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之争雄欧陆-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胜县的辖地在不断的扩大,牧监原本能占两个县的土地也被分割的差不多了。所以王春向秦苍申报在新安县开办新的牧监,扩大收毛范围。这羊毛纺织规模越来越大,王春和杨宏达两个人都有点照顾不过来。
还需要一提的是,卡法城里有染色的作坊!
没错,当初秦苍发下去的带色的旗帜就是从卡法搞来的。不过那个一部分是康拉多送的,所以花费不少很大。但是带色的衣料毕竟是奢侈品,秦苍也要涉足其中。
卡法的染色作坊目前只能染几种主要的颜色。盖因染色的原料不好找。在欧洲,主要的植物原料不多,矿物原料需要从高加索进口,所以染色质量不是很高,价格却不低。
但总归是一门一个月多好几千海佩伦金币的买卖。这个买卖是康拉多自己办的,所以秦苍可以直接指派杨宏达把这个产业搬到赤州来,和锦监一起做,还好降低成本。
“我要去投金涛府的金矿!依我看,还是那边比较稳当。壁邺府还没有的事,那个金银矿去不得。”
“傻!要我说,去建邺府烧陶瓷才是最重要的!我听说大铁监已经把分号准备好了,他们和木监、砖窑几家一起要做陶瓷的生意!还要生产。。。。。。生产什么耐火砖。。。。。。。”
“我觉得去壁邺府吧。正好可以和垦殖令并在一起,一边种地一边开矿。若是种出自己的镇子,那以后就算是融进官老爷的群体了!”
。。。。。。。
在卡法有有钱人,在赤州也有有钱人。
现在在茶馆里,一个大号的富态人坐在桌子前,和另外几个争奇斗艳的哥们一起合计到哪投资。
这位大胖大号为黄天龙,名字当然是爹妈起的,不但有点俗,还有点重。古人不喜欢给儿女起太重的名字,可能会出现人们常说的‘人对不起大名’。而对这位来说,大概是对上了。
黄天龙早先是以从赤州向得胜县做贩脚货郎起的家。最开始卖剪子,后来自己磨剪子、磨菜刀。再后来又添了卖海产,然后就慢慢做鱼虾生意富了起来。
“我合计着。。。。。。咱直接朝着壁邺府的金矿去,咋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20章 陈子轩和黄天龙
波涛粼粼,如今已经是八月初。
陈子轩和几个同期的进士出身的同学一起上了赤州的河岸。
看着这座香火万家的大城市,几个学生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主要还是赤州是一个三面环山的低地城市,山地逼仄,这一衬托就显得城市很雄伟。而实际上,站在西山牧场上看,你会发现拉一门炮来,你想打哪就打哪。
这就是赤州如今的弊端。
地形太过于低矮以至于如果西山牧场的要塞失手,北山二十一镇的退伍老兵停止抵抗,赤州就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西山牧场早就改造出了要塞一样的样式,而北山上则有整整二十一个镇子住满了退伍的老兵。
但是就算这样,秦苍和一群相公也不觉得安稳。
就像是明朝经营九边和宣大蓟辽一样,秦苍也不得不继续经营着他的产业。
陈子轩走过了港口区,数门巨大的岸防炮让他感到咋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火炮。。。。。。。若不是旁边有兵丁阻隔,他还真想去摸一摸看是不是真的。
再往里走,陈子轩赫然发现前面有一大群人在聚众斗殴!而周围的兵丁围在一旁看热闹!
咋回事啊?
陈子轩往里走一看,一个大胖子和几个牙人似的家伙殴斗在一起!
找旁人打听,陈子轩才了解了原委。
原来今上新发布的政令里面,外出垦殖的人是不必经手牙人中介,可直接前往官府领取文牒去地方带人耕田的。但是这胖子既想投金矿,又想去外面垦殖,结果和中介牙人撕破了脸,几个人当街斗殴。
很快,一群捕快追了过来!
水火棍一下,一群人才算是分开了。由于牙人跟黄天龙没有签保约,也就是合同,所以众人的约定只能算是口头的事。而且再加上牙人是在钻政令的空子,所以通判很快就把胜利判给了黄天龙。
“俺啥时候能带起身家去壁邺府啊?”黄天龙问通判。
通判扔下判官笔,想了想,然后低声说:“约莫,应是明年年初。”
“知了。”
陈子轩没有继续跟着黄天龙的案子走。他与同乡很快被官员们带走。在官府的衙门,他见到了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师孟卓彦。
“子轩啊。。。。。有没有兴趣当个府尹啊?”孟卓彦的笑容再配上个棒棒糖就很完美了。
事情最后也如他所想,陈子轩被套上了一个壁邺府府尹兼金城县县令的位子。但是穿着官衣,带着官印,陈子轩发现自己还是孑然一身。
因为这个规划上的地方。。。。。。。他还不存在。
“等下一批边民到了,你便于他们一起出发。放心,早有先人在哪里建造了临时营寨。”陈子轩总觉得孟卓彦在骗人。。。。。
。。。。。。。
八月来临,一伙庞大的移民抵达了赤州府。他们还带来了数十艘平底大沙船。这种船适合在内河航运,在亚速海则也可。而在黑海嘛,那就很不一样了。
这伙总计三万人的移民正是秦苍想好的,以汉吞胡的计策之一。
不过计划总是好的,但现实又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三万移民让小朝廷发现自己仍然有很大的不足。
原先规划的在牧监土地上的新地点其实建造的进度并不快,绝大多数移民发现自己还需要动手盖房子。而分配下去的土地为了追求效率,许多都是浅层翻过土,根本不适合种地,还需要大犁。并且民心似海,民动如烟。三万人撒种子似的洒在那边,官府遥远,这边路都没有修好。许多地方还有牧场的痕迹。种种不利让秦苍发现自己似乎太大跃进了。。。。。。。
但是随后很快就又会有数万人登陆!秦苍必须赶快把事情解决!
“我们需要一个衙门,一个能直接解决人民事情的衙门!”秦苍咬着牙说!
“不管立不立县!先把办事的人搞出来!继任杨阔宇的是谁?怎么也是个榆木脑子?”孟卓彦非常气恼地说!
“回孟宰!是。。。。。。是县官汤茂,原先是得胜县的县丞。做事耿直,一便是一二便是二。。。。这人,也怨不得他。”陈子轩吃力的拿起公文,读出了得胜县县令的名字。连汤茂的旧事都拉了出来。
汤茂有一次审案,这个案子也很简单。一头驴子驼货的时候太饿了,它主子也不给它吃好的,这驴子伸嘴把旁边的猪肉铺的猪肉给咬掉了几口!
关键是猪肉铺子的没来得及发现!然后和货主就争执了起来。最后汤茂敢来!
汤茂说:“驴子吃没吃猪肉!刨开肚子不就知道了!”
然后就把驴子给杀了。最后证明驴子确实吃了猪肉。货主赔了钱,又拉着汤茂说你杀了我驴子,我用甚驼货?
汤茂不得已,只好拿自己薪资买了驴子,就近让屠夫给拆了。
然后汤茂发现自己家里连米都不多了,却多了好多驴肉和驴杂碎。
这件事情的结果是秦苍拿自己的内帑给汤茂补发了不少的粮米他才渡过难关。
汤犟驴的名号就此传开。
“不是个应变的好手,但却是个安靖地方的好人。”孟卓彦擦了擦额头,然后瞪向了陈子轩,“你也随为师一起去!来年去了壁邺府也没那么仓皇。”
陈子轩心里真想喊一句妈卖批,你不就是抓苦力吗?但还是忍住了。
而后孟卓彦与一群相公匆匆坐上马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晃晃悠悠的跑向了南边的新殖民地。
。。。。。。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十一世接到密信的那一刻泪流满面!
匈牙利摄政王、大将军亚诺什·匈雅提再度提兵五万猛攻塞尔维亚的要塞贝尔格莱德!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这位穿刺公不改往日习性!
在瓦尔纳,这座1444年最后的十字军的伤心地,弗拉德三世大败奥斯曼土耳其的大维齐尔坎达里·哈里尔五万大军,击杀敌人四百余,随后提兵深入准备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埃迪尔内!
接到战败之后,穆罕默德二世疯狂地连杀了十几个侍女,然后冲着将领们阴森地说:“他是故意的!坎达里·哈里尔这个贱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21章 君堡胜利
事情还要从奥斯曼土耳其一贯的政治斗争说起。
坎达里家族(这个家族延续着姓在前,名在后的传统)一直都是把持着奥斯曼土耳其大维齐尔这一最高职位的大家族。他们代表着奥斯曼土耳其内部的突厥、土库曼势力。他们希望分权,希望封建化,希望苏丹把视角转移到小亚细亚半岛,开拓伊拉克和波斯。
而苏丹呢?奥斯曼苏丹一直以来仰仗的就都不是本族人,而是基督徒、异族人。如土耳其新军加尼沙里军团,他的宫廷里也有大量的异族人。甚至有的苏丹在宫廷里被希腊人影响,秘密受洗成了东正教徒。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比如作出攻打君堡决定并带兵攻城的是半个意大利人(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他妈是意大利女奴);全力进攻海墙的是个保加利亚人(奥斯曼海军统帅巴尔塔奥卢);炸开陆墙的是个匈牙利人(奥斯曼炮兵技术总监乌尔班);挖君堡墙脚的是一群德国人(不知名土军工兵组);砍下君士坦丁十一世脑袋的是个塞尔维亚人(无名土军士兵)(据说);当土军犹豫是否要撤退的时候,力主继续攻城,导致城市最终陷落的是个希腊人(查卡诺斯塔帕夏)。
大军中唯一一个千方百计维护拜占庭,甚至不惜给拜占庭泄露情报的,却是个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大维齐尔坎达里帕夏)。
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政治斗争的现状。
所以五万人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