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一个女人能换得侄儿自由,耿仲德做梦都能睡醒。
当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渡海投金后,哪家的女眷没有叫满州人糟蹋,当时还不是满州人强行霸占去,而是各家自己主动献过去的。
尚可喜的两个夫人,耿仲明的一个妾,孔有德的三个漂亮夫人被自家男人献过去,不是被轮奸致死,就是受辱后自杀。满州人将尸体送回来时,三位被戴了绿帽子的“王爷”还不是笑咪咪的为大金鞍前马后,替满州人死心塌地卖命,没见哪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作者注:此为正史)
所以在耿仲德眼中,女人压根不是回事,让他真正对周士相起怨意的是自家侄儿的被软禁,是死是活没人知道。若耿继茂还活着,一旦永历朝廷册封他为明朝的王,那么耿仲德等靖南藩下旧将自然可以名正言顺重归耿继茂麾下,而不是在周士相手下受窝囊,不得重用。
周士相在外视察时,靖南藩下被“闲置”的将领多次和耿仲德聚会,每次聚会他们都会说一些不满的话。当然,这些话在聚会之后都会有人偷偷向宋襄公汇报。周士相不是傻子,他不可能不防着靖南藩下那帮人,不过他并没有因此采取行动,而是放任这帮人聚在一起说他的坏话。
说说坏话,发发怨言,这些不打紧,只要耿继茂在自己手中,只要广州城在自己手中,只要太平军在自己手中,周士相就不怕这些没有兵权的降将能在自己手掌心中翻出浪花来,更何况军情司的人一直在暗中盯着他们。
耿仲德这次和尚可远一起来见周士相,却不是发牢骚,或是指责周士相什么,他二人有这心也没这胆。他二人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请周士相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他们的性命。
大学士郭之奇到广州后,尚可远和耿仲德就害怕了,他们不能不害怕,因为他们曾经杀了不少明朝的官员和将领,这些人当中就有郭之奇的子侄和学生。而他们随尚可喜和耿继茂南下时又是一路屠城过来,广州大屠杀有他二人,潮州大屠杀也有他二人,双手可是沾满了南明军民的鲜血,郭之奇是南明忠贞老臣,又是嫉恶如仇之人,他们自然担心郭之奇和他们算帐。
虽然没有让尚可远和耿仲德领军,但这不代表周士相真的就不准备重用这二人了,否则也不会让他们担任讲习所的提督副使。他这提督使哪有时间主持讲习所事务,宋襄公也是挂名,为的只是让讲习所能够得到更好的资源配置,赵四海主持军帅府的军部,这就是变相的一个参谋部,也忙得是团团转,所以实际主持讲习所事务的就是尚可远和耿仲德。
周士相更看好尚可远这个破满城、杀侄儿的“聪明人”,耿仲德若是聪明的话,他也不介意用用他。听他二人道明来意,周士相笑了笑,拿当年李成栋反正之事安慰他二人,说李成栋当年在江南也制造了数起屠城惨案,反正之后还不是得到了朝廷重用,本人封公,部下封侯、伯,死后亦被追授为王。
“只要你二人忠心于本帅,忠心于大明,本帅便可保你们无事。你们要明白一点,广州城内能决定你们生死的只有本帅一人,所以你们大可放心,只要你们好生用命,办好本帅给你们的差事,你们的脑袋便不会叫人砍去。”
周士相饶有深意的看了眼尚、耿二人,轻抽马鞭打马奔向军帅府。
第419章 粮草先行
到军帅府后刚下马,还没及进去,赵四海就神色匆匆赶来将一封密函递给了周士相。
周士相撕开一看,脸色顿变,望着西南方向沉吟不语。片刻,问赵四海朝廷来人在哪,赵回说对方来广州几天了,因大帅不在,所以他们去了肇庆一趟,上午刚从肇庆回来,知周士相今日回来,便由宋襄公等人陪着在军帅府议事厅等侯。
“去议事厅。”
周士相没有就密函内容与赵四海多说什么,赵四海也不问,当下便随周士相一起往议事厅而去。路上周士相问他惠州的地形图可制好,赵四海说已制成,不但绘有纸图,军部那几个西方人还帮忙搭建了一座由沙子和米粒组成的活舆图。从这活舆图上看,惠州何处平原,何处丘陵,何处高山,何处官道,何处城池、何处河流都是看得分明。
周士相知道这所谓的活舆图自然就是沙盘,而军部等于太平军的参谋部。
周士相为军部定下传令、起草军令和文书的任务,另外还有为大军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的任务,同时还对各县的保安队负有战时征召和指挥之权,甚至在战时若周士相这个统帅有什么不测,那军部便可代他行使对整个太平军指挥。
军部人员的选择也不是看其军衔高低,而是选择能力和人品(忠诚)都上佳的人员充任,最基本的一个条件便是识字。有了好的参谋,还要善于组织和使用,如此才能发挥军部的作用。
周士相认为一个统帅周围如果有一大群各自为战、互无联系的将领,即便他们人人都是英勇善战,人人都服从于他这个主帅,但这种人越多,越是聪明,便越是自以为是,事情到最后就会变得糟糕。
军部的组建便是要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太平军各镇在指挥层面上必须服从军部的领导,接受军部的统一指挥,而军部的领导就是他周士相。如此,哪怕将来他周士相死在了反清的道路上,太平军也不会因此而分崩离析,只在军部在,那么太平军就能继续战斗在反清的道路上,而不是一人死则全军消。
赵四海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参谋总长,至少他的能力周士相并不认可,若说太平军中谁能担任参谋总长这个职务,那唯有秦智生。可惜,秦智生在神湾战死,这让周士相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也失去了一个最好的参谋总长。宋襄公和秦智生这两个人在周士相一路走来的路上都予以了极大的帮助,堪称太平军的文武双杰。
人死不得复生,在没有好的参谋总长人选前,周士相只能将赵四海放在这个位子上,赶鸭子上架也罢,强人所难也罢,总要让赵四海将军部的架子搭起来并运转起来。
“你要重用那几个佛郎机人,选些精明能干的跟他们学如何制图,地图这东西对咱们有大用,行军打仗有地图在手,便是没有向导也能千里奔袭,不致两眼摸黑瞎转,结果延误军机。”
“大帅放心,我已安排此事了。”
赵四海知道地图重要性,不劳周士相叮嘱,已于数日前开始组建军部的绘图司,之前也曾亲自带队到惠州去了一趟。那些西方军官在测绘的时候,他也偷偷叫人跟着学。前天他听说佛山县住着一个崇祯朝兵部职方司的退休官员后,便马上派人去请,为的便是让绘图司能够多一些制图人材。
从接手军部后,赵四海便一直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职务,做好周士相交办给他的事情,虽然他有很多地方不懂,也不明白为何要在各镇之间设立这个军部,但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搞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去费尽脑子想,既然大帅吩咐了,那就必然是有作用的,他弄不懂不要紧,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肯定误不了事。
“军部要马上着手粮草转运,在惠州沿主要官道设几处粮仓,咱们不能将吃的喝的都放在胡启立身上,自己手中有粮才不慌。济度大军来势凶猛,咱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宋大人那边已经开始调粮了,广州府行文各县组织一些青壮农民组建运粮队,大帅大可放心,误不了事。”
“运粮队不但要保证咱们太平军有吃有喝,运粮的人也要吃得饱,要不然哪有力气替咱们运粮食。把粮食运到后,也要给这些运粮队嘉赏,不要舍不得些许银钱,百姓们往往看重的就是这点小钱,明白吗?尽量多调些驽马和骡车,另外想办法多造一些独轮车,这玩意单人便可推着走,轻便,路不好走也无妨。”
周士相特意强调要多运粮,因为这个时代的粮草运输基本还是靠人力,一百斤粮食运到前方,能剩下一半就算高效了。济度大军十月出的北京,等到广东至少也要明年二月间,故周士相决意年后便领军出征迎击济度大军。战场,他定在了惠州,所以从现在起,太平军及围绕太平军的府县全部都要动员起来,为这场战争做准备。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周士相还是明白的。
二人边说边往议事厅去,瞎子李扛着他睡觉都放在床边的大铁锤跟在后面,那姿势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得很,脚下那双缴获自满州固山额真噶来道噶的皮靴在石板铺就的地砖上砰砰作响,惹得周士相回头大骂他再敢用力跺脚,就把你这靴子扒拉下来。
瞎子李委屈的撇了撇嘴,走路再也不敢用力了,轻手轻脚,好像只猫似的。
议事厅便是原来尚可喜的议政殿,周士相改平南王府为军帅府后,这议政殿便成了太平军的议事厅。
人还未进议事厅,就听里面传来喝斥声,隐隐伴有王章钧的声音,听动静,似乎什么人在骂王章钧,而王章钧却在赔不是。
王章钧是布政使司的右参政,明面上是太平军中仅次于宋襄公的二号文官,比廖瑞祥的广州知府还要高一级,放在后世,那就是个副省长,而廖瑞祥就是省会的市长。
第420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
太平军文官表面的二号人物在自家地盘上被人喝斥,还不敢顶撞,这让周士相不免猜测训斥王章钧的怕就是那位大学士郭之奇了,因为厅内的声音可不是宋襄公的。
周士相没有急着进议事厅,而是在驻足在外听,想明白为何郭大学士要训斥王章钧。然而厅内训斥王章钧的却不是大学士郭之奇,而是代表总督连城壁前来的广东省提刑按察使司副使秦荣。
提刑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分掌一省司法、民政、军事,合称三司。提刑按察使是正三品,副使则是从三品。广东自永历二年被清军攻破之后,省内官制便一直混乱,眼下广东境内能称督抚大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