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834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834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者想要进行某一些方向的研究时,他不但是有充足的资金也能调动任何想要调动的人,更是不会有人跳出来要烧要杀。拥有绝对的权力之下,他没有任意地想要烧谁杀谁就算是有自制力了。

“三号作坊毁灭。我们仅是剩下九个作坊。臣已经向各个下令强调分散火药储藏地点,也命他们严格保证安全。王上希望用木箱和纸来进行装载和包装,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制作木箱的时间。纸张也需要进行调动运输。我们也没有成熟的木箱和纸张包装方案,您看……?”

“向众人集思广益,发出悬赏征求有效方案。”

“明白了。另外,您重视的火炮和步枪制作作坊,我们已经规划出二十八个,其中火炮作坊已经有八个建立完毕。步枪只有两个,但是有一些新的问题。”

“唔?说!”

“大匠师发现锻铁能够取代钢材,使用锻铁制作的枪管从某些方面来说比使用钢材更加稳定,并且成本上也能节省至少四成。火炮的选材上面,大匠师认为青铜才是最适合的金属。”

“锻铁啊?铸铁的毛边和生锈问题还没有成果吗?”

所谓的锻铁是什么玩意?所谓的铸铁又是什么玩意?其实绝对没有字面上看去那么简单,还包含了关于铁、碳和硅元素组成合金的运用,然后才是字面上看上去的“锻”和“铸”的手法。

风车出现之后的帝麢国,对于长江水力的运用其实已经趋于成熟,像是压麢制货币的工厂就是借用水力的运用,那么在生产铁和钢上面自然是不会放过,不过一般都是运用在加工上面。

长江流域的水利发达,所导致的是长江两麢岸有着数之不清的作坊和工厂出现,本来应该到一八零零之后才会出现的各种机器共鸣声也提前在公元前二一一年出现,足足提前了至少两千年!

吕哲在打造一个强大的帝麢国,在拥有人口优势下率先发力的是军方,符合所有先进产物肯定最先运用于军事的发展趋势。帝麢国军麢队的扩张已经达到一个巅峰,已经不是人口充足就能带动开拓需求,扩张所考验的问题已经趋向于本土有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提麢供军麢队的作战物资。

想要增加生产力完全依靠相对原始的手工很难推进发展,对于机械的运用也就被提上需求的顶峰。有需要的前提下,作为灵长类的生物……也就是有高超智慧和创造思维的人,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探索关于生产力的进步,那么各种各样的机械也就被制造出来了。

火药达到预期目标,有了合格的火药之后,吕哲可不是纯粹的“古人”,他不会认为火药只能制作烟花,更不觉得火药只使用包装起来然后点燃听个响声,用火药去制作爆竹去为提升民麢族喜庆文化添砖加瓦。他之所以千方百计地研究火药,那是要用来杀人,杀很多很多的人!

萧何所谓的步枪是燧发枪,那是完全出自吕哲手笔的产物。

吕哲是个男人对不对?他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任何活在网络时代的男人,极可能不会去关注火药到底怎么制作,但是一百个之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男人会好奇地去网上翻查一下枪械,先是自动化的枪械,然后是半自动化,随着兴趣越来越高肯定也会了解一下火绳枪啦、燧发枪啦之类的古董。

很正常也有点巧合的规律,吕哲因为某些原因……好吧,其实就是与人争论燧发枪的一些事情,他曾经非常彻底地研究过燧发枪,为了能在争论中获胜更是彻彻底底地了解过燧发枪的结构图。

对燧发枪进行研究定型期间,吕哲绝对不是第一次就制作出合格的燧发枪,但是耐不住他可以反复地进行对比再制作,错了就再重复制作也就是了,一直到制作出认为合格的燧发枪,然后划时代的产物也就出现了。

之前是火药不合格,哪怕是能制作出合格或者精良的燧发枪然而也并没有什么卵用,一直是到火药合格就不一样了,一只射程在两百米左右的燧发枪其实并不比一柄劲弩好使,但它至少是枪。

其实吕哲也知道枪械的发展并不急迫,相对起结构复杂的枪械,火炮这种傻大粗的玩意甚至相对简单,所以他很明智地将火炮提到第一生产序列,步枪只是少量进行生产,对于步枪的研究力度却是要一再加强,要是能在工艺成熟之后可以研究出滑膛枪、线膛枪,不管是前装还是后装,他都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

第八百六十九章:缓口气

坑,上一章的章节名又写错了,内容是对的。

………………

“他们到了没有?”

“回王上,几位将军和中郎将有些已经到了,部分在光明殿外的广场,有几位去了中央花园那边。”

“让他们去东城。”

“诺!”

不需要事事躬亲是吕哲一向的行事手法,特别是国家越来越大,军政上面的行政部门越来越完善,他很多时候只是控制着国家的大方向,一些无关于国本和紧要的东西该放手就放手。

真正的说一句,身为统治者要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要么统治者所统治者的范围非常有限,要么不用三五天那个统治者就该自己累瘫了,说不准连累瘫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脑神经过度负荷完蛋——也就是过劳卒。

现在能够让吕哲操心的事情不少,但也仅限是在一些大事上,如必须关注的一些内政建设和一些正在进行的战事。当然,战事的关注上其实也没有太多,像是一些区域性质的冲突要看大小,真正关注的是会战级别以上的战争。

萧何汇报军工建设的事情无法太快,计划修建几座作坊或是工厂都算是吕哲必须关注的事情,事实上作为开设新式武器制造基地的事情真的是大事,吕哲真的需要掌握进度,然后针对新式武器的量产数量或是类别来考虑军队的新组成方向。

萧何汇报工作只是到了一半,燕彼过来之后,他很清楚燕彼是要汇报**性质的事情也就暂时回避。

吕哲是在萧何离去后才对着贴身护卫也就是猛三吩咐。

猛三现在已经不叫猛三。听着可能有些绕口溜,但是猛三觉得猛三这个名字不合适了,猛三的祖上也没有出现过什么贵族(领主)或是武士(家臣),“猛”这个字还是因为猛三的老子斗殴很猛,猛三又在家里排行老三,这才有了猛三这个名字。注意,猛三是名字,不是姓名。

按照通俗意义。也是春秋战国留下来的民俗或者叫规则,猛三可是有土地的人了,虽然不是什么贵族,可现在也不是春秋战国。猛三也就将所属自己土地的名字第一个字拿来当做自己的姓。他的土地是在江陵边上,因此取姓为江,又给了自己一个名,因此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是叫他江猛。

很正常但是有点莫名其妙的事情十年间不断发生在吕哲统治的区域,不止是猛三改名换姓叫江猛。许许多多因功获得土地或者拿钱购置土地的人,他们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姓,然后无数个姓就那么出现了。

是姓不是氏,姓其实是大氏族下的一个小分支,可是很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既定民俗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发生变动。到了吕哲统治时期,各式各样的姓像是雨后的竹笋那般,没有任何规律和定律爆发式的增加,远远不止“百姓”那么多,姓的选择上也是千奇百怪。只有没想到没有见不到的。

帝国民政部门最烦的是什么?是不断会有人跑到办公的地方重新登记户籍,搞得每次都要找来原本的记录,按照外观的形容重新更改名字。太多改名的事件了,多到了不止是不厌其烦,应该是厌恶的地步,可是民政单位的办公人员还是要耐着性子。

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了军方,这年头没姓没氏的人占了至少百分之九十五,井喷式的爆发之下,有一块土地的人都用所属田亩的所在地作为自己的姓,那么军方名册肯定也是要进行更改。

不是恶搞。绝对是真事,原本互相认识的人,他们在见面之后最常发生的是重新介绍一下自己,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改名换姓了!

燕彼现在还真的就姓燕。不过正式的全称是叫吕燕彼,吕是氏、燕是姓、彼是名,还好现在并没有取表字的习惯,要是再加上一个表字,那可真是有够长的。燕彼姓燕的理由很简单,军方取得燕地之后。燕彼第一时间就在燕地买了一块地皮,他有自己的地产却是吕哲的家臣,事情就真的是这么简单。

说燕彼的氏是吕绝对没有任何错误,那是因为他是吕哲的家臣,家臣自古以来都有资格成为一个氏族的分支,甚至是从某些方面来讲家臣的地位要高于一个大氏族的血亲,因为家臣会跟着大氏族同生共死和羞辱与共,大氏族的血亲却不一定能办到。到了家臣被不断淡化的年代,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跟着主家姓了,例如张三签了李四家的卖身契,张三从此就得改姓叫李三。

很多本来有姓氏的人不会再改变,从华夏大地进入到战国时代,因为封地改变而更换姓氏的民俗已经不再采用,古典时代的习俗放弃,那么本来有姓氏的人哪怕是落魄了依然还是用着那样的姓氏。这种习俗本来是纪念某些事情,比如说是在表明他们祖上也阔绰过,后面就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一些既定的习俗被放弃,一些新的习俗产生,所以是什么?萧何依然是萧何,不会突然变成其他的姓氏,也只有燕彼这种家臣才会有新的形式,例如有人尊重他或是在特别的场合,才会需要喊出“吕燕彼”这个全称出来。

身为家臣,一切自然是向着家主,某些不是那么光彩的事情也只能是落到燕彼头上。

“王上,已经有初步的结果了。”

“说。”

“这一次行动剿灭不明武装二百三十四人,无一人逃脱。”

“详细点。”

“诺!是这样,我们有抓到活口,严格审讯之后初步确定这些武装人员与刘邦等人并没有关系,他们大多来自一些破落氏族的门客,少部分是落寞家族的成员。”

“只有二百三十四人?”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