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国-第18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几百公里的路程,兄弟们如果用脚的话,恐怕很难走完啊!我查过顿河的资料了,我们完全可以乘船直接从顿河入海口进入河道,然后沿着顿河逆流而上,一路开进到距离察里津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的地方下船。这样的话,无疑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一个参谋军官说道。
“顿河内真能够行船,还是海军的那种运输船和商船?”段天伟立刻问道。
“司令,顿河中游和下游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参谋军官保证道。
“好,老子马上联系海军,请求他们支援我们。至于13集团军那边,就只有让他们再等几天看。”段天伟上将立刻行动了起来。一方面给总参谋部发电报,更改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另外一方面则和海军联系,希望海军能够护送他们前往察里津。
总参谋长石天翰元帅接到了段天伟上将的命令之后,立刻同意了段天伟上将的建议。既然能够通过水运前往察里津,自然就没有必要让士兵们用双腿赶路了。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让士兵们保证体力。下船之后,就能够直接投入战斗。
如果步行的话,从顿河畔罗斯托夫前往察里津,足足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如果是乘船的话,哪怕是泥水,也最多两天时间而已。足足节约了十二天的时间。相信,到时候苏俄红军肯定还没有反应过来,察里津就已经失陷了。而顿河,也掌握在了帝国陆军的手中。
帝国陆军第7集团军立刻停止下船,只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留下了一个步兵师防御这里,其余的官兵,则继续在运输船的商船的运输下,驶入了顿河,然后逆流而上,直接向察里津杀去。
苏俄红军的高加索方面军司令部,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中国陆军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登陆的消息。图哈切夫斯基收到相关的消息之后,整个人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
“卑鄙无耻的中国人,他们居然用这样的战术。简直是太无耻了。命令第19集团军,立刻向北进发,准备截住中国人,保护我们的后路。”图哈切夫斯基命令道。
如果后路被切断的话,那么,整个高加索方面军将成为瓮中之鳖,任由中国*军队围歼。一旦高加索方面军完蛋了,就算他逃回了莫斯科,估计也是难逃一死的。即便乌里扬诺夫很赏识他,但是,一次性损失了几十万军队,他如果不被送上绞刑架的话,恐怕是无法服众的。
图哈切夫斯基知道,仅凭第19集团军的实力,想要抵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第19集团军北上之后,他又命令第1集团军剩余的部队也北上。只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留下第5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另外,图哈切夫斯基还向军事委员会发电报,陈述现在高加索方面军面临的困境,请求军事委员会批准高加索方面军向北撤退。
中国*军队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登陆的消息,同样让苏俄政府以及布尔什维克高层很是震惊。要知道,顿河流域可是苏俄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如果这里陷落的话,对于苏俄来说,将是一场重创。原本就不足的粮食,将再一次出现巨大的缺口。到时候,他们想要填饱老百姓的肚子都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是发展工业之类的了,那更是妄想。
因此,以乌里扬诺夫为首的苏俄高层,给图哈切夫斯基下达了命令,要求他竭尽全力打败中国*军队,保证顿河地区的安全。而这一的命令对于图哈切夫斯基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他手下的那些军队,根本就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啊!
不过,根据这个命令,图哈切夫斯基总算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高加索地区北上了,为了阻挡中国*军队北上,他在高加索山脉北部留下了第5集团军,希望这个集团军能够为他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但遗憾的是,图哈切夫斯基率领主力离开没多久,帝国陆军第9集团军就在里海舰队的掩护下,发起了攻击。通过一次登陆作战,将一个步兵师送到了第5集团军的背后,一举撕开了苏俄红军的防线,使得第9集团军的主力得以越过高加索山脉,杀入北高加索地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图哈切夫斯基率领高加索方面军的主力离开之前,帝国陆军第9集团军都不会冒险发起进攻的。
图哈切夫斯基命令高加索方面军的主力北上,希望能够抢在中国*军队之前守住他们的后路。但是,最终还是晚了。从高加索山脉北部到察里津,足足有超过六百公里。紧靠双腿的话,哪怕是大半个月的时间,也很难赶到的。而帝国陆军第7集团军的主力,可是直接乘船前往察里津的。
黄帝纪元5月13日早晨,帝国陆军第7集团军的集团军直属部队和第7步兵师,第22步兵师和第37步兵师就抵达了察里津。此刻,防守察里津的是苏俄红军的一个步兵师。这是一个个刚刚组建没多久,甚至还没有结束新兵训练的步兵师。苏俄红军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才用这么一个步兵师来凑数的。谁叫这个步兵师是察里津附近唯一的一支部队了呢?
第7集团军的重炮旅,对察里津展开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随后,第7步兵师发动了攻击。仅仅一个冲锋就撕开了苏俄红军在察里津郊外的防线,攻入了城内。双方开始进行巷战。
按道理说,巷战无疑是极其惨烈的。尤其是对于进攻的一方而言。防御的一方可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进行防御。进攻的一方,则不得不和防御的一方面争夺这些阵地了。巷战的伤亡往往也是极大的。
不过,帝国陆军第7步兵师对于察里津的攻占,却是非常容易的。苏俄红军的这个步兵师,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经验,根本就不是帝国陆军的对手。即便是在巷战当中,也被帝国陆军压的抬不起头来。仅仅一天的时间,帝国陆军第7步兵师就攻占了察里津。
随后,帝国陆军第22步兵师和第37步兵师,开始沿着伏尔加河向下游进发,意图沿着伏尔加河构筑一道防线。因为兵力不足,只能够攻占一些主要的城市,据城防守。
不过,帝国海军里海舰队的炮艇和巡逻艇,却能够进入伏尔加河,切断伏尔加河上的交通。如果苏俄红军意图渡过伏尔加河的话,那无疑是不可能的。
当帝国陆军攻占了察里津,并且沿着顿河和伏尔加河布防之后,无疑是对苏俄红军的高加索方面军形成了一个绝大的包围圈。几十万苏俄红军全部被包围在这个包围圈内。想要跳出这个包围圈的话,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可能。
特别是帝国陆军第13集团军也被运输到了高加索北部之后,使得帝国陆军在高加索北部的实力进一步的提高。
当图哈切夫斯基得知察里津已经被占领,顿河和伏尔加河已经被中国*军队构建防线的时候,整个人都完全愣住了。中国*军队的动作居然会这么快,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该死的中国人,难不成他们是飞过去的吗?”图哈切夫斯基暗骂道。
中国陆军以两个集团军守住顿河和伏尔加河,同时黑海和顿河上还有帝国海军的战舰巡弋,在里海和伏尔加河上,则是帝国海军里海舰队的舰艇巡弋。南方则是帝国陆军的第9集团军。可以说,苏俄红军的高加索方面军这一次是插翅也难飞了。(未 完待续 ~^~。)
第七百二十六章 策反(第二十五更)
埃利斯塔,察里津以南约两百公里的一个俄国城市。原本,这里只不过是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小城而已。但是,这里现在已经快要成为军人的海洋了。
察里津被中国*军队攻占,顿河和伏尔加河又被中国海军和陆军掌控在手中。这就使得图哈切夫斯基的高加索方面军想要向北撤退,返回苏俄腹地,根本就没有可能。加之苏俄红军的乌拉尔方面军面临一场惨败,苏俄红军剩余的部队,都得向东集结,防备中国*军队趁机打过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所以,苏俄红军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再提供给图哈切夫斯基了。甚至没有办法派遣军队来为他解围。
乌里扬诺夫和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给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就是让他率领高加索方面军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以南同中国*军队周旋,牵制住中国*军队,为苏俄武装更多的军队争取时间。
所以,图哈切夫斯基撤退到埃利斯塔之后就不再北上了,反而以这里为基地,一边构筑防御工事,一边收集粮草和武器弹药,准备在这里长期据守。
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这种策略,帝国陆军第9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向想埃利斯塔逼近。即便,帝国陆军的两个集团军的总兵力,只相当于苏俄红军的高加索方面军的三分之二而已。但是,论战斗力的话,却一点都不在苏俄红军的高加索方面军之下。图哈切夫斯基手下的那些残兵败将以及新兵,想要对抗帝国的精锐陆军,那无疑比登天还难。
不过,如果选择强攻埃利斯塔的话,帝国陆军至少会付出两万人以上的代价。因此,如果能够以其他的方式解决掉高加索方面军的话,那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了。
“陛下,图哈切夫斯基将所有的军队都集结在了埃利斯塔,准备在那里负隅顽抗。如果我们强攻埃利斯塔的话,虽然能够获得胜利。但是,帝国陆军的伤亡不会小到哪里去的。因此,帝国总参谋部认为,我们可以策反图哈切夫斯基,从而一举解决高加索方面军。”总参谋长石天翰元帅说道。
“策反图哈切夫斯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他可是苏俄红军的高级将领之一,成为苏俄红军的元帅,也指日可待。另外,乌里扬诺夫对于他,可是有着知遇之恩的。想要他背叛苏俄,背叛乌里扬诺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吴浩轩笑着摇了摇头。吴浩轩可是知道,图哈切夫斯基可是苏俄早期的五位元帅之一,并且长期担任苏俄红军的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