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飞传奇-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走动,偶尔听到几个番兵正在议论南朝两位皇帝囚禁在五国城内之事,崔孝听得真切,悄悄离去,暗地里置办了两件羊皮袄,又烧了几十斤羊肉脯,几根皮条来到五国城。
第那些平章、番兵一见崔孝带着许多东西,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崔老先生,是那阵风把你吹到了五国城?你带着这么多牛肉脯是不是犒劳我们?”一个平章问道。
“实不相瞒,昨日我无意间听到南朝二帝囚禁于五国城,他们是我的旧主人,既然来了,我岂能不和他们见上一面?再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我们中原的传统美德,我不能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最起码也要见他们一面,说几句话。各位大人,请你们行一个方便,让老朽见他们一面,尽我一点忠心。”崔孝言辞恳切的说道。
“这个嘛——老狼主有过交代,不许任何人接近二帝,否则,当以私通罪论处。你是我们的朋友,我劝你还是回去吧!不要给我们惹麻烦。”平章说道。
崔孝听了噗通跪下,泪流满面的哀求道:“各位兄弟,念在老朽一大把年纪的份上,求你们行个方便,老朽也许明天就没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见故主,这是老朽唯一的愿望,恳请你们看在昔日为你们效劳的份上网开一面。”
“那好吧!我们就放你进去看看,不要耽搁太久,看了就出来。记住,快去快回,迟了恐怕被人发现,到那时我们跟着受罪。”平章说道。
“谢谢了,改天老朽请你们喝酒。”崔孝说话间带着包裹走了进去。
话说崔孝走进五国城,在城里四处寻找二帝下落,他一边走,一边叫道:“二位主公,你们在哪里?”
找了半天,从东找到西,从南找到北,也没用找到踪迹。崔孝一大把年纪了,走了这么久,实在有点累了,他走不动了,四下一看,周围尽是枯井,他想也没想就坐在井沿上歇气。歇了一会儿,只觉得腰酸背疼,四肢无力,索性躺在枯井旁边打盹。
迷迷糊糊中,好像听得有人说话:“王儿,你在哪里?”
“父皇,我在这边。”有人答道。
崔孝听了,猛然坐起,朝着声音处问道:“请问你们是大宋徽宗、钦宗二帝吗?”
‘“是呀!你是何人?”徽宗应声问道。
“我乃代州雁门关总兵崔孝,当年,雁门关失守,我被迫来到金邦,一转眼十八年了。昨日无意间听说二帝被囚禁在五国城,今日特意前来探望。微臣无物可敬,只有两件皮袄,一些羊肉脯孝敬二位主公,请主公保重龙体。”崔孝说道,说罢,将牛皮条把包裹系好,放了下去。
徽宗接了包裹,感激的说道:“难得爱卿一片好心,我们心领了。”
“皇上,中原还有何人主事?”崔孝问道。
“如今汴京都被张邦昌这帮奸臣掌握了。赵王做人质跌于马下死了,康王、肃王又被押来做人质,如今生死未卜。不过,听说康王被李刚派人救出来了,不知是真是假?爱卿要是方便,帮忙打探一下。”徽宗说道。
“主公,要是康王逃脱了那是最好不过,要是二位亲王没有逃脱,微臣一定想办法救他们出去。只是,微臣没有凭证,恐怕他们不相信微臣。要是皇上能够写一道诏书托付微臣,微臣也好救他们逃离金邦,回国召集兵马前来搭救主公。”崔孝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只是寡人在这里,没有纸笔,怎么写诏书?”徽宗问道。
“是臣一时糊涂,忘记了这件事。皇上,既然没有纸笔,你可以写一道血诏给臣。”崔孝说道。
二帝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把身上的白衣衫扯下一块,咬破指尖写下血诏。
他们希望康王重拾大宋河山,不失先王春秋祭祀,励精图治,收复失地,一雪靖康之耻,远小人、亲贤臣等等。
徽宗把信绑在皮条上,崔孝吊上来解下藏在夹衣之内。大哭一场,拜别二帝。
“爱卿,寡人父子囚禁于此,坐井观天,实在苦不堪言。今日见到爱卿,如同至亲,刚说上几句话,怎么就急着要走?你叫寡人情何以堪?”徽宗说道。
“主公,不是微臣不想留下来陪你们,而是不能久留。微臣已经知道你们的下落,以后一有机会就会来看你们。你们要多多保重。”崔孝说罢对着枯井拜了三拜,然后哭着走了出来。
第众平章见崔孝出来,大喝一声:“崔孝,你好大的胆子!”
崔孝一听顿时吓得三魂赴地府,七魄丧冥幽。’
“来人啦,给我把他绑了拉出去砍了。”
番兵听了,一起上来绑住崔孝。
“你们想干什么?我犯了什么罪?”崔孝惊醒过来问道。
“我们看你医马有功,平时又讲交情,因此放你进去。我们叮嘱过你,要你快去快回,你为什么迟迟的不出来?这事万一让老狼主知道,岂不要了我等性命?”一个平章说道。
崔孝听了,说道:“各位有所不知,老朽走进去,把整个五国城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他们,你们知道,老朽年迈之人,腿脚不灵便,故此耽搁久了。希望众位平章看在老朽昔日的情分上原谅这一次,下回再也不敢了。”崔孝说道。
“既然如此,看在多年的交情上,这次姑且饶了你,下回不要再到此处来惹麻烦。”那平章说道。
“下次不敢,再也不敢。”崔孝唯唯诺诺的离开了五国城。
以后的日子,他三天两头在各营地转悠,名为医马,实则打探消息。
第一零六章:康王登基
话说康王看到金兀术大军挟持二帝北归,本想和他们决一死战,无奈势单力薄,加上刘彦宗等人一再规劝,他只好强忍心中的悲愤,率领五万大军退到归德,归德城的老百姓听说是康王殿下驾到,纷纷走上街头,跪于路旁,哭拜于地。
康王见此情景,心伤不已。
“父老乡亲们,大家起来吧,本王答应你们,一定要率军北伐,收复失地,迎回二帝,雪靖康之耻,扬大宋之威。”康王说道。
百姓们起来听了,心里燃起了希望,他们一个个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康王看到老百姓对他寄予厚望,北伐之心更加强烈。
康王进驻归德之后,九省勤王之师陆续赶来,李刚、宗泽等人也来到归德,昔日那些贬谪的忠臣良将也一一赶来。
“殿下,二帝蒙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现在天下兵马聚集于此,少说也有几十万人马,我们何不趁势渡过黄河,杀进黄龙府,救回二帝。”韩世忠说道。
“本王正有此心,只是现在内患未除,民心不稳,军心动摇,如何北伐?”康王有些为难。
“康王的顾虑不无道理,现在二帝被挟持,大宋被张邦昌一帮奸贼糟蹋了。要想大宋恢复昔日光景,必须先灭了大楚这个伪政权,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张邦昌名为大楚皇帝,实乃大宋叛逆,此人不除,民心难安。”李刚说道。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要想名正言顺的讨伐叛逆,还请康王登基主持大局,稳定军心民心天下人之心。”刘彦宗说道。
“此事万万不可,父皇和皇兄此刻正在金邦受苦,我岂能在南方称皇称帝,传出去天下人会说我赵构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之人,各位爱卿休要再提。”康王说道。
“康王,你要是不愿当皇帝,难道大宋皇帝仍然由张邦昌的伪政权来代替?你不想想,二帝囚禁于金邦,不知何时归来?你是大宋唯一的继承人,你不登基做皇帝谁来做皇帝?你不号令天下,又有谁能号令天下?微臣劝殿下不要推辞,为了大宋、为了黎民百姓,你应该站出来振臂一呼。如果你不站出来振臂一呼,,岂不寒了将士们一颗颗滚热的心?岂不让天下黎民百姓失望?”宗泽苦口婆心的说道。
“宗留守说的不错,殿下,为了早日迎回二帝,你就勉为其难吧!”刘彦宗劝道。
康王听了沉吟不语。
“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就早作决策,不要犹豫了,时间不等人。”李刚催促道。众大臣一齐跪拜,恳请康王登基。
康王看到群臣一片至诚之心,为了大宋江山,他只好答应。
选定良辰吉日,康王在归德登基,建立南宋,尊号‘宋高宗’。群臣三呼万岁,归德城百姓敲锣打鼓,欢天喜地。
宋高宗昭告天下,号令各地仁人志士团结起来,共同讨伐逆贼,收复失地。
颁昭之后,数日之内大宋境内的热血青年,应者云集。
话说张邦昌在汴京做了一个月皇帝,殚思竭虑,天天担惊受怕,当他听说康王赵构登基建立南宋,尊号‘高宗’,正在招纳天下豪杰讨伐他,更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找来、张俊、王时雍和几个心腹大臣,一起商量御敌之策。
众大臣看到张邦昌憔悴的样子,一个个闷不作声。
“各位爱卿,朕自从当上大楚皇帝,为国事日夜操劳,这皇帝不好当,你们也知道,我也是被逼无奈。现在,赵构扬言讨伐大楚,各位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危难之时,还请想想办法,度过这一关。”张邦昌说道。
众大臣听了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拿出好主意。
张俊、王时雍两个奸臣,都是见风使舵的卑鄙小人,他们看到张邦昌大势已去,暗中商定,将张邦昌绑去见高宗,邀功请赏。
“张邦昌依靠金兀术的扶持做了皇帝,金兀术远在黄龙府,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南宋建立,康王登基,天下归心,如今拥有几十万人马,将士们情绪高涨。,听说高宗皇帝要讨伐张邦昌,为二帝讨还公道,张邦昌如今是众矢之的,大势已去,我们不能跟着他一起送死。”张俊说道。
“张兄此言甚是,只是我们是张邦昌的帮凶,我们也有罪责,要是落入高宗之手,免不了受罚。现在,我们成了过街老鼠,该怎么办才能逃过这一劫?”王时雍一时不知所措。
“依我看,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将功赎罪。”张俊说道。
“我们如何将功赎罪?还请张兄明示。”王时雍问道。
张俊诡谲一笑,附在王时雍耳边说出了自己的主意,王时雍听了,眉开眼笑。
“张兄不愧为再世诸葛,高!实在是高!”王时雍赞叹道。
晚上,张俊府上摆下筵席,王时雍和张俊借口商讨大事一起邀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