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517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517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一开始的目标肯定不是赵国,毕竟在赵王歇率领部队停在下父城以南的时候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么秦国一开始的目的肯定是带着随机应变的想法,一切都是靠蒙毅或是苏角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对秦国最有力的选择。

慎这边汇集了吕、齐、燕、魏、韩、楚多国部队,列国带来会盟地点的部队必然是精锐无疑,三十万精锐不是显然不是先期的八万秦军和中原军团的十五万后续部队所能啃得动的。这个时候赵王歇率领的三十万赵军竟然停在了距离会盟地点慎差不多百里之外,这不是赵王歇自己找打是什么?

齐、燕两国和吕哲没经过秦国多少挑拨就打起来。对于蒙毅来说这是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既然不用怎么挑拨就打了起来,蒙毅理所当然的认为齐、燕和吕哲一旦开打仇怨也就算是种下了。而仇怨一旦产生想要化解就不是那么容易,这样一来哪怕吕哲和齐、燕不会立刻展开生死之战,但是双方总要抽调足够的兵力来在边境线上互相提防吧?

什么?吕哲与齐国不接壤!魏韩这两个弱小的存在是吕哲保护才能得以保存。魏、韩与齐国可是接壤的,不但接壤齐国也有吞并魏韩的野心,那不等于说会牵扯到吕哲的绝大部分精力吗?

齐、燕与吕哲交恶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吕哲与那些即将攻秦的列国就走不到一块去了,秦国在西南(吕哲的西北)威胁也就不是那么迫切。再则,到目前为止吕哲依然没有攻秦的迹象,那么秦国就该好好思考怎么在列国(中原的齐、燕、赵)攻秦之前最大地进行削弱。

赵王歇不来会盟地点而是自己在下父城以南驻扎,这对蒙毅来说是一个意外惊喜。在会盟地点被严密监视之下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不容易,他很快将心态摆正且拿定主意。将矛头指向了“显得孤单”的赵军。

在确定对付赵军之前,蒙毅自然是要先试探吕哲,没有出现什么亲身去见吕哲的事情。也没有派人前去寻求同意,是苏角做出向北开拔的举动。

苏角率军向北开拔,前一天吕哲就近监视的部队还吊在后面,到了第二天那支所谓的北部军团放弃了跟随,蒙毅就是再迟钝也能明白吕哲压根就不介意秦军去攻打赵军。

真的很奇怪啊!吕哲是叛将,可是一直一来就没有主动的对秦国动用过武力。按照道理来说吕哲应该会很乐意秦国在多方围攻下灭亡。可是看吕哲不介意秦军攻打赵军的举动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没人会天真的往吕哲对秦国忠贞不二的方向想,那么只能解释要么吕哲是想见到秦国与谁谁谁打得两败俱伤。要么就是吕哲真的只是向窝在南方不图向北、向西发展。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吕哲不站在列国那边攻秦,对于情况不妙的秦国来说就是一件好事。至于日后会是什么个情况,只要秦国能撑过目前最艰难的这一关,总是有办法来解决的。

共尉将军情传到吕哲这里的时候,吕哲在意外中发现那并不是一件坏事,他现在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自己的势力还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之前秦国灭亡,因此连在必要的时刻派军帮助秦国抗战的念头都有了。

秦国的中原军团和先期南下的七万秦军去攻打在下父城以南的三十万赵军?军事舆图上没有标错的话,秦赵即将爆发大战的场地离慎只有百里不到?从慎到秦赵战场急行军至多也就是两天的路程,而似乎还有大概四十万的齐燕联军在慎周边,只要赵军不是在二天之内败亡,有的是军队会聚拢过去。

吕哲不太清楚蒙毅……或者说秦国的二十二万能在多少时间之内击溃或是歼灭三十万赵军,也不知道秦国只是动用二十二万军队还是更多。但是有一点他非常确定,若是秦军不能在任何支援赵国的援军抵达之前战胜赵军,那么这一场突袭战必然会变成异常规模空前的会战。

如果没有发生秦军突袭赵军的事情,在会猎上全军覆没的齐燕估计会跟吕哲继续纠缠下去,动用上百万交战在齐燕攻秦之前不太可能,可是动用几十万打一场还是有可能的事情。

发生了赵军被秦军突袭的突然事件,己方参与会战的精锐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军覆没,齐王儋还能有什么心思继续与吕哲纠缠,不但不能纠缠反而要借着战前的约定台阶下,赶紧地去帮赵军才是。

当然,齐王儋一来就尽情的表演,又是什么赵王歇是前来会盟,吕赵也马上是姻亲什么的,那是要拉吕哲一块去救援赵国。

吕哲等待齐王儋表演够了才开口说话,他可没接什么秦军突袭赵军的茬,而是大谈起了会猎之前的双方约定。

“算,自然是算数!”齐王儋本来是不想算数的,不讲信用不是秦国的专利,齐国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逮住便宜就占,输了不服气再干的国家。但是现在将要攻秦的赵国这个盟友有难,要是让三十万赵军完蛋了对齐国一点好处都没有,只能讲讲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是先救赵以后再继续和吕哲拼了。

“齐王果然是讲信用的人。”吕哲不是在夸奖,纯粹就是为了接下来的话题,又将确定魏韩归为吕哲保护强调一遍,最后才说:“如果齐王、燕王没有异议,我们便各自盖宝,向天下公示吧?”

盖宝的“宝”是君王的印玺,除了国印(既传国大玺)之外,策拜外国事务用的大王之玺和凡发兵用的大王信玺两颗印玺都要用上。为了表示信约受天地鬼神的的监督,那颗专门用来在祭祀上用印的印玺自然也是要盖的。

服输,不服输还能怎么样?对于齐国来说先攻秦比较重要,想攻秦赵国就不能没有了三十万大军,赵王歇更是一点闪失,不然原本约定好的齐、燕、赵、匈奴合力攻秦就要泡汤了。

齐王儋一边用印,一边还念叨无论如何赵王歇也将是吕哲的翁丈,赵国也是因为过来观盟才被秦军偷袭,吕哲可不能完全没有表示。

燕王夏却是一直欲言又止的模样,要知道燕国是臧荼和韩广打出来的,他这个燕王还是两人从某个旮旯地方揪出来才当的王上。两员大功臣(权臣)中,燕国本土有韩广在,臧荼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燕国内部就将失去平衡,那可是要大动荡的,他这个燕王的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安稳坐下去可就没谱了。

“哦、哦……”吕哲也在用印,不过他的是诸侯印玺,自然没有皇帝(天子)、大王的印玺数量那么多:“是吗?我自然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赵国被歼灭,”,态度很像是在敷衍,盖下最后一个印玺,站直了腰杆:“可是按照约定只带来五万部队,数量有点少啊。”

鬼才信啊!虽然是各自都只带五万前来会盟地点,可是外围谁没藏个几十万后续部队?最北边的燕国都来了将近二十万,陈郡可是在吕哲疆域边上可能会没有军队藏着么!

“我听说齐国吞并了泗水郡局部,用沛县、留县、彭城等地方设立了一个沛国?”吕哲呵呵笑了几声:“沛国相可是一个叫刘季的人?”

第五百四十六章:怎么就没必要!

h2》“刘季?”齐王儋一脸的迷惑:“这人是谁,很有名吗?

吕哲能看得出齐王儋的迷惑不是假装,齐王儋很显然根本不知道刘季是谁。

旁边的田市微微将身躯倾向了齐王儋身边,似乎是低声提醒了什么,结果齐王儋才“哦”了一个长音道:“沛国相刘邦吗?”

田市是齐王田儋的儿子,不过并不是齐王儋唯一的儿子或是嫡子。

这下轮到吕哲意外了,刘季已经改名叫了刘邦,那是不是这位仁兄已经找到参与逐鹿的志向?

吕哲原本也就是随意问问,根本就没有想把刘季怎么样,毕竟沛县那些帮助刘季起家的人基本上已经被挖了过来,刘季还能不能崛起还是未知数。他听到刘季改名之后开始重视了起来:“该是刘季无疑。”,在齐王儋和田市一脸迷惑的神情中继续说:“田将军会猎之后在本侯这里作客,刘邦与本侯在北地乃是故交。”

齐王儋立刻就懂了,田荣被俘之后吕哲不是想用财帛什么的交换,是想要这个以前叫刘季现在叫刘邦的人。

刘季投入齐国阵营之前是在陈胜麾下,似乎还是陈胜麾下三大头领之一?后面齐和燕争夺广阳郡,陈胜这种新进崛起的势力必然是要被打压,但是打压中陈胜倒是利用左右逢源的墙头草策略支撑下来,一直到齐燕结成同盟之后才玩不动墙头草策略,刘季也就拉着人投靠了齐国。

齐国任命刘季为沛国相不是其人有多么大的才能,就是有人向齐王儋建议说刘季是沛县人,齐国作为外来者刚刚新占领泗水郡显得不稳,为了使泗水郡的那些楚人反抗不是那么激烈,刘季不但有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其人又恰好在本地那边有些名声,那就利用起来了。

说刘季没有过人的才能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那是指他在内政和军事上的才能,但是这人也有成事的优点,那就是非常会做人、懂的拉拢人、懂的任用人,因此倒是团结了一帮不错的兄弟支撑着。

齐王儋本事要马上同意,可是田市一看就不对立刻不顾现在是列为君王在场拉了拉齐王儋的衣角。

齐国占领泗水郡能够相对安稳虽然有吕哲占据南方那么大片疆土的原因,也和楚国衰弱怎么看短期内都无力光复的因素在,但是最大的关系是有刘季这么个人的存在。

刘季麾下的樊哙、邓说、朱石鸡、余樊君、郑布、丁疾等人都是一些不错的人才,其中樊哙、邓说、余樊君、朱石鸡、丁疾武艺都是不俗,又以樊哙最为武勇,邓说、余樊君有统兵之才。在文士方面,邓布、陈唐、李封也有不错的内政能力。

虽然有齐国放纵的关系在内,可是一个原本只有数千人的小团体到了沛国竟然能聚拢起一支三万人的武装,并且竟然能汇集起那么多人才,这些人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什么难得的大将或是大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一旦齐国拿刘邦来换田荣,那肯定是要闹起来的。

齐国当然不怕刘邦的部下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