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之争雄欧陆-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面来的骑兵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头盔和另一种更大的板甲。头盔上还有一个向上的花纹装饰。有一个骑兵没有放下来,而是直接插在头盔的卡槽下面。看到他基恩二世才明白,原来那个花纹装饰是保护嘴巴的。
两队巡逻骑兵过去,基恩二世来到了商贸总部的楼下。
楼上有一排字,基恩二世看不懂。如果他懂中文的话,就会知道那八个字是——索非亚港商贸总部。
一大群的商人此刻正在楼下拥挤着,求见商贸总部总管王昌。他们的服饰各异,有意大利风格,有阿拉贡风格,也有穆斯林风格的。看着一群信仰不同、甚至肤色都略有差异的商人站在一起渴望等待接见,基恩二世不由感叹金币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这边走。”领路的人是礼部的一个员外郎,专门负责王昌线的工作。他带着基恩二世上了侧边卫兵把守的楼房。
“为什么他可以插队?”
“我的真主,公平呢?”
一群商人非常不满。他们已经等了几个小时了,凭什么突然出现一个混蛋就可以插队??
“别吵,他和你们不一样。他是来卖地的,不是买东西的。”门口的通事无奈的和他们解释。人太多了,从凌晨开始就有人在排队等待贸易份额的收割。
怀着特殊待遇的荣幸,基恩二世来到了三楼的房间。
这是一件间用一种杂质玻璃包裹的房间。它代表着秦苍一直在追求的烧玻璃技术依然进展缓慢。玻璃里的气泡、还有透明度都是问题。
不过在阳光下,这间屋子还是非常美好的。
“您好,尊敬的总管。”基恩二世走到屋子里,王昌此刻还在写着那厚厚一摞的各种审批。
“哦,你好。墨西拿先生。”王昌头也不抬的继续快速的写着那审批表。写了十几张之后他才抬头。
“不要意思,正如你所见,我这里每天都忙得要死。”
“不急,不急。。。。。。”基恩二世赶紧说。光这一个总部里面几百个披甲的士兵就可以灭掉他那小小的公国了。他有什么好放肆的?
“知道您要亲自过来,我们也很高兴。所以我额外再加五千海佩伦,五万五千海佩伦买下阿西佩拉戈公国。如何?”王昌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
“当然可以。。。。。。只是岛上的那些已经拥有领地的贵族恐怕。。。。。”基恩二世的话很明显。他是没有利益才卖掉公国的,但是岛上的那些贵族可一个个都不是简单的货色。
王昌呵呵一笑,说:“您放心,在这里提钱之后您就可以离开了。岛上的贵族我有办法处理。”
基恩二世浑浑噩噩的签下了转移的文书,于是自此,阿西佩拉戈公国就成为了秦苍的囊中之物。
“集合,一起阿西佩拉戈镇压一下那些捣蛋鬼。”
王昌对阿西佩拉戈公国的贵族是向来都没有好感。因为国内对橄榄油的大量需求,还有丝绸、葡萄酒、柑橘等等,这些东西正好是阿西佩拉戈公国出口的拳头产品。可是那些不识好歹的贵族一个个坐地起价,跟王昌调皮捣蛋,毁约另卖都是经常的事。所以在打通了坎达尔苏丹国和塞浦路斯王国两个之后,王昌就他娘根本不从这里进货了。
现在好了,他拿到了群岛的所有权,终于可以好好清理一下这些垃圾了。
索非亚港的战舰开始起航,遮盖在船舷上的油布拉开,上千的士兵穿着银色蚀刻雕花的盔甲快速上船。
然后便是纳克索斯等数十个岛上的贵族一个个吃瘪了。
“开炮!”
“开炮!”
轰鸣的火炮炸毁了他们的希望。数百个贵族被贬为奴隶,抓回了索非亚港。
索菲亚港传信中央之后,张琦的回复是这片群岛暂时分配给王昌做属地。
然后李安世中间还厚着脸皮找王昌想要分配点贸易份额。
。。。。。。
碱是一种神奇的玩意。这东西最大的产地是在美国和中国。不过万幸的是小亚细亚居然也有!
贝伊帕扎勒碱矿,世界四大碱矿之一。并且是第四大。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北侧一百公里。如果是墨卡托投影的地图,则是在安卡拉的西侧一百公里左右。
这个委托毫无疑问的交给了驻坎达尔苏丹国的商馆。而还不错的是,在暗地里支持了一个土耳其的土库曼贵族后,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贝伊帕扎勒的蒂玛首领。
于是贝伊帕扎勒碱矿马上开始生产,然后还运送了数十斤的产品送到了赤京。
随后,卡法的水泥厂也送来的生石灰,再然后就是油脂了。非常尴尬的是,乌克兰的地区的大豆种植不是很顺利,出油量不咋地,所以还是用质量上乘的橄榄油做实验。另一边,催促赶紧把大豆的改良做好。豆油比橄榄油便宜啊。
一个大桶,兑换来的技术人员放入净水,然后倒入生石灰搅拌成熟石灰。化学反应秦苍完全不知道,他站在这儿就是图一乐。
然后是碱。贝伊帕扎勒送来的碱矿完全是没有提纯过的,所以提纯也花了不少功夫。
倒入纯碱,整个屋子都好像是被云雾笼罩一般,接下来就是工作人员他们的时间了。受不了这么大水雾的秦苍赶紧出了门。
过了一大会儿,他们用麻布包着头走了出来。
一个小盒子,里面是黄色的肥皂。
大喜过望啊!
秦苍感觉自己终于离现代生活更进一步了!
等肥皂阴干之后,秦苍亲自趴在地上洗手实验,很完美。
于是,新的商业计划开始出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67章 肥皂生意和铸新币
经过两天的准备,大量的肥皂开始在赤京街头铺货。属于隐秘国营的各家杂货铺都上了所谓‘王室肥皂’。
“掌柜的,这是啥啊?”孟卓彦家的采购人员非常荣幸的跑过来当托了。
“这个呀!这是陛下刚刚研制出来的肥皂!比皂角好啊!洗东西干净得很!洗脸洗头,洗衣服,非常好啊!”
“多少钱啊?”
“按新制钱算,五通宝一大块!”
新制钱就是铸币厂新出的钱币。
在水力锻锤和精细铸模的相辅相成之下,3。3克的黄金和0。2克的白银混合在一起,被铸造成了差不多与杜卡特等价的一两。之所以延续两的叫法,当然是遵从汉人的习惯。
这种金币,被称为开国金币。正面是秦苍策马第聂伯河的刻像,背面是赤京的繁华景象。
然后是银币。此时期的金银兑换比例一般稳定在1:12。后来在航海大时代的冲击下,金银比例一路跌到过1:20。而银铜比例则稳定在1:20左右,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算法。不过这个比例后来也没守住。在瑞典大铜矿、日本铜的冲击下,银铜比的比率一路爆破式下跌到此时四五倍的样子。
开国银币,10克银+3克铜。非常厚重的大银币,是国家主要通用的货币。正面是汉人的国旗,背面是纵横四海的大舰队和排队枪毙的画面。
开国通宝,铜币,6克铜+2克锡。加入锡之后,铜币发白,很漂亮,被称为白铜。这锡矿是从高加索那边引入的。
正常比率来说,金币兑银币1兑6,银币兑铜币1兑20。
不过在开国金系列先期投放了五千枚金币、五万枚银币和二十万铜币后,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新币转瞬间就被别人换走了。还是高价换走的。
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不过秦苍反而很高兴。甚至还在新开办的国家银行里专门开设了兑换窗口。用旧币换新币。
虽然说开国金币的成分比纯杜卡特少了0。2克金,但是精美的制作反而让开国金在市场上和杜卡特的兑比达到了一兑二,海佩伦更是达到了一兑七的高兑比。银币也是这样,里拉和索迪尔在开国系列金银币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明明是差不多的成分,开国银币兑比也达到了两倍的高价。
看到这样的情况,原本准备一比一兑换的秦苍马上让兑换窗口改为一兑一点五。
也就是说,每兑换一枚金币,秦苍就赚半枚金币!
这样的兑换风暴持续了半个月。直到市场上充满了大量官方发布的金银币后依然刹不住车。许多外地来的商人纷纷出手,把自己那些老旧的货币兑换成新的精美制币。
建邺府的金银卫和黑金府的金山县,还有安西县的第二金山卫(即敖德萨州的迈思克金矿区)都在加大马力开挖金银。他们每挖出一百克,就有两克可以平分。虽然少,但是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粗粗一算,整个七月里共兑换了六万多枚开国金,单单这一项就挣了几乎一大半!可以说秦苍是在拿铸币机又掠夺了一次民间财富。幸好秦苍没有长期这么干的想法。马上国家就要投入大量的钱币进入市场,这样的行为反而可以帮助冷却市场,防止通货膨胀。
铸币果然是世界上最挣钱的生意啊。君不见美国年年印美钞,几乎就是在拿废纸掠夺世界财富。秦苍也当了一回搞事情的美帝国主义。
不过秦苍的开国金币的确在黑海的认可程度高。坎达尔苏丹国、特拉布宗帝国、格鲁吉亚王国等地方的商人和领主都非常喜欢这精美的钱币。
他们唯一不爽的是,为什么正面是恐怖大汗的样子。。。。。。这就好像是欧洲人吃饭的时候发现碗底上刻的是阿提拉或者成吉思汗一样。。。。。。
不过长期来看这样也可以改善一下秦苍恶劣的名声。
第一天,赤京的各个商铺的肥皂全都脱销。
第二天,各个商铺继续打出脱销的牌子。
第三天,肥皂厂开始大规模招手员工。
肥皂厂设在更南侧的南区,那里有河流,最主要是,门前河的水已经不清澈了。。。。。。。毕竟生活着数量庞大的人群。尽管有巡检司和京城下属的清洁工,还有下水道,但是不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