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闹天宝 >

第41章

闹天宝-第41章

小说: 闹天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小心翼翼地喂给了杨贵妃。

    杨贵妃喝下了药后,李隆基坐在她的床边,目不转睛地顶着她的脸。李亨、高力士和崔承宗等人站在一旁,陪着李隆基等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期间李隆基不停地问道:“亨儿,贵妃她怎么还不醒来?”

    三个小时了,李亨等人两腿已经麻木了,实在是支撑不住了,一个体质较弱的太医,已经倒了下去,其他人依旧咬着牙坚持。

    李隆基终于怒了,他站起来,大声喝道“亨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贵妃她怎么还没醒来啊。”

    李亨心里极其郁闷,心道:“豫儿做了很多试验,这个时间,杨贵妃应该醒了啊,怎么回事儿?”他咬着牙说道:“阿爹,请在耐心等一会儿。”

    太医们一听还要继续等下去,实在是受不了了,一个个都倒了下去。

    李亨和高力士身负武功,勉强还能够坚持。

    李隆基老泪纵横,眼前模糊一片。

    突然,高力士喊道:“陛下,贵妃娘娘醒了!”

    杨贵妃终于醒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不久,李隆基服侍杨贵妃喝了一碗小米粥,看着她入睡后,走出了她的寝殿。

    见到李亨,李隆基欣慰地说道:“亨儿,这次多亏你了。朕要好好奖赏你。”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当官了

    李亨恭敬地说道:“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

    “好,好,你很好。”李隆基说道。

    救活了杨贵妃,李隆基心情大好,开始关心起朝政了。他说道:“亨儿,你既然有办法救了你母妃,自然也有办法治疗瘟疫,这件事是当前朝廷的第一件大事,你要多出力才行。”

    李亨说道:“儿臣这些天来仔细地研究了瘟疫的相关资料,有了治疗瘟疫的详尽方案,恳请阿爹让儿臣来主持治疗瘟疫的事情。”

    李隆基点头说道:“准了,这件事情,就由你来牵头,朝廷各部予以配合。”

    李亨大喜,说道:“儿臣遵旨。”

    东宫。

    太子李亨因为救了杨贵妃,获得了李隆基的欢心,又获得了主持防治瘟疫的大权,心情极为舒畅。要知道,长期以来,他被杨国忠排挤,已经快被边缘化了。今天,终于有了转机。

    他边走边哼着小调,回到了东宫。

    高仙芝已经在东宫等了他好一会儿了,也知道他是去给杨贵妃治病去了。看到李亨的脸色,高仙芝也松了口气。他从李白那里了解到了李二宝已经将药方送给了李亨,担心他为了和杨国忠争权夺利,而延误了朝廷防治瘟疫的工作,是专程来劝说李亨来的。

    李亨高兴地说道;“仙芝,你来得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这次去长生殿,救活了贵妃娘娘,父皇十分高兴,不仅褒奖了我,还将防治瘟疫的大权交给了我。”

    高仙芝大喜,他盼望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由衷地说道:“恭喜殿下了。”

    李亨说道:“仙芝,治疗瘟疫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需要你的协助。”

    高仙芝说道:“臣义不容辞。”

    这时,李豫和李澄卉闻讯赶来了,李亨将今天长生殿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李豫兴奋地说道:“恭喜阿爹了。”

    李澄卉说道:“这里面可有女儿的功劳,要不是女儿认识了二宝,阿爹恐怕不那么容易就能讨皇爷爷的欢心了。”

    “是,是。我的卉儿最能干了。”李亨心情好,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就更开心了。

    “阿爹,这次二宝的功劳这么大,您就提拔他一下吧。”李澄卉要提携李二宝。

    高仙芝对李二宝的印象很好,说道:“李二宝对于防治瘟疫有独到的见解,应该出来做事,为朝廷所用。”

    李豫也替李二宝说话。

    李亨也很感激李二宝,他笑道:“既然这样,就给李二宝一个千牛卫的振威校尉吧。”

    振威校尉是正7品武官。

    由于唐代前期实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设立十六卫。十六卫的名称,唐代前期变化甚多,到唐玄宗开元时方大体上固定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千牛卫是保卫皇帝权贵的军队。

    李亨之所以给李二宝一个军职,是因为李二宝不是科举出身,担任文官不符合朝廷的用人制度。最关键的是因为任命文官,要经过吏部,而吏部把持在杨国忠的手上,难度很大。

    李亨是太子,直接下辖太子六率,在军队系统有很大的权利,可以直接任命从6品以下军官。

    他给李二宝一个军职,也没有打算安排他到军中任职,只是给李二宝一个出身。有了这个出身,李二宝就算加入了大唐的官吏阶层,将来有机会进一步晋升了。

    李澄卉给李二宝争取到了一个好处,十分高兴,立马就打马直奔妙音坊,要亲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皇宫,承辉殿。

    梅妃斜倚在床上,在一块淡粉色的丝帕上绣着梅花,聊以打发时间。

    突然,贴身侍女翠珠跑了进来,她气喘吁吁地说道:“娘娘,不好了,姓杨的那个,被太子殿下救活了。”

    “什么?”梅妃大吃一惊,坐直了身子。右手的绣花针随着她身体的变化,一下子扎进了她右手的食指,立刻就渗出了血珠。

    梅妃心中异常难过,以至于完全没有感觉到手指的疼痛。她问道:“太子殿下怎么会治病呢?”

    翠珠说道:“不清楚,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弄来的成药,给那个姓杨的服下后,她就苏醒了,据说,身体在逐渐好转。”

    梅妃扔到手中的绣品,怒道:“这个该死的贱人,怎么这般命大?太子殿下也是,干嘛多管闲事?真是气死我了!”

    翠珠看到梅妃发怒,在一旁不敢出声。

    过了一会儿,梅妃问道:“谁在替那贱人煎药?刘太医在干嘛?”

    翠珠说道:“我就是从刘太医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他和几个太医轮流替那个姓杨的煎药。”

    梅妃说道:“这就好。你去告诉刘太医,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接着,她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一定要那个贱人死。马上去死!”

    翠珠说道:“娘娘,奴婢这就过去找刘太医。”

    妙音坊。

    李二宝、李白、颜真卿和李慧娘正在讨论瘟疫的事情。

    李慧娘说道:“这瘟疫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过去,妙音坊的人,加上他们的家眷,一百多口子人,人吃马嚼的,咱们存放的粮食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吃光了。外面的粮价已经翻了三倍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

    李白安慰她说道:“慧娘,多亏咱们提前采购了粮食,大家省着点吃,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的话,咱们派人走远一点,到外地去采购,怎么也有办法的。”

    颜真卿问道:“二宝,瘟疫一般会持续多久?”

    李二宝发愁地说道:“不知道,时间短则一个月,也许会持续数年,要看朝廷救治的措施是否得当,还要各地配合。否则,治了这边的,又传染到了其他地方,反过来又会传染过来,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才行。”

    这时,李澄卉进来了。

    李二宝看到李澄卉又来了,笑道:“大小姐,你来得正好,我正愁没人陪我喝酒呢?”

    小姐这个词,在唐朝没有,年轻女子称呼为小娘。李澄卉听李二宝这样称呼,有点惊奇,眨巴眨巴眼,琢磨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看到她的样子,李二宝笑道:“别琢磨了,夸你呢。”

    李澄卉白了他一眼,说道:“二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当官了,正7品的振威校尉。”

    (星期天,只有三更了。抱歉。)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李亨发愁

    听到李澄卉的话,众人一阵沉默。

    李白刚刚出道的时候,血气方刚,很有政治抱负。说白了,就是想当官。他曾经因为诗词出众,被李隆基看中,弄到韩林院当了个翰林供奉。虽然是个官,但是只是个无职无权的虚职,是替李隆基写诗填词的笔杆子。

    因此,李白不满意,就因为他不满意,工作态度难免有点问题,再加上他心高气傲,不肯只是为李隆基和杨贵妃捧臭脚。和他们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被人家罢官也毫无悬念。

    如今,李二宝一个青楼小子,年纪不及弱冠,就已经当上了正7品的千牛卫的军官,怎么不让李白感慨呢。

    不过,李白现在对于当官的心气儿已经淡下来了。加上李二宝和他的关系,真心地为他感到高兴。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寒窗苦读十载,过五关斩六将,勇闯独木桥,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也只是个候补的从8品小官,靠着自己过人的才能,以及运气好,赶上了澧县前任县令猝死,给他腾出了位置,才当上了县令。

    李二宝的境遇也令他十分感慨。不过,他敬佩李二宝的才华,又是李二宝的兄弟,自然为他高兴。

    李二宝心里却不高兴,他性子懒散,在妙音坊当个少东家,日子那叫个滋润。叫他去当官,每天按点上班,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李慧娘心中大喜。她也是出生于小官吏人家,父亲曾经是潼关县的一个9品的礼曹,这在他们家族中,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谁想到,二宝小小年纪,就成了和县太爷平级的7品的官员。

    李澄卉这样的场面见多了,她心里难免有些得意。

    还是李慧娘先打破了沉寂,她惊喜地说道:“真的吗,我家小宝是县太爷了。”

    李澄卉笑道:“县太爷算什么?二宝是京官,是千牛卫的军官,比起同级的官员要高出一级的。”说完这话,她忽然觉得不妥,人家正牌的县太爷颜真卿就在旁边呢。

    她赶紧说道:“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