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同率军前来的贝勒尚善却是想的更多,暗道莫不是吴三桂这个汉人不想为大清尽全力不成?
赵布泰等了片刻,见吴三桂迟迟不下令进军,他急性子,担心再耽搁下去明军就跑了,便纵马去找吴三桂,问他道:“平西王,此处山中并无埋伏,为何平西王还不下令前进?”
“赵将军怎知没有埋伏?”
赵布泰拿鞭一指山中,很自信道:“山中如此宁静,哪里像有伏兵的样子?”
闻言,吴三桂心中一惊,陡然有所醒悟道:“我却认为此山中必有埋伏!”
“为什么?”
“因为,山中太静!”
“为何山中太静,便是有埋伏呢?”
“若是山中无埋伏,应有百姓过往,野兽出没无异,绝不会像这般宁静!”
“平西王之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疑神疑鬼,我们要何时才能追到敌军?”
“若是真有敌军伏击,我们贸然而进,岂不会损兵折将?”
吴三桂宁愿延误战机,也不想损失自己的实力。自己能熬到这步田地,已属非常不易。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绝不想损一兵一卒。
赵布泰见吴三桂还在那疑神疑鬼,怒道:“有没有埋伏,用大炮一轰便知!”
“好办法!”
吴三桂眼前一亮,心中却暗道,这赵布泰真是笨人笨法。不过此法虽笨,却能奏效。他认为,若李定国真在山中设有伏兵,大炮一轰,那普通兵卒绝对经不住必会出来。
当下,吴三桂便下令向峡谷周围,凡是树林茂密之处以炮火攻击。然而,几声炮响之后,山中除了腾起滚滚浓烟之外,别无它物。
吴三桂怔在那里:难道自己真是疑神疑鬼了,那李定国真没有在这山中设伏?
赵布泰脸上却是有得意之色,显是对吴三桂的胆小不屑,又为自己判断正确感到高兴。他却不知,李定国真在这山中设了伏兵,只不过有想到清军会用炮火试探,所以要求兵卒尽量躲入山洞之中。且下了严令,若无命令,即使被炸死,也绝不能出来!
“我说无伏兵嘛!平西王不信,偏偏耽搁了这许多时间!……平西王还不下令进军吗!”
第558章 尸堆如山
吴三桂心中还是有怀疑,但炮也发了,探子也派了,都显示磨盘山中并无明军伏兵,赵布泰和尚善这两个满州监军又催逼自己进军,自己若还是不下令进军,恐怕这二人就要怀疑自己。不得已,吴三桂只能下令进军。
远处磨盘山的密林之中,见清军终是向着埋伏圈开进,晋王李定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微笑。
追击而来的清军有数万人,而李定国手下只有六千兵,每道伏兵只两千兵,可李定国却一点也不担心兵力过少会导致埋伏失败,因为这六千兵都是随他南征北战的本兵精锐,每一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精兵健卒!
有精兵,有地利,李定国相信苍天不负有心人,他将在磨盘山重创清军,一改清军入西南以来的颓败局面!
……
充作前锋的四千绿营兵开进山中后,吴三桂一直担心着,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没有遭到任何伏兵攻击。
随后,在赵布泰、尚善等人的催促下,清军全部开进磨盘山中。走在前面的是吴三桂的兵马,二女婿胡国柱带人走在前面,随后满州都统莽古图、克星格、固山额真沙里布等满州兵将也进入伏击圈。
磨盘山这羊肠小道走不得太多人,数万大军想要通过磨盘山,没个一天时间根本不可能。所以吴三桂便命人在山下扎下营来,在帐中等着各部兵马通过。
说是在等,吴三桂心中却还是担心的,不时出帐登高眺望,唯恐明军伏兵突然杀出。
也不知第几次出帐来看,突有亲卫来报,说是抓到一名明军奸细。
抓了个明军奸细?!
吴三桂心中一惊,此处既没有伏兵,怎会有明军奸细存在?难道那李定国还是在山中设了伏不成!
想到此处,吴三桂急坏了,赶紧去见那奸细。那被捆绑的明军奸细远远看到吴三桂,突然就挣脱按着他的清兵,上前几步就跪在了吴三桂面前叫道:“平西王,山中有伏兵!”
有伏兵!
吴三桂大骇,那奸细却又叫道:“平西王,我乃明朝大理寺卿卢桂生!”
……
那明军奸细并非小卒,乃是永历政权大理寺卿卢桂生。对前途感到绝望,又贪生怕死的他获知晋王在磨盘山设伏后,便从军中偷偷跑出向吴三桂告密,以期能以此功晋身清廷。
卢桂生向吴三桂指出清军已进入埋伏圈,吴三桂闻听,大惊失色,急传令停止前进,部队速撤,并令骑兵下马,舍骑步行,搜索伏兵。同时,命炮兵对准沟莽树丛中发炮,弓箭手用箭矢猛射,一时之间,两旁丛莽中矢炮雨下。
明军伏兵不得号令不敢出战,听凭枪炮与箭矢袭击,倒毙在林沟中。隐蔽在第一道埋伏线的窦民望知道埋伏已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出战,第二伏的明军也发炮,冲出救援。于是,双方在山上接战,短刀肉搏,血肉横飞,霎时间,双方战死者的尸体如堵墙般遍布。
战斗打响时,李定国正坐在山顶,一听号炮失序,十分惊异,还没等弄清情况,一炮弹落在他面前,爆炸激起的尘土,飞溅了一脸。由于卢桂生投降告密,打乱了李定国的部署,他也无法统一指挥,明伏兵被迫出阵,人自为战。但李定国仍据险督战。激战从卯时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山上山下,到处都布满了尸体。
由于明军在山谷之中已潜伏多日,精锐之气已失,又是孤军没有力援,战至最后,明军完全崩溃。清军则越战越勇,明军死伤过半,四处逃散。
吴三桂令各路兵马分头追击,并暗中嘱咐嫡系将领,对于明军,能招降便招降,若不能招降,只能将其驱散,不可赶尽杀绝。
李定国见败局已定,率领残兵败将向南甸方向奔去。
此战,明军伏兵被枪炮与箭击死在沟中的有三分之一,激战死在战场上的也有三分之一,李定国最终只带了千余残兵退走。大将窦民望、王玺等战死。
清军方面,损失也相当惨重。吴三桂部属,自都统下,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18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损失直系关宁精锐三千余,汉军四千余,绿营兵近五千。满州军方面,也折损满兵千余人。清军合计伤亡万人以上,为入西南以来第一败仗。因在关键时刻告密有功,卢桂生被清朝赏给云南临元兵备道的官职。
磨盘山战败后,李定国脱出吴三桂的追击,来到腾越州,本想觐见皇帝,不想到了腾越州后,却发现城中空无一人。问了百姓方知,圣驾已往缅甸逃去!
这消息让晋王只感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喷在了胸前尚染征血的甲衣上,后从马上坠下,此后便大病一场。
……
永历皇帝又一次自食其言,他没有等待晋王到来,而是在晋王正在磨盘山与清军血战之时往缅甸逃跑。
如安宁逃跑一般,永历在深夜从腾越州城潜逃,一路窜到铜铁关,随行的文武官员苦不堪言,不少护驾的将士也在混乱当中若鸟兽散。二十六日白天到曩本河,距缅关十里。黔国公沐天波先派人去通知守关缅兵。
知是明朝镇守云南的沐国公到来,守关缅兵纷纷下马以礼相待。不过当他们得知是大明皇帝要到缅甸避难,且随行官兵有近两千人马,缅甸官员遂要求护驾官兵必须必尽释甲仗才能入关。
得知缅甸方面竟要护驾官兵解除武器,尚随圣驾的明朝官员一致指责不同意,沐天波也不同意,可永历却同意了。一时卫士、中官尽解弓刀盔甲,器械山积关前,皆赤手随驾去。从此,永历政权便在缅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以为这样清朝就可以放过他们,从而苟且偷安。
清朝是放过了永历,不过不是因为永历逃到了缅甸,而是因为千里之外的北方,十万身着火红军服的太平军将士在用鲜血和生命向着他们说不!
柳州,尸体堆积如山;
沅州,血流成河。
第559章 平郡王
平比郡王罗可铎没想到广东的明军会那么快攻占广西,更没想到广东的明军并没有入滇勤王,而是突然北上攻入湖南境内,断了贵州和湖南的联络。
接到镇远府发来的急报时,罗可铎还不相信,等到黎平、思州、铜鼓等处陆续送来消息,罗可铎这才相信湖南出事了。
西南大军的粮草供应全靠贵阳输送,而贵阳粮草又全赖东南供给,湖南是粮草输送线上最重要的一环。东南的粮草经长江送到湖南,再经湖南往贵州转运。现在,太平军突入湖南,封锁了湘黔边境,意味着贵阳再也无法从湖南得到东南粮草输送。
粮道被断,意味什么,平比郡王再是年轻,也知道其中厉害关系,所以他一边将情况急报大将军多尼,一边便领所部满兵四千余并调贵州营兵万余人北进镇远,欲图击败湘黔边境明军,打通贵州和湖南的官道。
不过罗可铎从没有想过,突入湖南的广东明军会比云南的李定国更要能打,哪怕他很清楚简亲王济度所率满汉大军就是败在这支广东明军手中,但他没有多加警惕,只道济度轻敌,而广东明军入湖南也不过是占了湖南驻防清军空虚的便宜。所以在贵州营兵还没有集结赶来之时,他便领着所部满兵四千余北进了。在他看来,满州大兵天下无敌这个事实,不会因为一两场轻敌的败仗而改变。若明军真的能打,大清也入不了关,占不了天下。
平郡王领满州大兵北上退敌,沿途地方自然竭尽供应。原本就因清军入黔遭了次殃的各府县,这回又是吃了二茬苦。满兵所过之处,可以用寸草不留来形容,以致有的降清汉官实在是看不下去,跑到大军营中为民请命,得到的回应则是被乱棍打出。
有汉官挨了打后,忍气吞声,有的则是万念俱灰,偷偷弃官而逃。而被满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