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681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81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兵基地,哪怕是有懂得练兵的将军也没有被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不然秦国能不能一统天下还要另外说。

第五骑兵军团已经抵达,后续还有另外一些部队,王贲从卫翰那里也知晓了后面援军的大致兵力,而似乎这些并不是所有的援军,在更后面还有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到来。

“王上现在亲率禁军序列在进攻田健盘踞的广阳郡和恒山郡,目前为止已经收复恒山郡全境,兵锋一路势如破竹杀向田健所在的涿县,”徐志在指点地图,他所指的几个方向有点多:“这些地点都有部队在从本土开来,除开在二个月内会抵达的第三混编军团之外,等待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五军团,一些军官递补上原先几个军团,第七之前序列的军团都会向北方扑过来。”

汉军的每个军团都有五万战兵的建制,目前吕哲已经整编出十五个军团,那么就是拥有七十五万战兵。而每个军团除了战兵之外还需要辅兵,辅兵有多少是和战事的激烈程度有关,从三万到十万不固定。另外,汉军现在是有三个骑兵军团的番号,骑兵军团需要的辅兵数量是最多也是能匹配的时候一定要有,基本是一个轻骑兵配置一个辅兵,一个具装重骑至少配置二个辅兵。

七十五万的战兵和超过百万的辅兵,而汉国从建立到现在不过是七年,七年的时间能建立起这么一套动员制度其实还要得益于秦国早先统治打下的基础,从而南郡和衡山郡是动员能力最强的郡,也是人口最多的郡。其后动员能力强一些的才是另外的郡,比较差一些的是汉军北上之后光复的那些郡县,有些则是还不处于动员范围,例如近期才攻下的临淄郡、济北郡和汉国只将军队触角伸进去而行政官员没有抵达的整个燕地。

要是算上齐燕的地盘,吕哲现在治下的人口该是在二千三百万左右,动员武装的战兵和辅兵总数量超过一百五十万,聘用的民伕数量则是在八十万上下。不得不说的是,民伕的来源基本是在齐地和燕地,赵地那边也有聘请了一些。

稍前几年累积下来的物资和财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像是流水一般的花出去,吕哲拿出大血本动员那么多的人北上,是真的想要将南侵的胡人歼灭。不过这一次也仅限于是将南下的胡人歼灭在华夏大地,不管有没有成功达到战略目标,军事行动也就会暂时的停止下来,并不会立刻就出兵深入草原。想要出兵深入草原,吕哲谨慎一点的认为起码应该先把内政搞好,不过全面完成小康社会什么的,但是一定要累积起百万大军至少十年的物资和财帛,没有那样的储备量大规模出兵深入草原根本就别谈,毕竟草原也就那个样,很多时候想要以战养战,胡人一跑去哪抢?又不像是农耕民族粮食种在地里挪不走。

事实上吕哲的战略部署是小股部队不断深入草原袭扰,一方面是打击胡人的战争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出一批了解草原和适应于草原作战的军官,这样的军事行动要是没有太大变动至少会维持十年。

另外呢,吕哲不深入草原不代表会没有其它动作,他可是想好了要先行一步进军西域,进军的部队数量也不用太夸张,只需要十五万准备完善的大军估计就能先抢下一块立脚的区域,然后再慢慢打过去就是了。

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出于吕哲一贯的思想,也就是不能让国家的军队成为摆设,哪怕是惹事生非都要给军队找个可以交战的目标,不然军队长久不打仗战斗力下降的速度太快了,腐化的速度也是惊人。他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几年不用兵,不但那些武将阶层要醉生梦死,军队的士卒也会忘记该怎么战斗。最主要的是什么?是他还想着用战争所需的物资需求来刺激国内的经济建设,而且想要经济建设总不能是靠自己“种田”,抢掠外族的财富才是最迅速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先将胡人那批主力困死,只要无法让他们无法回到草原,哪怕是让他们在北地区域游荡几年,对我们近一步地削弱草原也是有利,”徐志在给王贲讲解来自吕哲的战略思想,他已经说了有一会,不过也只是说了一个大概,汉国未来的发展策略该是怎么样,还需要王贲亲自去听吕哲述说。

第七百二十五章:漠南(十一)

动员起来的所有军队是不是都要北上?自然是不能所有的军队全部北上,毕竟家里总不能唱空城计。另外那些北上的部队也不是要全部进入塞外,只有国防军的五个军团和禁军会进入塞外,余下则是会留在新归入吕哲统治的那些区域。

五个国防军序列的军团是有二十五万战兵和大概四十万的辅兵,禁军是有十万的战兵和相等数量的辅兵,合起来就是八十五万的在编士兵在为即将爆发的草原大战服务。同时呢,从南陵往北边输送辎重的民伕是将近七十万,他们输送到了东海郡之后就算是到了终点,到了那里就该是走海运直接送往胶东郡,再沿着军队开辟出来的道路径直送往雁门郡那边。

有相当一部分的物资也会运往薛郡,毕竟那片区域战火刚刚平息不久,汉国想要维持当地的黔首口号必定是需要粮食。

汉国光复齐地后,执行的是以工代赈的模式,很多黔首被国家聘请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少则是充任民伕将一些在薛郡的物资薛郡将物资转送雁门郡。而等待物资抵达雁门郡就没有民伕们什么事了,余下是由军方来自行运输。

除了国家行为的辎重输送之外,民间的商贾其实也在大批量地运输货物前往北方,商贾运送过去的物资自然是想卖给军队。而自古以来商贾追逐于战争,带着人运送物资前往战场是很普遍的事情,他们携带物资前往战场卖掉有时候获利多有时候获利少,真正能让他们产生效益的是购买军队将士的战利品,然后运输回本土贩售,往往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巨利。

商贾跟随军队进行买卖的这种行为是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毕竟商贾运送越多的物资就越能减轻后勤压力。

八十五万部队要出塞作战,可以想象后勤的压力会有多大,国力小的国家别说是八十五万军队。估计有个十来万就无法支撑。想要担负起那么庞大部队的后勤链,没有强悍的组织能力也压根就是别想,汉国的组织能力并不全面依赖于吕哲,他是提出相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可是要是没有原本来自于秦国或是其他列国的老底子,也没有实际操作人萧何在尽心尽力地,哪怕是有那么多的物资,光是从南方运到北方就够呛的。

南方水系多,汉国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内陆经验,从南边运输到薛郡有长江分流。也因为泗水这条水系着实是连接着多个郡,运输起来的难度被大大的减少,在动用的人工成本上也能得到很大的节约。

经过连续几年的发展,吕哲重视的海军虽然在形成战斗力上暂时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可是在沿着海岸进行运输倒也是能办到了。

南陵本身就是在长江边上,经过多次的实验,特别是第四混编军团成功利用海运走海路被投送往胶东郡,后面的部队只要是需要前往的地点接近胶东郡也基本是会按照海运模式来进行投送。

部队都能走海路了,那么运送物资自然就更加没有问题。后面要不是因为中原、齐地、燕地、赵地、秦地需要粮秣支持,压根就不会再动用那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会放着速度快又好走的水路不走去走什么陆路。

吕哲有信心维持八十五万部队在塞外作战的很多底气是来自于海运能够将物资便捷地运输到北方,一直到东面的黄河为韩汉军所控制的时候。他甚至都已经派人在观察黄河是不是也能利用起来进行运输。而事实证明黄河的大部分河段也确实能够被利用,那些不能利用的河段主要原因是跟河面礁石和河床较浅有关。

黄河不能有礁石,只有海上才会有礁石这玩意?这是谁说的混账话啊!溪水都会有石块会横在中间,何况是黄河。

长江河段其实也有一些地方会有横在河段的礁石。但是后面都被吕哲动员军队和民间一起清除,不过吕哲整顿长江的前提条件是长江那些河段是在绝对安全不会受到干扰的前提下,目前黄河没有像是当初吕哲整顿长江时的那种环境。

黄河的整顿肯定是会进行。不过那要在黄河两岸成为腹地之后,而想要让黄河成为腹地则需要扫平不服。这里的不服是维稳新的占领地,也就是黄河流途经的华夏固有疆土。另外,河套那片区域也需要在汉军的绝对掌控之中。不然的话……治理黄河?哪怕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胡人不断地袭扰之下,还怎么去进行治理?

“那么……我们的任务除了牢牢挡住匈奴主力北撤之外,就是控制住河套区域,也要尽可能地向北进行探索?”王贲嘴巴张得大大的。

对了,汉国那边的固有势力,例如卫翰等等纳西人,他们称呼草原上的人都是称呼胡人,但是包括王贲等那些后面加入汉国的人却是称呼草原上的胡人为匈奴。

草原上可不止只有匈奴一个族群,其实现在草原上最大的势力也不是匈奴这个族群,草原上族群最多的是狄人和戎人,可是狄人和戎人并没有因为种族一样就联合成为一个大联盟或是组成国家。按照阵营来进行划分的话,现在草原上最大的阵营其实是东胡。

东胡这个阵营目前控制的区域要比匈奴这个阵营大得多,要是严格划分地盘的话,现代的正蓝旗以东都是东胡这个阵营的地盘,包括北海(现代贝加尔湖)那片区域都是东胡这个阵营的地盘。

匈奴这个阵营目前控制的地盘多大?应该是现代正蓝旗以西,北至现代的乌兰乌德,西至现代的杭**山脉(既是燕然山)。

人口的话,东胡阵营目前的人口可是有近一百八十万,匈奴阵营只有不到八十万。整个草原上,以目前的阶段而言,总人口数量该是在四百万上下,除却东胡阵营和匈奴阵营之外,很多都是没有阵营归属的部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