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485章

越战的血-第485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学开坦克吧,有些会修理机械……那正好,坦克和装甲车的保养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比起这个来,对那些老知识份子的划分就简单多了……他们是做教员的嘛,而且大多是老头,有些虽然是年轻人但因为负过伤不适合上战场……他们什么事也干不了,那直接按文化程度分就好了……文化程度是初中的就去教初级知识,高中以上的全放在一块教中级知识。
  至于这高级知识吧……咱们当兵的还真不需要知道那么高深的知识……咱们的目的就是能打仗、会用现代化装备不是?就算学会理解了相对论也没啥用啊!
  所以我们教的知识其实很少,面也相对比较窄……初级的就是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教游击队员学会计算。中级的就相对复杂一些。涉及的面也广……比如有针对炮兵的。有针对高射炮的。还有针对坦克的。
  对于这些课程的训练我们一般采取强制和自由两种形势……强制指的就是初级班是人人都要上,人人都得及格……不及格的话就滚蛋,反正外面多的是人想要挤进来。
  当然,这每天晚上的思想政治课也是必须的……以前我在国内的时候还以为这种课程没有多大的必要,现在自己指挥着一支部队的时候才明白这个课程实在不可或确……这课程吧,说伟大点就是建立一支有思想的部队,说通俗点就是洗脑。
  不过不管用什么说法,对一支军队来说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要朝哪个方向走,对自己的同志要怎么样、对敌人要怎么样、对人民群众要怎么样……这都是必须的。
  特别是像阿富汗游击队这样……原本分属于各个势力的他们还没有习惯那种大一统的状态……虽然说四、五千人的部队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一统,但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已经算是了……在阿富汗游击队中很难找到一支游击队人数在四、五千人以上而内部又没有分裂的。
  所以,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不断的对他们灌输这种以希杰奥山谷为一个整体,继而把这个整体扩散到整个阿富汗,团结整个阿富汗的人民和力量,最终把侵略者赶出去的思想,才能渐渐的淡化他们各势力的矛盾和壁垒。
  这也可以说是消除各势力纷争及把消弱小首领的权力、把权力集中起来的一种补充……之前做的是形式上的、外在的,而现在却是思想上的、内在的!
  在我们这种内外夹攻的努力下,我相信希杰奥山谷的游击队很快就会一改之前内斗不止的局面。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对抗苏军的力量!
  至于自由吧……指的就是在中级课程。
  别看阿富汗游击队队员文化程度低,可是他们中不乏有勤奋好学的人……他们以前不学习。那是因为没有学习的机会……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吃了这顿就没了下顿的,哪里还有心思、有条件去学习……对他们来说呆在教室里坐着看书那都是一种奢望。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在这希杰奥山谷里吃穿不愁……有咱们的后勤资源供着呢;然后还有免费的学上……咱们为他们提供教员和教室(教室其实就是大一些的民居,希杰奥山谷的居民大多数都迁到巴基斯坦了,所以有很多民居可以利用)。
  那游击队队员们还能奢望什么呢?再说学这些本领还是更好的打击苏联侵略者,同时也能增加自己在战场上生还的机率……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于是有相当一部份游击队员在学完了初级课程后会主动的要求进入中级课程……而且他们的胃口还很大,既想学迫击炮又想学高射炮还想学战术……
  对这部份好学的人我们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想学都没问题……他们可以在这些课程里自由的选择,只不过每一次只能学一样,学成一样及格之后才能学另一样……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些人胃口太大,各样都抓一点却什么也不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训练。
  说实话……战场上的东西是永远都不赚多的,有时甚至就是需要有些部队什么都会……比如特种兵,抓起什么武器都要会打,什么车什么坦克都要能开。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阿富汗游击队队员是属于那种混日子的……什么也不想学,能过一天就是一天的那种,那也没问题……这部份人只要知道怎么开枪,学会服从命令遵守军纪就好了,战场上也需要这种人在一线与苏联人面对面的搏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开办了一个军官班,这也就是像军校一样专门用于培养基层指挥人才的。
  这个班学的东西就不用说了,就是班排战术、营连战术之类的……训练的对像吧,所有的干部也就是各势力首领都得参加,加入一些有文化基础的,再加入一些因为兴趣自愿进来学习的……那些学不好的首领,就等着被淘汰吧!


 第九十七章 阿勒德

  对游击队的训练和教学工作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让我和战士们感到颇为意外的是游击队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学习方面的进展都很快。
  我想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自然就是这场战争对游击队队员有切肤之痛,就像当初我们在越南战场上也会拼着命的学习一样,游击队队员也知道不学习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战场淘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死亡的压力之下那学习积极性自然是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传授的知识很有针对性,我们开设的那些课程可以说除了初级课程是基础外,其它所有的课程都是学来马上就可以在战场上用到的,比如单兵战术、炮兵观测等。而且战士们在传授课程的时候还会往里头加入许多自己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这种传授是间接传授,也就是战士们先把知识和经验通过翻译教会阿富汗教员,阿富汗教员再把知识教给阿富汗游击队队员。
  但就算是这样,这些传授的知识里还是拥有大量实用性的经验……因为有用,而且马上就可以用,于是阿富汗游击队队员也就乐此不疲,甚至很快就在游击队内部形成了一种互相比较谁掌握的知识更多,谁理解得更透彻的风气,有时几个阿富汗游击队甚至还会因为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正确而争得面红耳赤跑到咱们这来理论。
  这就让撒海德一行翻译有点想不通了……怎么他们教的时候游击队队员就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方面是因为撒海德等人并不了解阿富汗人的文化水平。于是在讲课的时候就会出现……说到乘法时发现他们加法不会,说加法是又发现他们连数字都写不全的现像,于是折腾了几天就等于什么也没说,阿富汗人也就什么也没学到。
  另一方面吧……就是因为撒海德几个人虽然会说波斯语,但这波斯语却说得并不纯正也不流利,有些词还会用错……毕竟不是以波斯语为母语的,而且波斯语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发展,各地区的说法都有些不一样了,撒海德这些翻译平时也只是能与阿富汗人互相明白对方的意识而已,但真正要教学的时候无疑就会有困难了。
  所以说教育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说肚子里有货就可以的……肚子里有货还要能够把这些知识准确的表达出来。甚至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撒海德等人既不能准确的表达,又不了解学生也就是阿富汗游击队队员的情况,于是就成了失败的教员。
  但我们刚招进来的那些有文化基础的阿富汗人就不一样了,首先撒海德在教他们的时候那是一点就通……甚至有些知识他们知道的比撒海德等人还要多。那些人里有几个是喀布尔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可以说是阿富汗的有志青年……因为不满苏联的侵略和政府成为苏联的傀儡。于是毅然投入到游击队的队伍中……每个国家在遭受外国势力侵略的时候都会有一批人站出来为之奋斗,阿富汗也不例外。
  其中有一名叫阿勒德的让我印像深刻……因为他是喀布尔一名珠宝商人的儿子,从小都没有受过苦。家庭条件十分优越,而且苏联人在攻入喀布尔时……为了取得一部份阿富汗人的支持并没有大肆劫掠(苏联人主要针对的是游击队反对派,对于政府机构及在阿富汗有些势力的人采取安抚的政策)。
  换句话说,也就是阿勒德完全可以继续享受他原来的生活,甚至还是在苏军的保护之下……但他还是没有听从父母的劝说,决定跟几个同学一起投奔阿富汗游击队。
  正因为这样……他在我们问起名字的时候用的是假名,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这个名字……阿勒德。他害怕自己的真名如果传到苏联人的耳中,就会连累自己的父母。
  先不说阿勒德能在我们部队中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就是他这种精神也足以让我们感到敬佩……有时我就在想,如果今天的我站在他这个位置,我会像他一样投身游击队吗?我想我不会……我最多就是暗中为游击队捐点钱或是物资尽到自己的义务也就差不多了。
  更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阿勒德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牺牲……这如果是其它人,心里肯定会想……我为了祖国放弃富足的生活,不仅倾其所有捐财捐物,还把自己这条命都搭进来了……那游击队总该给我点特殊照顾吧!
  但阿勒德却没有……他甚至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些事,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多,就代表他在喀布尔的家人就越危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本身就觉得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他告诉我他是这样理解的……“我为之献身是我的国家,而不是阿富汗游击队,所以游击队不欠我什么,为国家献身也应该的……所以谁都不欠我什么!”
  在听到这话的时候我感到十分吃惊……我不敢相信一个富商出身的富二代竟然会有这么成熟这么无私的思想。
  看着我眼里的疑惑,阿勒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