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637章

明末乞活-第637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做老子和钱谦益那群混球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内部的大敌当前,眼见着一番话说的自己幕僚孙传庭,顾炎武,施琅,刘宗敏等人全都是点头称赞,尤其是刘宗敏这厮来了个川剧变脸,还给阮大铖挑了个大拇指,宋青书也只好闷着心跟着点了点头。

    “就按先生此计吧!”

    …………

    开朝初日,江南最大的军阀怒而拂袖出走,的确让应天不少人跟着心惊胆战了一阵,然而第二天,宋青书该上朝上朝,那些进入应天的军队也是该巡逻巡逻,该守城守城,市场照样开,也没有大兵鼓噪,劫掠,可算让东林党那些官儿放心下来,尤其是跑回家乡常熟观望了十多天的钱谦益,看到没事了,又是风风光光的跑回应天当他的礼部尚书起来。

    不过明面上宋青书不吱声,暗地里网却开始撒了下去,这些天,松江西印度公司专门培训的不知道多少伙计,掌柜的开始出差,带着尺丈,悄悄的熘到乡下,从长江边上向浙江,江西一带仿佛网那样滤过去。

    张居正靠着的是国家自上而下的清丈土地,这其中,不知道多少官员抵制,明面上配个,暗地里胡诌,还趁机收受贿赂,那还是万年间的官儿,到了如今,这些地方官可更加的不可靠,宋青书还是决定靠自己来的比较好,计划中三个月完成对南直隶的土地清账,就注意找出几百万两的税收,支撑南明的继续存续,还能给东林党以沉重的打击,一举两得!

    然而,就在这土地清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六月一,后世一个小孩子快乐的日子,大明朝廷又跟着发生了件大事。

    “扬州史督师急报!紧急军情!”

    一骑背后插着红旗的明军骑士自北门急促的抢进,一口气狂奔到了宫中,片刻后,拿着黄帖子的司礼监太监田成是无比兴奋的跑进内宫,连弘光皇帝正在看戏都不顾了,惊喜的推搡开戏班子大叫着。

    “陛下,大喜啊!”(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五章。借虏平寇?痴心妄想

    要说皇帝来了应天也有不少坏处,那就是三日一朝的大朝会,汉唐官员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到了宋代宰相只能站着,到了元代朱元璋连站着的权利都不给了,官员只能跪着奏事,这辈子宋青书也没如此跪来跪去过,关键是在他看来,上朝简直是浪费时间,绝大部分手段都是在朝下进行的,一大群混球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的废话。燃文?    ??.?r?a?n??e?n ‘org

    要不是怕钱谦益这些混账东西给来个突然发难,这朝会宋青书根本不想来。

    今天的废话也格外的多,礼部侍郎李清上书,要给已经死了两百七十多年,被朱老爷子冤杀得傅友德,冯胜等功臣平反,追封谥号,把那些冤死鬼的陈年旧事翻出来,反复的讲,为了个谥号勇忠还是勇义争论不休。

    要是太平盛世,反思史,纠正以往的错误倒是无可厚非,可是这个节骨眼上,清军或者建奴随时有可能南下,才刚刚丢失了整个江北,整个朝廷非但没有丝毫备战气息,反倒是在这儿粉饰太平,这就让宋青书颇为不耐了。

    尤其是前天,登莱道张好才才刚刚给他送来足足迟到了小半个月的噩耗。

    就在宋青书白眼反着神游太虚,计划赶紧下了朝回去整理土地丈量名册时候,可算一群文官咬文嚼字讲他也记不住的哪位功臣谥号定位诚信了,把这事儿告了一段落,可眼看着卢九德这厮要一扬浮尘无事退朝了,冷不防兵部侍郎吕大器喜气洋洋的勐地站出来,跪在了过道中央磕头奏事道。

    “启禀陛下,扬州督师史可法大人派人八百里加急发来喜报!”

    这人一站出来,宋青书顿时腻歪了一下,兵部尚书阮大铖就在旁边站着,史可法发来的消息他不知道,居然让这家伙直接呈报给了皇帝,这不仅是官场大忌,哪怕后世越过上司邀功都是不招人待见,这事儿明显让阮大铖脸色也是难看了不少,阴郁的斜着眼睛看着这个废脸肥肚子的白花生堆萎在地上,朗朗而谈着。

    这家伙所说的喜事,旋即再一次让宋青书嘴角狂抽了起来。

    “大喜事啊陛下,宁远团练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大人借建奴兵,于四月二十三日于燕山大破闯贼,四月二十五再破其于京师北郊,今神京已被吴将军收复!”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不少人还不知道,一听这消息,钱谦益,高弘图等一大帮士大夫喜上眉梢,纷纷跪倒在地,向着弘光皇帝道喜道,东林党以及江南官僚势力之大,这一气儿倒是显露了出来,足足三分之二的朝臣跟着跪下,还有那些上朝的勋贵们,剩下宋青书,阮大铖,王瑶之,孙传庭等西印度公司一党孤零零在那儿站着,那模样犹如鹤立鸡群那般扎眼。

    看着宋青书脸色阴沉立在那里,东林党无论如何都没放过借机打击他的机会,故意声音扬了起来,磕完头后,钱谦益阴阳怪气的笑着扭过头,指着宋青书笑道。

    “宋大人不愧是骁勇无双,我朝第一名将,吴总兵收复了京师,大家都高兴,只有宋大人愁眉苦脸,是怕没了仗,没了战功可拿了,诸位,大家说是否?”

    “钱大人说的有理啊!”

    “哈哈,宋大人莫慌,闯贼还未灭,有的是仗可供你打,哈哈!”

    钱谦益这伙不愧是玩笔杆子的,话够损的,明面上夸宋青书骁勇,暗地里讽刺他粗鄙武夫一个,除了打仗这样粗活啥都不会,一帮子东林文臣也是,为国持政不咋地,这种打机锋一个顶俩,都听出了钱谦益的弦外音,跟着哄堂大笑。

    弘光也不知道是听明白了,还是因为这个消息,那张肥嘟嘟的脸也是在上面一脸傻笑,不过这群江南文官还是有些是务实的,笑之余,大学士王铎也是喜气洋洋的跪抚中路,向皇帝磕头请告道。

    “陛下,平西伯此举功在社稷,老臣以为,当速速派人北上接洽,犒赏,以免生变!”

    “陛下,王大人此言有理,先兵部尚书陈新甲,县令马绍愉与建奴议和,皆因使者身份低微,功亏一篑,臣认为,当速遣督抚大员亲自北趋,封赏虏主九酋,借建奴兵以灭闯贼,如当年唐借回纥兵驱安禄山,借沙坨兵灭黄巢那般,保我社稷!”

    中书舍人茅元仪也是喜上眉梢的站出来,对着上面叩拜着。

    “哼哼,呵呵,哈哈哈哈~”

    可就在一片喜气中,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冷笑声忽然传了过来,听的满朝文武皆是一个愣神,惊愕的扭过头看过去,却见宋青书双手扶着笏,居然是笑的前仰后合,可那股子笑声中,讥讽的味道格外浓郁,听的钱谦益等人无不是脸色剧变。

    “大胆靖南侯!陛下面前,竟敢失仪狂妄!臣弹劾此狂人,交由宗正寺惩处!”

    平常人家是关门放狗,到了东林党这儿就是关门放言官,反正太祖爷给的特权,言官无罪!这帮六七品的芝麻小官还真仿佛红小将那样,每次党争冲锋陷阵都是在最前面,这次也是,又是庭御使杨廷枢跟藏獒那样嗷嗷叫着跳了出来,紧接着,一大群不甘示弱给事中,都给事中都跟着狗王跳了出来,一个罪名接着一个罪名扣到了宋青书脑门上,什么大不敬,什么狂孛,加一块都快够满门抄斩了。

    可惜,如今不同于京师那时候,就算这群御使言官咬的再凶,皇帝也没敢一挥手拿下,门外更是没有一个锦衣卫大汉将军敢冲进来,宋青书如今虽然不如当年汉末曹操,可内外九城都是他的兵马,软刀子可以,可谁也不想把他逼急了。

    终于,眼看着场面有些控制不住了,对方大佬还是出面了,勐地举了举笏高叫一声:“肃静!”制止住了沸反盈天的御使们,高弘图眉头紧锁的扭过身直视向宋青书,阴沉的喝问道。

    “靖南侯,朝廷议论大事,为何无故冷笑?汝莫非有何见教!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伙参议一二?”

    冷眼看了半天,终于,宋青书也是收起了冷笑,也变得满面严肃的抱拳问道。

    “敢问吕侍郎,史大学士传来的军情,可曾提过,吴三桂是个何等发型?”

    “汝这是何意?”

    正说着军国大事呢,冷不丁宋青书把话转移到发型上,还真是让一大群家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高弘图的脸色更加难看,怒气横生戟指喝问着。宋青书眼睛斜了阮大铖一眼,这个兵部尚书是立马转身站出朝班,跪着启奏道。

    “启禀陛下,老臣得到登莱道巡抚张好才张大人军情奏报,宁远总兵吴三桂已然剃发降清,接收虏主册封平西王,他与祖大寿,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一样已经入了建奴八旗,已然不是我等族人,更非大明之臣!”

    “陛下,此非大喜,而是大祸啊!闯贼百万大军我朝已经难以抵挡,闯贼更是连建奴都能击败,如果不整修兵甲,早日备战,他日建奴席卷江南,大家岂不皆成阶下之囚了?”

    不愧是当奸臣的,阮大铖一番话讲的那叫个声情并茂,听的满朝文武还有弘光皇帝都是目瞪口呆,好半天都没缓过来神,然而就算如此,高弘图钱谦益几个家伙依旧是一副不可置信模样,或者说不敢相信模样,看的宋青书心里又是一阵发堵。

    这就是吴三桂的危害了,不仅仅是他手下关宁铁骑充当了灭明,镇压汉人以及其他东南民族的急先锋,更是因为这家伙政治上的蛊惑性,吴三桂打着为君父报仇的大旗,在弘光朝前期几乎迷惑了满朝文武,江南小朝廷坐看着建奴向西一路击溃了李自成的主力,直到睿亲王多铎率领清军南下,这才慌了神,可惜为时已晚,史上耗费重金的江北四镇不堪一击,从清军携灭闯之威发起进攻开始,到弘光朝灭亡,前前后后不过才一个来月的时间。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