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日辰时,天刚蒙蒙亮,贵州群山的雾气还未散去。酣睡中的明军官兵却被尖利的号炮声惊醒。
打着哈欠的镇将高进库披着斗篷跑到营寨门楼上,却看见清军已经照例排好了阵势出来挑战。
“妈勒个巴子!这鞑子吃错了什么药这么早来!他娘个逼的,今儿个不杀他多点人,这群龟孙子真当老子是吃素的不成!”
高进库有点恼被这群清兵扰了好梦,带着一肚子气便命全镇马上披甲出阵,今日非好好揍疼这群混蛋不可!
伙夫还未造饭,十一镇的士兵们都是空着肚子,所以和镇将高进库一样装了火气,一个个发了狠心:今日不把这群清妖多砍几个,就他娘的是清妖生的!
不过几刻时间,十一镇便浩浩荡荡踏出营列队前进,又和前几日一样在同样的地方和清军接上了火。
然而今日情形有些不对,清军并没有很快退去,反而凶狠地和明军杀成了一团,比之前几日要悍勇的多。习惯了清军打上一打就要撤的太平军有点发懵,竟然被他们杀了不少人。
高进库刚有些诧异清军今天怎么魔怔了,来拼命了不成?不远处的城下土墙突然被推倒几段,竟是源源不断冒出来大股清兵!转头城门上也鼓声大作,树起一面丈八大纛,旗帜上赫然写着:“大清广西提督线”几个大字!
“线国安来了?中计了?!”
高进库心里一沉,暗叫不好。
今日为一举击溃清军,高进库没有分前后军预备队,而是命令手下部队排成一线平推上去。没想到,这连续数日诈败,竟然是线国安的疲兵之计!
还未等高进库后悔叫苦,左路乙旅已经被线部援兵从侧翼冲乱,陷入苦战。现在这情形进是没法进了,这退都退不了!传令兵接连从侧面跑来求援,可高进库除了身边的镇属兵,哪里有兵可调!
没过多少功夫,右路报来噩耗:丙旅被数倍优势的敌军冲垮,旅校王翰中流矢落马不知生死。左中两路的甲乙两旅虽在死力支撑,但也离崩溃不远了。
高进库手脚冰凉,目睹步步合围自己手下的清军,拿着令旗的手竟然颤抖起来。当年作为清军时守赣州时先后逼死了金声桓和李成栋,升官调来广东不久却又被迫投回了明军。虽然被太平军逼降,好歹是太平军里少数的镇将大官。原想着跟着西进捞些功劳,在周士相面前好好表现他的十一镇,日后也能跟着得到重用,哪想最后会是这么一个局面!
线国安这人,可是清朝那边能打的将领,其部兵马又多,高进库想不到有赢的可能。这会,不禁有些后悔连日以来的掉以轻心。可事情已然如此,他早年怕死,在闯、明、清三家跳来跳去,算得上是几姓家奴,反复无常之辈。然这一次他是万万投降不了清朝那边了。
高进库脑子里乱轰轰的,中军却跑回了一个骑着马、盔甲上满身插着箭矢的将领。定睛一看,是他的副镇、丰正伯熊朝佐。
“高帅、弟兄们快顶不住了,快带着镇旗走吧!有这旗在,周大帅还能给咱十一镇重新建起来!快走!晚了就走不掉了!”
熊朝佐满身是血,这会说什么也迟了,埋怨谁也没用,要怪只能怪他们自己轻敌。
高进库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熊朝佐却对卫兵使了下眼色,亲兵们硬是拖着他的马转头往南跑了起来。而熊朝佐带着手下又往敌军阵中杀了视线中战场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漫天扬尘之中。
高进库绝望地回望着战场,口中喃喃:“熊老弟,是我害了你啊!弟兄们,是我害了你们啊!”…他突然猛一发力,从前面亲兵手里把缰绳拉了回来。
“你们护旗回柳州邵巡抚那里,我去接应兄弟们!今后你们都去听大帅的安排,记得每年这个日子敬我们一杯酒!”
“大人!”
亲兵们停马大喊,却止不住高进库拍马向回冲去。只能抱着大旗往柳州跑去。
高进库不想回去丢人,他更不想无耻的去向线国安乞降,他再是没脸皮,也干不出四降的事来!
……
独山一战,太平军第十一镇自镇将高进库、副将熊朝佐以下将士战死六千七百人,只有乙旅旅校张月带着左翼两百名残兵逃离战场,后收拢散兵后凑到八百人,被驻平州司的第五镇救回。仍然留在战场和大营的太平军伤员和俘虏连同民夫近三千人,被线国安下令全部杀害在独山城外。
独山大败太平军后,线国安以本部精兵一万为先锋迅速东下。太平军第五镇兵力单薄,无法抵挡拥兵数万的线国安,只能在镇将赵自强的指挥下边打边往南丹州城撤。
25日,线国安部在丰宁司击败太平军阻击的第五镇乙旅一部,趁乱以骑兵改换明军旗帜服色,杀入忙着收拢散兵的南丹州城。
驻防南丹州城的第五镇未行抵抗即在镇将赵自强的带领下撤往庆远府城。线国安部占领南丹州城后,连年也不过便带大军向庆远扑去。赵自强命庆远守将卢光祖放弃庆远撤往柳州。
永历十三年元月十一日,清军线国安部前锋杀至柳州北面的雷塘山筑起大营,开始攻略这座西江上的重镇。
至此,广西战局急转直下。
周士相入湖南前所定广西战略乃是计划太平军先行佯攻贵州,步步引诱清军进入广西预设战场作战,至少能在大体相同的兵力条件下开始柳州战役。没想到独山一战第十一镇几乎全军覆没,线国安又快打快进,第五镇仓促之下不断弃地,战个略略部署被完全打乱。
为保柳州,广西巡抚邵九公被迫以本部第四镇、第五镇赵自强部以及第十一镇的残部并第十镇一个旅,连同以降兵改编的两旅兵及西江上的水师,共计三万余人开始了柳州大战。
第557章 疑神疑鬼
云南。
晋王李定国亲自殿后,永历帝后一行仓皇向滇西边境腾越州逃奔。途中,又有诸多随驾官员对前途感到绝望,大学士扶纲、户部尚书龚彝、礼部侍郎郑逢元、兵科给事中胡显、御史陈起相、吏部文选司主事姜之琏等人皆弃官不告而辞。
工部尚书王应龙出身陕北制弓箭匠人,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时任工部尚书,联明抗清后在永历朝廷内任原职,这时已经年迈,行动不便,遂对其子道:“我本草莽微贱,蒙恩授职,官至司空。先不能匡扶社稷,今不能患难从君,尚可靦颜求活人世乎?”言毕,自缢殉国。其子将老父埋于道旁,对左右道:“父殉国难,子成父忠”,也跟着上吊自杀。
自此,永历朝廷已彻底失百官人心,天下人心。
……
闻永历西奔,吴三桂大喜,但知殿后乃李定国部,怕硬战损失太大,心下便不欲追击,故在永昌按兵不动数天。闻吴三桂未继续率部追击永历,多尼大怒,使人严令吴部继续追击,又命征南将军赵布泰、贝勒尚善两部驱兵往前,催逼吴三桂进军。
吴三桂接到多尼严令,又得知赵布泰和尚善领满兵赶来,便召诸将商量如何应对。
谋士方献亭道:“明朝经孙李内讧,实力早就衰竭,今滇中大部已入大清版图,只剩李定国、白文选等残兵苟延残喘,实不足道。今永历既已西奔,不如再送他一程,直将其赶出国境,如此王爷才安心云贵。再者,我若不破之,别人亦必破之。倒不如抢先一步,建立奇功异勋,到时再作打算。”
胡守亮却道:“我担心若由王爷灭明,必失民心于天下,将来行事必然艰难。”
云南巡抚林天擎听了胡守亮这话,心中微微有些心惊,却不敢深想,只开口劝说道:“大将军严令,王爷若不奉令,恐大将军和朝廷必疑王爷,因此下官以为王爷当立即进军腾越。”
大女婿夏国相也道当立即追击永历,便是不欲擒杀他,也不能使他留在云南境内。
吴三桂思虑良久,终是下令全军追击。
李定国率本部兵殿后,且走且停,未露空隙予清军,吴三桂捕捉不到战机,便只紧紧尾随。
李定国率军渡过怒江至磨盘山时,前方送来消息,圣驾已至腾越。李定国心中稍定,见磨盘山山势险峻,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且只有一途通过,不由起意在此山设计埋伏吴三桂,将追击清兵消灭于此。于是,李定国骑马上山,登高而望,发现此山山势延绵,有三处峡谷可设伏兵。
李定国估计清军屡胜之后必然骄兵轻进,决定就在这磨盘山二十里长的羊肠小道两旁草木丛中设下埋伏,以泰安伯窦名望为初伏,广昌侯高文贵为二伏,武靖侯王国玺为三伏,又令士兵埋地雷谷中,与诸将相曰,必等清军全部入这羊肠小道,初伏才能发。然后便引爆地雷,二、三伏都发。如此首尾夹击,清军必败。又令埋伏各部携带预先制作的干粮,以免造饭冒出炊烟被清军察觉。
部署妥当后,李定国便在磨盘山等侯清军到来。对此次伏击,李定国寄予厚望,只要伏击成功,一可缓清军追击之势,二者可保永历暂不入缅甸之地。
晋王心中,总是怀疑皇帝还是会贪生怕死跑到缅甸去。
……
明军刚在磨盘山部署好埋伏,吴三桂便率军而至。
吴三桂也是久经沙场之人,一见盘磨山之山势,便下意识地命令各部停止前进,然后登高而望,认为此山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是一处绝佳的伏兵之地。
吴三桂担心李定国会在前方设伏,但眼前峡谷之中,唯有随风而动的草木与阵阵轰鸣的松涛,看不到一个人影。他心中疑惑,以此处山势,擅于用兵的李定国怎的会不设伏兵?
派到山中探察的兵丁也来回报,没有发现伏兵踪迹。如此,是进还是退,吴三桂一时难决。
奉多尼令前来监视吴三桂的征南将军赵布泰见吴三桂下令停兵,疑神疑鬼地停止不前,心中不屑,暗道明军已是残兵败将,如何可能设伏,吴三桂这是疑神疑鬼了!
一同率军前来的贝勒尚善却是想的更多,暗道莫不是吴三桂这个汉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