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清之祸害 >

第263章

大清之祸害-第263章

小说: 大清之祸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什么?”

  一脸帝王威严端坐专用车厢宝座上的皇帝陛下,看着华山脚下一片建筑面无表情地说道。

  “那是和尚庙吧?”

  伺候在一旁的小桂子不确定地说。

  说着他拿出望远镜趴在窗口望去,望远镜的视野中那里看起来还很热闹,应该是个庙会什么的,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是很丰富,在没有电影电视电脑之类东西的时代,赶个庙会看个戏无疑是很受欢迎的。

  既然是庙会,那当然也就是和尚庙了。

  虽然这些年圣教,也就是供奉杨皇帝的宗教发展迅猛,但光头们毕竟有着千年基业,不可能像天主一样,想怎么铲就怎么铲。

  “何为事此胡神!”

  杨丰鄙夷地说。

  然后他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不过明显看出心情不是怎么很愉快了。

  当然,这样就足够了。

  小桂子紧接着退出车厢,跑到随行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忠身旁,小声跟他说了几句,后者迅速走到火车的一扇车窗前,然后向着外面一招手,很快一名随行护驾的锦衣卫策马上前,杨忠写了一道命令递给他,那锦衣卫接过命令后立刻策马全速冲向前面的一座小站,很快这份命令就沿着专用线路传向西安。

  仅仅不到半小时后,随着锦衣卫陕西指挥使司的命令,缇骑四出的大戏再次在陕西上演。

  火车沿线皇帝陛下视线所及范围内所有寺庙全部摘牌,然后用篷布树枝之类东西全部遮蔽起来,至于遮不住的,干脆重新换上日月徽,里面乱七八糟东西通透扔出去,包括光头也全部撵到皇上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开庙会的蠢民愚妇统统散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就这样随着皇上的专列不断向前行驶,沿途所有他所说的胡神寺庙全部清理干净了。

  当然,杨皇帝,杨圣人,杨神仙是肯定不知道这些的。

  他只是表达了一下个人看法而已。

  实际上这些年光头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过了,别的不说光一个寺庙不准拥有田产,最多只能一个光头租十五亩公田,这一条就能让天下绝大多数寺庙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更何况还有光头除了吃斋念经以外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准干的禁令,尤其是严禁参加商业活动,也就是说不论开商铺还是放高利贷,统统都是违法的,一旦查明没收所有非法收入。还有一些与商业擦边的东西也都是同样严禁,比如受雇佣出去主持个仪式,卖点纪念品,有偿开光之类,总之只要收钱都是犯法的,犯宗教管理法。至于犯戒如养外宅,哪怕喝酒吃肉什么的一旦查明那是要公开抽鞭子的,可别拿什么酒肉穿肠过糊弄,清规戒律必须严格遵守,而且人民群众都有监督权力,一旦举报是有奖励的。

  话说杨皇帝这也是为了他们好,也是为了让他们的信仰更加纯洁,把那些滥竽充数假货统统甄别出来,要知道真正的信徒是肯定不会在乎这些的。

  真正的信徒有粗茶淡饭青菜豆腐就足够,这个十五亩公田完全够了,普通老百姓十五亩公田都能养家糊口,更何况他们还没普通老百姓那么多需求,另外真正信徒也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既然视金钱如粪土那么怎么可能去开店铺放高利贷?同样真正的信徒也是不近酒肉女色的,吃肉喝酒piaoji的算什么信徒,这样的留着纯粹玷污佛门,这样的就算被藤鞭抽死也活该。

  所以说不要认为皇上针对你们,皇上这是为了你们好!

  呃?

  这年头没有上述东西谁傻了去当光头天天啃着白菜叶子敲木鱼念经?那些光头里面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为了混饭吃,剩下的真要是不介意严守清规戒律,除了吃斋念佛什么都不干,那杨皇帝倒也不至于赶尽杀绝,毕竟光头也算根深蒂固,想要拔除恐怕不是一代人能解决。

  此时为了皇上的心情,整个陕西各地官员全部行动了起来,当皇帝陛下到达西安时候,就连大雁塔都在塔尖上紧急装了日月徽。

第三八九章 大一统

  西安并不是皇帝陛下西巡的最后一站。

  杨皇帝只是在这里停留了三天,期间还特意过去欣赏了一下已经变成圣祠的大慈恩寺和荐福寺,然后看着大雁塔和小雁塔上的白日黄月徽,心情愉快地当着叩拜的百姓宣布,把西安重新恢复旧名长安,另外由他本人出钱在原大明宫遗址上,重新修建一座行宫。

  至于行宫样式……

  就按照大明宫重建吧!

  反正皇帝陛下有的是钱,要知道他可不仅仅是大明皇帝,而且还是大明头号资本家,大明到现在为止百分之八十的工厂都有他的股份,超过百分之五十工厂那都是由他本人控股的,从钢铁造船铁路到纺织制药报纸统统都是在他控制下,可以说整个国家都是在给他赚钱,每年他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国库的岁入,不说别的,光金州公司每年进皇帝陛下内库的利润,就远远超过缴纳给国库的特许经营税。

  重建个大明宫而已。

  估计最多也就花金州公司一年的利润。

  不仅仅是大明宫。

  接下来他还要在咸阳,在洛阳,在开封,在安阳,在偃师各修建一座,这样算起来中国正朔王朝就可以一个建一座了,至于那些偏安的,地方性质的,这个就没必要管了。夏都斟鄩这个已经考证出在偃师了,商都殷这个在安阳,周都洛阳,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晋都洛阳,隋都长安,唐都长安,宋都汴梁,这样他还需要建六座行宫,这样也就可以串起中华正朔了 。

  带着愉快的心情,皇帝陛下在长安火车站登上专列,继续向西直奔凤翔。

  他在宝鸡车站下车,然后重新换上了蒸汽车,再沿着宝鸡至天水的公路向前行驶,顺便到铁路建设工地表演了一下亲民,这时候宝鸡至天水的铁路刚凿了八条隧道,并且修了四座渭河桥,但实际上从出宝鸡开始,总共只往前修了不到十里,而根据线路勘探的结果至少得修三百多里才能到天水,很显然这条铁路的难度简直就是让人欲哭无泪的。

  “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杨皇帝站在铁路工人面前挥舞着拳头高喊。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那些工人激动地高喊。

  旁边侍从赶紧掏出小本子在上面迅速记下来,回去以后这都是要充实到圣谕书里面的,杨皇帝的圣谕书可是已经出到第二部了,虽然速度不算快,但估计杨皇帝有生之年出十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些圣谕书就是圣教信徒的精神指南,据说现在已经有信徒吃饭之前先念一段圣谕书的了。

  这可是真正的圣人教导!

  杨丰很满意地感受着民众的热情。

  “呃,这些是怎么回事?”

  他多少有些意外地指着不远处说道。

  那里跪在地上的大批奴隶当中,居然也有不少和工人一样用有些怪异的汉语,在喊着同样的口号,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居然是黄种人,不过一想就知道,肯定是倭奴了,这些年一边挑拨倭国诸侯混战,一边卖军火换奴隶,大明至少从倭国引进了二十多万青壮年倭奴,这些奴隶在大明各地工厂和工地上都不稀罕,实际上这时候大明无论什么奴都是毫不稀罕,甚至就连高加索奴都偶尔可以见到。

  那是艾哈迈德三世干的。

  奥斯曼帝国的将军们,早就把抓捕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地青壮年,yan割后卖给大明奴隶贩子视为发财途径,就连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人斯拉夫人都有被卖到大明的,反正他们之前也没少干这种事情,实际上奥斯曼宫廷里面一样有不少白奴,现在他们只是规模扩大而已。

  “启奏陛下,这些奴隶有不少走上正途,抛弃了他们的那些乱七八糟伪神,对陛下您也是极其虔诚的。”

  陪同的官员小心翼翼说道。

  “这些野人能有向化之心,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样吧,要是真心实意的,那就别和其他奴隶混在一起了,可以单独给他们编成一个营,也好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感受,以后也多给他们点空闲时间能够学习,再给他们配几个教化官,以后要是有出类拔萃的,也可以送到礼部教化司去培训一下,专门负责在各地奴隶中的教化工作。

  杨丰满意地说道。

  奴隶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毕竟现在大明奴隶数量已经突破三百万了,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很多大明资本家现在爱死这种罪恶的贸易了,甚至就连一些普通老百姓家庭也开始购买奴隶在家里干活儿,这样的话就不能老是用刺刀和鞭子来逼着干活儿,还得要从思想上麻醉他们,这样宗教就很有用处了,在奴隶中间发展一些信徒,让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也是很不错的。

  想想看未来一群白奴,黑奴,棕奴之类,一边捧着圣谕书一边为大明建设流血流汗的场面也是美得很!

  视察完铁路建设,杨皇帝的西巡队伍继续前行,重油锅炉驱动蒸汽机,带动着很像后世大巴的蒸汽车在沙土夯实的公路上,以二十里的平均时速通过渭河在祁山冲刷出的河谷,第二天下午时候就到达秦州,也就是天水,然后再从天水沿着同样的公路奔向兰州 。这条花了三年时间修筑的公路,是目前关内连接西域的主要交通,基本上仿照后世的沙土公路建设,虽然也不时发生些塌方泥石流什么的,但还是勉强可以支撑运输的,而这条路就是宝鸡,终点在鄯善,另外从兰州经西宁南下青藏高原,这时候也已经修到了那曲。

  而原本驻扎长安的西北经略使府也移驻兰州。

  杨丰刚到兰州,西北经略使贺锦就告诉了他一个很意外的消息。

  “殷礽和桑结嘉措在拉萨发生火并,虽然殷礽得到了他的密友仓央嘉措帮助,但最终还是不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