨震他们所站一侧倾斜了过去,在惯性作用下,杨震也不禁要顺势掉落水中。

  但他终究身手了得,即便在此情况下还是迅速反应过来,右手一伸已扳住船舷,稳住了自己身形。再加上他一眼就看出那三条船是直奔着己方而来,故而在另外两下撞到时也继续稳住身体,倒是没有受什么大的影响。

  可他身侧的两名道士就没有这么好运气,或者说本事了。他们一撞之后,就已失去了重心,虽然拼了命要稳住身子,却还是向外倒去。接下来这两撞,就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直朝水里摔去。那小道士在受惊之下,手舞足蹈向外摔去的同时竟啊地一声尖叫出来,已无暇掩饰自己的女子身份了。

  但他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因为此时的杨震已回过神来,只见他伸手一托一拉,已把老道士前倾的势头给拦了下来。老道只是在不高的船舷上一碰,总算是定住了身形。

  而后,杨震就是向前蹿了一步,赶在小道士半个身子出了船舷的同时,一把搂住了她的腰肢,也及时将她摔出的动作给止住了。

  小道士正闭着眼睛张牙舞爪地想象着自己会落水,然后怎样怎样呢,突然就感到后腰一紧,整个人居然就定在了半空中。她惊喜地回头看去,正看到杨震抱着自己向后退去,立时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