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爽快大笑着说道:“宋总兵,觉得卢某这马如何?”
“末将不懂马,不过兵部大人这马看上去倒是真精神!”
听着宋青书一个精神的评价,卢象升进不住愣住了,旋即哭笑不得的又抓了抓马鬃毛,笑着说道。
“它可不止一个精神,你看它全身深紫,鬃毛紫黑,偏偏四个蹄子都有一圈白毛,肩上也有一块皓月模样毛发,这五处白毛,不但白天闪闪发光,月光下也是闪闪发明,所以卢某就给起个名字,五明骥!”
真仿佛恋人一样抚摸着马鬃,卢象升感慨的回忆道:“当年卢某刚投笔从戎时候,意气用事,几千兵马扎上万乱军中,结果被打了个大败而回啊!被围困在沙河,那河有数丈宽,要不是这五明骥一跃而过,也没有今天的卢象升。”
“哦?兵部大人是吉人自有天相。”
平白无故和自己讲马,宋青书是听的一头雾水,随口敷衍道,似乎看出来宋青书对马不太感兴趣,卢象升旋即又是笑着拍了拍马脖子,旋即走到了宋青书并肩,做了个请的的动作。
“宋总兵,不妨陪卢某走动走动。”
还是围着马厩溜达,卢象升又是拉开了话匣子。
“宋总兵,京师传闻,杨嗣昌杨阁部,曹化淳曹提督都欲与东虏议和,你觉着如何?”
“我泱泱天朝,岂能和东虏跳梁小丑,绰尔小邦议和,简直滑天之大稽。”
这事儿可是个敏感话题,卢象升可是都快挂了的人,宋青书可不愿意他临死还阴自己一下,可又敷衍的这一句,听的卢象升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不是你的心里话。”
“卢某何尝不知,大明打累了,经不起两面折腾,今年又是个大灾之年,明年中原又要兵戈再起,可就算议和,也不能如此议啊!当年宋室靖康之耻,将公主皇女都当做赔款送给了女真,结果如何,秋高马肥,卷土重来,徽钦二帝图留下千古笑柄,自萨尔浒开战开始,我大明屡战屡败,如今更是让建奴打到了京师,北直隶,心窝子!这时候签订盟约,和当年靖康之耻有什么区别?就算订立盟约了,他日这些关外蛮夷还是会轻易毁约,到时候朝中上下没了同仇敌忾之心,败亡将会更惨!”
“不让这些野蛮强盗有个刻骨铭心的痛楚,怎么能迎来和平?”
敲着胸脯,卢象升再一次激动起来,额头上都鼓出了青筋,看的宋青书禁不住诧异的望着他,史书上都是卢象升老顽固一般反对议和,这么看来,他也不是榆木脑袋。
不过要拉自己跟着去送死,宋青书还是不干的,听他一通咆哮,宋青书仅仅是沉默不语,也没有搭话。
似乎也没期待他回答什么,平静了心情,卢象升忽然又是拉着宋青书,重新回到马厩中,再一次爱不释手的抚摸起五明骥的鬃毛来。
“高起潜也爱马,前一阵子,他向我索要五明骥,不过我没给,到了他手里,这好马顶多成一骑乘炫耀的万物,辱没了它!”
最后拍了拍马脖子,卢象升忽然伸手解开了缰绳,递到了宋青书身前。
“牵走!”
“这……”
太意外了,宋青书甚至第一时间没有去接,目瞪口呆的看着卢象升,见宋青书不答话,卢象升又是直接把马缰绳塞到了宋青书手里,挥了挥手,自顾自的向回走了去。
“牵走吧!它是名马,不应该死在这无名之地!”
眼看着卢象升远去的身影,宋青书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子萧瑟油然而生,看起来,卢象升不是不知道明军内部的情况,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送死的打算,就应他刚刚那一番话,就算死,也要给东虏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天下不缺悍勇莽夫,而明知死地还要赴汤蹈火甘之如饴,就算宋青书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这五明骥还真是通人性,似乎预料到什么,拉着缰绳,宋青书是好不容易才把它拽出来,和自己马拴在一起,和小宝点了点头,带着亲兵,宋青书再一次急促的向北赶去。
可又是没走多远,他的队伍再一次被拦住了,亲兵警惕的戒备中,道边小树林里,十来个辽东骑兵簇拥着高起潜慢悠悠的出了来。
“见过高公公!”
这厮还得风光好几年,该低头就得低头,宋青书也没摆架子,下马上前一副恭敬模样对高起潜作了个揖。
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高太监却是两眼放光的盯着宋青书的马,啧啧有声的摇了摇头:“五明骥啊!这卢大帅还真舍得。”
“公公喜欢……”
和卢象升不同,宋青书对马没太对感觉,不值得为了一匹马,得罪了高起潜,不过他话还没说完,这高公公已经笑着摆手了。
“不!不!既然卢兵部所赠,那就是你的,宝马配英雄,好过在我等刑余之人手里糟蹋了。”
很是亲切的也翻身下马,笑着拍了拍他肩膀,贴着宋青书耳旁,高起潜又是小声说了起来。
“高阳一战,杨阁部已经和咱家通过气了,啧啧,剿杀东虏三千,一个活口没留,这,当年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也不过如此,宋总兵,好一员虎将!”
这话听的宋青书却是后背发麻!这年头名将不得好死,万一崇祯皇帝一时兴起,给他安个蓟辽总督,三边总督啥的,他可不想在内防外斗之间,让人玩死。
还好高起潜接下来的话,让他松了口气。
“更难得宋总兵还如此识大体,知道什么应该让陛下知道,什么不应该让陛下知道,三千建奴脑袋,功劳都应该封侯封伯了,杨阁部都在为宋总兵可惜,五级首级封不了爵,只能和曹公通融一下,加个左都督了。”
“宋大人,前途无量啊!”
意味深长的瞄了一眼卢象升大营,高起潜又是拍了拍宋青书肩膀,旋即大笑着骑上马,跟着关宁骑士,再一次消失在了树林中。
目送着他远去,好长时间,宋青书才重重叹了口气,在小宝莫名其妙中叹息着摇着头。
“这一战,败定了!”
………………………………
第四百七十二章。风萧萧兮易水寒
“这朝廷衮衮诸公啊!”
拥着骑兵一直等到宋青书回来,乞活军的中军帐篷内,听着宋青书叙述这一趟之行,尤其是高起潜最后和宋青书见面的情景,他也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卢公这是在赌,赌他的忠义能激起其他将领的忠义,可惜,某些人已经把议和当成救命稻草了,如何还有胆子进行一战,关宁军是指不上了,高起潜一番话明显是以左都督为利,让大帅也作壁上观,仅凭着宣大军队,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建奴对手?”
其实归根结底,错还是在崇祯皇帝的犹豫不决,一方面寄希望议和,另一方面又存侥幸心理,这把朝臣拉成两派,不党政都怪了,可惜,孙传庭还是跳不出传统士大夫的最后一道思想禁锢,还是君无过,把罪过全都怪罪到了衮衮诸公身上。
就在这功夫,门口小宝忽然拉了拉铃铛,站在外头禀告着:“大帅,大同总兵王朴求见!”
这罐头走时候屁颠屁颠撵着张其平出去了,宋青书见完高起潜,他都没出来,这会儿倒是麻溜,这头宋青书刚说见,那头王朴就晃悠晃悠进了来,一进帐篷已经忍不住跳着脚嚷嚷起来。
“宋兄啊!今天还真是不了得,那姓卢的简直疯了,去和建奴野战,不找死吗?”
“哼,高阳城下,我军刚野战宰了一大群!”孙传庭是刚直之人,为了他的政策,历史上不惜和皇帝硬碰硬吵架,结果被关了三年,这会儿他正感慨卢象升的气节,听着王朴叫嚣,忍不住就开口冷冷的讥笑着,说的王朴脸色当即尴尬的绿了下。
“伯雅先生!”
尽管心里也不喜欢这罐头,不过这厮还有用,面上宋青书还是责怪的呵斥一句,算是给王朴解了尴尬,实在摆不出笑脸,宋青书也只能僵着脸说道:“卢兵部也许有他的考虑,王兄如此急着找我,不知有何贵干?”
“哦!”
有些恼火的瞪了孙传庭那张扑克脸一眼,王朴旋即又是露出了满脸笑意,献宝一样的把一封公文捧了出来。
“他卢象升自己找死,咱老王可不想陪着他死,这不,巡抚张其平签发的公文,云,晋之地有东虏骑兵劫掠,急需要支援,五千两银子买来的!这不,兄弟今晚就要拔营赶紧走!过来问问宋兄,要不要一起回个山西!”
看着王朴信誓旦旦的模样,宋青书情不自禁的和孙传庭对视了一眼,得!这又来个雪上加霜的,大同军队又想办法开溜了,就剩下卢象升标营,他赫赫有名的天雄军还有宣府两总兵才一万出头的队伍,这一战,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宋兄?”
宋青书沉重的感慨了下,好一会才被王朴那急切的声音打断,看着他猴急的模样,宋青书重重晃了晃脑袋:“我军南兵居多,不习北地酷寒,这山西就不去了,王兄一路保重即可!”
“哦。”
这话听的王朴是有些失望,他也是刚得到消息,乞活军在高阳城下斩首五级真建奴,那战斗力肯定比自己队伍高,要能说动宋青书同行,说不定还能混点军功,跟着沾沾光,不过宋青书不愿意,他也没办法,只好强笑着又抱了抱拳。
“如此,王某也不多加置喙了!不过宋兄,听兄弟一句劝,您也赶紧准备撤吧!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巨鹿附近就成了死地了!”
“宋某知道!”
又是寒暄了两句,王朴也真是心急开溜,连口热茶都没喝就提出告辞了,不过看他肥嘟嘟的屁股向外拧,宋青书心头忽然灵光一闪。
“王兄留步!”
“哦?宋兄还有何事?”
快走两步,宋青书亲自追出了帐篷,殷切的拽住了这货袖子,颇有些期盼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