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1451之争雄欧陆 >

第76章

1451之争雄欧陆-第76章

小说: 1451之争雄欧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中唯一一个千方百计维护拜占庭,甚至不惜给拜占庭泄露情报的,却是个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大维齐尔坎达里帕夏)。

    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政治斗争的现状。

    所以五万人就死了四百多人,坎达里·哈里尔就放弃了抵抗,故意放开了道路。这也意味着,在穆罕默德二世在正面猛揍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后背已经完全的暴露在了瓦拉几亚人的眼中。别看现在穿刺公弗拉德三世在围攻埃迪尔内,那是他在等亚诺什·匈雅提的援军,不然他不会停留在埃迪尔内蜷缩不前。

    怎么办?

    穆罕默德二世在营地里一筹莫展。放弃?不可能,穆罕默德二世不会再有第二次如今年这么好的机会了。甚至此生可能都不会再有机会。

    “苏丹。。。。。。打听清楚了。那克里米亚的汉王国又给君士坦丁堡出售了一百门火炮。。。。。。。”

    这个消息让穆罕默德二世虎躯一震!原先的炮都消受不了了,现在居然又加入了一百门?那还打个屁啊!

    “嗯。。。。。汉王国。。。。。。”穆罕默德二世的心里牢牢的把这个记在了心里!

    “我不是无智之人,也不是残忍无情者。派人去城里议和吧。”穆罕默德二世阴测测的说。侍从们都知道,这不过是他自己安慰自己罢了。穆罕默德二世不残忍?每年被杀掉的几百上千人怎么说?昨天死掉了十几个侍女怎么说?

    他们没的说。

    负责求和的人来到了城里。这个人是坎达里家族的一个重要人物,哈里尔的弟弟坎达里·穆斯塔法(虚构)。

    在原先的历史上,在摘下了土耳其人的‘红苹果’之后,暗中通敌,不忠诚于苏丹的坎达里大家族被穆罕默德二世一朝屠杀干净!但是现在,穆罕默德二世败了,他就不该再去惹怒本就实力强横的旧贵族阶级了。

    “求和?”君士坦丁十一世满眼泪水的跪倒在地上。守卫君堡整整八个月了,这是他听到的天使般的声音!

    鬼知道他这几个月经历了什么!奥尔汗,这个穆罕默德二世的叔叔也热泪盈眶啊!妈的,老子终于不是砝码了!也终于不用害怕穆罕默德二世把自己拖出去砍了!

    穆罕默德二世奠定了奥斯曼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那就是杀兄弟!每一个可汗上位,都要把其他有继承权的兄弟都宰一边,穆罕默德二世上来就是这么干的!

    穆斯塔法也没有多谈。穆罕默德二世是一个掌控欲非常强烈的人。所以穆斯塔法直接交出了穆罕默德二世的底线。

    割还半个色雷斯。也就是割让色雷斯地区的北部分,从今伊斯坦布尔向西出发,到乔尔卢,斜着西北上,到吕莱布尔加兹、克尔克拉雷利这一个弧线包裹的地盘。

    穆罕默德二世一上来就还了二三十个君士坦丁堡及其附属的地盘,其诚意不可谓不厚。但是君士坦丁十一世也不是傻子。

    “赶紧给弗拉德三世写信!让他快撤!奥斯曼人在和我拖时间,准备回身歼灭他!还有匈雅提大将军,攻下贝尔格莱德即可,不要再前进了!”君士坦丁十一世一边布置人马准备去接收土地,一边赶紧让人去统治弗拉德三世。

    穆罕默德二世是个下了决心就不会改变的人,同理他说话还是很算话的。

    八月初七,两军正式停火。穆罕默德二世领兵撤退向埃迪尔内,而随后希腊人的官吏就带着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任命去往了这半个色雷斯的地区。

    这个消息也随着索菲亚港的王昌而传向了大汉的赤州。

    “终于是大战结束了。”秦苍放下书信,长长吐了一口气。

    穆罕默德二世服了软,割还了半个色雷斯,迁走了一部分的奥斯曼人。现在穆罕默德二世正带着人一路紧追弗拉德三世的本部。

    “福生现在是不是在安西县?”秦苍问秦长安。

    “啊?是的。前月回信说国事多艰,奏请招募当地的摩尔达维亚人征入军队,编练新兵,您也是准了。”秦长安乐呵呵的说。

    开国之初,对地方的管制是比较松。罗生智扫除万难,亲自带着犹太人突击队攻入了特穆塔拉坎;穆璐图带着色旗队大败前来掠境的另一部族,这就是例证。

    而为了更好的区分,秦苍和内阁商量了很久拿出了一个新的政策。

    说起来这个政策也是内外之分出现的后国。

    “分诸府有内外之分!内府不接敌,则不可组战兵,每州每县有定额之属,税额主六府四均之;外府接敌,视寇境之敌多少而自组战兵,税额主四府六,若敌大,则可另议之。”

    这便是秦苍的以战养战之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22章 报喜报忧

    相公们此刻还在牧监那边做更大的努力。

    三万人,把得胜县和赤州许多积年的老官吏拉过来都捉襟见肘!建筑材料如何分配?土地开垦如何保证检察?哪家哪户打架了伤人了怎么判?城市县镇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忙得孟卓彦满头是包。

    “我看还是需要让民人自觉,自己推选人才上来。不然啊,咱们是累死也管不完。”王荣芳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身大汗。他也不小了,幸好以前是干工部的,天天在日头下面跑,不然在赤州闲散惯了还真扛不住。

    “是极!是极啊!”

    于是,这几天农人们也不务农了,驾着牛车跑到规定的集合点去投子。大家都是一起来的,谁家人好,谁家书香门第一清二楚,于是各级的村长、乡长、镇长就此产生。再然后便是几个大家族的互相争夺,一个大县衙门,县令县丞带三班六房,各自把自己插进去。

    于是很快,一个县的政府结构就此产生。

    “等等!”孟卓彦可不会让他们这么快的就进入旧时节。

    说起来,这个还是秦苍的布置。即收税纳税,不归县里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问题,县官说到底,是朝廷派驻在地方上的收税代理人,什么教化万民、兴修事业都是儒家表皮子糊出来的面皮,不过是糊了上千年,怎么戳也戳不破了。

    但是这毕竟是表皮,不是里子。真实的一面是,县官一边教化万民,一边抽榨民脂民膏,你让县官怎么办?左手打右手?

    所以中国的税收制度就总是砸在了这个矛盾的制度以及官府一下的乡绅之中。

    而秦苍刚来,建立的制度非常简单,有人垂直收税,这是征税局。后来规模扩大,这个征税局总是岿然不动,直属于台阁,不和其他任何部门牵连。

    这个新鲜的设置一直跟随着汉王国一步一步的壮大。征税局下有田产税、商税、契约税、关税等等诸个科室。每个县城里也有各自独立的税收机构。甚至在乡镇、村子里,也有垂直的税收机构。

    那么话题回来,秦苍是想在异域再造华夏,但是不是再建一个三百年一轮回的旧王朝。在秦苍的心里,新国家应该是永垂不朽的,应该是自有新鲜血液的。

    故而税收机构也不是万能的。西方人喜欢设议会,秦苍也设议会,叫公论。其实和以前村里的公议没啥区别。但是这个议会有权力,配合税收机构议定税收额度。这便是制衡。

    东罗马亡国,在税收上是逃不开的。秦苍不想成为东罗马。

    公论有很多好处,比如其中一点,配合秦苍制定户籍图。

    国家新设立了一个局子,把原先的组马车的铺子、送信的货郎都给囊括了进去,称为邮政局。这个局和征税局一样,是独立的大型机构,直接接受管理于台阁。

    每一个租马租车铺子都必须接受邮政局的垂直领导,这些商人会领到薪资补充,也算是编制内的人员了。

    每家每户,哪条街第几户,是干什么的,家里几个人,有没有领贫困补助。。。。。。。庞大的信息表汇集在县里,代表着国土的日渐兴旺。这个表册每年一变,年年核查!

    不但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亩、地方经济状况一目了然,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也逐步提高。

    这是一个小巧却高效的进化,说明朝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十分之一,清朝十分之三,那现在的大汉最起码也到十分之六七了。

    随着日后地盘的逐渐扩大,这个数值的提高和降低还不是很确定。。。。。。。。

    这个新立的县被赐名为——报喜县。

    新的报喜县城设立在原先牧监的收羊毛的地方。在西山牧场的西南侧,不算远,骑马也就一个小时就到了。

    新选出来的县令叫闻礼,是本地的闻大家族的嫡子,他身后还有一大群的大家族子任着各式各样的职位。

    “想来以后这报喜县,可能就天天报忧喽!”秦长安满是欣喜的说。

    别怪他这样的调笑,当初让地方上自己推举官员,结果许多原本就没有的官职也被他们推了出来,现在这批人没地儿去,就只好在各个其他职位上任副手,以至于报喜县居然是所有县里面官员最多的!

    其实内阁现在主推的内民外推政策初步见效。许多人已经报上了姓名,准备北上去做一番事业。而他们一走,就要笼络报喜县的汉人进入赤州,充实人口。这样一步步换血汉人才能逐步稳固。

    话题再次转入金涛府。

    金涛府和黑金府是最稳当的两个府,因为基础在,发展也在。

    秦福生带着数十个汉人、汉化希腊人幕僚还有各种物资来到了卡吉贝伊(即安西县)。在一开始,秦福生对安西县的印象是十分好的。因为人口多啊,据说有三四千斯拉夫人,这挺好了吧?

    然而来了之后秦福生认命了。

    有三四千人是不错,可那住着兔子洞一样的地洞,吃住肮脏的真得算市民吗?经过查算,秦福生发现整个安西县,经商的商人只有十七个,还都是买卖肉类、鱼、粮食和盐的。经营海上生意的,两个人,都是外来的犹太人。一个人一艘小船,出一趟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