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第8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然会有,但是更多的是用土包子的目光在看待,毕竟他们什么都买的德性实在是不免让人觉得没见过繁华。
因为没有什么特权,一群外国人想要靠近只能是人挤人,他们在挤的时候会用本国的语言抱怨东方帝国没有待客之道之类牢骚,不过该挤还是要挤。
“这就是他们的舰队?看着不怎么样啊!”
“不清楚,不过看那些船只很明显是内河航行的平底船。”
“这样啊?那就是海上舰队停在了海港,真想看看他们的海上战舰是什么模样,与我们的战舰比起来又有什么不同。”
“会有机会……,看!在抬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装满金银?”
“打开了、打开了……真的全是金灿灿的黄金啊!还有白晃晃的白银!”
第八百八十三章:欢迎来搞!
亲们,赏点推荐票吧!
……
今天是中亚各国使节觐见吕哲的日子,他们一大清早就被鸿儒馆那边的官员引领着抵达宫城的城门外等待。
因为是正式觐见的日子,各国有资格进入宫城的人都是穿上本国或是本族的盛装,装饰上也尽可能使自己穿戴严肃或是华丽,不免又在一些细节上尽量地展现属于本国或是本族的底蕴。
帕提亚崇尚黑色,他们的正服基本上是以黑色为主,款式为一种宽松的长袍,与之华夏长袍略有区别仅是在袖子的部位,华夏长袍是宽袖模式,帕提亚长袍为窄袖模样。华夏人穿长袍的时候会有腰带束腰,帕提亚人却是没有束腰用的腰带,特别是华夏人的头发是用纶巾等物束起来,帕提亚人却是披头散发的模样然后在头上披着与长袍连为一体的宽松帽子。
巴克特里亚人似乎是特别崇尚白色和黄金颜色,他们的本国盛装也是一种长袍,不过相对于华夏长袍和帕提亚长袍都显得更加不同。那是一种好像两个布片缝合的裙子,呈现合身的贴紧,大体为白色,边角会有金黄色的镶边条纹,腰间那条腰带上也有着形式复杂的条纹。华夏长袍和帕提亚长袍是长度差不多抵达脚踝位置,巴克特里亚的长袍长度却仅是抵达膝盖骨位置,因此巴克特里亚的衣服更像是一种裙而不是袍。他们穿着长度仅是到膝盖骨位置的裙,脑袋上倒是没有帽子,一头并不长的头发也没有任何的发饰。
要说帕提亚人和巴克特里亚人都有自己本国特色的服装,两国服装上也呈现出简约的美感,其余各国或是各族要说有什么特色也尽是凌乱和模仿,像是阿兰人和斯基泰人的服装款式及与巴克特里亚……错了,应该说是模仿于希腊款式,但是不同于白色和金黄色那么搭配,阿兰人的绿色和橙色搭配起来要有多怪就有多怪,斯基泰人干脆就是一身的鲜红色配上横条的黄色看去像是煮熟了的虾条。
阿拉科西亚人和克什米尔人的穿戴同样是穿着分为上下身的衣服。上身像是一种马甲、下身是一种宽大像是灯笼般的长裤,要是有见多识广的人在场,其实能分辨出他们的衣服款式更加倾向于印度文化色彩。
穿着各式各样,好看或者怪异的服装。各国等待觐见的人,他们离帝国官员所在的等候区并不是太远。帝国官员在张望和观察他们,他们自然也会对帝国官员进行张望和观察。
“东方帝国的官员,他们的服装很大气。”
“好像是的,他们的服装极力在呈现朴素的华丽。那种宽大的长袖看上去美极了。”
“他们身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宝石?”
“不不不,那不是宝石,是一种叫作玉或者翡翠的东西。用玉石或是翡翠雕刻成为玉佩或是吊饰,似乎是用来压衣摆之类的功用。”
“不得不承认,在服装的领域上面,东方帝国研究出了相当多的款式,有专门用于劳动,有平时的休闲,还有专门的礼服。或许我应该向国王进行建议,应当学习东方帝国的理念来进行着装上的改革。”
有那么几个人使臣对巴克特里亚使臣的话点头。也有那么几个使臣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每个国家或者是每个民族,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服装,那是历史发展的璀璨性质,也是文化理念不同带来的多样化,不过越是落后的族群对于强盛民族的模仿痕迹更重是必然,就像是希腊文明于地中海属于领先地位,那么地中海附近的国家或是族群自然会是被希腊文化影响,这个影响是服装、饮食、理念等等方方面面。
希腊文明在长久的历史是阶段引领着西方,直至是深根蒂固的程度,哪怕是希腊文明没落之后。他们的文明还相续在影响着整个西方,像是崛起的罗马就是完全继承于希腊的服装、饮食、文化,连带希腊的宗教体系也完全为罗马所掠夺,毕竟罗马人向来有掠夺一切的习惯。罗马战胜某个国家不但是在物资上进行掠夺。敌国的众神也将掠夺成为自己神系的一份子,成为主神或是仆从神。
一声钟声,排队等待进入宫城的帝国官员从议论声肃静下来,本来离开队列的人也赶紧回到原位。
“看到了吧,他们是从衣服颜色来区分谁的身份贵重,身穿紫色的官员排在最前面。绯色排在紫色后面。其下还有绿色和青色,不过身穿绿色和青色官袍的官员似乎没有足够的资格参与他们所谓的朝会。我们旁边这个穿绿色的小官,他还是沾了我们的光才能参与朝会。”
“听说他们的天子是穿戴黑色,那种叫作冕服的服装。冕服是东方文明中诸侯以上身份尊贵的人才能穿戴,每一个级别的冕服也有很详细的讲究。”
各国的人还在叽叽喳喳,鸿儒馆那边的官员……也就是他们议论声中一个身穿绿色官袍的人,那个是沾了他们的光才能参与朝会的小官,他不得不出声制止。
制止完毕,各国使臣口中的小官,他内心里非常不爽地想着:“还说老子沾了你们的光,真是一帮没开化的猿人。”,他会骂出声议论的那帮人,实在是因为那些人露出来的小腿脚毛真的是太浓了。
紧闭的城门在一阵“咿呀”声响中被推开,左右两边的城门大开,从两边的里面整齐走出各自两队甲士,他们出了城门之后分为三步一岗,站立在城门的左右两边。
“按照安排,我们是从右边那个城门进入。”
“哦,那走吧。”
鸿儒馆的小官又立刻制止了,他面无表情地让各国的“猿人”等着,说是人还没有到齐。
各国使节下意识就看向排队等候的帝国官员那边,发现那些帝国官员安安静静站在原地,本来以为是被歧视的心理降低,也跟着老老实实待在原地等候。
话又说回来,华夏是以左为尊的观念,安排各国使节从右边进城还真的是一种歧视,不过别说各国使节不知道。就是被知道又怎么了,他们不愿意从右边进城大可以滚蛋。
没有等多久,三队车队在护卫人员的护送之下抵达城门外的广场,车驾继续前行。护卫人员则是待在广场外围。
车驾近了,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一同停了下来,因为是一种无遮挡的诸侯王马车款式,有人老远就认出三辆车驾上分别是魏王魏咎、赵王赵歇和秦王扶苏。
“看,那就是所谓的冕服!”
“看着好像都差不多啊!”
诸侯王的冕服确实在款式上都是差不多。慨因不管是曾经的魏国、赵国、秦国,说白了他们都是周王室麾下的诸侯国,不管是文化上还是族群上都同样是属于华夏,能有多么大的区别啊?
魏咎、赵歇、扶苏到来,宫城的中间城门也在一阵“咿呀”声中打开,里面同样是迈步走出一队甲士,然后又在两边分别站岗。
车驾停下,扶苏率先步下马车,魏咎与赵歇对视一眼也先后下了马车。其实他们已经是事先通知,吕哲允许他们驾车进入宫城。不必像其它人步行入城,不过他们显然是不愿意消费自己的“威风”?
扶苏在地上站定之后目光扫视排队等待入城的文武官员,他在队列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旧人”,不过视线并没有进行特意的停留,仅是扫视过去就将目光对着魏咎和赵歇,微笑道:“两位,并肩而行?”
赵歇“呵呵”笑着点头。
魏咎脸上也是带笑:“善!”,然后微微地靠近扶苏。
排队中的帝国官员,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心里肯定是有多种感触,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战国时代的人内心里的感触尤其多。
秦与列国的仇恨不可谓不大。但是看现在三王相处友好,那些事情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是不是真的烟消云散只有天才晓得,但是魏咎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似乎在特意与扶苏走近,那是因为他俩都是选择外封。从天然上来讲是位处同一立场,说不准还需要互相帮衬一点什么,只能是尽可能地互相表现出善意。
赵歇是一脸的无所谓,是真的无所谓,不是什么假装的无所谓。与之魏咎和扶苏选择外封不同,他选择的是待在帝国本土。而似乎选择待在本土的旧列国君王不少,只有他保留着王爵,韩成、熊心、姬夏三人不过也只是侯爵。他并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只要没有其它心思,都已经是王爵了,注定会获得非常滋润,自然是能以超然的姿态面对一切。
三个封王有说有笑从宫城的中门入城,差不多是三人进去的那当口,一声钟响又从远处传来,这个时候帝国官员和各国使节才分别从左门和右门入城。
帝国的官员经常进入宫城参加朝会,他们对于宫城内的事物早就是习以为常,哪怕是首次看见会有什么感慨,看多了怎么都会觉得麻木。
各国使节早就听闻宫城之内是如何如何,而一旦是传闻总是会被进行“艺术加工”,像是本来只有拳头那么大的钻石,传着传着变成足球那么大的钻石,甚至是更夸张一点都不会显得奇怪。
“我就说嘛,开什么玩笑,米拉特斯回去吹嘘东方帝国的地面全是由金砖铺成,哪有那么夸张的事情!”
“哈哈,米拉特斯是说金砖吗?阿比罗达斯吹嘘的是地面由银砖铺成。”
他们还想要再调侃几句,却是听到旁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