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363章

汉儿不为奴-第363章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谋士这么一说,吴三桂顿时会悟,说实话,打心眼里他也是看不起多尼这个才23岁的大军统帅,试问一个从未经过战阵,只不过靠袭了父亲王爵的黄毛小儿能有个狗屁本领?
  当下便也宽了心,将各部军务安排之后,便带着大将胡国柱赶往杨老堡。


第472章 信王为何不见你
  杨老堡位于贵州东南的平越州,不过是个小城堡,不过此堡傍山而筑,层层叠叠,远远看去倒也非常壮观。堡内屋舍房都是青石砌成,由于地位常年细雨绵绵的山区,加上空气湿润,故而堡内的墙壁大多长出潮湿的青苔,让人一望之下,能产生世事沧桑之感。
  吴三桂赴会只带了麾下大将胡国柱,其余诸将一个未带。到了杨老堡后,便有专人将吴三桂带了进去,不想多尼却没有接见他,反叫人领他先去休息。此举让吴三桂不由奇怪,有心想找熟悉的将领打探,可又觉堡内气氛似乎不对,故而也不敢私下活动,便由着人安排,稍作梳洗便欲休息,这时亲卫却来禀报,道是五省经略洪承畴求见。
  洪承畴这么晚来见我所为何事?
  吴三桂心中诧异,他曾拜洪承畴为师,加上也有心想从洪承畴那里打探下为何多尼不接见他,顺便请洪承畴帮忙在明日军议时替他说几句话,故而赶紧奔出室外,远远便对洪承畴行跪拜之礼,口中呼道:“学生未去拜访老师,老师倒来见学生,实是折煞学生了。”
  见吴三桂这样,洪承畴浅浅一笑,他和吴三桂虽有师生之名,可无师生之实,如今吴三桂已贵为王爷,却还能对他执师生礼,不由心下欣慰。一边上前扶起他,一边道:“京师一别数年,平西王别来无恙啊!”
  “老师莫要如此称呼学生,学生可是会折寿的!”吴三桂此言倒非做戏,而是内心实话。
  洪承畴摆摆手,道:“平西王……”
  吴三桂忙打断他:“老师直呼三桂名字便可。”
  “唔,也罢。”
  洪承畴微微颔首,不再客气,说道:“三桂,你七星关一战可是打出了名声,三路兵马唯你这路进展最顺,怎么,你是想要抢这入滇破明首功了?”
  吴三桂苦笑一声,道:“老师面前,学生不敢隐瞒,学生虽有心得这破明首功,可黑石渡、七星关两战,学生部下伤亡太大,能够击败李定国已是侥幸,哪敢敢想那入滇首功。”
  “你当真不想?”洪承畴一双精目似要看穿吴三桂般。
  吴三桂被他看的有些不舒服,却还是硬着头皮道:“真不敢。”
  “是么?你可知这是何物?”
  洪承畴不置可否,从手中摸出一物叫吴三桂看。吴三桂见了洪承畴手中那物,却时无语,原来洪承畴手掌之中是一枚棋子。
  洪承畴拿枚棋子叫我看是何意,是在暗示我是清廷手中的一枚棋子,是进是退都不由自己,还是另有所指?
  吴三桂猜不透洪承畴此举何意,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不解道:“老师的手掌之中执枚棋子却是想与学生说明什么?”
  洪承畴淡淡道:“说明你平西王在欺骗我这个老师。”
  吴三桂一惊,故作惶恐地道:“学生从未欺骗过老师,却不知老师怎会有此念头?”
  “进屋说话。”
  洪承畴示意吴三桂与他进屋,入屋后自顾自的坐了,对吴三桂道:“你我虽有师生之名,但实无尊贱之分,而且以你为人,应该自视甚高才对,为何我一来,你便对老夫行跪拜之礼?”
  “学生对老师当然要执礼甚重,这有何错了?”洪承畴这个问题让吴三桂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洪承畴直接问他道:“三桂,老夫面前,你就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老夫且问你,你此次来杨老堡,可是有事要老夫帮忙?”
  吴三桂没有多想,既然洪承畴自己说了,他便顺水推舟道:“老师真是神人也!望老师念你我之旧情,明日军议替学生分说几句。”
  洪承畴故作不解地道:“你贵为平西王,又刚刚败了李定国,正如日中天之时,却不知要老夫帮你什么?”
  在洪承畴面前,吴三桂觉得自己没有必要隐瞒,便实话实说道:“学生不想入滇与李定国硬拼。”
  闻言,洪承畴笑了笑,道:“食君禄替君分忧,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你平西王尔今战功赫赫,且进展最顺,你不入滇谁入滇呢?”
  见洪承畴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吴三桂有些着急,道:“学生所想,老师当真不明白吗?”
  “老夫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却不是能做主的人。老夫如今境遇,嘿嘿,也是个局外人,这点,想必你心中也有数。”说完,洪承畴饶有意味的看了吴三桂一眼。
  吴三桂心中仍是困惑,他道:“西南方略乃老师一力推动,三路兵马入滇,哪路先哪路后,老师再无决断之权,进言几句总是能的吧。”
  “你们啊,前明时你们辽东军便常这样做,如今大清了,你们还这样做。你可知你那想法既是保存实力,也是拥兵自重,乃朝廷大忌也。”洪承畴摇了摇头。
  吴三桂忙道:“学生不敢拥兵自重,否则当日也断不会降了大清,学生所想只是让麾下子弟有所善终而矣。”
  “你不必掩饰什么,这世上事,老夫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其实这事并无什么大不了,你便是一见老夫就道出,老夫也不会怪你什么。早道早好啊……”
  “早道又怎么好?”
  洪承畴今天说话很是有几处莫名奇妙,让吴三桂越听越是糊涂。
  “早道,就免得老夫大费周折。”
  “老师这话意思是?”
  “你早说,老夫便早教你,怎么,你平西王如今真是贵人了,连老夫的话都听不明白了?”
  “却不知老师有何教我!”
  “老夫能知如何办?”洪承畴嘴里说的是没办法,眼睛却是盯着吴三桂。
  吴三桂心念一动,毫不犹豫就跪在洪承畴面前,道:“望老师不吝赐教,学生当铭心刻骨,至死不忘!”
  见吴三桂终是明悟了自己意思,洪承畴便赶忙扶起吴三桂道:“平西王言重了!你我本无师生之名,平西王如此看重老夫,纯粹是抬举老夫。老夫哪有不知之理?只是以后,老夫若有不顺,望平西王也多担待些。”
  吴三桂不知洪承畴所说不顺指何事,但却立即道:“三桂若得恩师相助,必然厚报恩师也!”
  吴三桂故意将“老师”换作“恩师”。洪承畴听出他称呼改变,“老师”变“恩师”,其中意味可是大了。
  “依恩师之意,学生该如何为之呢?”
  “你原先是准备如何说的?”
  “入黔以来连战不断,伤亡颇重,军士疲惫,不能再战。”
  “军士疲惫,终有恢复之日,伤亡再重,也有补充之时。”
  “恩师之意,是告诉学生即使以此搪塞也非长久之计么?”
  “老夫什么都没说。”
  “此策不行,老师可有他策教我?”
  “永历不除,朝廷难安,若你久不能入滇,必让朝廷生警惕之心。”
  “恩师之言甚是!只是学生不知如何应付?”
  “贵州境内土司中不安定之徒甚多,这些人必然生事。”
  “多谢恩师赐教!”
  吴三桂心中大喜,洪承畴分明告诉他,他可使贵州土司不时有动乱之假象,这样一来多尼也好,清廷也好,便无法让他马上进军云南,间接保存了他的兵马实力。说透一点,就是养贼自重。
  洪承畴却是依然不动声色地道:“平西王不必过早谢我!土司虽可作乱,平西王亦可平之,但其戏不能长作!”
  吴三桂忙再请教:“恩师明鉴,学生愚钝,无法想出万全之策。”
  这一回,洪承畴却是突然沉默下来,手指在桌上轻轻的叩动着,半响,忽的对吴三桂道:“你可知今日信王爷为何不见你?”


第473章 挟天子
  吴三桂一愣,听洪承畴语气,似乎多尼不见他真有隐情,不由有些紧张道:“此事学生也是不解,还请恩师赐教。”
  在吴三桂的紧张注视中,洪承畴迟疑了下,方道:“信王今天刚收到八百里急报,广东那边简亲王全军覆没了。”
  “啊!”
  这消息让吴三桂怔在那里,有些不敢相信:济度的两万多人马竟然在广东全军覆没了?
  “消息可属实?”
  吴三桂心“扑通”直跳,正如他当年在陕西听到亲王尼堪战死一样。当年尼堪虽然战败而死,可其麾下满州将士却大半保存,这一次广东却是亲王连同大军一起全军覆没,让他不能不感到震惊和恐惧,但更多的却是难以置信。
  “这等天大的事情,你以为会有假?”
  “这……”
  吴三桂心下震骇,脸上阴晴变幻不定,难道朱明真是命不该绝,这边几十万大军云集贵州只待给南明最后一击,那边广东明军竟然反手就全歼了济度大军。
  片刻,他平复心中震骇,问洪承畴道:“可是金厦的郑家和广东太平寇联手所为?”
  洪承畴摇了摇头:“郑家没有和太平寇联手,简亲王的两万多大军是被太平军一力消灭的?”
  “这怎么可能!”
  吴三桂差点吓的跳起来,若是金厦郑家和太平军联手败的济度,他虽然也震惊,但也能勉强接受。毕竟金厦郑家实力雄厚,并不比李定国差,舟师更是天下第一,大清倾举国之力也不如他。若郑家和太平军联手,济度不明就里仓促从福建南下入广东,太平军在前,郑家在后,济度麾下纵有两万多大军,总不及这两家合击之力,战败也不是不可能。可现在洪承畴却说郑家没有参与此战,济度大军完全是被太平军一力击败,若事情属实,便意味着南明在云南李定国、金厦郑成功之外又出了一个能战且实力强悍的广东贼秀才出来。
  那贼秀才是怎么练的兵,那太平寇又是怎么这么能打的?
  济度这一败,太平寇立时便能北进福建,要是和金厦郑家联了手,东南可就告急了。朝廷为解东南危局,肯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