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卫东厂还如同潮水般的将一个个坏消息传来,可是到清晨六点左右,再也没有报人回来了,旋即骚乱在紫禁城也开始起来。
登基十七年,今日是崇祯皇帝少有早朝迟到的几天,然而,往日满满的朝堂如今变得空空如也,一个来上朝的大臣都没有,那股子亡国的惊人孤寂与挫败感仿佛毒蛇那样撕咬着崇祯的心,在这种难熬的滋味中强行按捺着等候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再也忍不住的崇祯皇帝跌跌撞撞的到各个衙门去亲自找了。
往日里,大明王朝所有文人梦寐以求的文渊阁空空如也,凌乱的奏折文案扔了满地,陈演,魏藻德等阁臣早已经不知何时离开了这里,六部更是空空如也,最后跌跌撞撞的崇祯皇帝披头散发的在王承恩搀扶下,踉跄的爬上了宫楼。
二百七十多年,景阳钟来是召唤文武百官上朝的最后通知,钟响而人不到,文官罢官武官去职,没人敢违抗钟声的唿唤,然而今日,崇祯皇帝再次失望了,蜂鸣的钟声非但没有唿唤来大臣上朝,反倒是将着混乱的京师城全部展现在了崇祯眼帘。
敲完了四十九下,崇祯皇帝终于失魂落魄的再一次摇摇晃晃回到了金銮殿。
“大伴,我大明亡国了吗?”
死一般的寂静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崇祯皇帝沙哑的一句话,听的旁边伺候着的王承恩禁不住浑身激灵灵的哆嗦了下,可这话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低眉顺目,沉默以对。
似乎也没指望他回答,崇祯再一次低着头沉默了起来,片刻之后,堂堂大明天子居然哭了起来,嚎啕大哭。
“诸臣误我啊!”
“陈演!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你死不足蔽孤!”
“周延儒,奸猾狡黠,巧言令色!纲纪败坏全在他手!”
“还有薛国观!温体仁!陈新甲!张凤翼!郑崇俭!袁崇焕……,诸臣误朕!诸臣误朕啊”
那股子凄凉之意,听的人心都发颤,就算见惯了大场面的王承恩也忍不住心神摇曳,满心复杂,听着崇祯一个个的数落着大臣们,或是活着,或是死了的大臣们,王承恩也是在心头发酸着,从万末年开始当差,他也算是四朝元老了,伺候过万,泰昌,天启,崇祯四位皇帝,泰昌帝在位太短,万皇帝的慵懒,天启皇帝的昏庸,王承恩是在目的。
相比于这两位,崇祯皇帝可真算得上勤君了,每日批阅奏折不到凌晨不睡,而每天凌晨又得早早起来,早早上朝,平常官员尚且还有个休沐日,皇帝却是一天没有,而且照比代皇帝,崇祯皇帝实在算得上个节俭寡欲的好皇帝了,减膳撤乐,不说大明朝,史几千年,衣服带补丁,让皇后亲自织布补衣的皇帝除了崇祯也再找不出谁来!
可就这么两个怠政皇帝,却让大明王朝得以延续,偏偏这么位千古勤政的苦皇帝,大明王朝却亡在了他手里!
不过,皇帝真没错吗?
就连他王承恩都知道,不该招安的,他招安了,就连他王承恩都知道,不该出战的,他逼战了!就连他王承恩都知道,不该杀的,他崇祯皇帝杀了!大明十七帝,少有让大臣们如太祖,成祖年间这般战战兢兢的皇帝,可是前两人当杀则杀,当用则用,在他们的手里,大明江山扶摇直上九万里,向北挫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向南直抵东非海岸,可这位,大明朝在他手里却是处处碰壁,走到了如今的地步。
不过千言万语都没有用了,王承恩又是耷拉下了脑袋。
坐在龙椅上,精神病那般自言自语了许久,崇祯皇帝忽然再一次红着眼睛站了起来,咣的一声拔出了他的天子剑,脚步悬浮的摇晃着又是向后宫走去。
“啊!!!!”
一声惊叫中,抱着包袱欲躲的王嫔倒在了血泊中,旁边崇祯皇帝未称帝时候就嫁给他的袁贵妃哀怨的看了自己丈夫一眼,却是平静的踏上了板凳,将白绫套在了自己纤细的脖颈上,旋即踢翻了凳子。
崇祯不是无情人,相反,他也很多情,可这不仅仅关乎大明皇室最后的声誉,亡国女子有多惨,熟读史书的朱由检可是知之甚深,北齐亡后,王族被齐齐拉到定河边斩首,这还算幸运的,北宋亡后,上到后妃公主,下到贵人命妇,居然是全都被金人拉回去,当了****苦役,赵匡胤亵玩小周后的报应,又回到了他赵家!
例子数不胜数,与其让自己的女人活在屈辱与悲苦之中,还不如自己送她们离去了,踉踉跄跄,拎着血淋淋的剑,崇祯皇帝又是眼含泪花的走向了坤宁宫,周皇后住处!
此时,紫禁城的喧嚣亦是散去了不少,坤宁宫早已一片狼藉,不过在殿内,似乎早已经预见了命运,周皇后也是平静的等候在哪里,一条白绫悬挂于梁上,不过却被屏风所掩盖,而太子,定王两个儿子,也是满面惊慌中被换了一身常服,几个忠心的太监也是平民打扮,哀伤的束手伺候在一旁。
“陛下,田贵妃带永王昨夜宿于御花园小楼,妾身已经派人去伺候了,永王须臾既到,田妃也不会出有辱皇室的事情来,懿安太后那里,也派人去了,张皇嫂深明大义,陛下无须担心!”
“妾身……,请容妾身送皇儿一行!”
从自己登基以来,周后从来都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哪怕自己宠爱田妃那一段日子,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她都能为自己分忧,可是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自己却连她的安全都保证不了,这一刹那,崇祯皇帝更是心如刀绞,哽咽中只能以点头掩饰。
看着皇后搂着太子,定王,眼含热泪叮嘱了许久,崇祯皇帝自己亦是揪心的按着两个儿子肩膀,叮嘱着。
“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中要匿行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唿之翁,见年壮者唿之以叔伯。”
感慨的长叹了一声,一股子心灰意懒涌现心头,拍着两个孩子的肩膀,崇祯最后怅惘的嘱咐道:“如果将来你们得以全身,不要忘了,你们父母是谁就行了!”
“张春,带太子,定王出宫吧!”
重重点点头,几个还算是忠心的太监,侍卫带着两位皇子,匆忙的走宫边小路出门,旋即消失在林荫中,以着无限眷恋目送自己儿子离去,又是心痛的看了两眼旁边同样颤抖的仿佛小鹌鹑那样的长平公主,昭仁公主,最后对着崇祯皇帝施了一礼,周皇后也是宽宽走到了屏风后面,片刻后,一声凳子倒地声清脆入耳。
这一次,更是如遭雷击,崇祯哆嗦的无以复加,足足一分多钟,方才两眼含泪,颤抖着又是对着自己两个女儿举起了剑来。
“汝奈何生吾家啊!”
绝望的感叹中,锋利的天子剑剑锋对着惊恐的长平公主就砍了下去。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怒吼忽然在背后响了起来。
“混账东西,住手!”
砰……(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五十二章。打了皇帝?
什么叫大厦将倾?人心离散?这就是,京师至少还有守军五六万人,外加武阉若干,平时里食君俸禄的一个个正人君子非但没想着去如何挽救这个王朝,或者为这个深受恩泽的王朝奋战到最后一刻,只有除了费尽心机的匿藏好自己最后一块银子,?en ???.?r?a?n??e?n?‘org
更有甚者,还想着利用自己在旧朝中所获得的权利,在新朝中博取一个好出身,大太监王德化就是如此,他是崇祯潜邸出身的伺候太监,信王府的老人,这个崇祯皇帝最需要保卫的时刻,受命督内外军的他反倒是大开德胜门,迎接闯军进入内城。
“陛下这边来!陛下慢点!小心坎!陛下,前面就是午门了!”
已经俨然把自己当成新朝皇帝的忠狗了,王德化跟着李闯鞍前马后伺候的那个勤勉,一个肥胖的肚子都因为鞠躬窝的满是褶子,活像个蒸大了的包子,看的李自成身边大将郝摇旗,田见秀,刘芳亮,李过等无不是冷嘲热讽的笑着。
然而介绍到了一半,勐地回头,王德化那肥的流油的脸庞忽然僵住了,崇祯皇帝敲响景阳钟都没有叫上朝的大臣们,这会儿一个个穿着囚服,抱着不看都知道内容的劝进书,恭恭敬敬的站在午门口等候着。
那队列,站的比上朝还要整齐,而且首辅大学士陈演赫然列在队伍前面!
你们是什么?文官!气节比命都重要,不是吗?居然和爷一个没卵子的公公抢新朝皇帝陛下的宠幸!要不要脸了?当即气得腮帮子直鼓,王德化跟个皮球那样冲了上去,上前就给陈演一个大耳光,张口就喝骂道。
“误国贼!天子何在?汝辈来此何干?”
叫骂着,王德化是见人就扇耳光,扇的一帮士大夫脸皮子跟猴屁股那样,可一个造次的都不敢,尤其是内阁首辅陈演,脑袋耷拉的甚至很不得磕头磕在地上,滑稽的一幕,看的那些大老粗的闯军大将们更是哄堂大笑。
“大明有臣如此,何该不亡?闯王代明乃是上应天命,下对人心!可喜可贺啊!”带着不屑,大头娃娃鬼骑马那样的宋献策满是不屑的对着李自成抱了抱拳头,看着那些被打的东倒西歪的明臣,李自成脸上那股子厌恶同样浓郁的显露了出来。
“一群跳梁丑类而已,就这些混账东西,祸害苦了咱们,李过,派人将他们清开,进城,找到崇祯要紧!”
“末将遵命!
大声答应一声,从当年那个陕北放牛娃已经变成了杀人将军的李过爽利的答应一声,提着马就大步向前,一大群闯军禁骑上去轮着马鞭子一顿抽打,直接将那些那些穿着囚服的大明“忠臣”连带着大太监王德化打了个斯文扫地,一群体面人灰熘熘的四散而去。
十几个闯军上前推着那沉重的午门,站在午门前,站在那红墙青瓦高的午门下,看着沉重的红漆城门为自己轰然洞开,里面稍小的太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