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孙传庭又对他占着好田种棉花发出了一通不满。
三月,春耕结束之后,宋青书拼了这一冬天胜利的果实也到来了。
代县简直成了山西的小商品批发中心,从去年的瘟疫中缓过来,见识过了加多宝名头,四面八方的晋商聚拢在了代县,施天福曹三喜一下子成了晋商中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而且与在大同站稳脚跟的姜镶勾结,几趟去草原的商队又换来了不少马匹,原本有些商人仅仅是想要来看看,结果硬是掏银子连马一块买了,每天运货出代县的商队不计其数。
商品的种类也从成衣,鞋袜,肥皂,到自行车,牙刷,毛巾铁锅等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轻工业资本的特点就是投资小,见效快,如今是在代县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而且不仅仅是卖货,宋青书还收人,和宋青书合作的蒲州张家可不仅仅派张师定这个偏房远亲了,又换了个蒲州庆元堂的嫡系,据说还是当年首辅大学士张四维的孙子,一个叫张添礼的举人过来亲自和宋青书联络,蒲州张家额外又投入了十万两银子入股,不过这时候的加多宝股份可比以前值钱多了,十万两银子也不过让他们多获得了百分之五的股份。
另一个让宋青书感觉有些惊奇的商号也跑来合作了,这个商号叫六必居,后世超市里六必居的酱菜宋青书可没少买,没想到这个时代已经有这个品牌了,六必居的掌柜的赵家人倒是没有入股,不过和加多宝签订了商业协定,临汾,太谷一带的销售权,全都归了他们。
还有蒲州范家,代县不远的振武杨家,大同府天城卫的薛家,曲沃的李家,还有祁县的渠家,加多宝迸发出的商机,当时大一些晋商几乎全都被吸引了过来。
尤其是宋青书居然又碰到了个老熟人,渠伯涛!
这老西儿算得上宋青书最早的合作伙伴了,可惜,宋青书最困难时候,这老小子雄心勃勃的南下广州,跟着几个广商想找点外洋门路,可惜,经商可不是没有风险的,渠伯涛就在广州被骗了,投资一条已经沉了的商船,赔的内裤差不点没被拔干净了,回到祁县老家就一蹶不振,这次还是以伙计的身份来代县,跟宋青书谈合作的。
貌似和宋青书合作的几个商人都没好下场,也不知道前一阵宋青书是不是扫把星转世了。
故人相见唏嘘了好一会,宋青书干脆把渠伯涛也留了下来,给自己打工起来。
如今坐着代县,扮演一个一级供货商的角色,宋青书经营的倒是颇为滋润,这天,他是正和施天福,渠伯涛几个扒拉算盘计划着下次去草原的生意时候,冷不防外头负责打杂的张好才急急匆匆的又是找了来。
“大帅,客居咱们县避瘟的李司业最近要返京,特邀大帅一起出席的告别宴会!”
这官员迎来送往宋青书倒也习惯了,看《金瓶梅》里,除去那些****的成分,西门大官人就是明朝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而他都不可避免被各路官员所盘剥,说是送别酒宴,实际上又是要宋青书掏银子,给路费。
合上账本,宋青书很无奈的揉揉腮帮子:“回头叫账房包一千两银子的红包,今晚我还要见乔家的东家,就不去了!”
“可,人家李司业专门发来了请柬!”
这在明代的礼仪交往上,算是很郑重了,张好才也是无奈的把一封烫金字的请柬摆在了宋青书面前,看的那金灿灿的隶书,宋青书脸上是直肉疼,这还真盯上老子了,不吸一管血不走是不是?
满是烦躁,宋青书很无奈的翻开了请柬,可片刻之后,他双眼忽然放出了一股金光,就见那请柬落款上写着,国子监司业,曲沃李建泰敬上!
国子监司业可是个了不得的官职了,京官四品,相当于国家大学副校长,不过真令宋青书在意的,还是李建泰这三个字,居然是这个老货!
………………………………
第二百九十四章。潜力股,收徒
整个酒楼子都弄得热热闹闹,来来往往都是穿着锦缎,提着礼物的员外官人,火锅子的热气还有羊肉的香味弥漫了小半条街,二层酒楼的中间搭起来的高高台子上,三个青春靓丽的女郎还穿着鲜艳暴露的衣服随着音乐翩翩抖动着,那种急剧动感的舞姿把少女火辣的身段展现的淋漓尽致,看着甩动的胸脯,惹得二楼顶上敷衍的衣冠禽兽们色眯眯的眼睛一颗也不肯停住。
这年头还就是这么不公平,觥筹交错间这些员外们的刺绣锦缎在灯光下映的光鲜透亮,可城外织出这些的纺织工人们却是穿着土布脏衣服,啃着咸萝卜呼地瓜,还好,宋青书这资本家压榨工人阶级好歹比封建地主压榨农民好了不少,好歹给宋青书干活的工人至少不用如那些佃户们那样挣扎在死亡线上了。
“哎呀呀,李某返乡耽搁如此长时间,已经是对不起皇上了,如今,怎敢劳动各位乡亲父老如此热情相送,真是罪过,罪过啊!”
对着穿梭不停,不断前来送行送礼的代县豪强拱手抱拳的,就是李建泰了,倒也不愧能混上大明朝国立大学的副校长,这李建泰还真叫一表人才,头戴高高的进贤冠,一身儒袍显得无比的高雅风流,上面还自己提笔写的诗句,到加多宝成衣铺专门请绣娘给刺绣在衣服上,更是显出一股子文化气息来。
不过说是惭愧,这老小子收礼收的可一点儿也不手软,大包小裹的东西都堆成了小山了。
“加多宝宋东家到!”
就在人来人往热闹的时候,记账的账房忽然又是高喊了一声,顿时整个二楼宴会厅似乎都静了下,最近可成了大家伙的财神爷了,满是炽热的眼神中,宋青书自己也是一身高档中山装,急促的迈步向二楼,一面走一面抱拳道歉着。
“哎呦,宋某来迟,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哈哈,宋员外百忙之中能给老朽来送行,老朽已经感激不尽了,哪儿敢抱怨呢?来来来,快请上座!”
虽然第一次见面,这李建泰却是官架子小的多,捋着胡子大笑着亲自迎了过来,那热情洋溢的模样,就如同邻家长者一样,前些天刚刚迎接完赵县令,那股子飞扬跋扈的模样可是让在座不少人印象深刻,如今再一对比,许多乡绅禁不住直点头,难怪人家能坐上京官高官呢!这份气度就足够令人敬佩。
说实话,这李建泰可够低调的,代县算是宋青书现在的老巢,大街小巷不知道多少乞活军的探子盯着呢,宋青书愣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宝贝藏在自己代县藏了一冬天了,就连上次招待赵县令的江南厨子都是管人家借的,虽然今晚注定要被敲竹杠了,不过宋青书还是大升好感,赶忙又是重重的抱了抱拳。
“李翁太客套了,上次小子还要多谢李翁借厨之恩,这代县地处塞北,拥塞僻壤也没什么特产,宋某无以为报,只好弄了一条鱼来报答李翁的恩德,还望李翁不要嫌弃。”
鱼?如今宋青书算得上代县第一大土豪了,给人家京官送行,就送一条鱼,未免有点太寒碜了,听着宋青书说着,附近曹三喜李国泰等大商贾禁不住一愣,倒是李建泰始终面带笑意,仿佛真是毫不介意那样。
不过随着宋青书拍了拍手,二楼那些来送别的来宾又是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鱼,还真是鱼,活鱼,不过这鱼的尺寸也真够大的,快两米长了,得三个人一起抱着才抱动,鱼尾巴还一抽一抽的让后面的人几乎要摔倒。
这年头,大个的黄河大鲤鱼倒是没有后世那般稀奇,不过这个体格的,也足够令人赞叹了,而且代县距离黄河可不近,少说百里,如此大个的鲤鱼运来代县不说,而且还是鲜活的,这份财力也是足以称之富贵逼人。
李建泰是曲沃人,黄河鲤鱼的鲜美他自然不是不知道,宋青书这一份大礼真算得上价值千金了,看着李建泰亦是满意的捋着胡须大笑着:“宋东家有心了,老夫还真就好这一口!”
“李翁喜欢就好!”
显呗了一圈,三个伙计又是把这尾倒霉的大鱼抬到后厨去,怎么清蒸红烧带生切,宋青书就不管了,又是寒暄了一会,宋青书倒是挺有面子,跟着坐到了主席面上。
其实这条鱼原本也是宋青书要弄回来撑门面的,他可知道后世的冰鲜技术,把新捞上来黄河大鲤鱼放在冰水中,并且安排人不断往里吹气,给水供氧,虽然一百多里路有点远,不过后世天猫买龙虾,上千公里都能是活的,这也就算是小意思了。
生鱼片可不止日本有,中国古人也好切鲙,就是把新鲜鱼肉片的如同纸片一般薄厚,蘸着姜醋入口,那滋味也是非凡,一条大鱼倒霉的被剁成了n块,红烧清蒸带干炸,块弄出一桌子全鱼宴来了,拿着筷子夹了一大片生鱼入口,李建泰禁不住又是连声叫好。
跟着笑着,宋青书又是往身后招手,一个颇为沉重的木头箱子又是被周遇吉给搬了来,这里头可全是黄金!一百锭十足的赤金,至少价值一两万两白银,为了招呼这个李建泰,宋青书倒也真是下了血本。
没办法,李建泰这三个字值这些银子!别看他现在不过一个小小的国子监司业,四品官也没有多大实权,可宋青书却知道,眼前这个老头日后可是大明的次辅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虽然李建泰这宰相当的时间有点短,而且也够倒霉的,不过就冲着这份能当上宰相的实力,能巴结上他,依旧对乞活军的发展有这巨大的帮助。
朝里有人好做官!如今宋青书这动静已经闹得不小了,早晚有人会盯着他的财富眼红的,虽然明抢宋青书是谁都不惧,可就怕人家在朝廷里使绊子,尤其是他现在还属于黑户呢,有人在朝廷中为自己发声,有了个风吹草动还能迅速传消息过来,为了李建泰这个潜力股,这血本该下也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