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22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22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肇迹听明白了,这个小舅子竟然肆意妄为成这样,这是要派人把一个把总队的人都杀了啊。
    崔嵬磕头连连,还跪行到了顾肇迹身前,抱着顾肇迹的大腿痛哭。
    “姐夫啊,他不死,我就得死啊。姐夫你可不能看着我去死啊。他死总好过我死啊。如果我死了,我姐姐该有多难过,这世上可就剩我们姐弟俩相依为命了啊。我苦命的姐姐,呜呜呜呜~~”
    小舅子痛哭了一阵,又让顾肇迹心软下来。
    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才道:“事情办干净一些。”
    崔嵬顿时转忧为喜:“一定!”
    崔嵬出了镇远侯府直奔操江提督衙门而去。
    在衙门里他可是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人物,就是因为他姐夫是操江提督,是勋臣权贵。
    他自己也位居高位,身兼水营副将不说,更是都督佥事,在提督衙门里也拥有实权。
    立刻就让人发出公文,向兵部状告新江口水营中部左司把总杨潮“私自调兵,杀良冒功,损兵折将”三条罪名。
    以顾肇迹的权势,弄死一个小小的把总,还不是手到擒来。
    ……
    熊明遇收到操江提督衙门的公函后,当即头痛不已,头痛的不是告状的内容。
    而是操江提督衙门的态度,准确的说是顾肇迹的态度。
    这份公函上,证据确凿的列出杨潮的不法行为,私自调兵就不用说了,这一条坐实了,杨潮的船长期在江上做买卖挣钱,绝对没有经过兵部批准,但是现在谁不是这样,水营中凡是有船的,大概都是如此,根本算不上什么,只能说操江提督衙门牵强附会。
    但是这更是说明了顾肇迹想要整死杨潮的决心了。
    至于杀良冒功熊明遇不敢苟同,江匪和良民谁分得清楚,除了操江提督衙门,新江口哪里可都说杨潮是剿匪的。但是公函上却明明列出了一系列的人物身份,杨潮杀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水军右卫的军户。这么说来,杨潮确实有杀良冒功的嫌疑,或者证明相反一件事,那就是这些水军右卫的军户,竟然都是江匪。
    这几年匪患严重,不止江上有江匪,山上还有山贼,来源很多都是逃散的军户,军户生活艰辛,远胜平民百姓,又多少懂得一些行军打仗的门道,有的甚至身兼武艺,落草为寇的人中多有军户,江匪中有一些水军卫军户的也不稀奇。
    至于第三条损兵折将,这才是最致命的,这些年就是仗着手下有兵,军头们的气焰才嚣张起来,有的军头甚至不把文官衙门放在眼里,但他们手里有精兵,朝廷正是用兵之时,不敢杀大将,哪怕是把总这样的小官,轻易也不想动,因为兵都是私兵,尤其是精兵悍将,更是多出自军官的家丁。
    动了军官,这些家丁往往就跟军官一起反了,攻打城池或许不敢,落草为寇却不新鲜。
    熊明遇想了想,若是真想整到杨潮,也只能是这个损兵折将最有力了,其他两条恐怕动不了他。
    再说了,熊明遇也清楚杨潮在南京多少也有点分量,要动杨潮,可能有不少文官会维护他,别的不说,江宁县、应天府会出面作保,最近礼部尚书黄锦更是跟这个杨潮走的很近,弄不好也会保他。
    本来就不好动,又有这些人保,在这个时局动荡的时期,熊明遇还真不可能动他,可是操江提督衙门的态度看起来十分坚决,这该有多大的仇啊,熊明遇隐隐感觉到其中牵扯到的东西,恐怕是他完全不知道的。
    一时想不明白,熊明遇也说不好该怎么办,只能夜宴顾肇迹的时候再探探口风了。
    “熊三,你去一趟水营,让杨潮解释解释这个损兵折将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节(外篇) 社章 制度
    媚香楼中,四公子坐在一张圆桌边上,桌上有酒有菜。
    黄凤府捧着一本账册,正在一旁汇报着。
    “各位公子。目前为止,入我二立社的一共是五百七十六人。其中应天府三百人,苏州府一百人,杭州府的是七十六人。此外还有松江、镇江等地书生合计一百人。”
    四公子点点头,每天都有人来入社,入社的程序依然是那样,必须对着二立匾三百,签上姓名,然后登记造册,就成了他们的忠心社员。
    侯方域突然觉得有些担忧起来:“三位兄长,不知朝廷知晓,会不会斥责啊。”
    他总觉得将社员登记造册,搞得如同白莲教那样的邪教一般,会让朝廷生出戒心,他们可不想造反,要是被锦衣卫侦查,开大狱的话,牵连太大了。
    冒襄哼道:“吾等公忠体国,朝廷如何猜忌。”
    方以智也道:“不错。吾等一派公心,结社也是聚集一群清白君子,有何惧哉。”
    陈贞慧老成持重道:“怕就怕有人陷害忠良,吾等已经开罪了锦衣卫,还是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黄凤府道:“几位公子所言极是。小人有一言不值当讲不当讲。”
    冒襄道:“有主意就说。”
    最近黄凤府给他们出了许多主意,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将他当做了心腹。
    黄凤府这才道:“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二立社乃君子社,也当讲规矩。小人请各位公子商定一个社章制度出来,也好防止宵小混入。有章程在,也好防止他人诽谤。”
    四公子相视一眼,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东林党、复社可没什么规章制度。
    “你到底有什么主意。全都说出来。”
    他们似乎都习惯了黄凤府不断的帮他们出主意,然后他们确定就好,根本不用动脑子。
    黄凤府点头道:“小人琢磨了一番。若是没有个章程。容易被他人混入,容易被他人诽谤。所以不如开宗明义。将我二立社规程公之于众。比如要入二立社者,须是清白人家,须是正人君子。比如二立社社章制度该有忠君为国、为民请命等款。如此还有谁敢诬二立社图谋不轨?”
    四人听着不住点头,确实将忠君为国、为民请命等款明文公开出来,就不会有人能诬陷他们了。
    只是他们还是有些不明:“如何防止他人混入?”
    黄凤府早有准备:“比如这预备社员制度。”
    “何为预备社员?”
    “预备社员者,乃未经考验之请入社者。书生文士但凡请入吾社,非等经吾等考验,一年之内。无作奸犯科者方能为吾社员同志。考验不过者,即可清退。”
    四公子一听这倒是个好办法,结社就怕鱼龙混杂,如同复社、东林那样的大组织,总有一些败类混迹其中,当社团强盛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积极加入,等社团遭遇困境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避而不谈,极力否认自己的身份。
    二立社是要记名的。因此不怕社员否认,可是也怕混进来一些败类,万一他们作奸犯科会牵累社团的。
    所以入社前考察一下社员的品性。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年时间四公子觉得太长了,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考察本来就让人不舒服,还要经过一年的考察,恐怕以后要加入二立社的读书人就少了。
    “这一年考察可否取消?”
    冒襄问道。
    黄凤府沉思片刻道:“若要取消,可代之以举荐制度!”
    方以智问:“何为举荐制度?”
    黄凤府道:“新社员,需经过老社员举荐,老社员保证其人品操守。若是虚假。老社员得负责。”
    四人相互看了看这次终于点头了。
    “这不就是童试保人制吗!”
    四公子感慨着。
    大明朝要考科举,必须身价清白。品性贤良,但是谁说了算呢。一般就得请一个有名望的人作保,一般作保的都是秀才、举人等有功名在身的书生。
    这种制度流行的久了,竟然也成为一种市场,有些秀才专门帮人写保书,还收取一定的费用。
    四公子自然是知道这种制度的,也觉得引入这种制度,能够跟科举沾上边,应该会被读书人接受。
    接着黄凤府又说了好几条核心制度,包括什么领袖负责制,二立社社员必须以首领马首是瞻,共进共退;二立社社员不得叛社,二立社社员必须维护社团名望,不得作出玷污社团之事;二立社社员不得加入他社,一经发现立刻开革;以及社长选举制度,二立社设一正社长,三复社长,第一任社长为冒襄,其他三公子为复社长,社长三年一换,须所有社员公开选举,才能担任。
    四公子道:“你去拟吧,拟好了给我们看过,就颁行下去。”
    黄凤府点头,却没有走,又请示道:“有一件事请各位公子定夺。”
    “何事?”
    黄凤府道:“我二立社同志日多,却难找一地集会。若是长久不会,岂不跟东林复社一般,社员离心离德了。”
    “桃叶渡岂不正合集会?”
    黄凤府道:“桃叶渡毕竟乃是野地,总有刮风下雨的时候,况且露天旷野也非议事之处。”
    “你心中可有主意?”
    黄凤府点头:“小人倒是看重一处地方。那人家愿意将一处大堂让与吾社,此大堂小人看过,却是难得的厅堂,足可容三两百人同时赴会。他家还有几处其他厅堂,若是需要,也可以借给二立社。足可将吾社同志齐聚一堂。”
    四公子点头,冒襄带头道:“有这等好地方,正似为我二立社备下的。”
    黄凤府这才道:“这处地方怕几位公子介意。”
    冒襄问道:“何处?”
    黄凤府道:“正是前阵子被砸的金钗楼。金钗楼主人告诉小人,愿意将一间厅堂让与吾社。小人心思正巧立一个二立堂来。”
    果然四公子皱眉,侯方域先跳出来:“不可。那金钗楼本是阮大铖的家宅,乃是阉党宅邸,吾社岂能跟此等人同流合污,闻其臭气。”
    黄凤府叹道:“只是除了这金钗楼,别处倒真难找那样的厅堂。”
    侯方域也清楚,打砸金钗楼的时候,他就是幕后主使,金钗楼没成立前,阮大铖集会的时候,他就参加过,还当堂爆发,与钱谦益一起中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