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完善自己的防御。
而明军同样不急。
他们必须得等皇帝陛下,杨皇帝没到之前,就算王松想发起进攻也不敢。
不过他们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在内河第一舰队到达后,明军分出一支小部队沿着贾木纳河北上,在孟加拉军配合下,迅速收服孟加拉北方各地,同时继续向上游进入阿洪王国,甚至还派出使者一直抵达喜马拉雅山下的哲孟雄也就是锡金和不丹两个部落,然后向这三家宣布了大明皇帝要求他们称臣纳贡的圣旨。
这三家倒也很爽快,反正他们都清楚,大明无论怎么贪婪都不会抢他们的破地方,只是称臣献点土特产而已。
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后三家的使者分别乘坐明军的内河战舰南下,带着土特产觐见杨皇帝了。
除此之外这一带还有也不属于莫卧儿帝国的因贾提亚,卡查里两个小国,说是国,实际上也就是些土著部落,前者以西隆高原的山民为主,后者就以若开山脉为主了,在他们南边还有阿拉干王国,也就是缅甸西南角一带。这些都是穷山恶水,大国征服后的收获还不如征服过程中损失大的地方,基本上也就当他们是一枚粘了屎的铜板,固然有捡起来的价值,可为一块铜板粘一手屎究竟值不值得就不好说了。
那又不是枚银币。
所以杨丰对他们的原则同样是让他们继续当一块沾了屎的铜板,躺在路边的阴沟里,默默等待在岁月中腐烂吧!
总之,就是和对付藏区一样。
不要给他们现代文明,就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愚昧无知中保持他们的原生态吧!
这里面其实真正有点实力的也就是阿洪王国,或者原本历史上的阿萨姆,这些已经开始印度教化的傣族人控制着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富饶平原,此前和莫卧儿人多次发生战争,但莫卧儿人也没有能够征服他们,反而不得不承认了他们的du立性,并且双方以玛纳斯河为正式的国界,现在明军跑来狂揍莫卧儿人,阿洪人正开心着呢!
更何况北边明军已经进驻藏区,东边明军已经进驻缅北,西,南两边明军控制了孟加拉,他们完全处于大明的包围中,哪还有反抗的资格?
别的不说,一个盐就能玩死他们。
第四零八章 不幸消息
达卡。
“臣叩见陛下!”
穿着绣粉米,海藻,宗彝图案的青色上衣,下面近似橙红色绣黼黻下摆,头上带着七旒冕的孟加拉国王哈桑,趴在地上虔诚叩拜着。
这里是他的王宫。
也就是之前的阿尔巴格堡。
而在他前面的宝座上,坐着的是杨皇帝,两人的穿戴其实粗看差不多,只不过杨皇帝的上衣是玄色,也就是有点泛红的黑色,另外还有身上的图案更加繁杂,尤其是多了金龙,还有就是杨丰的冕上珠子多一些。他这是天子之服,标准的十二章玄衣纁裳,象征天地和万物,而头上则是十二旒冕,虽然明初制度非祭祀天地宗庙等场合不必服衮冕,但杨丰重新定的规矩,正式的如册封爵位出席庆典之类场合,皇帝和诸王必须服衮冕,也算是强调一下传统了。
至于一身明晃晃黄缎子……
呃,还没有哪个汉人朝代的皇帝大礼服是这么穿!
事实上明朝皇帝就算常服也没限定必须黄色,甚至红色龙袍都比黄色高一等级。
而哈桑则是郡王服。
五章也就是五种图案的青衣纁裳,头上带着的是七旒冕,这是郡王的最正式大礼服,他刚刚接受了大明正式册封,从这一刻起他就是大明帝国孟加拉藩的藩王了,同样他脖子上挂着的日月徽也代表着他彻底摒弃愚昧野蛮的xie教,从此皈依大明的先进文明,成为一个光荣的圣教信徒。
“平身!”
杨丰拖长了嗓音说道。
他衣服里面安装的四个喇叭让这声音听起来充满神灵的威严。
在旁边新任驻孟加拉总理大臣示意下,差一点就忘了谢恩的哈桑,赶紧诚惶诚恐地叩谢圣恩然后爬起来垂手侍立。
“宣阿洪,不丹,哲孟雄,若开四部使臣觐见。”
杨丰身旁侍从喊道。
紧接着这四国使臣被带了进来,按照之前演习的礼节,向着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叩拜,同时献上他们的贡品,他们那里实际上也没什么好东西,无非就是些珍禽异兽,雪山药材,大名鼎鼎的阿萨姆红茶这时候还属于杨皇帝独有的记忆呢,倒是不丹人进贡的一对雪豹很让杨皇帝满意。
他在应天和顺天各有一座堪称巨大的动物园,里面满是世界各地的珍惜动物。
当然,这时候还没这概念。
至少杨丰就知道,被他吸引到四川垦荒的老百姓,甚至有专门抓滚滚卖到江浙给富豪当宠物养着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阿洪,若开,不丹,哲孟雄四部酋长慕我礼仪,不辞悬远,诚心向化,朕心甚慰,今特赐阿洪酋长以大明帝国阿洪藩王爵,特赐若开酋长以大明帝国若开藩公爵,特赐不丹酋长以大明帝国不丹藩公爵,特赐哲孟雄酋长大明帝国哲孟雄藩公爵,望尔谨事大明,勿生异心,当令尔世代富贵绵延永享福祚!”
在他们叩拜完之后,杨皇帝身旁的侍从立刻宣读圣旨。
这意思就是册封阿洪国王,但剩余的若开也就是阿尔干,不丹,哲孟雄三家则是一家一个公爵,不过不是国内那种只有多少亩土地的公爵,而是藩爵。这时候大明的爵位明确分了两类,一类就是内爵,一类是外爵,也就是藩爵,内爵只有封地的田产而藩爵是有藩国的,但内爵是有资格选贵族院议员参与决定国家大事,而藩爵没这资格,他们无权掺和国家大事,自己管好自己藩地就行,对于帝国政府的命令必须服从。
这四国里面阿洪最强,足够一个藩王。
但其他三家……
给个公爵就够了,甚至哲孟雄这种屁大的地方,连公爵都是便宜他们了,前一阵子封的那些土司爵位里面好几个侯爵地盘都比哲孟雄大呢!
这些使者也没什么异议。
其实他们对这套东西也不是怎么清楚,什么王爵公爵他们也不关心,他们只是来进个贡,向杨丰说个服字,防止明军跑去揍他们而已,反正无论什么爵,只要不吞并他们的土地,只要不把他们国君踢下台,只要不进他们的地方烧杀抢掠就行,他们要求的就是这些,当然驻阿洪总理大臣,还有驻其他三国宣慰使,另外还有驻军治外法权免税权,这些也都是必须的。
他们四家也没胆量在这个问题上争什么。
这时候明军是如何击败孟加拉军队的传奇,早已经在这一带传播开,毫发无损击溃数万大军,恐怖的象兵在明军面前,居然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这样bian态的军队就他们那点实力,哪有抗衡的可能性?再说那些大明商人的涌入也没什么坏处,至少他们能带来廉价的工业品,而且这些山区小国的土特产也更容易卖出去。
总之这一下子大明又多了五个藩属国。
册封完成,杨皇帝勉励了几句,然后再赐宴,大家喝杯酒就都是一家人了,然后各自散伙回各自地方,哈桑也就只好把阿尔巴格堡让给杨丰做行宫了,而且就算杨丰以后走了他也不能再回来住了,行宫就是这样子,皇上住过的地方他作为臣子,那是肯定不能再住的,也就说阿尔巴格堡以后就将作为达卡的皇城和永久性行宫了。
呃,皇上就是这么霸道。
一下子增添了五个属国的杨皇帝愉快地在阿尔巴格堡住了五天,享用了……
呃,美女就算了。
孟加拉美女太不符合皇帝陛下口味了,哪怕追求新鲜感也没这么追求的,实际上对于这片土地杨皇帝已经绝望了,以他的审美观来看,这个国度完全就跟荒漠一样贫瘠,或许现代的孟加拉人还能看点,毕竟那时候孟加拉再穷还是有上流社会的,他们那些经过无数血脉混合,尤其是白种人基因冲淡出来的咖啡色美女还是凑合的,但这时候连凑合的也找不出来啊,完全就是一群黑猴子般的下不去手啊!
所以仅仅五天后,皇帝陛下就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离开了这座城市。
而就在他乘坐皇家游艇返回玄策城的时候,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突然传来。
当然,这个不幸的消息跟大明无关。
他那只心爱的小狮子战败了。
查理十二世率领的瑞典远征军折戟于莫斯科。
虽然这位瑞典的年轻国王,这位欧洲威名赫赫的统帅,这只承载着古斯塔夫荣耀和杨皇帝殷切希望的小狮子,实际上并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战斗。在他这趟漫长的远征过程中,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他的身影就像来自北欧的魔龙般,始终昂首阔步在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他的兵锋所指无不披靡。而他的对手彼得一世在他那支全部用线膛炮和线膛枪武装起来的军队面前,完全可以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无论坚固的要塞还是野外的步兵战线,都无法阻挡查理十二世的脚步,彼得一世能够做的只有逃啊逃,不停地逃,一次次惨败之后仓惶而逃。
瑞典人不断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用大明产重火箭轰碎一座又一座堡垒,然后夺取一座又一座俄国城市,波尔塔瓦,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甚至于莫斯科。
是的,他们占领了莫斯科。
实际上他们大半年前就已经占领了俄国都城。
在图拉的决战中,彼得一世率领的五万俄军,再次被仅有三万的瑞典远征军击溃,再次仓皇而逃的彼得一世,没有能力守住莫斯科了,杀得气势如虹的瑞典人势如破竹般打到了自己远征的终点。
但这并没什么卵用。
因为彼得坚壁清野了。
当查理十二世带着胜利的喜悦站在莫斯科城外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