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战侦察兵 >

第943章

战侦察兵-第943章

小说: 战侦察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铭,你带部队留下,和小蔡一起等着坐飞机,把旅里的重武器交给我带走,我们到曼德勒汇合!”
  “是。”赵子铭大声答应了,带着他三二二旅去找蔡旅长喝茶、聊天等飞机了。
  “五百师上车,其余部队跟着我一起步行走到腊戍。”五百师是主力部队,应该尽量使其保持体力,万一遇见突发战斗,五百军能有一支体力充沛的主力部队迎战,至于剩下的两个师,有军座跟着一起走战士们谁还会有意见,让邵建国挠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办法的大问题,高军长一句话就算全解决了。
  当然,高全说是这样说的,五百军其实真正步行的部队连一半都不到,毕竟五百军自身也有一定的机动力量,装甲兵团有装甲车、坦克,上面都能搭载士兵;辎重团有上百辆卡车,除了拉辎重之外,再带上点士兵完全没问题;骑兵团是骑马的,这些都可以算成是机动力量。
  部队沿着弯来绕去的滇缅公路向南推进,刚开始的时候高全确实是跟着战士们一起在地下走的,出发之前他是这样说的,总不能刚开始就说话不算数吧。
  滇缅公路就像一条弯曲的巨蛇一样在群山中间拐来拐去,整条公路完全是依山势修建的,据说当初为了修这条公路,中国政府动员了二十万劳工,从民国二十六年底至二十七年八月,只用了八个月就让这条穿越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国际大动脉通上了车。


第112章 和美军照相
  为了让这条中国通向世界的唯一通道尽快通车,二十万由妇女儿童为主力组成的劳工大军日夜奋战在崇山峻岭之间,中间的死伤不计其数。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的国家才能坚持过艰难的抗战八年。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这条大动脉,就没有中国抗战的胜利!
  山间的公路比最能弯曲的巨蛇还要弯曲得多,那根本就像是随手扔出来的一根线,弯弯曲曲、高低起伏,似乎这条路就是由无数的弯道组成的一样。车队、人流,就在这条线一般有无数转向回旋的公路上迂回前行着。
  天上时常有战机呼啸而过。抬头看时,飞机翅膀上不是美军的星条旗标志就是国军的青天白日旗标志。民国三十四年的缅甸,在中美两军的联合打击之下,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缅甸的天空上再也看不见一架日军飞机的影子了。
  车队突然停了,步行的队伍超越车队继续前行。这在滇缅公路上是常有的事,不是路坏了就是对面来了反向的车队。双方停一下,相互让让路再继续走。对此,五百军的官兵们也习惯了。这条国际生命线太繁忙了,高全和他的五百军走了半天不到,路上就停了五次之多,这次又是什么原因呢?
  “怎么又停车了?”后排座上的唐文娟恼怒的抱怨了一句,“照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到马达班湾?委员长给的二十天期限还有两天就到了,两天咱们能走到仰光吗?”
  “走不到又怎么样?美国人没给我们准备足够的运输机,咱们要是全军都坐飞机,两天肯定能飞到。不是我军不努力,这是条件限制。你看下面,一半的战士还靠两条腿走路呢。”高全苦笑着摇摇头,“到了二十天头上,我给校长发电报解释。没能按时到达,全都是我高全一人的责任,和美国人没有一点关系!”
  “这不是谁的责任的问题,咱们得把真实的情况反映给中央。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这条路换成谁都走不快!”唐文娟一生气,抱着照相机拉开车门她跳下了车,“我去拍照片,洪姐、琴姐快来,我给你们照相!”
  三个女人嘻嘻哈哈跳下吉普车,在路边找位置、摆姿势照相,高全站在车边上抽烟看着。
  对面的车队过来了,是一支运送物资的卡车队。卡车的后车厢上蒙着军用帆布,一辆挨着一辆的从公路上驶过,车上的搭乘人员大声向路边的五百军官兵打着招呼。
  “哈喽,哈喽!哧溜溜——”一辆路过卡车驾驶室里探出个脑袋,碧眼高鼻的美国人打完了招呼竟然还吹了一个尖锐的口哨。
  “臭流氓!”唐文娟气愤的骂了一句,举起照相机朝驶过的卡车摁了一下快门。“咔嚓!”镁光灯一闪,卡车“嘎吱!”一声停了下来。
  “哈喽,漂亮的小姐,我是哈维,我们可以合个影吗?”眼尖的美国大兵竟然在卡车上就认出来照相的是个漂亮小姐了,性格开放的美国人想要和会照相的美女合影。
  “对不起,我是记者,不和外国人合影!”唐文娟冷着张脸当场拒绝了美国大兵的合影要求。
  “我送你巧克力,你和我合影。买嘎,原来这两位也是漂亮小姐!难道你们这是一支由漂亮小姐组成的军队吗?小姐们,我这里有巧克力,和我合影照相吧?”哈维连摸了几个口袋,从里头掏出了两块巧克力,“噢,太遗憾了,我这里的巧克力只有两块。”
  一边说着话,两只眼睛一边在三个女人身上转悠,似乎在挑选哪两个女人来和他合影。
  “收起你的巧克力吧,我们是自己照相,不和人合影!”唐文娟的脸色变得已经比较难看了,因为她看见高全往这边来了。
  哈维说的是英语,唐文娟也是用英语和哈维对的话。后面的洪莹莹和慧琴听不懂英语,只是在一边好奇地看着。高全可是懂英语,唐记者可不想让高军长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哈喽,士兵,你有什么事吗?”高全已经听见美国人在要求合影了,他知道这是美国人特有的性格。
  “将军!”美国人来中国参战已经不是一天了,对中国军人的军衔也能分得清了。高全领子上的两颗将星分外显眼,哈维一看过来的是位中将不敢怠慢,赶紧抬手敬了个美式军礼,“我想和这几位漂亮的小姐合影照相。”虽然是当着中将的面,美国大兵仍旧把他的要求说了出来。
  “想要照相吗?那好呀!彪子,你们都过来,咱们大家来和美国友军照张相!”高全回首一招呼,彪子立刻带着十几名警卫跑了过来。
  战士们都没见过蓝眼睛大鼻子的美国人,到了跟前全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个碧眼高鼻的美军士兵,难道咱们就是要配合这种黄毛鬼打仗吗?
  “OK,OK!李,快下来,我们照相!”
  哈维想和美女合影也不过就是和看见美丽的风景想照相留念一样,其实他并没有太多别的想法。只是美国人表达方式不一样,这才让唐文娟有点误会了。和一位中国中将合影的意义显然超过了和美女合影,哈维立刻兴高采烈地招呼车上的驾驶员一起下车照相。
  卡车上的驾驶员是位中国小伙子,这人也认识高全的军衔,稍微有点拘束跑过来向这位中将行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李家骥,南洋华侨。”原来这位是回国支援祖国抗战的华侨司机。
  “高全,五百军军长!”对方敬礼,高全按规矩还礼,“来吧,我们就在这滇缅公路上照相留念!”
  哈维和李家骥站在高全的左右两边,彪子和十来个警卫战士在后面站成两排,随着唐文娟手中的照相机“咔嚓”一响,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就此留下。
  哈维带的也有照相机,唐文娟照完之后,哈唯又从驾驶室里拿出自己的照相机,让唐记者拿他的照相机再照一张。双方这次完全是偶遇,这次相遇之后今后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再见面了。哈维自己很珍惜这次相遇的机会,他也想留张照片做纪念。
  后面的车队已经在摁喇叭了,哈维和华侨司机李家骥跳上汽车摆手告辞。五百军的车队缓缓启动,双方向着各自的目的地交错而过。


第113章 五星上将
  有了美国大兵照相的小插曲,这一路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高全带着他的部队沿着滇缅公路一路向南,三天之后抵达了腊戍。
  滇缅公路上的重镇腊戍在三月份就已经被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人民正在重建这座城市。腊戍城里入眼可见得到处都是残垣废墟,残破的房屋、破烂的街道,墙上的弹痕随处可见,各种场面显示着这座小城在不久前才在战火中遭受的摧残。当地人推着手推车、拉着平板车,扛着锄头、铁锹,在清理着废墟,希望能早日重建家园。
  虽然这座城市是中国远征军解放的,可城里的中国军人却并不多。五百军穿城而过的时候,只看见了少量头戴白色钢盔的中国宪兵在维护秩序,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并没有在城里驻扎。
  城外有座美军的补给营地,五百军在这里给车辆加满了油,稍事休息之后就继续向南开进了,他们要到曼德勒才能和那两个坐飞机的旅汇合。
  半路接到蔡峰从曼德勒发来的电报,说在曼德勒并没有什么汽车,那里只有一个简易机场,五百军的大部队别指望到了曼德勒就能全体坐汽车了。消息虽然挺让人失望的,可这也很正常。别说是五百军了,就算是新一军这样的全美械部队,也不是说全军都能实现机械化。五百军能达到现在的半机械化行军,高全就已经很满足了。
  又经过一天的行军,部队终于到达了曼德勒。在曼德勒城郊和蔡峰、赵子铭率领的部队会了师,下面就该赶奔缅甸的首都仰光城了。高全命令部队在曼德勒城郊休整一天,给车辆加油、保养,有毛病的要及时进行维修。
  在五百军向缅甸首都行军的路上,仰光城里也迎来了一位大人物,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麦克阿瑟来仰光就是来见高全的,不过他早来了两天。说起来,五百军出国协同美军作战,这其实还是麦克阿瑟将军一手促成的。也只有这位权柄滔天的美军五星上将,才有资格向中国的总司令要求某一支中国军队出国配合美军作战。
  几百万国军和凶残的日寇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大浪淘沙,其中涌现出的优秀军队多不胜数。七十四军、十八军、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