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雄霸天下-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济南地界,正在朝着蓟县方向撤军。
王士诚得知之后,也算彻底松了一口气,随后他也得知了曹州的战报,一时间惊骇不已,他没有想到曹州竟然失手了,最令他震撼的是毛贵战死了,此时山东变的群龙无首了。
王士诚也得知田丰带着朱元璋等人逃回了益都,然后就开始集合益都附近的兵马,聚集到益都,准备死守的架势。
看到田丰的举动之后,王士诚顿时一阵愤怒,此时毛贵已经战死了,现在山东义军群龙无首,王士诚之前是田丰的上级,而且田丰之前也只是一个后勤将军,职务也在王士诚之下,于是王士诚本能地认为山东的义军此时该归属他统领。
此时得知田丰逃命回到益都,然后开始聚集兵马,非但没有来解救济南,反倒是有了一副自立为王的架势。
于是王士诚大为愤怒,立刻派出使者前往益都,令田丰交出手中的兵马,然后来到济南听命他的调遣。
但是田丰以防备察罕帖木儿为由,不肯听命王士诚,直接将王士诚的使者赶了出去。
察罕帖木儿在攻占曹州之后,就准备回兵汴梁了,此时他还没有继续攻占山东的打算,毕竟最大的威胁是刘福通,如果他继续在山东进攻,一定也能取得战果,收复山东,但是毕竟这样又给了刘福通喘息的机会。
眼下时机已经成熟,汴梁和山东之间的通道曹州已经被察罕帖木儿攻占,汴梁眼下就是一个座孤城了,于是察罕帖木儿准备大军围攻汴梁,一举击败刘福通,收复中原之地。
同时察罕帖木儿也看出来了,虽然可以乘着毛贵死去之后,山东义军群龙无首之时出兵平定山东,但是他更清楚,山东义军很快就会陷入内乱之中,尤其是当他的大军包围汴梁之后,刘福通的影响力会大大下降,山东各地义军一定会为了争夺霸主自相残杀,力量会大大虚弱,那时才是他真正收复山东的时候。
而且令察罕帖木儿心中诧异的是刘哈刺不花此时竟然突然撤军了,察罕帖木儿知道一定是大都发生了什么,这才让刘哈刺不花突然撤军,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随后,察罕帖木儿就接到了山西传来的消息,那就是驻守大同的孛罗帖木儿突然领着大军离开了大同,然后朝着大都进发了。
察罕帖木儿知道这个孛罗帖木儿的行动一定和大都有关,这也是刘哈刺不花撤退回到蓟县的原因。
对于大都即将发生什么,察罕帖木儿此时已经不在意了,他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攻略地盘,扩编军队,这才是王道,因为这个天下还会继续大乱下去,到时候鹿死谁手都不好说了。
随着力量的逐渐壮大,元庭威信和统治的渐渐丧失,于是察罕帖木儿心中的野心也渐渐地膨胀了起来,此时也已经不再关注大都发生什么了,他心中甚至开始欢喜大都内讧,自相残杀,这样可给给他更多的机会。
随后察罕帖木儿也没有在曹州停留,领着大军就回师中原了,然后汇合洛阳的扩廓帖木儿,集合大军十万将汴梁团团围住。
随后察罕帖木儿又开始深沟高垒地围困了汴梁,这是最有效的攻城方式,直到汴梁城最后粮食耗尽,然后突围,最后的结果就和曹州一样,全军覆灭。
此时也已经进入冬季,察罕帖木儿也知道冬季攻城的困难,于是也不着急,开始深沟高垒地围困汴梁的同时,开始巩固根基,招抚流民百姓,经营山西和洛阳两地,慢慢地积蓄力量。
这一点察罕帖木儿是学习的刘明远,一定要重视生产,这才是强盛的根基,此时察罕帖木儿已经开始慢慢地将对手放在刘明远身上,他知道刘明远将来一定是他最大敌人。
此时刘福通已经被围困在汴梁了,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察罕帖木儿开始更多地关注刘明远,而且对刘明远的进展也是感动震惊。
按照察罕帖木儿的预计,按照现在刘明远的发展趋势,明年将会攻占湖广全境,彻底统一南方。
第191章 孛罗帖木儿得势
孛罗帖木儿虽然打仗是个庸才,但是对于政治还是非常敏感的,此时他已经看出哈麻即将失势,而且随着这次哈麻的疯狂,孛罗帖木儿知道哈麻这是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但是孛罗帖木儿是绝对不会和哈麻继续疯狂的,于是他将消息告知了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并且说明他绝对忠于蒙古大汗,大元皇帝,这次回兵不是助纣为虐,而是借机除掉哈麻,稳定大都局面。
于是孛罗帖木儿按照哈麻的计划如此出兵,开始奔袭大都,沿途哈麻都已经将一切安排好了,孛罗帖木儿一路上畅通无阻,最后来到大都城下。
此时太子为了稳妥起见,已经将攻略山东的刘哈刺不花召回来了,并且令其驻守蓟县,时刻听候太子的调令。
此时看到孛罗帖木儿的大军已经来到大都城下,哈麻顿时大为欢喜,立刻令人打开城门,将孛罗帖木儿放了进来。
随后大都局面一片肃杀,孛罗帖木儿很快就领着大军入城,但是没有出现哈麻期待的局面,孛罗帖木儿领着大军没有包围东宫和皇城,反倒是突然围住了哈麻和雪雪,还有哈麻一众亲信的府邸。
看到这样的局面,哈麻怎么还不明白,顿时一阵绝望,他知道自己的命是没了,同时恨透了孛罗帖木儿的不忠不义,当出达失八里败兵汴梁,逃命时病死,孛罗帖木儿谎称其父战死汴梁城,这些哈麻都是知道的,而且当初孛罗帖木儿还给哈麻送了大量的金银。
随后哈麻就在元帝面前保举了孛罗帖木儿,同时大赞达失八里战死汴梁的事迹,于是在丢了汴梁之后,达失八里父子反倒没有被治罪,元帝还加封了孛罗帖木儿的官职,令其驻守云中,也就是大同。
此时看到孛罗帖木儿竟然领兵包围了自己的府邸,哈麻顿时一阵愤怒和悔恨,他知道这些狼子野心的人绝对靠不住,此时真是悔恨透了,但是阴险的哈麻此时才知道他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平日里敬畏他的权势,都争相巴结他,投奔到他的门下,此时眼看哈麻颓势,于是立刻开始落井下石。
太子也不想杀戮太多的人,而且他和阴险的哈麻相比,还是仁慈一些,于是放过了当初很多哈麻的亲信。
这些人也非常知道报恩,于是很快就开始历数哈麻的罪状,太子也担心夜长梦多,于是令孛罗帖木儿果断下手,将哈麻和弟弟雪雪两人的府邸全部屠戮干净,一个不留,同时十几个哈麻的亲信死党,也被屠戮了。
于是一时间大都一片血雨腥风,权倾一时的哈麻和弟弟雪雪很快就被处决了,孛罗帖木儿下手也非常残忍,哈麻和雪雪,还有十几个亲信死党的府邸上一个活口没留,全面屠戮干净,然后将这些人府邸也全部抄没干净,并且将抄没的钱财大部分私吞了,只给太子送去了一小点。
就是看到这一小点钱财,都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太子也震撼不已,痛恨哈麻祸害国家,毁坏江山社稷。
此时哈麻和弟弟雪雪等一众人被太子雷霆铲除,昏庸的元帝也不得不接受眼下的事实,然后将孛罗帖木儿拜为枢密院使,总领大元兵马,平定叛乱。
太子其实心中并不想拜孛罗帖木儿为枢密院使,他也清楚孛罗帖木儿不是好东西,今天可以为了仕途出卖哈麻,说不定明天就可能对自己下手。
但是元帝突然拜孛罗帖木儿为枢密院使,实在是出乎太子的意料,同时太子也隐隐察觉到,元帝这一招是在收买孛罗帖木儿的人心,将孛罗帖木儿和他分开。
元帝也开始忌惮探子的权势太大,首先大都外面的蓟县的刘哈刺不花就是太子的亲信,此时又来了一个孛罗帖木儿,太子就时刻都有了谋逆逼宫的势力,于是元帝立刻将孛罗帖木儿拉到自己身边,让他远离太子。
孛罗帖木儿经过元帝这样一番封赏,那里不清楚元帝的用意了,立刻站到了元帝那一面,元帝也是大佳赞赏孛罗帖木儿的忠义。
孛罗帖木儿这一趟可是大赚了,不仅被拜为枢密院使,可以驻守大都了,要比塞外苦寒的大同好多了,同时还从哈麻等人的府上抄没了不少钱财,大发了一笔,实在是欢喜不已。
元帝封赏孛罗帖木儿也让很多元军将领不满,孛罗帖木儿就是一个二世子,和他老爹一样,打仗从来都没有打赢过,可谓是百战百败,但是最后竟然坐镇枢密院,实在是让元军将领们大为愤怒。
其实这些愤怒的人不仅是因为孛罗帖木儿没有战功,更重要的是他们嫉妒孛罗帖木儿,在大都享受生活,反倒是他们要在外面四处拼杀,于是这些人心中嫉妒羡慕不已,表面上则是一片愤怒不满的表现,其实内心是羡慕和嫉妒。
但是和众多愤怒不已的蒙古权贵和元军将领们不同,察罕帖木儿和刘哈刺不花等善战的蒙古将领们反倒就要平静的多了。
察罕帖木儿攻破曹州之后,就将汴梁包围了,此时正在汴梁城下指挥大军围城,构建工事,也根本就没有在意大都的局势。
刘哈刺不花虽然大军就在大都城外的蓟县驻守,但是也没有任何举动,随着寒冬的到来,刘哈刺不花和手下大军也全面进入休整期,开始躲在蓟县城中过冬,北方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很多活动都会停止,刘哈刺不花知道他一个人就是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眼下天下的大势,此时大元最大的威胁已经产生,那就是刘明远。
刘哈刺不花非常清楚眼下的局面,大都此时还在内讧,各路元军都在争相夺权,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权贵们也是贪婪无厌,饿狼一般地盯着大都里面的这位蒙古大汗每年的封赏,至于大元朝一半的天下已经丢失了,他们这些蒙古权贵才不会去管的,他们自知道守住自己的草原和财富,才不管大都那位大汗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