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雄霸天下-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施尔看着这里,顿时惊讶不已,然后朝着身边的纳穆勒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难道是大明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实在是太美了。”
纳穆勒随后笑着说道:“这里不是大明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大明的大学区,大明的高等学府都在这里,这里也是刚刚建成两年多,大明皇帝将大明高等学府全部都迁移到这里来了。”
曼施尔一听,顿时惊讶不已,他此时看着身边优美的环境,精美的建筑,不是走过的一个个青年人,顿时感受到了这里的知识气氛。同时知道大明皇帝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君王,这一点犹太人最能体会到。
随后纳穆勒赞叹地说道:“在这里,大明的最高学府金陵大学,金陵医学院,大明帝国大学,还有大明帝国皇家学院,金陵商学院,大明帝国法学院等,一共有二十多所大学都在这里,足有十万多学子在里面学习。”
听到这里,曼施尔心中一阵惊骇,十万学子在学习,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和曼施尔的惊骇不同,纳穆勒的感受更加深刻一些,他在大明时间久了,于是更能体会到大明教育的厉害。
刘明远普及了全民免费教育,在完成高级教育之后,就可以参加大明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进入大学学习,这些大学里面教授的知识,就是以教育擅长的犹太人都感到自愧不如。
很多犹太人在的来到大明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大明优质的教育,于是纷纷都想将孩子送入到这些大学学习,但是因为他们是外来人,并且没有大明公民身份,即使一些人获得大明公民身份,但是他们的孩子也因为无法通过这些大学的考试而无法获得录取。
于是很多犹太人开始感叹,纳穆勒深有体会,尤其是金陵商学院,更是犹太人向往的天堂,这里面培养出来的学子都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商人,都会被一些大型商社和银行哄抢一空。
同时这些年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明帝国的科举招收的官员中也渐渐地开始出现大量大学毕业的学子,这也是有意向这些学子倾斜,这也是科举未来的一个趋势。
纳穆勒随后说道:“这些大学只是金陵城中的大学,大明皇帝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准备再建造一百所大学,每个省都将有大学,促进国家发展。”
听到这里,曼施尔彻底被震撼到了,他无法想象将来拥有一百多所大学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尤其是这些大学教授的都是科学知识,而不是西方世界那些虚假伪善无用的神学的大学。
看着曼施尔震撼的样子,纳穆勒知道曼施尔是被大明皇帝的手笔所震撼到了,同时他也知道这确实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手段,对教育的体会,犹太人体会的更加深刻。
震撼的曼施尔随后被纳穆勒带到了一个繁华的商业街上,这是一条车水马龙的商业街,纳穆勒向曼施尔承诺,世界上的商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
开始对于纳穆勒的话有些将信将疑,但是随后进入商业街之后,曼施尔很快就相信了,这里的商品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这里面的店铺就有上千家,商品多的数不甚数,东西方世界的商品这里基本上都有。
曼施尔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繁华的商业街道,完全超越了之前的见过的满刺加,而且和满刺加的商业街相比,金陵城的商业街则是更加有序,而且这里的人都是大明人居多,曼施尔虽然也见到了不少外夷人,但是多少都是大明商人的伙计或者是一些奴仆,完全不同于满刺加那种各种人杂乱在一起的场面。
曼施尔不仅惊叹大明的强盛,百姓的富足,不然也绝对不会有这么多商品在这里出售,只有百姓富庶了,才会促进商品的交易。
“曼施尔,我的朋友,你现在是不是对大明帝国的强盛有了全新的体会了。”
纳穆勒随后朝着曼施尔说道,随后曼施尔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后纳穆勒接着说道:“想要建立一个国家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们的同胞人数少,而且还分散在时世界各地,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国家,实在是太困难了,现在大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明自由的世界,咱们在这里生活不是很好吗?”
纳穆勒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劝说曼施尔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纳穆勒看来这些有些不符实际,甚至可能让犹太人陷入覆灭之中,毕竟现在的犹太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还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具备建立国家的条件。
第284章 再来一刀
龙凤十二年秋天,随着北方大地完成统一已经一年了,此时已经进入秋季,经过一年的努力,北方大地基本上已经稳定,粮食的出产大大超出了刘明远的意料,让北方的恢复更加迅速了。
北方恢复的最大功臣就是明军,将近百万明军驻守在北方,防御蒙元残余势力的同时,也开始就地军屯,加上地方守备部队,组织的百姓集体耕种,于是北方大地顿时一片繁忙,经过一年的恢复,很多田地都得到耕种,同时城池和村落,还有道路都得到了修复,各地也陆续出现大量的人口。
之前躲起来的百姓,还有被各方势力收集起来的人口此时全部都出来了,然后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但是依然出现人口太少,北方大量的耕地闲置的情况。
同时经过一年的接收和治理,大明的官员也完成了北方人口的初步统计,此时人口在三千万左右,相比较战前已经减少了超过一半之多,于是北方就出现了大面积荒芜人烟的地方,这些地方都需要人来耕种。
刘明远很早之前就启动移民计划了,他现在首要的移民对象就是东北和河套一带,对于中原和陕西一带,刘明远并没有准备迁移更多的百姓,此时这里的人口密度还算可以,相比较肥沃的东北和河套一带,那里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土地更是百里无人,急需得到耕种。
现在困扰刘明远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不足,一些地方想要开发,但是人口太少,大量土地被闲置,于是刘明远一面争取合理的迁移百姓,将江南人口密集地方的百姓迁移出去,同时研究更加高效的生产耕种方式。
其中生产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刘明远组建了大量的生产团,然后布置到一些地方,就像后世的农场,然后在一些地方进行生产。
同时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明军,刘明远此时开始将退役的明军大量安置在北方,这些明军在服役期满之后,如果留在北方,将会得到上百亩的土地,同时还有丰厚的安家费,这样的优惠相对于回到江南来说,还是非常诱人的,尤其是上百亩的土地和耕牛,这直接就让他们变成地主了。
于是在一年时间里,刘明远安置了超过了一万多退伍的军人,同时还有三万多伤残的军人,这些人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安家费,同时还免除了两年的赋税,这足够他们将整个家族都迁移过来了。
刘明远实行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弥补北方人口不足,恢复北方的生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大明此时的领土实在是太大了,此时在澳洲勘探的人员只完成了对澳洲土地一半的勘探,但是这些地方的原住民还不到三万人,都是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非常落后,这让刘明远知道未来澳洲的开发还需要大量的人口。
但是眼下刘明远可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去开发澳洲,现在澳洲只能进行军事管制,开始慢慢地修建一些海军港口城池,然后开始对澳洲的资源进行开发,尤其是黄金和白银,这些值钱的东西,需要进行勘察。
现在对于刘明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北元残留在草原上的蒙古诸部落,此时经过龙凤十一年低的一次北征,加上龙凤十二年春天的一次攻伐,让北元已经伤筋动骨了,完全没有了和大明对抗的资本。
时北元人口锐减,超过两百万牧民被明军屠杀或者死于饥饿严寒之中,这些都是明军两次攻击的战果,让北元元气大伤。
同时明军在边疆一带防御严密,于是北元的很多部落就是想要南下掠夺都要思索一下,虽然有一些部落活不下去了,还是选择了南下,但是很快就被明军哨骑侦查到了,然后被明军派出的骑兵纷纷围剿,最后没有一个部落得手。
此时明军已经装备了大量的骑兵,武器装备也要好于这些游牧部落,所以在开战的时候,一改之前中原王朝守卫的局面,看到敌人来了,都是主动出击,进行围剿,同时也让这些蒙元部落非常惊骇,他们已经清楚现在的明军已经非常凶悍了,不仅防御工事修建的好,就是骑兵也超越了他们,像之前那种随意南下掠夺的事情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时南下只有死路一条。
南下的通道被堵死了,蒙元残存的部落已经不敢南下,但是嗷嗷待哺的牧民们忍不了,于是纷纷开始朝着身边的小部落动手,他们知道自己如果再不抢去抢夺,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了,或者你不去抢夺,敌人也会盯上你,于是草原很快就陷入了内战之中,各部落开始相互厮杀,争夺牛羊和牧民。
看到北元的这般景象,刘明远决定继续对北元进行打击,他决定尽快解决北元的战事,毕竟已经拖延的太久了,此时如果再不解决北元,继续拖延下去,这会让北伐的成本继续升高,同时也将拖累北方的经济恢复。
于是刘明远在完成了北方秋收之后,随后又发动了一次对北元的攻击,这次依然出动了三路大军,超过二十万骑兵,对北元盘踞的漠北纵深进行打击。
同时这次刘明远急需沿用掠夺屠杀的政策,消灭北元的有生力量,削弱北元的实力。
此时经过一整年的相互厮杀,北元各部落之间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虽然一些部落抢夺了一些牛羊和牧民,但是自身伤亡也非常大,北元经过内耗之后,力量又被大大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