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336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336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喊话招降,少有迟疑就直接杀人的铁甲精兵们,那些投降没多久的士兵。基本上是一句话就立刻扔下武器投降。
    极个别的会大喊一声鞑子杀降了,然后带着手下死战,最后战死。
    表现最复杂的,是那些在河南,甚至早在山西就追随多铎,一路跟着他追击李自成的北方降兵,这些人有的表现的跟八旗兵一样顽强,有的则比降兵还没有意志。
    “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是杨伯爷手下把总官。大明王师!你们这群怂包蛋听好了,杨伯爷说了。乖乖的坐在这里,不要闹事。”
    “杨伯爷可是大战海州的忠义伯爷杨潮?”
    有降兵惊呼。大声问道,杨潮的大明在北方也有人知晓。
    “玛的,杨伯爷大名是你能叫的?”
    军官立刻呵斥道。
    那降兵立刻媚笑:“小的失言,失言了。”
    又有人问道:“大人杨伯爷怎么进城的?”
    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他们已经不怀疑真是被杨潮俘虏的事实了,但是实在想不明白,所有城门都有人把守,怎么杨潮的大军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城了,清晨时分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声喊着大明王师杀到,不投降立刻就杀人。
    军官哼道:“杨伯爷用兵如神,老子怎么可能告诉你!”
    神秘的出现,神秘的情况,让这些士兵心中竟生不起反抗的意志。
    但是有人担心:“杨伯爷会杀我们吗?”
    军官说道:“老子正要说这事,都被你们一群龟孙打断了。杨伯爷说了,乖乖待在这,不会缺了你们一口吃的,等着被送到江南去。杨伯爷还说,他不会杀俘!”
    其实很多人直到被抓到城隍庙,都还不知道是被谁抓了,大多数都以为大概是多铎想要整肃军纪了,所以把他们先抓起来,然后宣布军纪,禁止抢掠。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士兵们反而不是很担心了,反而老实的坐在地上。
    既然这么多人都在这里,怎么也不可能一起杀了吧,集体带来的安全感,是天生的。
    但是四周看管他们的铁甲士兵,一直在强调,他们是杨潮的手下,不得不让降兵开始怀疑,最后干脆都倾向于相信了,因为无论如何多铎都没必要派人冒充杨潮啊。
    “大人,应该有十六七万的样子,怎么处理啊?”
    谢飞拿着一本账本向杨潮回报,每回来一批俘虏,他都会记上数字,都来不及亲自数,别说数了,光是一个个数字加起来,就让他花了很长时间,算了三遍,结果每一遍都对不上,无奈之下只能说一个大概,因为算下来的数字,总是在十六万到十七万之间。
    “怎么处理?哼哼,送回南京做苦工去!跟左良玉的叛军一个待遇,我要他们做苦力,一直做到死!”
    杨潮心里发狠,沉声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节 捷报
    不由得杨潮不恨,短短三天,这些人屠杀的人就有三四十万,扬州城被他们杀空了一小半,而且杀人最多的就是这些降兵,反倒是满清纪律较好,抢劫十分有组织,没有兴趣专门杀人,难怪老百姓恨汉奸胜过恨敌人了,做起恶来,这些汉奸确实比敌人更狠辣。
    更让杨潮痛恨的是,今天半天时间,他竟然损失了上千兵力。
    经过昨夜一夜作战,杨潮损失都不超过三百人,可是今天俘虏这些降兵,竟然被他们反戈一击,杀伤了过千人,还有同等数量的伤病。
    当然杨潮的战果也极为辉煌,城中斩杀的清军尸体清点之后,竟然多达八万多具。
    但是杨潮此时还得暂时安抚他们,十五万多的降兵,如果爆发起来,根本就收拾不了,至少得等到自己的援兵到了,杨潮才能放心。
    而这些降兵大多数还是很老实的,投降了反正不止一次了,多投降一次而已,按照杨潮说的,会送他们去南京,到了南京小皇帝还能杀了他们不成?
    其中聪明的已经在想,这么多人,小皇帝肯定只能赦免,然后让他们继续当兵。
    其实也就是发配充军,反正他们本来就是士兵,充军继续当兵,这算什么惩罚。
    接着他们很快就吃到了杨潮组织百姓送来的热饭,对杨潮的承诺更是不怀疑了。
    踏踏实实等待去南京。
    作为降兵本来就是一群反抗精神不够强烈的,能背叛祖国的人,背叛新主更不会犹豫,在加上这群本来没有多少反抗精神的人群中,稍微有点反抗精神,试图抵抗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在反抗中被杀掉了,当时他们抢掠了一夜,疲惫不堪。遇上成建制冲过来的杨潮军队,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但即便这样。他们都给杨潮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毕竟是超过二十万人,小部分反抗下,也是很大的麻烦。
    分派三千人看守俘虏,两千人把守城门,留下五千人作为后备队。
    当然要看守十多万俘虏,三千人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所以杨潮打算招一万民兵。
    此时整个城中。就只有杨潮的军队是完整的组织,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管理这座城市,只可惜他手里没有有经验的管理人才,黄凤府他们都不在这里。
    第一时间就张贴告示,喧谕官吏向杨潮报道,同时招募读书人。
    让杨潮奇怪的是,始终没有找到史可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就这样消失了。这从此成了一个谜!
    要管理一个城市是很麻烦的,凭借杨潮一个人,加上一群粗坯军人肯定是不行的。史可法又不见踪影,所以杨潮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张贴告示却招不来过去的官员,这些文官城破前大都逃走了,留下的除了极少部分殉国,其他大都投降了,对于这些投降的,杨潮不打算用他们,找到就直接关押,之后让皇帝处置。
    虽然没有官员。但是过去衙门中的那些吏员还有,虽然也有不少在屠城中被杀了。但是不可能都死完,至少一半人都活着。这些人看到告示后,很快就到杨潮这里报道。
    吏员跟官员不同,吏员大都是本地人,因此对扬州更熟悉,管理起来更方便,至于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即便官员在的时候,实际做事的也都是这些吏员,明朝的官吏制度,有点类似后世政府中的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关系,你会发现正式工都在办公室中,街头欺负小贩的,都是临时工,明代则是当官的养尊处优,小吏们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直接任命江都县一个户房司户梳理县政,让他将其他各方的吏员都组织起来,已经半百年纪的青衫小吏当即感激莫名,都不知道用什么来感激杨潮的提拔了。
    至于更上面的扬州府,杨潮暂时没打算管,就一个城了,基本就是江都县管辖地方,用什么扬州府的官员啊,当然确实有几个投降的文官的,但是在江都县小吏们的操作下,江都县的摊子很快就搭建起来,城内秩序很快恢复。
    江都县是扬州府的附郭县,所谓附郭县,就是指没有自己单独的县丞,跟府城在一地,或者说府城占用了县城,这种情况很普遍,比如南京城就分为江宁和上元两县,两县都在南京城中。
    所以江都县的小吏们其实平时就在管理扬州城。
    而扬州府是统管附近三州三县的大衙门,反而不直接管理这座城池。
    在小吏们的管理下,扬州开始恢复安宁,老百姓们怀着悲痛收敛亲友遗体,收敛埋葬。
    接着杨潮派兵将所有粮仓占领,然后找当地的粮商或者粮店的掌柜,跟这些人商量好,通过他们的粮店平价售粮,稳定市场。
    招募人根本不是问题,扬州城遭此浩劫,一时半会城市的生产秩序还恢复不过来,甚至可能很多年都无法恢复过来,所以过去依靠盐商生活的那些百姓,一时间失去了生活来源,杨潮想招多少人都可以。
    不到傍晚就招够了一万青壮作为民兵,十几万俘虏的武器,让杨潮想组建多少民兵都成为可能。
    之所以只组建一万人,还留下自己三千军队来看管俘虏,其实不是怕民兵看管不过来,而是担心这些民兵不理智会杀人,扬州城死了一小半人,几乎是家家出丧人人带孝了。
    这些民兵已经是挑选过的,没有家人死在清军手里的,但是谁敢保证他们没有朋友被杀,没有亲戚被杀,而且也不排除有人说谎,目的如果单纯是为了糊口还罢了,如果是居心叵测,想要报仇那就坏了。
    这些俘虏虽然不值得同情,但是一旦逼反他们,会很麻烦的。
    所以留下三千人,带着民兵看守俘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护俘虏的安全。
    除了民兵,还招募大量的民夫,帮忙修城。帮忙清理尸体等,只要是能动的。原来干活的,不拘老幼,都有口饭吃。必须给这些人提供一个糊口的机会,等待城市秩序恢复过来,才能再次容纳这些劳动力。
    反正城里存粮多的是,都是朝廷的粮食,足够支持三个月吃用了。
    扬州城暂时稳定,但是还没有脱离危险。多铎随时都可能打回来,杨潮知道除了多铎,还有一股清军南下了,如果多铎调那股清军,扬州恐怕很快又会面对攻击。
    但是援军依旧没有到,杨潮已经派了探子去瓜州,让他们在瓜州等候,一旦援兵到来,无论什么情况,也不允许休整。必须不计代价,立刻赶到扬州来。
    可是一天时间都没有等到援兵,可是清军却出现了。虽然只是小股骑兵,在扬州附近游荡,很可能只是清军的哨探,但这证明对方已经开始盯上扬州了,多铎受此打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肯定会再次集结兵力,杀回扬州的。
    自己的援兵一天不到,扬州城就没有安全可言。
    第三天。援兵总算到了,只有不到十艘船。全都拉着士兵,一艘船满载一百多人。总共一千五百多人,但是杨潮已经感觉到轻松了太多了,至少援兵终于到了。
    自己的援兵确实时运不济,江上刮了五天大风,这批援兵本来坐着三十艘船,可是二十艘都倾覆了,他们本来是两千人,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