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大。
板甲骑士,在欧洲被火枪扫进了垃圾堆。但在美洲的印第安人这群土鳖面前,却是非常的好使。
印加人没见过马,不知道啥是骑兵。阿兹特克人自己作死,流传着“白神”的神话。加上骑兵和火枪吓坏了印第安人。所以,征服这群不开化的印第安人,还是轻松愉快的。
关键在于,这个年代的人不知道印第安人的深浅啊。科尔特斯进攻阿兹特克帝国,纯粹是贪功冒进,没想到成功了。皮萨罗更是一个不要命的赌徒,但最后竟然赌赢了……
马林不需要赌博,他完全知道印第安人的弱点。到时候,只要派出一群骑士,碾压那群印第安人手到擒来。要知道,皮萨罗仅仅靠着几十个板甲骑兵,就冲垮了印加王带来的几千人马。明显,印加人是被骑兵给吓崩溃的,而不是真的打不过……
所以,马林不缺信息,知道很多的机会摆在眼前。但首先,他得有船,和熟练的、忠心的水手。
马林虽然可以雇佣别的国家的水手,但他不打算那么做。因为,雇佣别国的水手,容易有泄密的危险。若是别的强国知道自己出动几百人,就征服了一个富裕的国家,还不派大军来抢生意?
所以,早期的殖民,最好用信得过的水手和士兵。到了后期自己强大起来了,不畏惧别国的觊觎了,再招募别国水手就没啥问题了。
而信得过的水手,还有比自己治下的渔民更可靠的?家人都在自己手下讨生活,谁敢随意背叛啊?敢背叛,全家绞死……
本着关心水手来源的思考,马林带着手下,“亲切慰问”了特霍伦彻和奥德斯希尔德两个渔村的渔民……
两个渔村很小,每个村子只有一百多人。两村加起来,也就200人左右。而可用的青年渔民,不超过30人……
让马林高兴的是,这些渔民,很多都是弗里斯兰人。荷兰沿海的弗里斯兰人很多,很多都从事打渔事业。两个村庄,有超过半数的渔民,都是弗里斯兰人。弗里斯兰人都讲弗里西语,马林正好会。所以,和渔民的交流,比和原先岛上的镇民和农民交流更方便。马林听不懂岛上荷兰人的语言,经常带着岛上的教士当翻译。教士们都会说德语和拉丁语,不然,马林想和当地荷兰人交流,都没法展开。
使用着学自玛丽夫人的流利的弗里西语(其实和英语也差不多,当然,是中世纪的英语,不是马林学的现代英语),马林和渔民们展开了亲切的交谈……
“阿本(某弗里斯兰渔民),平常打渔辛苦吗?”马林亲切地拍着一个年轻的酷似罗本的秃头渔民的肩膀问道。
年仅20岁,头发却掉光的阿本,害羞地说道:
“回男爵大人,打渔辛苦是辛苦,但不去不行啊,会饿肚子的……”
“那一次能打多少鱼啊?”
“每次出海后,回来分拣完,大概有几百磅鱼吧……”
“分拣?”
“就是把能吃的鱼留下,不能吃的扔了……海里的鱼不是什么都能吃的,有些是有毒的……”
马林点了点头,这就好比河豚,就是不能吃的有毒鱼类。
“还有的鱼,虽然没有毒,但很难吃,没人会买的……”
“哦……对了,为什么你们每条船一次打渔只收获几百磅?据我所知,你们一网下去,排除要分拣掉的不能吃的鱼,起码也有一两百磅吧?你们一天就打两三网鱼?”
“呵呵,领主大人,不是我们无法多打渔,也不是我们不愿多打。而是……”
“是什么?说来听听……”
“我们没有足够的盐啊!”年轻的阿本摸了摸自己的秃头,叹了口气……
“盐?”说到盐,马林笑了起来。不过,他突然想起来,他的煮盐基地所产出的盐,竟然基本都卖给了维金斯商会,另外只留了一部分给自己和军队食用。貌似,没有给岛上的居民准备哈……想到这里,马林尴尬地笑了笑……
“是的,盐!男爵大人,现在盐贵啊,一夸特盐要五六个先令。我们渔民都很穷,哪里能买多少盐?即使多打了很多鱼也没用。因为,没有足够的盐去腌制的话,那些多余的鱼都会烂掉臭掉……”
“卖咸鱼也是赚钱的吧?为啥不用赚到的钱多买盐?”因为天主教的斋戒,欧洲人很多时间不准吃肉。所以,咸鱼就成了斋戒期间的重要食物。
“男爵大人,咸鱼的利润是很低的。别看咸鱼价格不低。可是,因为盐价高,腌制咸鱼的成本也高啊。加上咸鱼的运输成本,所以,卖咸鱼,根本赚不到太多钱。但如果盐价下降一两个先令的话,我们的利润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如果盐价降到4先令,你们的利润就会提高很多?”
“是的,如果盐价降到4先令,所有渔民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那这样吧,我新办了个煮盐基地,我让他们扩大产量,以后按照4先令每夸特的价格零售海盐给你们,你们应该可以好过很多吧?”
“当然,多谢领主大人!不过,好处短时间内体现不出来。因为,我们暂时拿不出太多钱去购买盐。”秃头阿本老实地说道。
“没事,我可以借盐给你们,你们卖出咸鱼了,再归还等值的钱币!”
“谢谢领主大人!”阿本连忙弯腰鞠躬致谢。
“别忙谢,对了,你们渔船方面有没有问题?”
“有的,大人,很多穷渔民,都买不起渔船。即使买得起渔船的,像我们家,只能用小船,在风浪较小的瓦登海这样的浅海里打渔。如果有大船,我们就可以去北海的大渔场。在那里,一艘大船去一次,可以弄满仓的鱼回来……”
“满仓?”马林也有些憧憬……
“是的,北海渔场的鱼,比瓦登海多多了,就是风浪比较大,需要大船……”
“好,我可以设立一笔资金,借贷给你们。你们可以几家联合,去购买一艘中型的渔船,出海打渔去!几百磅鱼有啥意思?要打渔,出一次海,就得满载而归!”
“那实在是谢谢大人了!”阿本等弗里斯兰渔民,纷纷道谢。
“不必客气!”马林谦虚地回应,但心里却在想——4先令卖一夸特盐给你们,我也不亏,利润依然很大。而且,不扶持渔民发展,哪里来的水手储备?
第七十一章 修建灯塔码头
站在渔村特霍伦彻海边的高岗上,看着南边繁忙的马尔斯水道,马林突然觉得,在特霍伦彻修建贸易港是个不错的选择。
“男爵大人,南边的马尔斯水道,是阿姆斯特丹的商船主要的进出水道……”边上,陪同视察的特塞尔岛辅理主教达利安介绍道。
“阿姆斯特丹商船主要走这里出海?我看过地图,好像西弗里西亚群岛其他岛屿之间的空隙,比特塞尔岛到登海尔德之间的距离大啊。宽一点的水道,不是更适合出海吗?”马林不解地问道。
“男爵大人,您有所不知。虽然,其他岛屿间的距离,比马尔斯水道更宽。可是,经过那些水道,必须通过很浅的海域——瓦登海。瓦登海很浅,海上有很多浅滩。如果不走特定的路线,吃水深的大船,容易在瓦登海搁浅。而走马尔斯水道,则不容易搁浅,这边水深比瓦登海大部分地区都要深……”
“原来如此,那么说来,马尔斯水道,还是阿姆斯特丹的商船出海的主要通道了?”
“应该说,是阿姆斯特丹的大商船出海的必经之路。那些小商船,吃水浅,和那些小渔船一样,还是可以轻易进出瓦登海的。”
“船只大小如何评定?”
“比西班牙那边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的旗舰‘圣玛利亚号’大的,基本属于大船吧……”达利安助理主教不确定地说道。
中世纪没有吨位这个说法,只能找参考了。达利安曾经去过西班牙拜访宗教界的老友,恰好见过哥伦布出发时的那条旗舰。而哥伦布“发现印度”这个事情名气很大,所以,达利安用来做比较。
“‘圣玛利亚号’?那就是一百几十吨的排水量了……”马林这一世其实没听说过哥伦布的具体事迹。但是,他上辈子知道啊。
“反正,比‘圣玛利亚号’更大的船,很容易在瓦登海搁浅。比它小的船,则在瓦登海没啥事。”达利安说道。他在特塞尔岛呆了很多年,已经快50岁了,自然见多识广。
马林点点头,表示懂了。“圣玛利亚号”吃水深度才1。98米,和后来那些动辄吃水几米深的帆船没法比。也就是说,瓦登海上,安全的吃水深度,在2米多的样子。当然,那是在没有勘测航线的情况下。如果勘测出具体的浅滩,设置好航标和灯塔,选择合适的航线,大船其实也照样走。
“达利安主教,为何这边不设立灯塔?”马林奇怪地问道。
“男爵大人,一般只有大的港口,才会设立灯塔……”
“为何?”
“只有大港口才有大量进出的船只啊,才有灯塔的需求。像特霍伦彻和对面的登海尔德,都是小渔村,有必要设立灯塔吗?”
“我们是不需要,可阿姆斯特丹人不是需要吗?”
“大人,这边的土地,阿姆斯特丹人可没有掌控的权力。只有当地的领主,才能决定是否设立灯塔。而且,灯塔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也高。每个夜晚,都必须维持熊熊大火,会耗费很多木柴……”灯塔需要燃气很大的火苗,制造出足够的亮光。木柴火苗高,亮度大,正好合适。而煤炭,火苗低,很多还是不亮眼的蓝火,不太适合在灯塔上燃烧。
“那收益呢?”
“如果特霍伦彻建了灯塔,肯定有很多船会选择在这里停靠。不过,男爵大人,特霍伦彻就一个渔船码头。想要成为商港,必须多修建几条深入海里的长桥码头。”在海边呆久了,达利安也经验丰富了。
“有道理,修建灯塔花费多少?码头呢?”马林对于这些,可没啥经验。
“修建一个10层楼高的普通石质灯塔,耗费大约要800金币。以后,每晚